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字素养培养路径探索

2023-03-13 04:51黄悦程镔
公关世界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数字素养引言分层教学

黄悦 程镔

摘要:数字素养培育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多国积极探索提升数字素养及“5G+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前我国高职数字素养的培育还存在研究内容分散、学生数字素养创新意识不足、线上资源片面技术教学融合差等问题。探索高职数字素养的培育路径从外在教学方法与内在学生心理相结合,主要包括智慧教育下的双线融合教学形式创新,学生个性心理分层教学与校企融合的多维式评价体系构建。

关键词:数字素养,高职院校,双线融合;分层教学

引言

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影响,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数字技术应用为高职教育赋能,线上线下混合、慕课等一系列智慧教育模式与平台不断推动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1]。2021年10月,《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要国家各部门、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结合自身思维意识和实践行动的及时跟进,从供给、需求、环境三侧融合,实现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目标。2022年3月,包括国家高职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4个子平台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全学段、全学科、全类型的优质资源全覆盖。2022年12月,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召开以“教育数字化引领未来”为主题,提出数字新技术与教育场景的日益融合,为高等院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部颁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明确教师数字素养应该包括五个维度,即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近年来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把国民数字素养提升至战略高度,基于此积极探索国内外数字素养培育现状,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一、数字素养及智慧教育的概念及发展

(一)数字素养概念

数字素养这一概念由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其中包括图片-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与社会-情感素养五大框架。之后Patrieia Breivik、P.Gilster、肖俊洪、柯平、程萌萌等多位學者对数字素养的概念进行进一步扩充,从最初的理解电脑显示的各种数字资源及信息的能力到要突破“信息搜索”局限,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型教育技术促进作用,从一系列来源中获取和评估不同格式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用一系列工具和资源创造新的知识,数字素养的要求在时代及技术的发展中不断改变[2]。联合国在《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对数字素养进行了国际层面的定义,数字素养包括以各种方式提到的素养如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ICT素养(ICT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和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在我国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定义到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主要内容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机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数字社会责任。

(二)智慧教育发展

从教育信息化1.0的提出到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在注重智慧教学环境,创新智慧教学模式,提升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当下的智慧教育实现了人、机、物三元融合,新技术、新场景、新服务与教育互联,在多元化的课程形态中,线上线下混合、虚实结合、新形态教材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便利、可选择的学习方式,智慧教育通过跨学科融合、人机协同,在课程形态、教师教学范式、学生学习范式及评价模式的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3]。响应智能时代的要求,智慧教育不断完善学生多元化人格、智慧与情感,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数字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内专业研究欠缺,主题内容分散

根据中国知网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检索统计,国内关于“数字素养”的研究文献约有1400余篇,两年内较凌征强在2020年统计的800余篇相比,增加600余篇。其中与高职数字素养相关的文献共55篇,占比3.7%。基本围绕高职教师与学生的数字素养模型、图书馆资源推广、数字素养促进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数字素养评价等。根据Wiley InterScience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统计,国外关于“数字素养”的研究文献约有28万余篇,其中与职业教育相关文献数量5000余篇,包括职业课程跨界学习,职业教学学习生态体系研究,知觉效能,学生技能影响等。笔者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关于数字素养主题的论文论点分散,其中关于高职学生素质素养培育方法文献数量较少。相较于国外文献对于论点研究更深入如何数字素养与跨学科、学生技能等多个方面。

(二)学生数字设备使用能力不足,综合创新意识相对薄弱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网民规模持续提升,网络环境也更加多元化,但城乡网络使用方面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高职学生多来自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热衷使用网络长时间上网,高比例使用休闲娱乐类应用,反之对学习资讯类应用使用较少。基于张旭等学者的调查研究显示,高职学生对线上教学及软件安装持有一定的反面情绪,反映出学生上网设备相对单一,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欠佳。在国内外数字素养培育中强调基础知识、人文知识、原知识融合,创新创造,道德融入、跨学科认知已经成为关键内容,强调数字素养是一种跨越单一技能的综合能力。反观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虽然在各类长信创业及技能大赛中的获奖数量增多,但从实际创业情况看,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存在地区差异[4]。在实际学习与实践中无法通过数字设备所获得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欠缺批判思维。彭芸提出高职学生法制意识淡漠,网络道德意识模糊,网络信息检索水平低,缺少引用标注意识,难以达到道德融入要求[5]。

(三)线上资源建设片面,技术教学融合欠佳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教育现代化,从国家到学校各类开放课程、精品资源遍地开花,但资源内容滞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际教学要求脱轨,重复率高,应用率低,线上资源建设流于片面。杨兴波指出,在“5G+智慧教育”模式下,高职教育线上教学存在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学生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课堂听讲效率低的问题,同时由于网络的局限性很难对学生进行即时监管,导致管理不足[6]。易烨等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高职教师群体数字化意识与态度较好,但面对复杂的教学环境,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力薄弱,这些都体现出了在高职教育中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欠佳,教师数字教学实践技能提升空间较大[7]。

三、推进高职数字素养培育路径

(一)构建双线融合反转混合式数字素养教学模式

智慧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使线上线下双线混合教学成为常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三大阶段的“双线”有机融合,在数字素养培育目标与结果评价上做到可量化,同时通过课堂反转,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内驱力。在线上平台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复杂性高,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非线性特征,潜移默化的提升师生的数字设配使用能力[8]。同时线上授课可提供跨专业、跨学科的扩展内容对数字素养的跨学科认知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在线课堂讨论、数字空间的使用等完成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需求。“双线”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综合创新意识,加强“数字+教学”的实践技能,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数字化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等多维度让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加深数字素养理论认知,完善自身数字化实践技能培养。

(二)基于不同高职学生人格特质进行分层培育

在人格心理学中,由于思想、情感动机的不同,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性格等人格特质。可以先观察学生生活与课程中的行为,通过课程调查问卷与课堂内小游戏等,观察学生举动分析性格差异[9]。根据个性差异,通过树立学生内在自我及外在表现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外显能力的同时,关注抽象的竞争力、价值观等特质的培养。在课程中融入数字素养目标时需要基于学生不同内外人格进行,通过切实有力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培育,同时也可通过小组教学,使学生性格差异互补,课堂教学与时间实习、技能竞赛相辅相成,使学生增强学习自信,树立数字素养学习内驱力[10]。

(三)依托企业构建数字素养多方评价体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中国远程教育大会上指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在成为具有强大内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国家教育品牌,其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受益面及试点区域不断扩大,有力支撑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其中强调加快构建师生数字素养标准体系与测评模型,构建师生全方位立体画像,精准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师生发展,以点带面,构建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2017年美国发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数字素养监测评价工具的建议》,202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提出5大维度的要求,确保教师数字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帮助教师全面应对数字时代教育改革浪潮的挑战。在高职学生方面,数字素养的评价应该“人-技-职”融合,坚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面对高职学生的评价要融入市场、岗位,以行业协会作为对接企业的重要平台,确立企业评价的主体地位,以市场需要的数字素养为基础,通过校企结合,融入企业需求,引导课堂数字素养教学,研发情景化、项目化的开放式评价方法,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建有差异性、有人才培养梯度、校企结合的多方评价体系[11]。

结语

数字素养的培育与高职专业、职业技能的提升是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通过数字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可以提升教育数字化综合软实力;专业、职业技能不断进步,进一步推动教师寻求更高的数字素养来武装自己,构建师生全方位立体画像,能精准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高职师生共同发展。

本文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专项课题“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探索”(项目编号:KJXJ2250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刘恩睿.智慧教育转型与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01):16-23+62.

[2]程萌萌,夏文菁,王嘉舟,等.《全球媒體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解读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1):21-29.

[3] 陈琳,陈耀华,张虹,赵苗苗.教育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论[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2):12-18.

[4] 廖彩霞,周勇成.技能型社会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挑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8):67-71.

[5] 彭芸.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63-64.

[6] 杨兴波.“5G+智慧教育”在高职院校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7):133-134+141.

[7] 易烨,薛锋.“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浙江省335名专任教师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5):55-61.

[8] 刘波,龚艺,孙继荣.高职院校“双线”融合教学的探索与优化路径[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01):39-43.

[9] 唐婷.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10] 徐小军.E时代下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个性因素探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六)[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382-386

[11] 张龙.基于企业主体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03):53-56.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数字素养引言分层教学
提升学生数字公民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
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转型趋势研究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