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洪艳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①的贯彻落实,努力打造长三角音乐历史文化研究发展新高地,2022年4 月22 日上午,浙江音乐学院正式成立“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来自16 所院校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致欢迎辞,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致祝贺辞, 浙江省社科联范钧副主席和王瑞院长共同为“中心”揭牌。音乐学家、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顾问伍国栋和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萃发来贺电。此后开启“圆桌论坛”,“专题研讨会”在“区域一体化专题研究”和“江南地域音乐研究及个案研究”两大板块中展开。本次研讨会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中首次以“音乐历史与文化”为专题的研讨会。综观整场研讨, 所聚焦的五个议题均是对区域音乐研究具有高贡献值的前沿探讨。
一、依托一体化建构跨学科集成创新
与会专家们依托“区域一体化”整体思维模式,围绕音乐与区域性、超越地方性、跨学科、文化转型和新研究范式等为“中心”建构的整体架构建言献策。
“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职责与担当在新时期应有新的要求、新的格局。王瑞通过引入长三角区域对中国现代音乐、音乐教育事业的早期历史贡献,提出“中心”工作应站在一体化格局上开拓区域研究范式作出新的贡献。冯磊提出了长三角区域引领中国式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的蓝图,认为要继续深挖长三角地区音乐文化资源。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深入分析了长三角音乐的区域性、民族性、现代性和历史性关系,讨论了区域性共享表现、超越地方性的特质以及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央音乐学院科研处王新华教授认为区域一体化要紧随新时代新征程,区域研究要凝练时代和国家之需的重大选题,推进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康瑞军教授认为塑造新型研究范式、诠释区域性音乐传统,要置入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浙江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心”主任汪洋教授认为,“中心”立足浙音,以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为抓手将推动长三角文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地域特色鲜明、专业水准一流、具有全球视野的音乐文化研究机构。
“中心”建设,学科交流、发展、转型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伍维曦教授认为,科研平台应保持高度互动交流、学科之间要保持跨学科式的互通。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郑艳教授认为,应发挥信息技术跨学科推动学科建设,立足区域音乐提炼中国特色。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王晓俊教授认为,长三角音乐研究领域中,也要关照理论学科与表演学科之间的关系,音乐表演相关研究比重应提升。浙江音乐學院特聘教授杨和平通过对社会形态的古今转换、政治制度的新旧交替、文化交流的中西碰撞三个层级论述江南音乐文化转型,提倡跨学科、多维度观察和审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郭树荟教授强调,在跨学科的研究中,音乐理论的呈现要在大文化领域中占据自身学科的主体性。
二、重审历史与内在植根音乐传统
在积极开拓性的讨论中,学者们又强调须根植音乐传统、回望历史观念坐标,认识其内在性文化,才能永葆传统根基和开拓创新。
王新华提到千百年来长江音乐传承创新有其自身的内生动力与文化机制,伍维曦也认同江南文化的渊薮在历史上确立了传统人文学术研究的正统。浙音图书馆馆长孟凡玉教授从历史演进中梳理了长三角区域的三省一市之间密切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凤阳歌》为例分析了区域属性、跨区域特征,提出音、地互动关系特征。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冯长春教授从长三角传统音乐文化历史、音乐家群体的历史贡献、“大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提供的历史参照出发,提出应重审历史、理解内涵。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陈新坤教授说,江南文化既包含吴越文化,又代表了全中国的江南,从历史轨迹看,影响力超越了地域本身。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马学文教授认为,优秀的音乐创作活动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观念下展开,同时对音乐整体的认识融入历史的观念可有效地缓和现存的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学研究较难融合的问题。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黄大同研究员认为,“非遗”具有民族性、区域代表性和历史价值,以及传承者和发展者为同一体的两大核心特征,将保护传统作为主要工作是为了推陈出新和为当下所用。
三、夯筑高原高峰荟萃板块特点
将“中心”打造成研究创新高地的思考和策略的提出,是本次研讨会聚焦的焦点,从架构和理念上看,宏观框架的设定和个案研究都为今后的建设提供了具有高度参考价值的样本。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副主编李诗原研究员认为, 长三角音乐文化含“当代城市音乐文化”“红色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分别对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体化建设研究应包括:联合打造“高原”“高峰”作品创演团队和理论研究团队;开展长三角传统音乐文化、当代音乐文化研究;建立长三角音乐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高质量音乐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分析高赋能音乐文化产业探索推动长三角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论证长三角音乐文化设施、创演基地、教育基地、数字中心一体化建设方案。基于此,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卿扬副教授在长三角区域红色资源的相关研究上进一步提出了共筑红色文化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促进长三角红色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的建议。
中央音乐学院项筱刚研究员分析了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音乐,他认为彼时中国电影音乐之窗已向世界开启,同时“国立音专派”也已呈现“多元化”“开放性”和“海味”,“海派”电影音乐集体形象确立。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林媛教授通过对上海慈善义演梳理分析后认为义演内容呈现出上海传统演艺资源的丰富性,也体现了灾难面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在心理层面的认同与回归。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留生副教授分析了20 世纪80 年代上海流行音乐文化的“复苏”现象,认为改革开放带来新风与文化交流、群众对音乐的需求及政府主导的文艺体制改革形成了“复苏”的合力。以上个案,为今后长三角城市音乐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
四、深耕乐种资源探研音乐家群体
区域音乐研究要研究什么? 一是乐种,二是乐人。因此乐种特色资源的再研究、再深耕、再实践仍然区域研究的重点,乐人及群体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施忠教授认为“江南二胡艺术” 作为独特的区域艺术文化, 应从历史、经济、社会等角度继续深耕二胡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张延莉研究员关注曲艺研究多年,她将长三角地区曲艺整理分析后提出发展建议,认为区域曲艺要重视方言、保持叙事性特点、保留地方性特色、在区域内实现资源整合。
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孙剑副研究员则从江南丝竹传承痛点出发,认为新时期传承策略可从传统音乐表演机制中探索新的作曲途径、增强培养民乐演奏人才的创编能力、用“非遗”传承的模式作为互鉴。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史一丰副教授从徽州传统音乐资源和红色音乐资源出发,提出学界应多关注徽州区域乐种研究。扬州大学音乐学院胡亮教授从分析昆笛、昆曲艺术及整个大运河文化变迁发展的关系,提出应重新认识与评估大运河文化对中国戏曲艺术兴衰的影响。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戴微教授梳理了近代江南儒商周庆云的琴史贡献,包括琴学著作的编纂《琴书存目》《琴史补、续》《琴操存目》等,举办近代琴坛盛事“晨风庐琴会”并编撰了琴会记录。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郭克俭教授讲述了音乐家施光南在金华的时光, 金华对施光南的祭奠、纪念、作品演出及作品搜集和研究以及对施光南音乐文化研究院建设构想。上海音乐学院宣传部肖阳副研究员通过梳理近年长三角区域音乐文化的研究聚焦点和学界聚焦音乐大师开展的系列主题研究,梳理了浙江籍音乐家、“上音” 校史人物以及重大音乐事象,为乐人及群体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五、创设人才智库建构话语体系
研讨中,学者们更多地在人才培育与人才智库的打造上产生共识,并反复强调智力资源的聚集和培育的新模式可快速助推“中心”成长,并朝向建构自身学术和话语体系。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汪海元教授从现代型人才培育出发,提出学科评估的核心数据、一级博士学位点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作应落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三个点上。王新华认为, 研究中心的历史方位应是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构建中国特色新型高端音乐智库。郑艳主张跨学科人才培养、统筹推进高校智库建设、优化高校智库发展环境,打造专业化、创新型高质量高校智库矩阵。施忠分享了“三台协同”(舞台、讲台、写字台)的人才培养理念。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汪静一教授从基础艺术教育出发,认为对应学科目录调整,须革新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新课标。
王瑞强调,浙音特别重视通过科研平台机制凝聚科研和创作的队伍,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伍维曦认为研究对象的凝练、研究方法的整合, 形成具有自觉意识的学术共同体、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极为重要。汪洋表示“中心”将在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中进一步结合历史传统与当代文化,推动学术研究实质性进展,在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评价机制下向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术共同体与话语体系付诸努力。
结语
本次会议是在新时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也是继长三角美育高峰论坛、越剧、江南丝竹、舞蹈教育、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等研讨会之后开展的又一次重要学术会议,“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对区域文化延拓和深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会议凝结了价值性极高的区域一体化音乐文化建设的相关方案和策略。
第一,提出了新世纪协同研究的新要求。要将区域整体研究放置在新时期整体社会体系中,结合新世纪“多跨协同”的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化、多平台综合模式,助推“中心”形成新时代综合集成创新高地文化群样态。第二,为建构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研究重新提出向内深挖的学术态度。“中心”研究应牢牢根植长三角音乐历史文化传统,探入内生文化机制, 在共时和历时的双重时间坐标上,重审历史与文化内生动力。第三,打造高峰高原要在既有成果丰硕的研究领域上继续夯筑。凝结文化地理历史板块特色, 提炼区域音乐文化高文化特点,向高峰高原进军。第四,从乐种和乐人两个大维度出发,可派生出星星点点的研究网络图。在历史多元文化体系的滋养下, 乐种资源仍可拓展深挖,音乐家、群体及社会仍可深入,形成学术合力。第五,将人才培育放诸全球视野吸纳人才。积极探索一体化人才智库的培育, 打通人才壁垒、形成梯队、矩阵。第六,打造从区域到国家的学术共同体。加快建设“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的自身话语体系,贡献长三角力量。
以上六点对“中心”的未来蓝图搫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议题覆盖面较广。但此次会议未出现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关照。“长三角”是我国外来人口最多、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②“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业已构建起和谐的共融共生的社会模式。城市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也应成为“中心”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③国家顶层设计赋予了长三角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长三角音乐文化集群性研究也应置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统筹考量。相信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中心”将秉沿国家“十四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开启新的研究旅程,描画新的历史宏图。
①《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9—2020》,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20 版,第54 页。
②《中国投资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投资年鉴2016》,北京:计划出版社2017 年版,第432 页。
③ 参见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2022-11/02/c_1129094175.htm。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浙江近现代音乐声像图谱志研究》(21NDJC178YB)阶段性研究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长三角城市群多民族音乐文化“交融”与“共生”》(G002A4522204)阶段性研究成果]
汪洋博士,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长三角音乐历史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洪艳博士,浙江音乐学院教授,长三角音乐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责任编辑荣英涛)
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第二届团长论坛及首届青年指挥家研讨会举行
[本刊讯]!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的民族乐队学院第二届团长论坛及首届青年指挥家研讨会于11 月6 日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王甫建、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刘沙等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家民族乐团的团长、艺术总监及负责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论坛为民族乐团管理者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就当下乐团管理建设过程中遇到“新时代中国民族乐队的运营发展模式”“当代民族乐队的音乐走向和创作方向”和“当今乐团的声音建设和技术问题”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沟通和研讨,助力新时代民族乐团的发展, 充分发挥民族乐团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标识与精神标识的引领作用。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民族乐队学院还与参会民族乐团签订了战略合作与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协议。
与论坛一同举办的还有当晚的《光辉时代V———当代优秀民族乐队青年指挥家荟聚暨第八届国乐艺术节闭幕式音乐会》演出。高伟、冯天佑、李浩然、张伟、于帆、马帅、曹波和刘沙等八位青年指挥家与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合作呈现了多部当代老中青优秀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包括《飞天》《关东序曲》《中州韵》《阿佤山》《孔子主题幻想组曲》《青青思念》《大漠戍边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大潮》等,深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