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洁 邹杰
摘 要: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邯郸地区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能有意识地打造符合幼儿兴趣需求的区域游戏环境,并将环境创设与材料准备作为活动开展前的重点工作,但区域游戏中仍存在幼儿游戏时间不足、教师观察方法单一、教师观察解读能力不足、讲评环节组织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教师支持引导能力,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幼儿园应秉持游戏化教学理念、开展教研活动、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激励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合理制定班级发展规划、家园合作收集材料等方式,不断提升游戏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教师观察;支持引导;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6-0014-0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究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在“专业能力”维度下有对教师“游戏活动的支持引导”的表述。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刻影响着幼儿的游戏水平。为了解邯郸地区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对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引导现状,笔者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以期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一、现状研究
本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向邯郸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5713份。本问卷改编自朱汛兰在其硕士论文《幼儿园大班区域游戏的支持和引导研究》中的评测表,据《标准》中“专业能力”维度下对“游戏活动的支持引导”的表述,本问卷主要从区域游戏开展组织的现状、活动区及材料设置情况、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分析情况、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情况四个维度具体阐释区域游戏中教师支持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现状。
本次参与调查的幼儿园以基本达标园、公立园为主。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群体,年龄多处于30~40岁。学历方面,大部分教师的学历是大专,其次是大专以下,有26.68%的教师是本科学历,有2.38%的教师是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方面,师范类学前专业的教师数量最多,其次是非师范类专业;教龄处于5年以下的教师数量占一大部分,也就是说,新手教师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一)区域游戏开展组织情况
由以上问卷数据可知,邯郸地区幼儿园在打造活动区时,更多的是以幼儿兴趣及教师计划为依据来创设环境,在活动开展前,教师的工作重心在环境布置与材料准备上,只有19.87%的教师选择备课计划和目标设定。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在设置区域游戏时没有明确的目标。45.70%的幼儿园每天都会开展区域游戏,26.07%的幼儿园每周开展2~3次,且59.77%的园所每次区域游戏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33.18%的园所活动时间是30~50分钟。由数据可知,仍有一部分幼儿园在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中,区域游戏所用时间较短,没有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区域游戏活动方式以自由游戏活动为主,教师不会过多干预,区域游戏开展前,多数教师会引导和帮助幼儿制订游戏计划;区域游戏讲评环节,教师关注的讲评内容较为多元,包括引导幼儿倾听、观摩、欣赏;引导幼儿表达与表现;关注幼儿探索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教师选择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遵守情况,没有给幼儿提供充分讨论的机会。
(二)活动区及材料设置情况
邯郸地区大部分幼儿园每个班级设置活动区数量为5个左右,活动区种类多样,阅读区、美工区设置较多;在投放材料时,教师会将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兴趣,教育目标等作为考虑因素,但48.47%的园所,活动区中的材料来源主要是幼儿园统一购置分配到班级,教师制作的教具、周边的低结构材料所占比例较小,应有意识地根据幼儿兴趣、发展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收集一些来源生活的低结构材料。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情况
由上述问卷数据可知,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更喜欢、更擅长观察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幼儿游戏时,幼儿的行为表现、活动氛围及效果、活动规则与秩序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其次教师会比较关注幼儿作品及活动材料使用情况;与此相应的,教师倾向于选择环视的方法观察全体幼儿的游戏情况。选择环视的观察方法,教师只能关注到区域游戏活动氛围及幼儿活动秩序问题,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材料使用情况等,教师了解不足,不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发展需求,调整教育计划与内容。在观察工具的选择上,教师会综合性地使用电子设备、纸质材料及自身器官。
教师一般一周做2~3次观察记录,在进行观察分析时,教师会考虑幼儿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向幼儿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向家长了解相关情况的背景,较少与同事、专家交流。分析观察结果时,教师最常使用的依据是对幼儿的了解程度和现场实际情况,51.79%的教师会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分析,较少有教师选择“寻求相关理论支持”,且在区域游戏观察中,教师最大的困惑在于对观察结果的解读与分析,其次是观察、记录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四)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的情况
在区域游戏开展中,39.13%的教师认为指导重点在于活动间的指导,44.26%的教师认为是活动前的准备;大部分教師会在幼儿无法活动主动要求帮忙或者观察到幼儿无法继续活动时,参与并指导幼儿的活动,且教师经常考虑“要等待幼儿,掌握合适的师幼互动节奏”;教师支持幼儿活动时,认为“提供材料、创设环境”是最重要的任务,其次是“促进幼儿间的交流”,而“活动结束时评价”相对来说不重要。区域游戏时,教师更关注幼儿语言发展、情感体验,幼儿生活经验积累不太受教师关注。在指导幼儿之后,大部分教师有反思的意识。有58.13%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活动材料匮乏,更换不及时;54.04%的教师认为幼儿活动参与度不够;选择“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的教师人数最少。
二、存在的问题
(一)时间:不能满足幼儿自主学习需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条件,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材料:区域数量、低结构材料较少
在活动区及材料准备上,参与调查的幼儿园,设置2个或5个区域的班级居多,据问卷结果显示,幼儿数量在20~30名间,班级内只设置2个活动区,显然不能满足幼儿游戏需要。另外,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幼儿兴趣,班级内材料的来源多为幼儿园统一购置,来源于生活的低结构材料所占比例较小,不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三)内容:讲评环节关注点偏离幼儿学习与发展
讲评环节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中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在幼儿自主游戏后,组织幼儿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在组织评价环节时会选择“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遵守,幼儿没有充分机会参与讨论”,显然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的游戏经历、游戏体验,且缺少幼儿表达,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四)路径:缺乏有针对性的观察解读
在教师观察与分析方面,在进行区域游戏观察时,幼儿的行为表现、班级游戏的氛围与效果、区域游戏的规则与秩序均是教师观察的重点,教师更倾向于使用环视的方式观察全体幼儿的区域游戏情况,缺乏“定人定点”的观察,这样的观察方式,缺少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指导,无法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此外,教师区域游戏观察中的困惑主要是观察结果的解读及分析,教师在进行区域游戏观察分析时,大部分教师选择考虑幼儿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其次选择向幼儿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在教师分析观察结果最常使用的依据方面,大部分教师选择对幼儿的了解程度(幼儿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经验等),其次是选择现场实际情况(材料、情境、幼儿情绪等),部分教师会选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
三、提升教师支持引导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幼儿园层面
1.理念支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方式,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幼儿园明确了发展依据与方向,并对保教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支持引导能力,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要坚信儿童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对幼儿的教育要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并且制定的各项规则要为幼儿发展服务,以此提升教师的支持引导能力。
2.保障支持:充足的幼儿区域活动时间。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幼儿每天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仍有部分幼儿园每日幼儿区域游戏时间在30分钟以内,无法满足幼儿在区域内自由活动的需要,且过短的游戏时间也不利于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园所在安排、制定幼儿一日生活计划时,要合理安排区域游戏、集体教育活动、户外活动等各项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比例。教师也要根据班级内幼儿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活动时间,避免消极等待,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
3.活动支持:有针对性的园本教研。在区域游戏观察中,教师最大的困惑在于对观察结果的解读与分析上,但教师在进行观察分析时,较少与专家、同事交流。园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解决教师困惑的有力抓手。针对教师的困惑,幼儿园应组织开展连续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带领教师学习如何做好区域游戏中观察结果的解读。而教师可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定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支持、引导。
4.评价支持:将观察解读幼儿发展纳入考核体系。评价对教师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教师评价依旧关注纸笔考核,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未融入最基础、最重要的“观察与解读幼儿”的能力。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教育过程”也是评价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师幼互动”维度下,明确指出“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地分析,提供有针对性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为提高教师对区域游戏观察的重视程度,幼儿园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将区域游戏观察能力纳入评价考核中,关注教育过程。借助专业、正规的教师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潜心观察、解读幼儿,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与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帮助教师成为专业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观察者、支持者。
(二)教师层面
1.提升素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由调查数据可知,教师更多采用环视的方式观察全体幼儿游戏情况,这样的观察方式流于表层而不深入,不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深入学习儿童学习与发展等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理论素养,能使教师明确观察的结构框架,指向明确的观察目的,在目标指引下,教师观察的内容才不会停留于全体幼儿的游戏氛围与秩序上。
2.合理规划:确定阶段观察目标。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工作重心在环境的布置与材料准备上,而少部分教师选择备课计划和目标设定。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在设置区域游戏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多数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观察什么?”教师在准备区域游戏时,打造区角环境、准备区角材料是重点,但区角游戏展开后,教师如若缺少目的性与计划性,那么教师的观察则是盲目且无效的。为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游戏,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制定班级区域游戏计划,教师可结合幼儿发展情况,制定每个阶段的观察重点,以观察情况为依据,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3.家园共育:鼓励家长收集材料。据问卷数据可知,幼儿园活动区材料配置方面,多数教师选择由幼儿园统一购置分配到班级,这说明大部分幼儿园的区角材料是幼儿园统一购置的,班级缺乏贴近生活的低结构材料。为丰富幼儿园区角材料,教师可联合家庭力量,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瓶盖、饮料瓶、奶粉桶、报纸等,幼儿园则设置专门的材料收集站,便于家长及幼儿随时投放,一段时间后,教师则可将材料收集整理补充到班级中来,使材料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梦婷.主动性学习理念下教师支持幼儿发展适宜性游戏基本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02).
[2]刘 晨.儿童户外区域游戏中教师支持的实践自觉——基于一则户外区域游戏案例的叙事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1,(02).
[3]李金美.昆明市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4]李玟蒂.昆明市Y幼儿园大班學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徐 旸.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的现状与支持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刘 昆.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与支持素养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7]谭 婕.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教师支持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8]张 鹏.幼儿园建构区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9]朱汛兰.幼儿园大班区域游戏的支持和引导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