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漫
摘 要:传统村落在快速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之中面临着“形毁貌损”、失去特色的困境。有机更新理论原为城市更新的范式,在现今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等趋势下,该理论也逐渐从城市走向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文章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建设方法,以单拐村为例,从物质载体、空间格局以及该村落独有的红色资源为出发点,通过现状分析、问题梳理来探讨单拐村有机更新的有效途径,致力于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有机更新;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一、有机更新理论与传统村落
(一)有机更新理论
有机”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关连、密不可分,如同生物体一般有机联系。“更新”则指新旧事物的更替,侧重于顺应事物原有样貌和肌理。“有机更新” 理论最初是由吴良镛院士在1979年进行什刹海的规划设计中提出、随后在1987年菊儿胡同的改造工程中得到实践并取得一致好评的旧城规划建设理论。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吴良镛院士总结道:“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大小、合适尺度比例,并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进而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最终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1]由此可以看出,“有机更新”理论强调更新过程的连续性,注重从整体出发,顺应区域内原有的的肌理和脉络,讲究循序渐进式的保护与发展。因此,在进行“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应尽量采取低度干预、本土融合、原型调适的营建方式[2]。
(二)有机更新与传统村落的关系
有机更新理论在城市中的应用是根据20世纪城市改造的相关背景开始流行的一种城市更新范式,但该理论应用于乡村的建设还是近些年的事情。由于我国传统乡村的更新、保护、发展进程远远慢于城市更新的速度,这又使该理论内所提到的方法和原则放之于当下传统村落的更新和保护并不过时。因此,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明确“有机更新”理论之于乡村建设的积极作用。首先,从整体环境看,传统村落的聚落空间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密,在长时间与自然共同发展、抗衡的过程之中,村落与自然的联系不断紧密,进而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传统村落的这一特征符合“有机更新”改造策略的整体性原则。其次,从传统村落的演变过程来看,传统村落空间的内部环境类似于一个有机体,其更新进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有序生长的,村落中的每一个“细胞”或“组织”都要不断地进行更新,这也体现了村落更新过程的有机性。最后,从其文化角度来说,传统村落与地域文化一脉相传,这种关联也使得传统村落依据不同时代场址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场所精神,拥有丰富的的文化景观价值,这既是时间长流中沉淀下来的瑰宝,也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源泉[3]。
(三)乡村改造中的常见问题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之下,当下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尚存在着若干问题,这些问题首先表现为乡村更新的城市化。在乡村规划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过程中往往更加倾向于以模拟城市的方式来建设乡村,热衷于在乡村空间之中融入城市住区形式,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道路硬化、村子亮化、景观绿化、居住楼房化的做法。这种做法对传统村落的肌理和形态形成了极大的沖击,使得传统乡村失去了其特有的地域特色景观,甚至会导致地域文化的消失。其次是乡村更新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问题。目前不少传统村落都对村子的原始产业结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以发展旅游业最为常见。一些村庄为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对传统民居建筑和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了强制性的保留和修缮,甚至耗资建起了仿古建筑,企图运用“假古董”来模仿旧有村落的特色,最终造成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经营惨淡的效果。这种做法虽然使村庄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没有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和实用,从乡村建设的宜居性来看并不能满足当地村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最后是设计规划者介入乡村建设之中的态度往往具有歧视色彩[4]。伴随着乡村建设的热潮,各行业都为乡村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其中设计扶贫在诸多试点都取得了成效,其中不少设计师提出了“设计下乡”的口号用于彰显设计的作用与价值,但“下乡”两字所体现出的傲慢姿态,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决定了这样的设计态度介入乡村建设难有较好的结局。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导致不少设计师把乡村视为一个实验基地,没有来由地把城市中无法消化的标新立异的东西打着扶贫的旗号投放到乡村之中。
乡村振兴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就当代传统村落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如何延续和传承村落的优秀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产业,甚至达到村庄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是理论研究和乡村实践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
二、单拐村现状调研与分析
(一)单拐村的基本概况
单拐村是全国首批传统村落,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该村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红色历史血脉突出。在村民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之下,单拐村修缮了古建筑群落,景区内现设有冀鲁豫抗战史实展馆和清丰县民俗博物馆,是当代人赓续红色血脉、了解地方民俗文化的胜地。随着乡村振兴运动的开展,单拐村也对其村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其中该村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表现突出,曾于2017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于2021年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当地政府在《清丰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中将单拐村所在乡镇的发展定位为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导、以农副产品加工为辅助的旅游型城镇。由此可见,单拐村的红色旅游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单拐村的现存问题
单拐村属传统村落,其更新改造需要从村落的历史文脉入手,应在保护历史建筑群、原始街巷空间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不合理空间、已破败且无修复价值的建筑以及空置空间等进行保护、更新与改造。通过对单拐村的现场调研发现,村内虽然有重新修复与翻新的痕迹,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村内建筑风格混乱。单拐村内的建筑现可划分为三大类,即景区内及零散分布在村内的传统院落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展馆、游客接待中心等现代化公共建筑(近年所建);村民自发建造的砖混民居建筑(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这三类建筑的建造时间、建筑风格、建筑材质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视觉上的突兀。第二,街巷空间区域划分不够明确,缺乏旅游路线的规划,街道空间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单拐村的部分居民住宅、街巷空间与景区内部相衔接,景区范围的界定不明确,导致古建筑以及文物展品存在安全隐患。单拐村的车辆常年存在乱停乱放的现象,街道绿化不足,缺乏地域特色的融入和标识系统。第三,村内公共活动空间较少,且运用不够合理。乡村的更新改造不仅是为游客带来便利,更要为当地的村民增加福祉。单拐村内缺乏供村民沟通交流的公共场所,仅有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大部分村民的精神生活空虚,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此外,冀鲁豫抗战史实展馆和民俗博物馆内的展示方式为普通物品陈列、静态场景展示及文字介绍,在当今数字化博物馆的热潮之下,这种展示方式呈现为落后状态,缺乏吸引力,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三、单拐村的有机更新设计策略
(一)民居建筑的翻新改造
建筑风格不够统一是单拐村的突出问题,目前村内存在多处破败且无利用价值的建筑,有些已拆除但建筑垃圾搁置许久,有些建筑与景区无缝衔接,对景区整体风貌有所影响,故这类建筑可进行拆除和清理,进行新建,而新建民居建筑应保持小体量,形成亲切的人性化建筑尺度。当地民居建筑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相同,都是以合院为主,这种院落形式在进行改造时应统一装饰元素,注重加强地方材料的运用和建筑细部处理,使其符合传统建筑特征形态,尽可能保持与本土建筑风貌以及当地自然景观的协调。如继续以院落式布局为主,一是应在形体、材质、细部等方面呼应传统建筑并简化创新,建筑色彩宜采用浅灰色,回应传统民居建筑色彩[5];二是要将废旧建筑的建筑垃圾,即被拆除的瓦片、青砖、木材等废旧材料重新用于新项目,旧物新用,使原有建筑历史文化得到最大化的延续。
(二)空间节点的特色创新
1.街巷空间
单拐村的周边交通较为发达,但村内道路状况一般,道路宽度几乎一致,节假日游客通常会在道路两旁直接停车,影响交通和村民的日常生活。基于单拐村规模面积适中的现状,应依据地形地势使道路尽可能避免穿越村庄,可以结合村边的地形设置环绕型的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集中在村口和公共空间布置停车场,同时还要规范村内的停车秩序,避免对村民的干扰。此外,为增加街道空间活力,应尽可能地丰富道路景观,以打造主题鲜明的乡村绿道。可以将街巷内分散布置的小块绿地进行有机整合,增加植被覆盖率。单拐当地有聂氏麦秆画、柳子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麦秆和戏曲元素来打造主题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特色街道,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增添艺术文化内涵。
发展红色旅游要注重社会效益,但也不能忽略市场机制的融入。爱和小镇位于河南洛阳的洛宁县,是洛阳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便运用6000只陶缸装置以艺术之名赋予其海纳百川的哲学理念,开启了“陶艺村”的新篇章,同时也以三彩这一陶器品种为载体,设计出了丰富的文化衍生物和三彩环艺壁画,为村庄带来了商机,也为许多传统村落的商业更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单拐村的商业特征并不明显,景区以及民俗博物馆都采取了免票制。该村所在地清丰县,古名顿丘,顿丘酒业是当地知名度较高的产业,在单拐村的景区内还设有小型白酒生产基地。因此,可以利用这一产业优势形成集酒文化展示、体验等特色活动为一体的街巷商业空间,形成顿丘酒业与单拐红色资源的联名产品。此外,还可以利用酒瓶、酒缸来打造特色景观小品,既扶持了地域特色产业,也达到了带动村落经济发展的目的。
2.广场空间
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空间类型,既是村民活动交往的重要场所,又是传承、展现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6]。所谓更高质量的生活,必然意味着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经济走向文化,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已成为迫切而意义深远的现实任务。单拐村内部空间有限,在景点局部保留有小型广场空间,早年曾发挥其信息传播或娱乐等功能,现仅保留了静态展示的意义,没能就红色历史文脉的传播和当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作用。该广场旁为清丰民俗博物馆,馆内集民俗传统、农耕文化和精神文明展示为一体,涉及农耕器具、陶器瓷器、婚慶喜宴、衣食住行等各种类别。若想加强整个景区的活跃氛围,可以利用当地“柳子戏”“梅花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结合民俗博物馆内的展示物品设计出相应的文化衍生物;还可以提取其地域文化元素打造主题性的广场空间,用于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和节庆演出,这样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播。
(三)乡村展馆
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和景点的内部展示效果较为单一,以静态场景和单纯革命历史遗迹展示方式为主,缺乏体验感,从而导致了该地的红色教育引导功能大打折扣。在单拐村内生活过的烈士、将军有百余位,其中知名的有邓小平、宋任穷等人。若想打造出互动性好、体验感强的数字化展馆,可以根据单拐村的红色人物原型进行动画人物形象的创作,辅之以动画剧本的创作,结合丰富的战争场景设计和视听剪辑打造出数字化动画艺术作品,这对于加强单拐村的宣传力度、增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还可以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信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对红色资源中的物质形态进行信息采集、模型建造,结合相关影像声音进行模型绑定,增强现实互动。经计算机运算、整理、合成后完成的乡村文化中的红色资源数字化虚拟互动设计,可以强化视觉感官效果,让观众能够更真切地体会红色资源的文化力量[7]。
(四)自然生态的修复
不少传统村落由于人为干预力度较大导致自然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环,单拐村目前也存在总体环境破败的问题。因此,如何对村落进行系统化的绿化是首要策略,如在村落内栽植、修整植物,适当增加植被种类、丰富植被层次等。由于每年的四月份左右是槐树和榆树两种本土植物的果实成熟期和花期,当地常有以此为食的习惯,常因采摘其花朵与果实导致槐树和榆树被大量折断与砍伐,因此,增强村民的自然保护意识也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村民日常最主要的活动场地就是庭院空间,乡村庭院空间的绿化和美化势在必行,比如增加实用性的果蔬植物和景观性强的乡土花卉,结合园艺手法进行组合搭配,营造舒适美观的日常休闲和社交空间[8]。
四、结语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改造设计应该是有针对性地渐进式的更新方式,这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而言也更加具备可操作性,从而使更新改造能够良性发展。由于意识到了盲目开发的弊端,目前人们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技术支持力度越来愈大,保护方式也更加科学合理,“有机更新”理论应用于乡村研究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但是从整体来看,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仍然处于探索的初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仍需对传统村落的更新与发展进行更多有效性的探索和验证。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王竹,钱振澜.乡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理念与策略[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2):15-19.
[3]韦琦,陈家俊.基于有机更新视角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板梁古村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11):127-129.
[4]方晓风.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伦理思考[J].装饰,2018(4):12-15.
[5]冒亚龙,陈浩.河南中牟县传统民居有机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J].重庆建筑,2023(5):17-21.
[6]文剑钢,戴嘉瑜.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以湖州和孚镇荻港村为例[J].生态经济,2018(3):230-236.
[7]陈英波,龚静芳,李益炯.乡村文化中的红色资源数字化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3(8):446-451,456.
[8]王瑞琦,张云路,李雄.新时代乡村绿化美化的美学途径与科学导则[J].中国园林,20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