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樱,李 霜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近年来,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一直是社会关切的教育话题,我国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出台了系列政策及文件,相关实践探索也在不断尝试,而幼小衔接实践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其中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问题凸显,存在诸多困惑。为有效解决问题,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深入开展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工作调查,全面了解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教育现状,直面现阶段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有助于探索基础教育改革视角下符合地方特色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的策略,为下一步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教育工作的具体部署做好筹划,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根据教育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改革要求,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主动衔接:小学应树立牢固的衔接意识,转变教育观和儿童观,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二是关注个体差异:强调尊重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三是注重适应过渡:要求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在班级环境、作息安排等方面与幼儿园相衔接;四是深化课程改革:探索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1]。
基于此,研究聚焦一年级入学儿童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适应性的实际状况,围绕观念意识、实践举措、支持体系三个方面,调查儿童入学适应教育现状,通过调研数据与行为分析,探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求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的实践策略。同时,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需要分批次深入到课堂教学一线分别进行为期半年的业界锻炼,开展田野调研,专注于倾听与观察儿童的声音及表现,了解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实际,获取真实具体的研究资料。
研究选取H市8所小学共120名被访对象,其中有8.3%教师参加过省、市级共两次培训学习,24.5%的教师参加过一次本区县培训学习,78.3%的教师参加过一次专家进校专题讲座培训,有21.7%的教师未参加任何相关培训学习。进一步访谈得知,部分教师表示不太了解《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相关政策与内容。可见,幼小衔接入学适应相关政策的普及培训频次较低,普及范围不足,培训效果停留于必要性的宣传,对入学适应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
H市是人口大市,经济欠发达,受社会经济水平、政策等制约,教育观念整体滞后。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升学为重”传统观念固化,过于注重知识和成绩的获得,对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教育认知良莠不齐。约36.3%的教师认为,由于小学一年级新生年龄水平低,刚入学有些不适应属正常现象,时间久了自然就习惯并适应小学生活了。超过60%的教师因缺乏对幼儿园课程特点及幼儿身心特点的系统学习与专业认识,未深层考虑幼小过渡阶段儿童面临的断层难题,难以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认识幼小衔接,入学适应衔接意识薄弱。
基于儿童发展与学习的视角探讨幼小衔接及入学适应的内涵是关键且必要的。幼小衔接不单纯是某一个或几个衔接主体的短期实践活动,而是基于支持过渡期儿童实现角色转换的目的,共同构建与加强幼小两个系统及其中各要素连续性的互动过程[2]。
访谈可知,76.9%的教师认为入学适应教育即是利用开学初的一或两周时间,进行习惯养成和训练,使小学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9.4%的教师更是反向误解,认为幼小衔接即是入小学前要上“幼小衔接班”,是为了更好地“入学适应”。
入学适应是一个包括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内容的整体工程。而超过80%的教师更多地关注小学新生在遵守纪律和规则方面的要求,比如能够找到班级教室和自己的座位,知道班级路队地点和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遵守课堂规则和课间要求,学会整理书包、收拾文具等;但对身心适应方面的发展目标关注不足,仅有23.5%的教师提出小学生在心理过渡方面存在困境。
调查表明,研究选取的被访对象对入学适应的内涵理解较片面与表浅,对幼小衔接入学适应的内容及要素认识模糊,避重就轻,缺乏对内容关键要素的结构性认识。另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幼小衔接入学适应角色的转换缺乏清晰深层的认识,使得儿童在入学适应中仍处于被动适应的地位,这势必影响入学适应教育的内容与质量。
1.停留于行为形式上的衔接,活动开展和实效不足。基于入学适应教育实践举措的调查发现,各校积极开展培训学习、文件宣读、开会传达、专家讲座、宣传报道等工作;在环境条件创设方面精心布置展板,粘贴标语、环境改造……从表面和形式上看起来紧锣密鼓、热热闹闹。但在具体的入学适应期设置、入学适应教育活动及过渡性活动课程开展等方面未能扎实有效地触及幼小衔接的问题本质。关于一年级入学适应期设置的调查结果显示,选项“未设置”占比为4.1%、 选项“1周”占比为57.1%、选项“不知道”占比为10.2%。超过70%的教师表示学校按照课程方案与要求统一安排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班里的多数孩子小学入学前已参加过“幼小衔接班”,若减缓教学进度,跟同区其他学校相比,就会被落下,影响教师教学成绩。
刚升入小学的儿童,在相当长时间里,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两个阶段之间,不能马上适应和开启新的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需要打破按部就班的节奏,为儿童的适应过渡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在适应期设置、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上,充分利用班队活动、兴趣社团活动等设置入学适应过渡性活动课程[3]。
2.主动衔接不足,缺乏对幼儿教育与幼儿特点的了解。幼儿园向小学靠拢的同时也需要小学主动走向幼儿园做好“接”的工作,与幼儿园保持沟通交流,了解幼儿教育要点,熟悉幼儿身心发展状况,为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做好准备。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很少与幼儿园主动衔接,被访学校中每学期一次向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沟通的占比为39.4%,每年一次占比为27.8%,从未主动交流的占比达32.8%。被访教师中与幼儿园教师“经常交流”的仅占比18.2%,“偶尔交流”占比为28.6%,“基本没有交流”占比53.2%。
小学与幼儿园这两个学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也具有不同的教育任务和要求。处于幼小过渡时期的儿童,正经历这两个阶段不同发展特点的衔接过程,当下小学未能切实的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考虑主动加强与幼儿园的衔接沟通,难以实质性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3.偏重班级管理与成绩评价,忽略学生心理不适的衔接。由于班级人数、统一化教学、课堂效率等原因,小学比幼儿园更注重集体与规则、课堂与纪律,教学氛围相对严肃。而处在过渡期的一年级新入学儿童本身规则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佳,往往他们个体的想法与行为将会受到集体化的统一性要求与纪律规范,这种渗透到教师血脉里的顽固的学校(教室)文化问题容易引发儿童心理的不适。
在业界锻炼过程中调研发现,由于小学班主任老师工作繁忙,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身心疲惫,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容易急于求成,耐心不足,对学生要求严厉。超过80%的教师表示“亲切温和型”的班主任老师用“哄”的办法是管理不了班级、维持不住秩序的,只有“威严型”的班主任老师“板着脸”采用“吓唬”的办法才有效果。因此,多数教师会用严厉的方式管理班级,比如上课说话有小动作被批评、书写背诵不过关被惩罚、作业测验不理想被点名、好动走神瞌睡被呵斥……在小学一线实地调研过程中,经常见到一年级小学生因为“犯错误”被老师厉声斥责、批评而眼含泪水、小声啜泣、情绪低落……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期末取消纸笔考试,但在具体实际中,各个学校会结合学生测验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各班级之间也存在成绩的相对比较,过多地偏重于学生学习水平及成绩的评价。而每个班级都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地不适应,34.4%的教师认为,由于日常工作的繁琐与忙碌,对集体的关注会超过对个体的关注,难以细致地顾及班级中个别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不免会参照其年龄段儿童的一般特点对其统一要求或横向比较。
与家长交流访谈也发现,学校班级管理中这种纪律要求与规则制度的硬性统一,使一部分小学生产生上学焦虑、畏惧上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学不积极等现象,还有家长表示自己家的孩子因为害怕测验、考试,不愿不敢去学校。
入学适应的核心在于新生有入学的意愿、积极的情绪,没有重大的困扰和对立的情绪,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4]。一年级新生心理上的不适往往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过于严厉的要求与评价会更进一步加重一年级入学儿童心理的不适。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幼儿园与小学结对帮扶的行政措施以推进衔接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衔接主体的职责,但缺乏回归儿童适应发展的系统研究,并且多方主体协同共育的相关专业支持不足,使幼小衔接工作浅表化。
有关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支持体系意见反馈的调查结果显示,18.4%的教师表示关于入学适应教育的相关支持“比较充分”,36.2%的教师认为“基本充分”,45.4%的教师认为“不充分”。“组织专项培训、现场展示、经验交流”“组织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研”“提供丰富的可参考的入学适应课程案例”“提供丰富的入学适应游戏化教学课例”等是一线众多教师提出频次最多的内容与需求。小学教师迫切要求幼小衔接的相关培训工作能够更扎实更具体,切实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与指导。
针对小学入学适应家校共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小衔接阶段家校沟通联系较少,小学基本上是每个学期定期集中召开一次家长会,主要交流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班级孩子们整体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缺乏对家长进行入学适应教育相关的要求与指导。幼小衔接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整体上存在相互脱离的客观情况。家长虽然有强烈的意愿,希望能够配合参与入学适应教育活动,但家校衔接制度不完善,家长缺少参与沟通交流的机会,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需要改进的方面等,不知道如何配合学校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大部分家长认为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
家长是幼小衔接阶段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与稳定的主体,家长在入学适应过程中应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为儿童提供情感与行为上的支持与帮助[5]。调查发现,小学入学新生在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学校,而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一方面家长因工作时间、教育能力等因素,难以完成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因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教育方式不了解,幼小衔接观念不科学,过分在乎知识和成绩的获得,盲目地让孩子超负荷学习,忽视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误区,影响了儿童入学适应教育的顺利实施,给儿童的身心成长带来危害。
小学教师表示,由于日常工作的繁忙、工作负担的繁重,而且每个孩子与各个家庭的情况也各有差异,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每位家长细致沟通每一个孩子的表现与问题。超过80%的教师认为自身在小学一年级新生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家校衔接教育胜任力不足,仅凭教师单薄的个体力量难以有效实现家校沟通与衔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内容要求,学校与家庭就小学生入学适应教育如何进行衔接与沟通,迫切需要构建专业完善的家校协同共育体系与实施机制,以及社会资源的支持和环境保障。
1.入学适应教育专题培训。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小学联合开展高频次多形式大范围的入学适应专题培训和研讨,全面解读幼小衔接入学适应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深入领会幼小过渡衔接入学适应教育的内涵与要素,系统培训入学适应教育的要求和做法,使小学教师正确认识入学适应教育,树立牢固的衔接意识。
2.“认识儿童”专题培训。系统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件,了解儿童发展与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专题培训儿童发展与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熟知儿童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了解一年级新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专题培训幼小衔接断层理论,认识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和坡度,了解儿童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及衔接的重点,帮助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儿童,构建对学生发展的合理期望。
3.“一年级再认识”专题研讨。深刻解读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等相关政策文件,领会把握其基本精神与要求,认识一年级课程改革中体现幼小衔接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实施及评价等核心要素的具体要求与做法。邀请在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专家做专题分享,重新认识一年级,重点把握小学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任务与阶段性要求,合理设计一年级的课程与学习方式,致力于做好新生的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
幼小衔接是每位一年级教师都必须直面的问题,现实中一年级教师常常急于求成,常以批评和惩罚的方式管理班级,儿童的尊严受挫,心理负担加重,教师成为了学生眼中威严的管理者,这是当前入学适应教育实施中的突出滞碍。
入学适应的实质首先是其心理上的适应和过渡,然后是与心理过渡相一致地应对诸多环境变化的过渡和适应[6]。佐藤学在《教师的挑战》中写到,“在教师创造教学的力量中,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不过是占了三成而已,剩下的七成就取决于教师能够在何等程度上尊重每一个儿童的思考与感情,能够在何等程度上引发每一个儿童潜在的可能性。”[7]因此,入学适应教育需要教师持有不折不扣地接纳每一个儿童的态度,转变角色定位,调整一年级的教学及管理方式,感受和理解儿童的生活,让每一个儿童感受到接纳、关爱和尊重,做儿童的知心朋友和友好同伴。
幼、小两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样态与要求,衔接过渡过程中儿童面临着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关系及期望水平等多方面的断层问题,需要幼儿园与小学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积极进行双向衔接,讨论分析各断层问题在实践中的衔接难点,聚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的关键问题与影响要素,针对入学适应教育的难题,建立幼小双向沟通与教研的联动机制,开展幼小双向联动专项研究。
如针对儿童学习方式的断层问题,幼小双向互动,聚焦问题“如何从幼儿园游戏化的活动方式顺利过渡并适应小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方式”,共同探讨“游戏化课程”主张下的入学适应课堂新模式,分享并借鉴幼儿园大班儿童开展游戏化活动的有效策略,探索并开发融入语言和读写、数学、科学等课程内容的小学游戏活动方案或课例,形成有效解决入学适应教育具体问题的典型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提出,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必要的入学适应教育,适当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进行指导[8]。这表明了入学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体化的课程设置,需要设置专门的过渡性衔接课程和主题活动实现幼小有效衔接。
由于个体遗传、精神发育、前庭发育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一年级新生的性格、爱好有所不同。应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围绕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价值塑造等方面,开发入学适应过渡性活动课程、兴趣课程或主题社团活动,如唱响童声、小小书法家、数学之星、朗诵家等入学适应衔接课程,在活动实施中关注儿童的兴趣与个性,以个性化的培养引导儿童逐步适应。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围绕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各维度的适应目标合理设计活动主题与内容[9]。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门的衔接性课程和主题活动,旨在与学校学科课程合力,共同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家校协同育人,是通过理念、优势与资源的融合,形成新的在目标、协作、资源与利益四方面的共同体,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同向、施教同心、资源同聚、成果同享[10]。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和提升家长参与入学适应教育的机会与能力,家校双方需在理念、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度融合,提升家长对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认识,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推动力,顺利实施入学适应教育,提高一年级入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创新家校沟通方式,搭建家校沟通平台,了解家长关于适应教育的困惑与需求,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注重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积极开发和编制入学适应教育家长指导手册,明确入学适应教育的具体内容,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依托家长委员会等组织载体,建立与完善家校共育合作机制,以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咨询会等方式,推进家校共育的常态化、规范化与专业化[11]。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参与和合作,也需要社会资源的支持和环境保障。根据教育部要求,小学入学适应要以儿童为本,积极双向衔接,系统推进和规范管理。坚持以儿童为本,即是关注儿童的发展现实和可能,关注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使新生有入学的意愿、积极的情绪,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互动衔接,建立幼小联合教研制度,在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深入合作与研究;建立健全家校共育体系与机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超前超负荷学习的危害,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衔接过渡。入学适应教育还需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全面统筹推进衔接工作。总之,幼小衔接要真正站在儿童发展的立场上研究和探索,切实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儿童完成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规则意识等方面的适应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