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茵
摘 要: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格,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此,幼儿教师应加以重视。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幼儿园德育教育开展的对策,从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讨,即渗透红色文化,促使幼儿把握红色精神的内涵;注重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落实家园共育,创设统一的育人环境,以期能给幼儿园教师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红色文化;以身作则;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170-03
*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幼儿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NG1452-2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幼儿阶段的孩子,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明辨是非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对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使幼儿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扰,成为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人;应充分认识到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将德育与智育相融合的有效路径,从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他们既掌握文化知识,又获得道德素养的提升,为其全方位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1]。
(一)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在社会中立足。任何教育思想不能应用于实践、不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不能给予学生深刻的启发与思考,就有可能变成空想,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快速融入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虽然幼儿未来步入社会,德育不能直接成为其生存技巧,但可以成为促进其勇于进取的动力,让其在现实社会的洪流中不会失去自我,切实保留本真的源泉,为其锲而不舍克服一切困难助力,对培养国家所需的优秀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教育部门才提出了“立德树人”這一战略计划。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执行者,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快乐有趣的德育氛围,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最终实现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3]。
(二)切实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将德育知识纳入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可以提升教育的质量,推动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一方面,“立德树人”战略对教师的授课水平、道德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及时革新教育观念,注重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规范自身言行,以给予幼儿良好的熏陶,使他们视教师为榜样,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幼儿教师应通过多种路径,引进多样化的教育素材,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幼儿的德育体验;幼师应脱离“说教”模式,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情境,使他们在有趣、直观的德育活动中,感受德育知识的内涵。通过这些努力,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增强育人效果[4]。
(一)巧用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可多得的精神结晶,其中蕴含了许多教育的内容,譬如红色故事、红色教育基地等,将其融入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中,可以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深化幼儿的德育体验,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的优势,在具体教学中,将红色文化与德育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并以幼儿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此创建高质量德育课堂,促进幼儿道德素养的发展。
1.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交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然后选择合适的红色文化元素,为幼儿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创造有利条件,完成“让红色文化包裹幼儿”和“帮助幼儿了解红色文化”的目标。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环境,将与红色文化有关的内容,例如红色故事、革命者语录等张贴在走廊、教室等地方。考虑到幼儿识字量相对较少,教师可以通过图文结合、悬挂英雄的照片等方式呈现教育内容,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精髓。教师还可以创设红色故事角,请幼儿参与装扮红色故事角,譬如围绕爱国、友爱等红色主题,绘制相应的图画,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吸引更多幼儿参与其中。此外,还可以开展每日朗诵红色诗歌活动,让幼儿在朗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从而树立正义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5]。
2.注重创新教育载体。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应围绕“立德树人”的要求,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在清明节到来之际,组织幼儿开展向革命英烈献花的活动,让他们在肃穆的氛围中感受革命英雄身上的崇高精神;在建党节到来之际,开展“童心向党”的红歌活动,让幼儿在歌唱红色歌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领会红色精神的内涵;在国庆节到来之际,组织幼儿围绕“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运用画笔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在周一的早晨,开展升旗仪式,同时请幼儿担任升旗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根植爱党与爱国的种子;组织幼儿观看红色电影,并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请他们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面、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多数幼儿对革命先辈以及他们牺牲的画面有较深的印象,这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如果影片中的革命先辈没有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拖住日军前行的脚步,请问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谈论自己的看法,便于他们更为全面、深刻地看待革命先辈的事迹,从而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总之,在落实红色文化、增强幼儿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育载体,积极转变工作方法,以此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3.注重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好动的天性与红色资源的特征,设计相应的红色主题活动,使红色资源得以深入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大领域中,使幼儿全方位品味红色精神。比如在健康活动环节,设计“快乐旅行”这一主题,教师利用幼儿园的地理资源、绳索等,模拟战地环境,然后请幼儿借助匍匐、攀爬等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深刻感受到革命的不易和艰辛;同时向革命先辈学习,积极探索完成任务的有效方法,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在社会活动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家乡的革命英雄”这一主题,组织幼儿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帮助他们了解家乡曾发生的红色革命故事,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英雄人物身上不畏艰难的精神。在音乐活动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推车歌”这一主题活动,请幼儿一边歌唱一边推车,模拟群众运用推车为共产党运送粮食、共产党人帮助群众收割粮食的过程,让他们体会“军民鱼水情”的内涵。在游戏活动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小小记者”“有趣的烟盒”等活动,请幼儿扮演“记者”,采访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以此了解更多的英雄事迹与抗战活动,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提供重要的支持;又或者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最喜欢的红色故事表演出来,使他们在扮演中感受革命先烈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勇气,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德[6]。
(二)注重以身作则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是落实德育内容的主力,是与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是幼儿行为与思想的引领者,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幼儿道德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为此,教师应以身作则,在日常教育与生活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给予幼儿良好的熏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教师应着重留意班内幼儿的行为规范,探究幼儿模仿的行为和言谈,一旦发现问题,则立即指正并督促幼儿改正,使幼儿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幼儿阶段的孩子卫生意识相对较弱,且独立生活的能力相对较差,可能既不会将垃圾扔到垃圾桶中,也没有分类垃圾的意识,在生活中常常随手扔垃圾。以往,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通常采取一味劝说的方式,但过于枯燥,且不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没有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坚持以身作则,比如在幼儿面前示范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投入相应的垃圾桶中;将绘画课堂上幼儿随手乱丢的彩笔盖逐一收集起来,放在相应的位置。这种“无声”的行为,为幼儿作出了良好的德育示范,让幼儿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找到处理垃圾的有效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促进家园共育
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携手与共。以往教学中,幼儿常常出现在学校与家庭中的表现不统一的现象,究其根本,在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过少,双方没有构建统一的育人环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应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以此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作用于幼儿道德素养的发展,为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提供重要的助力[7]。
第一,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弥补家长对德育知识理解不足,促使家长转变态度,积极将德育知识落实到与幼儿相处中,从而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比如为家长讲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将品德教育纳入家庭教育体系中,从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充分利用园内宣传栏的优势,宣传相应的德育知识,使家长更为全面地把握德育内容;同时熟知现阶段幼儿园所开展的德育活动的内容,进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行为与认识,积极配合幼儿园,以此创建统一的育人环境。
第二,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联合家长,围绕幼儿近期的行为表现,制订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德育计划与目标,并且结合幼儿的改正情况,不断调整与优化教育计划,以便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推动幼儿思想素养发展的关键力量;教师可以增强与家长沟通的频率,使家长对幼儿在园的表现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从家庭入手,创设健康积极的德育环境。以培养自主进食的习惯为例,教师可以向家长讲述幼儿自主进食的意义,使家长减少给孩子喂饭的次数;同时,当幼儿在进食过程中表现得比较好时,请家长进行及时的表扬,譬如“你今天独自吃完午饭了,很棒啊!”“你今天吃饭时坐得端端正正的,没有像以前那样来回走动,很不错,继续加油啊!”这便于幼儿掌握自主进食的技巧,形成自主进食的习惯。总之,幼儿教师与家长的良好沟通,能够落实家园共育理念,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学中滲透“立德树人”理念,既是加深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掌握更多文化知识的关键举措;也是在幼儿心中播下思想的种子,使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对策。为此,幼儿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以此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幼儿道德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教师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年龄特征等,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使幼儿提高思想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1]刘玲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J].启迪与智慧(中),2021,(12):98-99.
[2]郭宗晓.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幼儿园德育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7):173-175.
[3]王婷婷.基于立德树人的幼儿德育教育分析[A].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究论文集(四)[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新课程研究杂志社,2022:2.
[4]秦光兰,江璐兮.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德育的意义及实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05):130-135.
[5]陈洁琴.立德树人视角下红色资源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21,(79):154-156.
[6]张艳.立德树人视角下红色资源在幼儿园德育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5):91-92.
[7]浦静琴.“立德树人”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3,(0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