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亭,林 飞
(1.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金融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提出新要求:“‘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大思政课”既是政治使命,也是时代要求。这是总书记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后,为高校立德树人指明的新方向,提出的新使命。“大思政课”格局下,研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实现二者融合,不仅可以加快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步伐,对于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思政教育创新改革和“课程思政”全面推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整合高校思政课程资源,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同向同行。在厘清二者区别的基础上,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素出发,发挥各要素育人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一频单振到双频双振再到多频共振,实现铸魂育人目标。
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具有相同的政治方向和育人方向。在政治方向上,二者都要求教师要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指明灯”。在育人方向上,二者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都强调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又具有同行性,二者相互配合,有效衔接,步调一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必须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合成一股力,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也强调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育人理念,二者都肩负着既传递知识又立德树人的功能,是共荣共生的关系。因此要不断推动思政课程改革,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育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正是因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具有相同的政治立场和育人目标,而思政课程独立担当育人功能的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新时代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思政的全方位渗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是必然要求。只有在发挥思政课程“专业属性”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政属性”,引领专业课程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思政课程为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理论引领和针对性,为课程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仅仅是思政课程的任务。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各个专业课程也要把“三进”目标融入到课程体系。只有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才能把“三进”任务走深走实。课程思政作为隐性课程与显性教育的思政课程要共享发展,真正实现二者功能上的互补和方法上的相互借鉴,避免思政课程在德育方面“单打独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高校积极相应总书记的号召,依据《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制定各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方案,组合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队伍,建立思政课教师联系其他课程教师制度;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基合作,共建共享平台,依托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和红色教育基地整合思政资源库。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全课程融入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采取相应途径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广度、深度、效度和信度,实现育才与育人的统一。
在各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有效推进的基础上,从高校领导到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自上而下的协同育人意识都普遍提升。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模式。专业课教师主动向思政课程教师请教教学设计,思政课程教师“手把手”帮扶专业课程教师[3]。虽然各高校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但二者如何有效融合并形成合力,仍处于探索阶段,高校在实践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要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提升,持续提高育人质量,必须正确对待和解决当前存在的融合效果欠佳、教师认知偏差和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高校只有在思政课程发挥育人“主阵地”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才能实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的统一。虽然二者同向同行,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二者在协同育人方面也呈现了以下现实困境。
思政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背景不同,专业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后期又缺乏系统性学习,虽然部分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教师“传帮带”等活动,但由于认知不同,二者的协同效果欠佳。部分专业课教师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找不到所授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契合点,往往导致课程出现“两张皮”和“非驴非马”的现象。不仅不能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还可能导致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反感,达不到育人的效果。
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协同育人意识,认识不到自己在立德树人中的领航作用[4]。只重视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无视与专业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合作。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授业、解惑”,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即可,而“传道”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基于此,很难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主体的协同提升,也很难发挥二者的协同育人效应。
以往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时,只注重专业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设计中也是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思政元素的渗透。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关注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授课任务,很少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政元素,从而出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脱节的现象。在“大思政课”提出后,为了迎合“课程思政”相关理念和政策,教师又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很多教师“大水漫灌”地把思政知识堆砌到专业课程中,在内容设计上只求“多”而不求“精”,只重视“量”而不重视“质”,这就导致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不强,还容易出现专业课程的“滥思政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思政元素安排的科学性,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讨论、互动、案例、游戏等环节,拓展专业课程的温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很多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在校内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如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相关课题,激励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共同申报课题,举办“课程思政”设计大赛和教师讲课比赛,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结对子”等活动。这些举措加快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步伐,并在高校中形成了“课程思政”研究的育人氛围。但各高校的部署和安排存在很大的差异,校校之间、校企和校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机制,尤其是校校之间的顶层设计差异很大,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校校、校企和校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很难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各高校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要共同发力,通力协作,才能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运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利用相关授课平台,通过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中集中讲解、课后在线答疑和协作讨论完成授课。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教学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学模块设计过程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渗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已经做好课前预习,这对课中教师的讲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政元素融入过程中,所授内容既要求教师要切合主题,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后答疑和讨论环节,又要引入大量的案例,结合时事热点问题抛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答疑。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教师教学设计上由于各种困境的存在,使二者在教学方式方法选取上也存在一定的困境。
在“大思政”格局下,结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高校要找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聚合点,不断优化二者协同育人的效果。从优化协同育人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内容和育人资源、加强不同场域合作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协同育人效果等探讨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路径[5]。
建设一支政治理论强、专业功底厚、师德师风正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健全高校思政课人才引进制度,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聘请机关单位干部、行业企业模范代表、革命博物馆讲解员,通过相关制度保障,形成校内外教师协同育人的长效沟通交流机制。通过有序安排教师外出培训、挂职锻炼、委托重大项目和组织访学研学等方式,多途径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育人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积极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做法,同时组织专题培训、集体研讨、交叉备课等方式,持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1.培养专业能力强,师德师风正的教师。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挥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思政课程教师对专业课程的引领作用。师德师风是教师考核的底线标准,是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最低要求,对于师德师风考核不过关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制度,立即调离工作岗位。通过“老带新”“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功底。
2.增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团队协助能力。高校发展和课程建设离不开一个分工明确而又通力协作的教学团队。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成效,主要取决于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通力合作,三师共育,共同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个老师都能主动承担育人的任务,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发展,“三师”形成合力,真正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教育结合。
3.落实协同育人的各项保障条件。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各项有效的保障措施。形成高校领导重视、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保障积极跟进的良好氛围。积极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在优秀教师评选、教学成果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要给与倾斜。通过典型事迹宣传,给与教师精神激励,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育人的激情,发挥模范代表的辐射效应[6]。在经费支持、职能服务和物质保障方面积极配合,推动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稳定发展,提高协同育人效果,在二者形成合力的基础上,保证协同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1.建强思政课课程群,提升思政课程对专业课程的辐射效应。在原来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一体化课程群的基础上,围绕习总书记相关思想和精神,结合前沿理论和实践要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运用OBE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对应一个专题[7]。增加选修课内容,强化学分制,从家国情怀到人文素养,设置不同的专题,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优化育人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
2.加快思政课教材建设,不断为专业课程注入新元素。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教材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各高校要严把教材关,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和创新型[8]。鼓励教师自编思政课程教材,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引入到思政教材中,将中国故事和省情故事结合起来,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模块。在教材建设和编写过程中,积极和其他高校交流合作,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其他专业课程教材内容也要及时更新,不断挖掘最新思政元素,用小故事诠释大情怀,将疫情防控等最新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将课程教学大纲升级为育人大纲。通过不断优化育人内容,使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共下一盘棋”“同唱一出戏”。
3.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形成育人合力。通过相关平台,收集整理相关文件精神、思政理论、典型事迹、红色案例、示范课程等相关素材,整合相关资源,把相关资源上传到高校教学平台,供所有专业学生查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遴选具有典型性和轰动性的生活素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运用情景剧等形式展现学习内容。对收集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持续更新育人资源,实现育人目标。与此同时,通过和相关研究机构共建思政课程研究基地,依托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探索校院合作的新型育人模式。鼓励教师带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多上“行走的思政课”[9]。
4.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多主体反馈育人效果。制定多元化思政教育考核标准,建立师生长效沟通和评价反馈机制,激励教师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行动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多元化考核标准,鼓励教师灵活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落实教学安排,切实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做学生心中的“大先生”,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加强场域合作,共建共享资源平台。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基合作,共享资源、互通有无。省内高校可以联合成立“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委员会,鼓励高校跨省合作,充分利用其他高校在课程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申报等经验优势,实现片区协作、资源共享[10]。加强和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不断开拓互利共赢的新格局,为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多元化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构建多元化合作育人模式,各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学校领导班子要发挥好核心示范作用,在理念引领、政策支持、方案实施等方面做好统筹规划,为相关基层部门的工作推进提供政策依据。高校领导班子要率先示范,做好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领头羊”[11]。各高校既要相互学习借鉴,也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考虑本校具体实际,找出自身有特色的育人模式,彰显自身育人特色。
线下授课容易出现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很难达到协同育人效果。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共享资源,通过学生线上预习、教师线下教学、学生线上巩固等方式,可以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改善当前存在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思想教育和价值教育分离的局面,通过树典型、讲事迹等方式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讲解,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
1.课前导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雨课堂、学习通、慕课等平台上传上传相关学习资料,通过小视频、文章链接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于思政课程的模块化内容,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把思政的育人元素和专业中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模块内容授课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平台上的短片,给学生带来心灵上震撼,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一般课前导学主要是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学生观看教学资源,并提出问题,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
2.课中教学,增强师生双向互动能力。课堂上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专业知识相关背景,从学生角度提取其思政元素,小组合作制作PPT,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各小组选取代表展示PPT并讲解,通过身份转换,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他小组成员通过点评、投票、打分和分享心得体会等方式也参与到课堂中来。
3.课后拓展,及时复习巩固相关知识。通过课后拓展延申及时对授课内容进行深化和提升,开拓学生视野。设置模块化试题,通过量化考核鼓励学生完成。模块化试题尽可能覆盖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简单题型,考查学生前两个阶段对知识点的巩固情况。设置案例分析和主题讨论专区,通过案例分析和主题讨论,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学生应及时完成在线测评,查缺补漏,在线上或线下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使“课程思政”相关理念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测试结果,分析总结并评价学生在此次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效果。选择优秀的学生作品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进行展示,也可以将这些优秀资源作为以后的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