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阅读齐研教授题赠的专著《后调性理论与应用》(人民音乐出版社2023 年版)想到中国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发生发展(包括所属“四大件”及其各自在20 世纪以来变异拓展)的有关情况:不论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学东渐”的角度观之,还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洋为中用”的角度观之,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之于中国的输入、传播、建设、发展,大都先由翻译家们及时而慎重地择优译介西方作曲理论经典用书,再由中国学者适时而主动地根据中国实情而自行编著成书(也包括以部分乃至全部中国音乐内容取而代之于西方者),总归是先西洋化后本土化、先全译本后自撰本。相比之下,中国学者编写的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中文教科书,更有中国人对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体系进行中国式转换的意味,也表明中国人对外来信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提升。总体来说,中国人以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所重,以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所长, 把西方的作曲技术理论,及时有效地转化成有中国特色的、有时代特征的、有中国意味的,有育人功效的专业教科书,必将有利于中国在作曲技术理论领域,以中国式的认知表达中国式的体验; 以中国式的体验彰显中国式的特性;以中国式的特性促成中国式的理论。所以,人们总是对西方作曲技术理论著作的中文翻译家和作曲技术理论教程的中文编著者, 抱有崇高的敬意,致以真诚的谢意。
以此而言, 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齐研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较年轻、有眼光、有恒心且有才干者,为把西方后调性理论及时引入中国而有力推进的翻译者和有效转换的编著者! 齐研教授尚在沈阳音乐学院工作期间,就全本译出美国音乐理论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为21 世纪音乐分析量身定做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后调性理论导论》第三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年版),又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精心编写并出版了名为《后调性理论与应用》的中文教科书。为西方后调性理论之于今日中国而有力地推进,为今日中国作曲技术理论之于后调性理论的互动而有效地转换。补白领先,令人敬佩!
二
实事求是地说,西方新音乐的“后调性理论”,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施特劳斯《后调性理论导论:前言》)。自1980 年代以来,后调性理论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作曲技术理论界也成一种趋之若鹜的时髦显学。但直至今日,人们仍未就何谓“后调性理论”之问给出严格的说明、规范的表述、普适的定义。施特劳斯等人的专著如此,齐研的这本教科书亦如此。
比较言之,如果把西方以大小调体系作为音乐创作- 分析之统一准则的那个阶段(约1600—1900 年) 叫作“调性音乐时期”, 则其之前的(约1600 年前),便可叫作“前调性时期”;而其之后的(约1900 年后),则可叫作“后调性时期”。这说明,“后调性时期”,可以只是一个相对于“前调性时期”甚至相对于“调性时期”而言的比较性概念,故其泛指性较大、边界性较弱、意义待明确、词义待斟酌(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调性所指的多属“某一类”事物而非“某一个”,故其有一定“类”词的特性)。
进而言之,后调性可与三个方面相关联:第一,它可以关联传统调性被松弛瓦解之后、一切还可能与调性相类比的中心性音关系;第二,它可以关联20 世纪西方新音乐革命的全过程, 可以与19 世纪末以来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整体序列主义、新神秘主义、新浪漫主义、新民族主义、新人声主义、新复杂主义、简约派,复风格、频谱音乐、机遇音乐、偶然音乐等相关联,也可与双调性、多调性、复合调性、无调性、非调性、泛调性、新调性等概念相关。但其更多的还是关注20 世纪新音乐与调性、中心音、和声价值、对称轴、统一性、结构力等因素;第三,后调性可以广泛地关联20 世纪以来的西方新音乐,是如何从调性而量变到无调性的过程及其方法路径,诸如某种音高关系在十二种高度上的移位、换序、反演、重组(表现出最初的集合意识);相当于调性主音的中心性音高及其短暂、多变、流动、无定地存在;十二音或某种特定音高关系的格式化、规范化、程序化、整体化;对非调性音乐结构之音级集合的考量;对核心母集及其多样化和统一作用的考量等。但是,不论其音乐的风格或语言怎样变化,不论人们对其认知的观念和现象的关联怎样复杂,后调性理论的核心总是集中在音乐的音高关系及其中心性、统一性上!
继而言之,后调性理论还要对新音乐中的无调性现象作出合理而规则的解释。而新音乐中的自由非调性现象,又多是以无调性姿态呈现的;而所呈现的任何一种姿态,又都可被人们泛泛地用后调性名之。后调性理论最重要的功能性任务,就是要解析其中的调性关系,并具体说明它們是如何地从存在而不复存在? 又如何地从非调性式的存在而转换于不同既往的后调性式存在? 这就为后调性理论及其教科书的内容组织、材料选择、实例取样、分析说明,提出了特别而困难的要求。相应的后调性音乐分析,也因此变得更其复杂而具挑战性。可以说,对后调性理论的引入、推行、转换、运用,就是对20 世纪以来西方新音乐的发生发展以及中国作曲技术理论建设发展的关注、把握与转换!
三
后调性理论虽处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已经不少,可谓既动态,又积淀。对此,中国教材编写者当如何看待、理解、选编、解析之? 乃是举而不易之功,劳而费神之事。齐研的《后调性理论与应用》凡六章,依次为:音高、音级、音程概念与用法;音级集合原理与应用;音高材料之间的关系;十二音序列和后序列组织法;中心组织法;新黎曼理论转换原理与运用,包含了后调性理论发展至今的所有重要内容。计划供音乐院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分段使用,可各授其中三章,各为两学期。
齐研为这部教科书精心选材,尽力编写,以主携次,以轻倚重,把六章内容安排成“1+4+1”关系的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在全书中具有最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则涉及后调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即新黎曼理论转换原理与运用,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20 年颁布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的内容之一;至于中间部分的四章,允许授课者根据教学者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其讲授的先后顺序。这表明齐研在为西方后调性理论所实行的中文化转换及编写结果,赋予了不拘一格能动性、自调性、有益性。
就后调性音乐分析而言,寻找或确定其有中心意义的音高成分,或最大可能地解释其在音高方面所能导致的同一性、同源性、一致性,是后调性理论及其分析的一个突出特性、一种特定标向、一项重要功能。因此,在平均的十二音之内,区分、认定、建立音材料的音高级、音程级、音级集合、音级含量、音程含量等概念,确立、强调、熟知音级成员之间因八度而等同(同模)、相同、相等、等音、等值、等价的意义,就具有特别突出的基础性、关键性、重要性意义,也具有特别突出的“后调性理论”特征。从比较意义上说, 这些与中心音确立有关的等同性标准,可以理解为与“传统调性乐理”相应而又不同的“后调性乐理”。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解析后调性音乐的关键性“密钥”,而同模八度等同的本身也成为判定后调性音高关系及其同一性的最简约标准。齐研为此把它们作为全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并以各章之中数量最多的实例和讲述最详细的解析,实现了全书“开宗明义”之重,又在《后记》中再次强调这一内容的首要意义,亦成为本书(即中国学者)对西方后调性理论准确而深刻的认识。
关于第六章所述的新黎曼转换理论,虽是后调性理论发展的较新成果,也是当下热度甚高的被关注对象,且必须明确指出并清醒认识到的是:所谓新黎曼转换理论,只是后调性理论观察分析非调性音乐的一个特殊视点、一个特别方法、一个有条件的局部之举! 而并非普适性的操作原则,亦非一般性的分析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黎曼理论转换理论对三和弦的转换(以及后来对七和弦的转换),颇似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的速算求根法:它们只有在方程的各项系数能满足特定数值关系的条件下,才能使用那些求根的“速算之法”,否则无意义。
转换理论所指的分析对象都是有限定、有条件的后调性音乐作品, 目前较多是指诸如新古典主义、新调性、简约主义,以及亚当斯、格拉斯、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因为它们还常以传统大、小三和弦作为其基本的和声语汇。但这些并无传统大小调和声功能关系的大小三和弦之间,仍有类似传统和声序进时的声部特性。在这个转换体系中, 任何两个和弦都可通过“声部极简化”进行或“和弦倒置”等方法找到相应的转换。这确实是有些巧妙的、有所玄乎的、有些高级乐理性质的、有些像舞台魔法师式的“转换—操作—分析”之举。与第一章的同模相等的内容相呼应,实行这种转换的条件、方法、路径,也有某种“后调性乐理”的性质。故全书首尾两章的内容,也因此形成某种呼应性的统一。作者用心之细,由此可见一斑。随后,齐研教授以简约的方式、简洁的语言、精当的实例、透彻的分析、完备的安排,依次讲述了对后调性三和弦实施新黎曼理论转换的各种路径和方式方法。第六章的内容既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推荐为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故还可考虑以更独立、扩展、通用、普适的授受之法而为之。
总之,齐研教授这部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和安排原则,是讲授与练习并重,理论和应用并举。故每章除了各成体系的理论、方法、内容与实例分析外,各章之末都有相应而足量的习题, 既有理论类的,也有创作类的,还有论文类的。这就把后调性理论的教与学、学与用、用与研,置于更贴近其历史把握、理论关注、音乐理解、创研共进的综合考虑中。
作为这部《后调性理论与应用》著作的读者或使用者,我对教程是满意、看好、肯定的,并繼续致以崇高的谢意和敬意的! 因为这部教程使西方新兴的后调性理论能及时之于中国,也使中国音乐界能及时触及西方的后调性理论。后调性理论能对调性三和弦实行转换,齐研教授的著作则能对西方的后调性理论实行中国式的转换。对于中国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而言,作者所做的这些工作和结果都在有意有力地推进之,都在有益有效地转换之。加上全书的构架完善,行文流畅,措辞练达,意义清晰,重点突出,详略适度,谱例丰富,解析清楚,表图并重,都是在行而难能可贵的!
满意之余也还有所希望。主要是指全书音乐实例的数量、来源和种类,都还可以随其运用推广或重印再版而不断地扩充、调整、更新之。因为音乐分析类用书,谱例是不会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亦必将与世推移、与时俱进! 故希望:若能有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后调性音乐作品入选其中,再能有中国分析家所解读的中国式后调性之例,所发现的中国式后调性之为, 所总结的中国式后调性之法补入其中(据悉齐研教授在此方面已有后续发展计划),则将善莫大焉、功莫大焉,喜莫大焉!
彭志敏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