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构建产教融合机制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需要,有利于提升产教融合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对产教融合的认识深度不够、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没有形成、协调推进机制还不健全,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面临的主要困境。依据机制构建理论,从合作主体、协作制度、融合模式、保障经费、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构建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多维教学模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机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32-0016-05
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1]。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产教融合机制主要研究产业要素与教育要素之间的融合关系及运行方式。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从研究主体看,大部分学者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开展的研究不多;从研究内容看,有的针对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产教融合的切入点等开展相关研究[2][3][4]。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主要以产教融合的个案研究为主,关于体系、机制的研究偏少,缺乏理论机制的支持和指导。基于此,本文以吉林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在分析产教融合要素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机制和实践路径。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
(一)对产教融合的认识深度不够
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办学模式的影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再加上校办企业从学校分离、企业不准单独办校等政策的影响,导致学校和企业的界限越来越清晰,大家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认识不深,即便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也是停留在浅层次合作上,在认识上就没有将产教融合当作提升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抓手。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与岗位需求的变化,以及吉林省出台的有关政策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开展产教融合提出新要求,相关主体对产教融合认识的深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没有形成
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主体。关于产教融合,学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成效,政府注重的是就业问题和人才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企业关注的是能否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和技术研发难题,行业则希望通过促进产教融合来提升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问题。由于彼此之间的主体性质和发展目标存在显著差异,利益诉求未有效达成一致,各方未真正树立命运共同体理念,导致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浮于表面。
(三)协调推进机制还不健全
产教融合是一个资源配置重构与协同管理的过程,涉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门,存在牵涉部门较多、利益交织相对复杂、信息资源不对称等問题。政府是产教融合的统筹与协调者、规划与引导者、支持与推动者、评估与监督者,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激励约束、亦或是落实执行,政府统筹的层级不够高,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力度还不够大。
(四)政策措施还有待完善
尽管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8]48号)和《吉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从政策法规层面规定了产教融合相关主体的责权利,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政策法规被束之高阁,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以企业为例,尽管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作出了一些激励规定,但是配套落实措施尚不完善,企业投入的人员、场地、设备、仪器等很难获得及时回报,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角色界定以及权责规定,确保短期内产教融合政策红利能够得到完全释放[5]。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供需对接、资源共享和共赢发展,形成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贯通融合,共同推动教育与行业产业协同发展。为此,地方本科院校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产教融合要确保合作各方互赢互利、利益均衡。产教融合要想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均衡的思维方式,在利益分割上基本处于合理和双方都乐于接受的范畴,特别是要让行业企业乐于参与产教融合[6]。依据机制设计的激励相容原则,参与产教融合各方的行为不仅让自己利益最大化,也要让整体达到利益最优,能够对每个参与者起到激励作用,最终机制实施的结果是达到设计者所要实现的目标。
2.坚持面向产业、区域择优
产教融合的目的是培养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高知识技能与岗位的契合度。因此,要注重遴选优质合作企业,优先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发展型企业、高科技技术型企业合作,优先与能够同学校合作办班、能够提供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岗位、能够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企业合作,确保产教融合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
3.坚持多方参与、命运与共
要想使产教有机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全方位深度融合,实现人才供给侧的优化和改革,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缺一不可。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应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命运共同体,通过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平台,创造政校行企合作新机遇,共同开创地方支持高校发展、高校助推企业成长、企业吸纳学生就业、学生反哺地方发展的政校行企合作新路,共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二)构成要素
1.合作主体
产教融合的合作主体由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四方构成,四方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各司其职,共同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内涵的育人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恒心;同德,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为人师表为垂范;同向,即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同行,即以协同融合为路径,以技术创新为基石。在此理念下,政校行企通过签署协议、共建学院、组建联盟等方式联结成生命有机体,形成共同创新、系统育人的生态环境。
2.协作制度
协作制度是产教融合最根本的要素。第一,校企双方协同共商合作发展目标,确立合作意愿,充分调研和沟通彼此优势信息,制定产教融合相关章程,形成规范化合作协议。第二,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学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共定课程、共建基地、共享师资、共同评价,使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统一共融,使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构建学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开发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的产教融合管理服务平台,制定推广岗位工作规范和课程教学标准;开展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行项目式、优秀案例、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第四,建立产出成果对接制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作为直接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直接进入企业成为双方共享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协同共育过程中产出的成果转化为其他共享资源,如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师资、新基地等。
3.融合模式
第一,“订单式”模式。其主要操作方式是高校与企业在对地方经济社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签订用人订单协议,双方参考行业标准,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协同合作,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或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
第二,“项目一贯制”模式。该模式是以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从小型项目到大型项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模式重视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能构建适应職业岗位需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师生可以根据课程模块的功能,科学选择项目,以企业真实项目的形式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以项目带动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可以以工作室的形式实现经营性实训生产,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三,“m+n”产教融合模式。该模式是指,m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n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m+n”之和通常等于学制年限。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为辅;校外教学以顶岗实习为主,以学习部分专业课为辅,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m+n”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岗位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空间上看,是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分别在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第四,“工学交替”模式。该模式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交替进行,是一种学用紧密结合的产教融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学生在单、双学期交替在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导师给学生讲授实践课程,教师兼具“实习指导教师”“行业专家”双重身份,学生兼具“员工”“学生”双重身份。
第五,“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产教融合模式,由学校按照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形式,组建具有产业功能和教学功能的现代产业学院,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第六,“教育集团”产教融合模式。这是一种组建以名校为主导,由相同区域、相同行业院校、企业联合的教育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教融合模式。其优势在于形成多企多校的合作平台,从组织结构上连接校企双方,实现校企合作的聚集效益。
4.保障经费
建立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的经费投入机制。地方政府要在资金、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行业、企业要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人员投入、学生实践岗位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高校则可以把部分教育附加税、实习实训经费等资金作为资本,投入到发展效果较好的行业企业,与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培训。
5.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促进产教融合深化的有利保障。改革评价标准,聚焦产教融合,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对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的考察。完善评价方式,推进“管办评督”分离,发挥学生评价、第三方评价在高校评估中的作用。政府要依据社会机构、高校、学生、专家委员会等各方评价结果,对于有明显产教融合示范作用的高校和企业,在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机制框架结构
构成产教融合机制的五大要素中,合作主体是核心,协作制度是根本,融合模式是基础,保障经费是前提,评价体系是保障,这五大要素彼此相互联系、互相支撑,确保产教融合有效运行。运行方式主要体现在体制共融、模式共创、人才共育、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项目共研、就业共助等方面。体制共融,即建立政校行企协同机制,明晰职责,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模式共创,即实施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1+1+N”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共育,即建立产业学院理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多元协同育人;课程共建,即增设行业、职业标准类课程,增加企业实践环节;师资共培,即与合作行业企业实施“双师互聘”制度,构建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项目共研,即根据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地方需求,共同开发实验项目;资源共享,即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就业共助,即与合作企业开展毕业生“实习+就业”模式,为未来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机制框架见图1。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面向产业需求,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方案。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体系、专业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毕业要求为导向,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应该有明确的培养形式、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应该具有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课程体系;还应该包含完备的教学计划及详细的毕业要求等部分。
实施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高校,培养方案的知识(课程)体系重构应更强化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课程体系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验课、综合实践环节构成,建议实验课、综合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总学时中占比不低于35%,其中综合实践环节应包含课程设计、实训、企业实践等。综合实践能力采用分层培养方式,每层由若干具体能力培养环节构成。具备若干具体能力后会形成某一阶段的综合实践能力,每项具体能力培养过程由数量不等的实验课、实践环节组成。可以在学校、企业合作的机制框架下,以顶岗实习、企业实践、校企联合培养以达到培养某种专业能力或毕业要求中的某项技能要求;通过若干层级培养过程的递进,实现培养过程中由专业基础能力、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到实现企业素质要求的初级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许多高等院校一直探索如何融合理论、实践教学过程,开展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实践教学环节融合愈加紧密。面向新兴行业发展、传统行业升级改造,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强化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在面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及新兴科技发展需求时,把握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使用状况。
高校应遵循“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思路,依托企业,实现同社会需求、技能素质要求的无缝对接,由学校、企业共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一是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共同确定培养方案、教學内容,共同参与教学与实习实训过程。企业参与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教育实习、毕业设计等。二是由企业提供方案设计,参与完成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升级、改造,及提供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实践”二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分段培养、教学场所与工作岗位交替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方式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三)制订课程教学大纲
强化实践能力的课程大纲,是面向人才需求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教学大纲由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属性、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及方式、教学条件、考核方式等构成,可体现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主要阐述在毕业要求指标要求下课程内容的组织工作,可以依据传统的学科体系、生产过程进行,也可以按照某种工程案例等进行。对于面向跨学科、领域,生产实际需求等体现新工科特性的课程,要打破传统,面向实际应用,组织各类专家经过分析论证后建立。教学内容及方式包含:专业的核心素质能力;主要培养目标,即知识能力目标和要求、职业能力目标和要求、思政育人目标和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和要求等;达成这一培养目标讲述的知识重点;主要知识内容;采用的相应教学方法。
(四)实施多维教学模式
基于产教融合机制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具备基于产出导向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多维度模式。第一,多样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人才培养要求充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问题导向、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积极使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第二,虚拟同现实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充分应用现实教学手段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灵活运用VR/AR技术、大数据、信息交换技术等开展实验仿真、实训仿真、管理模拟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第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利用企业实训基地、企业援建实习基地、校内厂、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实训室)等专业实践场所,开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推进知识培养向素质培养迈进。
(五)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7]。第一,要制定标准。应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第二,加强人才引进。从行业企业聘请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精通生产操作技术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第三,强化校内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通过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学团队。第四,开展科学考评。强化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实践操作考核,提升教学能力、教学业绩在“双师型”教师评定中的比重,适当减少论文、著作等教科研评价。
参考文献
[1]孙翠香.新时代的新使命:“产教融合”政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18):7-9.
[2]尹姿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25.
[3]廖慧琴.广东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19.
[4]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30.
[5]陈奕如.新工科建设中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9:51.
[6]司一凡.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协同机制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27.
[7]周卫东.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2013(3):87-8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 in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aking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Yuan Dandan
Abstract Deepening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to promot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human resources. Building a mechanism for integrat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necessary for implementing national policy requiremen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Currently, the main challenges faced by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clude insufficient depth of understanding, the absence of a formed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and a lack of a sound coordination and promo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 mechanism for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has been constructed from five aspects: cooperation subjects, cooperation systems, integration models, guarantee funds and evaluation systems.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paths have been proposed: designing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build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developing a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outline; implementing a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building a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eaching team.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uthor Yuan Dandan, PhD candidat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52)
作者簡介
袁丹丹(1982- ),女,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长春,130052)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GH22754),主持人:袁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