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查到学案

2023-02-24 09:53吴欣晨郭婧萱
人民音乐 2023年11期
关键词:音位冀中音乐学

吴欣晨 郭婧萱

作为杨荫浏、黄翔鹏的后辈学人,张振涛延续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重调查、尚实践的学术传统, 将民间存见的活态传统与历史文本连接,从律调谱器入手,融汇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理论,走出了一条阐析文化母体与区域文化的独特道路。他提出的“冀中学案”已经成为一个音乐学地标, 不但为后辈学者提供了线索、指引了地点、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大门,也成为他学术收获最丰的区宇。“冀中学案”已经成为“一场参与人数最众、学者级别最高、国际参与度最深、涉及范围最广、搜集资料最多、研究成果最丰因而最具规模的学术活动, 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学案”①。作者借《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之名,强调学术规模与资料汇编的综合成果。对区域研究个案的历时性梳理,与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之发展脉络相对照, 归纳冀中音乐会的研究范式,既是学术史回顾,也是中国音乐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

本文以张振涛冀中音乐会研究30 年为脉络,通过对其《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冀中学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集》三部著作的梳理, 总结作者书写的主要特征———从音乐形态探微,走向音乐文化研究;从民族音乐学田野报告,走向民俗音乐志深描,进而推动了华北乡村的区域研究。

一、“杨黄学派”传统下的音乐形态研究

1993 至1995 年,在英中文化协会资助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乔建中、薛艺兵、张振涛及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钟思第(Stephen-Jones)组成“冀中、京、津地区民间‘音乐会普查小组”,对京畿乐社展开了一次震动学界的大普查。普查遵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在此之前总结的田野考察的做法,包括记录地名、邮编、会名、联系人、服饰、器物、村史、经济、人口、会史、乐社概况、乐师姓名等信息,在音乐本体方面注重记录乐队编制、现存乐器、乐谱抄本、宫调、曲目、谱字,同时采录了大量录音,此外,普查小组还对民俗项目、资助形式、传承学艺、民间信仰仪式等进行口述整理。为期三年的普查, 为张振涛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田野基础。

1995 年, 张振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了博士论文《传统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②。作者从定律乐器———笙竽切入, 以乐器与乐律为视角,典籍与实践相联系,使这项乐器学研究具有了共识性与历史性结合的特征。著作从田野中不同笙制的管苗音位, 提取古今贯通的设计原则,聚焦实践中典型的17 簧笙,阐释笙管音位的设计理路。确定了一种样本之后,再观照明清两代著录的17 管笙音位文献,对照所有相关的出土实物,从而将现实纬度与历史经度结合,以实践为据返回文献、检验典籍,获得了可信的笙管音位设计机要。诚如书中所言,“检验音乐史中是否存有不同形制、不同宫均的乐器组合设置不同调高的笙,除文献材料,最重要也最有力的是现今存见的实践”③。试举三例说明田野工作对研究的推进。

其一,笙师奏全五调殊非易事,单件笙可以吹奏的宫均只是理论上的, 而民间笙师则采取了更换整套不同调高乐器的方式, 实现变均易调。正如宋代三种笙各立一名、各司一均的体制,通过不同笙制,扩展宫均分布的手法。此外,换置“义管”,亦是解决途径———传统笙第16、17 管,配制两根可替换的“义管”。作者考查音乐会时还发现,云锣上也可更换“义锣”的事例。这都是实践中民间乐师灵活应对困境的手法。

其二,笙管乐系统的两类乐社———北乐会、南乐会,调高上采用相距四度的两套乐器。也就是说,与笙相应配套的管子、笛子、云锣都分为两套调高系统。先秦确立了十二个律高的乐音体系,常使今人觉得缺乏实践依据,今日所见传统音乐的宫调系统何以止于四宫? 书中所举实例证明,乐师在换调时,是采取了更换成套乐器的方式,这使我们认识到,民间的宫调体系不止于四宫。

其三, 京畿乐社的标准音高与汉代鼓吹乐采用的黄钟音高相同, 陈旸记载的各种笙竽的配应谱字,也可在乐社中找到对应。这证明,笙管音位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排列方式, 列千年而未变。

深入民间并亲身体会,以音乐实践回答历史疑问是这本著作的鲜明特征。民间乐人的叫法,有时是解开谜团的关键,这些奥秘通过口传心授,保存了原义。有了文献与考古材料,再将调查作为解开迷津的钥匙,就成为“制胜关键”。因此,“应当发现传统的理论体系曾经怎样完整体现在它的乐器配套方面,应当发现原有的理论体系与今天所见的实际情况差别的深层原因, 进而探讨原本应该具备的理论体系,并用这种理论解释今日仍然存见于民间的活的音乐实践”④。

二、人类学背景下的音乐文化研析

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第二个博士阶段,张振涛在曹本冶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第二篇博士学位论文《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⑤。著作以音乐会为对象,阐述其在乡村礼俗中的角色与功能———千百年间沟通神灵与社区的代言者,“通过乡村仪式发挥社会功能的组织”⑥。乐社性质的界定,不仅揭示了乡村组织的结构以及经济运作模式,还以仪式为切入点,揭示出在生存空间中的特殊社会功能。“乐社”与“礼仪”是书中的两支主题⑦,其中的变奏则引出了一个结论:“从儒家学说中派生出的礼乐制度以及进一步衍化的乡村礼俗”。与《传统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相比,该书呈现了以下特点。

其一,強调区域研究的整体视角。基于此前的成果, 作者将田野范围扩至整个乐种。他认为,“中国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处理方法的差异之处”就在于,不把研究对象限定一村一社,而需进行整体考量,原因在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深厚传统,“察其一点, 不计其余,必然偏颇”⑧。

其二,强调历时与共时结合。遵循考据学的方法,“梳理文献,考镜源流”⑨。这是杨荫浏开始采用的方法, 但这种翻查文献记载的方法在许多民族音乐学的个案中却处于缺失位置。面对地方志中的大量史料记录, 尤其明清两代的丛书、类书、方志、笔记等,中国音乐学应当在关注田野考察的同时, 以相应的气力关注历史文献的溯源梳理。“现实与历史的双向考察,或者说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双向考察, 对于研究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制度完善、深固习俗的社会,尤其不可或缺。”⑩从存见的活态传承中参验历史记录,才能接近本来面目。

其三,掌握核心语汇。民族音乐学的“中国经验”是近几年的热门议题,作者早在2002 年的文章中就强调呈现本土文化的自有样态。例如, 书中坚持采用本地人使用却容易令外地人产生误解的“音乐会”三字,这无疑是强调局内人本土话语的表达。

三、个案深描下的理论方法研求

《冀中学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集》(下文简称《冀中学案》)出版于2020 年,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作者执笔整理的冀中、京、津地区民间50 家音乐会普查实录, 下编收录了2009—2018 年间作者发表于《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人民音乐》的5 篇论文,最后是他当年的部分记谱。《冀中学案》通过5 篇文章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个案为叙述对象,引发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反思。要点如下:

1.本土化身份模式

学科发展离不了建构与反思, 将研究者的行为作为学术话题进行反思也是一种探讨。西方话语中的“局内人、局外人”二分法并不适用冀中学案,乐社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抱着知识分子良心参与其中, 甚至难免越俎代庖”,更难免成为“‘好心办坏事的‘参与者”。作者认为,应该借鉴民俗学术语提出“另立一种‘身份模式”。

人类学家高丙中认为, 今日民俗学的复兴是民俗学人造就的, 冀中音乐的恢复与复兴同样是学者造就的。在此层面上,“局内人、局外人”的二分法无法完全适用,作为“中国文化的‘当事人”,面对本土文化,学者身份应当是“局中人”,是生命共同体的“共生性”关系。张振涛认为:“‘局中人 的概念更符合中国学人的定位,也是更加本土化的言说方式。”

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中, 中国音乐学希冀受到尊重、认可,但靠削足适履虽然难以为继,西方理论嫁接中国现象的套嵌, 已引发普遍的反思。中国音乐学不应该继续“拾遗”模仿,需要具备国际视野,深入本土语境,创立属于自己的表述体系和理论体系。

2.投向“人”的音乐民族志

《冀中学案》的普查报告包含部分口述史,记录了乐师们最朴实的话语, 道出了最辛酸的故事。“我们愿意洗耳恭听,只要听到一个抄谱人的名字,听到一段抄谱人的故事,就应该组织起一篇记述,塑造为一个有血有肉、意志坚强的乡村乐师的形象,让他立起来,传下去,以供缺乏个体鲜活资料的民族音乐志考量。”

前有唐代南卓,不顾世俗眼光,在《羯鼓录》中记录了“上不得台面”却技艺高超的乐人。今有当代学者以专业目光, 记录平凡却不平庸的乐师。如作者所言:“我听到了好听的故事,感受到了以个体生命的投入衡量的谱本分量。”

这便是民族志写作,扎根田野,书写小事,用小人物解释传承。作者自谦道:“我选择的描述方式对于学术来说可能是最坏的一种, 对学理来说却是最好的一种。”

3.从普查到学案———个案的深描

从1993 年普查开始,冀中研究涌现出一大批学术成果。作为亲历者,《冀中学案》中的5 篇文章都是个案深描, 也是长期跟踪与多次重访的结果。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民族志“不是越过个体进行概括,而是在个案中进行概括”。屈家营的故事,音乐已成次要,故事成为主角。个体追求、学界介入、媒体重塑、民俗发明、空间建构等,使屈家营成为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志深描对象。如同作者所言:“屈家营音乐会的定点采访与继后的冀中音乐会的规模普查,重新聚焦了民族音乐学界的目光,标志着新一轮书写民间班社史的转折, 这不仅仅是对屈家营而言, 更影响了整个民族音乐学界的发展方向,标志了民族音乐学时代的来临。”

20 世纪70 年代, 西方学术界遭遇表述危机,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影响下的学者,对语言能否科学地表述产生了怀疑, 直至《写文化》一书面世。人类学将民族志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自发性、随意性、业余性的第一个时代,第二个时代以马林诺夫斯基的科学主义民族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为标杆,第三个时代以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为标志,至此进入反思性民族志的时代。

可以说, 张振涛的个案深描则是第三个时代的重要成果。在他笔下,有不懂音乐却靠音乐搅动京城的林中树, 有用水泥袋子抄写出七大册乐谱的樊广印,有“以私人写作形式呈现公共学术意义”的齐易团队……每位参与的乐人,在作者笔下都绘声绘色、跃然纸上。文学化写作不仅没有掩盖真实,而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真实,也展示作者写作风格的真实。

从1952 年杨荫浏与曹安和对河北定县子位村“吹歌会”的記录,到中国音乐研究所1986年对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的调查,再到1993 年的冀中普查,直至21 世纪当下齐易团队的再次深入,一批学者,携手并进,记录了冀中七十年间的繁荣兴衰。在这片“邮票大的地方”,一位位默默无名的乐人、一本本泛黄蒙尘的乐谱、一段段被城市遗忘的音乐。一个个被漠视的乐社,皆被作者记录在册,留在了《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冀中学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集》三本著作中。三部成果,不仅展示了张振涛的学习经历与研究范围, 也彰显了中国音乐学三十年间的学科转向与发展趋向。

①张振涛《冀中学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 年版,第5 页。

②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③ 同②,第45 页。

④ 同②,第400-401 页。

⑤ 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⑥ 同⑤,第2 页。

⑦ 同⑤,第13 页。

⑧ 同⑤,第5 页。

⑨ 同⑤,第7 页。

⑩ 同⑤,第7 页。

同①,第376 页。

同①,第383 页。

同①,第359 页。

同①,第358 页。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年版,第33 页。

同①,第328 页。

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3 期,第58-63 页。

吴欣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20 级博士研究生

郭婧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2021 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荣英涛)

猜你喜欢
音位冀中音乐学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音乐学人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关于《语言学纲要》中第三章《语音》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