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
摘 要:班主任家访,是一项教育老传统。虽然现在很多现代化社交软件让家校联系更便捷,但传统的“到家访问”形式,让教师、家长、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其中的情感互动更有质量。家访前,班主任要有的放矢进行调研,做好充分准备和精准定位;家访时,要因人因事制宜,尝试多种沟通方式,注重语言艺术,表达真情实感,凝聚家校共识,提高家访效果;家访后,也要继续关注跟进,使家访工作更加完善。
关键词:家校共识;沟通方式;语言艺术;家访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031-04
班主任家访,是一种教育传统,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曾经非常普遍。如今,班主任更多地通过社交软件、电子通信设备和家长进行交流,家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些年,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氛围日益浓厚的环境下,传统家访形式再次回归。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班主任家访,可以面对面地沟通,更能拉近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访的目的,是通过班主任真诚的沟通交流、专业的指导,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让学生清楚自己发展中的问题,从而规划适合孩子的发展之路。明确了家访目的,班主任就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的放矢地做好调查研究,定位精准,体现对学生和家长的尊重,才能让家访更专业,为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打下基础。
(一)明确家长的受访态度
开展家访工作之前,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了解家长是否同意班主任上门家访、易于接受的交流形式是什么、对家校共育最感兴趣的方面有哪些、最希望得到班主任哪方面的帮助……以初步筛选、确定家访的目标,了解受访家庭的相關情况,从而拟定家访时重点开展的话题,有利于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注意的是,在这份调查问卷里,不要出现了解家长工作单位、最高学历等选项,来日方长,在家校联系日益紧密,和家长逐渐熟悉后就会慢慢了解彼此,这样的了解也更自然。
(二)了解班级的学生情况
刚刚接班的班主任,首先要询问原来的班主任和各学科任课教师,了解班级的整体状况和学生的各方面表现,特别要留意班级有否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特殊儿童家庭等,若有,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班主任还可向班级家委会成员、班级小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班主任还要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请学生做自我介绍,展现自己的个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同时表明家访的目的绝不是告状、揭短,给学生吃“定心丸”,家访工作就能更有针对性。
(三)选择合适的家访时机
班主任选择家访的时机要慎重,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马观花式家访,更不能心血来潮随意家访。家访时机,可以选择班主任新接班首访,或在学生生病时、学生取得进步时、学生表现异常时、学生犯错误时等。
事实上,学生是家访的主体。家访时,学生应当在场。因为家访的目的是班主任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肯定优点,以取得更好的发展。班主任、家长、学生三方到场,家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更能达到家访目的。
(四)制订合理的家访安排
班主任一旦确定家访时间和对象,一定要事先和家长联系,征求意见,大致告知家访的时间、内容、人员,不要采用通知式的、不容更改或拒绝的语气。部分家长工作繁忙或是有为难和不便之处,要予以充分理解,可以协商另换时间家访,甚至取消家访。同时,家访要尽量避开用餐时间,不影响家长的日常作息,避免引起误会和尴尬。家访就是到学生家里去,不要冒昧到家长的单位,也不要在有外人的公共场合和家长进行交流,这是不尊重家长和学生的行为,会使家访工作失去应有的效果。
(一)改变沟通方式,提升双边共情
在推崇技术、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发展洪流中,耗时费力的家访似乎显得格格不入。然而,班主任在家庭现场所获得的真实资料,是便捷的通信工具难以取代的。班主任平等、民主、尊重的沟通,提升了彼此的共情能力,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十分强大。
第一,当报喜鸟,不打小报告。
班主任安排家访时,多充当报喜鸟的角色——真诚地向家长转告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的好消息,衷心表示祝贺,肯定学生和家长为此付出的努力。如果有相关事件的照片、视频等资料,更可以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欣赏回顾。这样的沟通方式,学生和家长都喜闻乐见,对今后学校和教师开展布置的活动,会更加支持和配合。部分班主任认为,要趁家访时反映学生的不足,家长才会重视,殊不知这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反感,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第二,做和事佬,不当审判官。
当学生和家长发生亲子矛盾,家长主动反馈求助时,班主任可以安排家访进行调解。若家长出现偏激言行,班主任要充当好和事佬的角色,把学生和家长在事件中的问题一分为二进行厘清,明确各自的出发点,协调亲子关系,给双方表达的机会,切忌火上浇油,进行直观审判。很多家事,不是仅仅评判对错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学生年龄小,道德认知和行为都还欠缺,而家长有时也会因爱而迷失方向。若没有涉及原则问题,班主任应尽量冷处理,以和为贵,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和善意,对今后各项工作开展有益无害。
第三,任合伙人,不唱独角戏。
班主任和家长其实更像是合伙人的关系,因为大家的目的都是希望学生越来越好,只要这个共同的目标没有变,一切都可以协调。班主任家访时,不要一味以高姿态自居,觉得自己是教育者,一定比家长更懂教育,让家长按照自己的要求做。这样的独角戏唱不得,一定要双方坦诚相待,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求对学生更稳妥、更合适的方法,让家校合作联盟更牢固。
第四,是亲友团,不作壁上观。
由于有些家庭本身的特殊性,加上家长自身的各种困扰,他们也需要倾诉。所以班主任家访,不要急于输出搞“满堂灌”,把自己的目的早早告知,只想着尽快制订解决方案。班主任有时候要像亲人一样,静静地听家长的唠叨,允许家长宣泄抒发一些个人情绪,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沟通形式,能从中获取家庭信息。尊重家长,是家访的前提。班主任不作壁上观,双方在情感沟通上就会更顺畅,对后续的家校合作大有裨益。
(二)提高语言艺术,增强交流质感
班主任家访时,不仅要注意穿着、仪态等符合教师职业形象,更要讲究家访技巧;提高自己和家长、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性,力求大方得体、礼貌待人,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据,增强交流的质感。
第一,直抒胸臆——“未成曲调先有情”。
班主任家访,一般受访家庭都是客气拘谨的。作为班主任,不妨主动热情一些,尽快打开局面。一次笔者去经常和同学吵架的小王同学家,看到客厅有一架钢琴,得知小王课余学习钢琴好几年了,马上表示很期待能听到小王的演奏。小王认真弹奏,一曲终了,笔者热情鼓掌表扬。小王和家长都放松了很多,我们很自然地进入家访的重点话题。笔者在家访时还邀请过学生表演街舞,欣赏他们的画作,观察他们饲养的蚕宝宝……班主任不要吝啬于赞美,应直接表达对学生的真诚肯定,会让家访更顺利。
第二,委婉暗示——“道是无晴却有晴”。
班主任家访,目的是要更好和家长合作,帮助学生改进行为习惯等。在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时,不要太过直接,不妨委婉一些,让家长更能接受。笔者一次去小贝同学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小贝虽然是女生,但口才一流,力气也大,谁都不敢欺负她,班级最厉害的男生都怕小贝呢。”小贝妈妈听出了笔者的话外音:“这孩子在家确实也被我们宠坏了,平时在学校给老师添麻烦了。我们以后会注意的。”班主任的委婉暗示,保护了学生和家长的自尊,让他们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家访的气氛也会保持和谐。
第三,以退为进——“退步原来是向前”。
班主任家访,有时候也要采取适当示弱、后退的方法。笔者的班级有个男孩阳阳,常把同学的东西藏到自己书包占为己有。笔者请阳阳的爸爸来校,但是爸爸不愿来。笔者决定退一步,主动进行了上门家访。当告知事情原委后,笔者询问阳阳:“以后看到超市的东西藏到自己包里也说是自己的吗?看到别人钱包的钱拿过来也就是自己的吗?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男子汉大丈夫,要有担当,错了就要改!这件事老师也有错,老师错在没能及时发现阳阳的坏习惯,向你们道歉。”这下,父子俩都不好意思了,主动承认了错误,表示会配合改正。班主任适当退步,其实是为了更进一步。
第四,顺水推舟——“长风破浪会有时”。
班主任经常会接收到家长的各类诉求,有些并不适合直接拒绝,不妨缓一缓、推一推,寻求合适时机。新接班三天,学生小杰妈妈、奶奶就相继来给孩子换座位,原因是孩子同桌的学习成绩不好。笔者告知家长会根据情况调整。两周后,笔者进行家访,询问小杰关于换座位的想法,没想到小杰不愿意换,通过两周的接触,他特别喜欢同桌的善良开朗。笔者顺势表示赞同小杰的观点,也请小杰家长尊重孩子意愿,家长不再坚持换座位。随后,笔者和小杰家长共同探讨了小杰和同桌的优缺点,制订了小杰帮助同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案。后来,同桌学习有进步,小杰很有成就感,自己也越来越自信优秀。
(三)凝聚家校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细心宣传,达成共识。
有的家长有强烈的责任感,想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但是出于现实原因,缺少与孩子共同相处的时间,也缺乏应有的教育方法和技能,他们渴望获得专业的指导。班主任是给予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人选,要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取得的荣誉、学生社团的日常开展等,让家长了解学校;要宣传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并推荐教育权威公众号、App软件、专家书籍等,供家长日常学习了解。
第二,耐心分析,共享信息。
家访时,班主任要使家长比较清楚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状况,不仅仅是学習成绩,更多的是孩子在学校的人际交往、情绪表达、行为习惯等。同时,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如个性特点、劳动表现、亲子关系等。还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等。班主任和家长找出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信息共享比对,更有针对性,继而协商共同教育的好措施和好方法。
第三,诚心征询,共同进退。
班主任家访时,可以安排一个环节,征求家长对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以温和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谈,对家长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释,如果一时无法说明解释,就要及时记录,向上级部门反馈,以示尊重和专业。还要询问家长对自己和班级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对家长能勇敢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否采纳,首先都要肯定和感谢。同时,这样做可以及时捕捉到相关信息,有误会还可当面沟通解释,使家长更自觉地投入家校合作中。
(四)准备暖心礼物,推进情感互动
班主任家访时,可以适当准备一点小礼物,这样通常会给学生和家长带去意外惊喜。这些礼物的金钱价值其实并不高,但是所包含的情感价值,却是异常珍贵,毋庸置疑的。学生和家长从中都能明白老师平时的用情,家访的用心,常常能触动他们的心弦,推进情感互动。大家以情换情,以心交心,家校关系就会更紧密和谐,教育合力联盟就会更加牢固。
第一,体现学生兴趣爱好,表达教师肯定。
根据家访对象的不同,班主任可以选择体现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小礼物,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例如,喜欢写作的学生,挑选其平时写得特别好的文章,插入校园生活的照片,打印塑封;有些学生喜欢绘画,那就在其美术作业本里挑选一幅,简单装裱;有些学生喜欢挑战自我,那就准备一个魔方……通过这些小礼物,学生和家长一眼就看出班主任的用心,促进双方的情感沟通,家访的效果会有更大的提高。
第二,指明学生努力方向,表达教师期许。
班主任还可以把对学生的一些期望,通过小礼物表达出来。例如,希望学生更仔细耐心,送一幅拼图;希望学生更果敢,送一本冒险小说,如《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希望学生更活泼合群,就带上飞行棋,让其多和小伙伴一起玩;希望学生把字写得更端正漂亮,钢笔是不错的选择……把对学生的期望融进小礼物中,体现了爱生之意,学生和家长都能感受得到。
第三,展示学生在校生活,表达教师关注。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班主任,常常会抓拍精彩的瞬间,学校后勤拍摄组也会有专人拍摄,班主任要及时下载收藏。例如,开学布置教室、运动会瞬间、艺术节舞台表演、日常班队课表现、书法绘画比赛现场……在家访时,班主任可以送出这些美好回忆的照片,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家长和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
第四,呈现应时应景物件,表达班主任祝福。
班主任家访如果刚好临近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例如下半年期末临近春节,可以送一副对联,送一个福字,祝学生和家长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临近端午节,可以送一个小香囊,让学生了解端午风俗,增长知识,寓意健康吉祥;如果是植树节,可以送一棵小绿植,交流养护要点,祝愿学生茁壮成长。
班主任家访,按照要求的拍照、签名、填表格都完成了,家访似乎就结束了。其实,家访之后,才是检验家访工作成效的开始。班主任不能点到为止,应该将它视为下次工作的起点,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后续表现,积极沟通跟进,使家访工作得以更加完善。
(一)留言回顾,积极延伸
家访结束告辞以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当天的交流情况,编辑发送一则留言,对这次家访进行简单回顾。一是表达感谢,感谢家长对家访工作的支持;二是梳理,梳理本次家访交流的重点;最后表达一起努力让学生更优秀的立场。简洁的留言,凸显了班主任的重视,延伸了对家访的后续工作,提升了家访内涵。
(二)问题回访,巩固效果
班主任在结束家访一段时间以后,一周至两周再到一个月,可以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并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告知家长,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家访之后是否有进步,以便进一步采取方法来巩固提升家访效果。如有进步,则说明行之有效,继续坚持;如若效果不佳,应进一步交流分析,及时改进方法。
(三)归纳总结,认真反思
在学生表现进步,家长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作为班主任,要进行复盘,小结自己在家访过程中的言行,也要回忆家长当时的态度、学生的反应,总结经验。如果学生和家长没有如预期的改变或进步,更要进行反思,梳理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到位,没有引起家长共鸣和支持,以便下次家访进行调整。
(四)建立档案,及时反馈
班主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在校的点滴进步、师生谈话的主要内容,以及家长反馈的在家信息等,以便在学生出现各类情况时有迹可循,作为参考。还可以在学期结束的素质报告单里,提到这些细节,附上教师寄语,在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要及时向学校心理辅导室教师反馈,获取专业指導。
综上所述,家访之路是一条心灵之路。信息化的沟通难免生硬,而传统的登门式家访就像打开另一扇门,可以看到学生的另一个世界,让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更深刻地情感互动。一次面对面的家访,就是一次心与心的碰撞,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班主任做好、做实家访工作,可以密切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取得实质效果,让家访这个老传统,焕发出新的魅力。
[1]柯文涛.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历程、问题与完善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02).
[2]梁敏,陈佳.纠正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偏差[J].教学与管理,2019(20).
[3]张继生.浅谈农村小学家访对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2021(07).
[4]胡正琴.小议家访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2(16).
[5]王宗华.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家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
[6]左娟.家访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意义[J].知识文库,2016(18).
[7]于勇.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现状与学校应对策略——源于一次家访的思考[J].教书育人,2021(29).
[8]吴玉.共同呵护孩子美好的童年——小学一年级家访手记[J].新教育,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