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2023-03-10 11:50刘日春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教学历史教学

刘日春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的关键路径有很多,但是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而且也无法做到以生为本,从而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以及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内容,对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家国情怀的养成不够重视。如果长期照此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将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展开具体研究探索。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教学;历史教学

初中阶段正好是学生“三观”构建的关键阶段,所谓“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始终都是极为关键的。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展开家国情怀教育的过程中,历史学科的优点是比较明显的。这是因为在历史学科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从而尽观历史,而历史知识的学习也将带来思想上的转变,能够让学生看到一些富有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大才大用之人的命运发展是与中华民族发展的伟大历史紧密相关的,学生将从中得到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素质培养教育等,实现有效的德育目标,教师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

初中历史的教学目的并非只是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述中了解历史、学习一些历史知识、辨析一些历史真相,它还要积极地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家国情怀,帮助他们形成探究历史的责任感以及人文追求,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滋养他们的未来。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基本地认识、掌握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要让他们能够有深刻的家国情怀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并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对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

当前,因为初中生会很容易被新时代的网络信息所影响,因此,多元文化观念已经在初中生群体中产生。在此情形下,更要强化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养和教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不是凭空出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教育,并且教师也要在课堂开始前精心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计划与目标。

在此之中,教师要明确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不能只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场景中感受到历史中家国情怀的壮烈,并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真正地铭记家国情怀,从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其中的厚重感,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二、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的必要性

目前,初中生基本是“00后”和“10后”,这代人一出生就享受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整个社会都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中,而且物质生活上尤其富足。这代人出生后,被父母精心呵护,而且他们出生时,正好是网络比较发达的时代,如此一来,这代人就比较容易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甚至有时候会产生思想上的偏差。在此情形下,当下初中生是很难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为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十分必要。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问题分析

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当前初中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产生意识、主动地理解中华文明的过往历史,并珍惜当前的生活、物质条件等,就一定要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鲜血付出,同时,也要加深他们对励精图治的印象,让他们认识到在外部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昔日的危机之下,我国民族英雄坚韧不拔与英勇顽强的对抗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在初中历史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更有画面感、更有意识地去认识中华民族曾经的历史的过程。为此,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多了解民族英雄的事迹,并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让他们对中华民族有更深刻的认同感,更好地認识民族尊严。

以下,本研究将着重阐述三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有待解决。唯有将这三个问题解决好,才能让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工作得到稳步的落实,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对家国情怀缺乏很好的认知

随着时代的持续变迁,爱国精神的内涵也在持续丰富与扩充,因此,很多初中生难以深入理解家国情怀这个概念,对此概念的认识还较为不足。如前文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而且心智也不是很成熟。以他们的认知水平来看,是很难达到成年人的标准的。故而,在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同时,教师也应当要想办法改变学生的思维认知模式,改变他们的历史学习观念,从而在其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

(二)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各科课程的学习都得到了较好的重视,而历史教学相对被弱化。尤其是对于一些喜欢理科的学生,他们对历史课程普遍比较没有兴趣,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学习主动性,又因为历史教学的方法普遍比较单一,因此,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甚至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对此产生厌学和反感情绪。

(三)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父母的教学才是学生的意识启蒙。因此,父母如果没有具备很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精神品质,就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有些父母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也缺乏一定的家国情怀,因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不到家庭的引导,甚至学到的都是父母的不良习惯,进而也会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

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将引导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及发展,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先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对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以中考为根本目标,如此一来,其教学目标就显得比较狭隘,也很难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家国情怀素养。同时,这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继而让学生丧失了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更宏观和更长远的角度,来完成教学目标的确定,并且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地引入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

在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中,一定要先做到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国情,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国内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状况,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当前的辉煌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是在大气磅礴的宏观历程中一代代传承后,最终构建出来的。唯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国家目前的情况、过去的情况,才可以让他们产生深刻的民族认同感以及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例如,在讲解历史课文中的《君主专制的强化》时,不但要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也要让他们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的历史人物,尤其是要让学生了解到清朝封建时期的专制统治的弊端,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封建主义制度的残酷和压迫、危害,认识、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以及精彩领导,同时体会到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意识到唯有敢于奋斗,养成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壮志可铸、家国可兴、万事可成。

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积极播放一些中国人的现代生活环境、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视频等,以此加大对比度,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二)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能够提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第一,教师要能够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入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模式将会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积极地创设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情境,并让学生融入其中,比如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真实的电视或电影纪录片等,将课堂内容更为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讲解《明朝的对外关系》时,因为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该时期的事件背景以及明朝时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时,这也和后续需要讲到的清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把学生从课本中拉开,然后为他们播放相关的资料内容或纪录片,基于此,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家国情怀。该教学方式比较生动,可以让学生丰富与扩展知识,加深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妨多采用这种方法,来融入家国情怀培养内容,从而提升初中历史的家国情怀教育质量。

(三)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他们的个人疑问或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显得尤其重要。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个性,并做到以生为本,鼓励学生提问。比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问,然后再抛砖引玉,从而激励学生将个人的问题或不同的见解提出来,以此加深學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明朝的灭亡》时,教师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为什么明朝会灭亡?清政府成功起势的过程中,明朝官员犯了哪些错误?明朝的灭亡有什么必然性吗?”这些问题的抛出,将会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明朝的历史。

在此之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延伸阅读,多扩展一些明朝历史、明朝与清朝历史交接之处的相关名人分析与评论等,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并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观,形成一定的个人看法,并构建体系,继而帮助他们成长,教师并在此之中融入家国情怀的主题,以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基于互联网的访问和好书的阅读、课外交流等,加深自己的学习,并鼓励学生尽量在课外学习之前,加强对信息资料的真假甄别。这是因为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国内的网络早已经充斥了很多的不良信息,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甄别各类信息,以提升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辨识度,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根植于国人心中的一种观念,同时,也是古人所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也可以将爱国情怀理解成更有现代精神的概念,即爱国主义精神,而这样的精神的培养,必将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青少年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坚实要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地融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维认识和“三观”,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家国是每个中国人的立身之本,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尽量地培养学生,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家国情怀,能让学生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文化素养水平、具有个人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探索精神的好少年,同时,能让他们真正地养成爱国情怀,以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此建设真正的有生力量。总而言之,只要青少年能够真正产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那么,民族复兴就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凯丽.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文史融合的材料阅读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71.

[2]张金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8):306-307.

[3]龙布加. 论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84.

[4]高健. 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与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22(05):3-4.

[5]李翠贞.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9):145-146.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初中教学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