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中高年级作业设计与布置探究

2023-03-11 09:15林钰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中高年级作业设计

林钰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理念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变革,“双减”政策的提出,不仅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进一步减輕学生作业负担做出了明确指示。在此背景下,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阶段探究如何设计和布置作业,成为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当前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阶段存在的设计和布置作业的困境进行分析,阐述探索设计和布置作业的意义并探究有效策略。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中高年级;作业设计;作业布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191-03

“作业”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渠道之一,对数学教师而言,想要提升学生对数学难点的掌握能力,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成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步。但事实上,部分教师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对“作业”本身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入,在为中高年级学生设计布置作业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成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因此如何实现作业的提质增效成为难点。

一、当前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设计和布置作业的困境分析

(一)作业目标不明确

数学作业和数学知识息息相关,且大部分教师会依据数学教材内容和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来布置课堂作业时,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对当堂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了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则大大节省了教师设计课后作业的精力。尽管教师以数学教材为基准,以课后练习册为主要练习内容,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化,但从根本上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作业目标。其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高效优质的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教师对作业疏于设计,仅简单以教材或配套资料作课后思维拔高资料,不仅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发展差异性,还造成作业的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第二,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想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传授,还要加强对作业的设计。事实上,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过度重视“做题”本身,试图让学生通过做不同类型的题或者专项训练,达到全面掌握的程度,而没有意识到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时,反而显得很吃力。因此,布置作业目标不明确成为当前教师在中高级阶段布置数学作业面临的困境之一。

(二)作业缺乏反思性

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 、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就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时思维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而科学合理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还能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尽管考虑到了作业的重要性,但仍然将学生的主观需求置于考量的末位,忽视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体性,反而将作业作为对学生的一种“惩罚”手段,比如有的学生在考试中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会以此为学生布置更多的练习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等。这种方式显然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实施初衷,也不利于发挥作业对学生的反思作用,更不利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

(三)作业过于程式化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秉持“定制化”的态度对数学作业进行合理设计,以期实现数学作业提升学生数学技能的价值。但事实上,为了能够充分把控作业节奏,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会固定问题,引导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的《分数加减法》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部分内容时,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循环小数也能化成分数”这点,教师其实可以将其作为生动的课堂活动展开探讨,但实际上会受教学进度、课堂时间等因素,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只专注于就题论题,布置作业时也会依照自己原定的内容展开,而不会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或者疑问进行深入探讨。如此程式化的作业内容,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作业缺少综合性

优质的课后作业一定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其他学科的内容,通过巧妙设计,重点强调,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技巧运用能力的培养,将作业作为提升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设计作业内容时,以课后习题册为主要参考对象,对学科间的整合价值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背离了当前新课改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在“双减”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设计和布置作业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顺利进行,还要在作业的布置上进行精心设计,确保作业的高效优质,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探究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设计和布置作业,就意味着要打破传统“一刀切”的设计作业的手段,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认知差异性、思维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次设计,使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收到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并通过练习巩固,真正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接纳吸收,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对小学生而言,寓教于乐的学习最符合他们当前的个性发展,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针对中高年级的数学作业,应当避免过于程式化、复杂化、抽象化,而增加一些趣味性、灵活性和生动性,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完成数学作业,更容易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对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作业进行设计和布置,能够实现对作业从程式化、抽象化到灵活性、生动性的转化,能够提升作业和学生主观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能够逐步消除学生在传统作业高压下形成的不良的厌恶情绪,激起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完成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综合教育环境

数学科目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新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对中高级学生作业进行设计和布置,就要充分考虑到数学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摒弃固化的数学作业思维,将数学知识同其他科目进行整合,通过融入其他科目的内容,增加数学作业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作业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完成热情,还有利于增进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焕发数学教学的生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综合教育环境。

三、在“双减”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设计和布置作业的策略

(一)关注前置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就“作业”本身而言,不仅指课后作业,还有前置性作业,即课前预习作业。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将目光定位到课后作业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事实上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帮助学生对即将学的内容有心理预期,在课堂教学中其就会对所学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且会针对自己在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重难点知识着重聆听,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听课效率。之后当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能高效快速完成。可以说,前置性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符合“双减”政策的“提质增效”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探究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可以对前置性作业多加关注,借助微课等新兴的智能化教学技术,帮助学生对课前预习环节加以重视,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作业完成质量奠定基础。

(二)分层次设计作业,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

在常规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习惯于“一视同仁”,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使得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面对同样的作业内容时,接受程度高的学生得不到训练提高,接受程度欠佳的学生却觉得难度过大,从而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到学生本身,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将其动态划分为不同层次,并以此为依据对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定制化的作业中,数学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教师通过分层次设计作业,能够将学生从低效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对课后作业的减量提质。

(三)增强作业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趣味性的作业不仅对小学生有极大地吸引力,还能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热情的学习态度,完成起来甘之如饴。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对传统数学作业的抵触情绪,就要对作业进行巧妙设计,通过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改变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固定思维,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其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欲望,从而产生自主自发的内驱力,实现作业的高效快速完成。比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象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作业情境:小猪佩奇和猪爸爸一起跑步,猪爸爸要和佩奇进行跑步比赛,但是猪爸爸要求佩奇沿着圆形跑道跑,而他则在和圆形跑道直径相同的正方形跑道上跑。对此,佩奇觉得这种比赛不公平,圆形跑道比正方形跑道要长。那么佩奇的想法对吗?请同学们帮她分析一下。教师通过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快速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四)提高作业实践性,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

基于“双减”政策,教师在制定小学中高年级小学数学作业时,要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作业目标之一,即将生活融入作业中,通过借助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此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拉近学生和数学科目之间的距离,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该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布置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安排学生将自己每天上学的路径通过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并在路线图旁边标示出明确的建筑物或者其他事物,以此增加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完成兴趣,改掉完成作业的敷衍和依赖心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会总结,自主思考,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设计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合作式完成

基于“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且为了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作业进一步优化设计,通过布置探究性的作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作业内容展开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内心的成就感,建立学习数学重难点知识的自信心,还能发挥探究性作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作业设计和布置方面,教师基于“双减”政策对其进行深入探索,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综合教育环境。而教师为了提高数学作业对学生学习技能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关注前置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分层次设计作业,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增强作业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作业实践性,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设计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合作式完成等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師可以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对作业进行动态化调整设计,而不必局限于这几种方法,只有坚持学生为完成作业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技能。

参考文献

[1]柯芷菁.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1.

[2]韦金荣.“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微探[J].今天,2022(07).

[3]陈智敏.“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布置[J].学苑教育,2022(22).

[4]张森茂.小学数学中高年级作业设计的优化方式[J].亚太教育,2019(09).

[5]刘国剑.“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甘肃教育,2022(08).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中高年级作业设计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