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

2023-02-22 13:58周代许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时代新人红色基因红色

周代许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3)33-0000-00

摘要:在五育融合、立德树人背景下,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育人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方式。本文基于政策理论指导,结合校本实践经验,探索基于红色教育资源与劳动教育资源融合的“红色+劳动”融合育人实践路径,包括“红色+劳动”+校园环境建设、 “红色+劳动”+融合课程渗透、“红色+劳动”+德育实践开展。通过实践探索,实现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形成爱党爱国、勇于拼搏、追求卓越的校园特色文化,实现时代新人培养目标。

关键词:时代新人 红色基因 “红色+劳动”融合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劳动教育内涵、教育途径、教育内容等。新时期,红色教育、劳动教育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红色教育资源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提升价值认同,促进劳动育人效果的落地;劳动教育的开展,为红色基因传承提供实践载体,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领悟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悟革命传承的力量,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价值追求目标。秉持“真·爱”教育办学理念,注重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入心,学校形成“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任务至上、敢于胜利”的红色校园文化。通过建立基于红色教育资源和劳动实践资源的“红色+劳动”融合育人实践路径,包括“红色+劳动”+校园环境建设、 “红色+劳动”+融合课程渗透、“红色+劳动”+德育实践开展,坚定师生理想信念,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一、新时期时代新人培养与“红色+劳动”融合育人

(一)时代新人与“红色+劳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时代新人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并进一步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六个方面明确了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1。

通过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劳动精神文化建设,凸显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2。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通过多种形式的融入,有利于提升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奋斗精分等素养。劳动教育资源包括系统劳动实践知识,同时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实践教育资源。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以劳树立品德、以劳增长智慧、以劳培育审美、以劳实现创新,强化时代新人的奋斗精神、综合素质,实现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育人具有协同价值、时代价值和政治价值。红色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劳动实践的政治认同,形成原始动力,用代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革命精神作为价值引领,能够增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动力,提升劳动实践的效果。劳动实践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红色素材、红色产品、红色氛围中实践感悟劳动的意义,强化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实现由外部体验接收到内部转化认同的过程。红色教育资源加劳动教育资源形成“红色+劳动”融合教育,保障育人目标的整体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红色+劳动”融合育人实践路径探索

“红色+劳动”融合育人需要有具体的落地路径。结合理论支持与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学生特点等,通过“红色+劳动”+校园环境建设、 “红色+劳动”+融合课程渗透、“红色+劳动”+德育实践开展,三条实践路径开展,旨在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形成爱党爱国、勇于拼搏、追求卓越的校园特色文化,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图1)。

二、指向时代新人培养的“红色+劳动”育人路径

(一)“红色+劳动”+校园环境建设

建设红色实践场地,形成“红色+劳动”底色。道德教育的社会模仿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系统,人既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道德教育的路径之一是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环境发生接触,在行动中形成认知。价值体认是”红色+劳动”德育养成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在真实环境中开展行动实践,对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体验探索,逐渐实现习惯养成,思想价值实现内化升华,而实现认同(如图2)。因此,要在校园中加强实践与宣传场地建设,在场地中开展红色文化和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實践中提升价值认识,形成认知,指导行为。一方面,在校园中增加实体宣传场地建设,包括对精神谱系进行宣传展示的红色长廊、红色人物事迹、学生学习党史感悟、劳动模范宣传,让学生有红色思想实践的场地等;另一方面建设“红色书屋”“耕读园”等”红色+劳动”实践场地,让学生体力劳动实践有平台。在真实实践劳动中实现价值体认。

1.“红色书屋”实践基地建设

为满足广大师生学党史、诵经典、悟思想、践初心的阅读需求,目前已按照类别摆放红色书籍上千册,涵盖革命历史、党史、思政理论等内容。“红色书屋”为开展学生随时借阅红色书籍提供场地,也为师生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载体。“红色书屋”内分门别类整齐摆放着各类红色书籍,整体环境温馨典雅。各班学生积极利用“红色书屋”开展团建活动及阅读分享活动。同学们在红色书籍中品读经典革命故事,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耕读园”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为开展劳动实践打造的校内基地-耕读园,融入红色革命文化,宣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从2016年开始建设校本耕读园,为每一个班级划分责任田。在劳动实践开展之前,学校全年级各班开展“井冈山主题班会课”,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革命格局地建设时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的革命精神。耕读园周围布置有红色劳动相关的文字宣传板报,墙体上有红色劳动相关的教育政策,营造了自力更生、劳动光荣的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开展丰收节、劳动论文评比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劳动实践的认可,不断提升红色文化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让学生养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珍惜粮食、热爱生活、感恩自然的精神品质。

3.宣传阵地建设

全环境育人理念强调整合不同的育人场域,可以发挥不同环境的育人优势,引导学生价值观和和行为的正确发展。特别是精神文化所形成的环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促进学生主体对环境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创造,助力学生自觉生长。因此,基于环境,形成环境融入-信息渗透-形成观念-养成价值-指导行为(如图3)的育人链条,通过环境信息的渗透,指引学生的观念生成、价值塑造和行为导向。学校致力于打造“红色+劳动”宣传资源库,建设多途径宣传体系。将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提供给学生,实现入脑入心。为了使传播更有温度、更有深度,一方面引导学生成为“红色+劳动”宣讲员,收集社会生活中的鲜活资料,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实际,感悟红色精神。学校搭建“红色+劳动”文化创作新平台,依托“致敬英雄,照亮未来”青春诗会阅读活动、“红色+劳动”榜样分享会、劳动价值观研讨等活动,鼓励学生以原创诗歌、作文、课本剧、历史漫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强化认识。

(二)“红色+劳动”+融合课程渗透

构建融合课程,提升育人品质。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要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统筹不同学段,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整体育人。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需要依托国家课程指导、校本特色自愿、学生发展特点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课程的育德性、内容的理解性等因素,架构多元立体的德育课程系统。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分类多样,有学者综合各类分类,把德育课程分为认识类德育课程、活动(或实践性)德育课程、学科德育课程(专门的德育课程、融合的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等3。基于校本德育目标,构建“红色+劳动”+课程体系,包括理想信念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学科思政课程、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 (图4)。

1.理想信念课程

高中阶段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想信念课程包括党史学习、爱国教育、榜样引领等,旨在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高度。理想信念课程的内容包括中国党史学习素材、反映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党人人格光辉的文章和文学艺术创作,让学生在立体鲜活的素材中感悟伟人精神、提升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挖掘乡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理想信念课程,如“口述史”研究系列课程、家史书写主题活动课程、身边的榜样主题活动课程等。

2.生涯规划课程

生涯规划课程是链接现在与未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对于高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认识自我、探索世界、规划人生等方面,利用生涯访谈、职业体验、自我测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国家发展相联系。在生涯规划课程开展中,引入劳动模范、工匠精神、感动中国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人物事迹,实现榜样引领。让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对家人和身边各行各业的人物进行职业访谈,了解职业精神、职业责任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强化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

3.学科思政课程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发现学科教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资源,让课程思政在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包括学科人物、学科精神和学科价值。各学科教材中挖掘红色文化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结合学科重要人物,以学科发展史为时间线索,将红色元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红色文化成为生生不息的课程资源,挖掘学科育人价值与学科人物精神,让学生感悟学科魅力,理解知识、人物的力量。如语文学科,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演绎英雄故事;历史学科,让学生“寻找身边的革命英雄”;政治学科,指导学生举行“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读本研读分享会,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4. 劳动实践课程

劳动实践课程包括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艺术性劳动,包括校内耕读园种养劳动、校园环境美化劳动、“红色+劳动”主题艺术创作等。通过学习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文化,在党史学习、井冈山主题班会中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获得实践的动力,明白劳动实践的意义。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生产承包,完成研究性学习设计书,确立指导老师,做好各项事宜的规划之后再开展种植实践。同时在校外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企业公司等,在真實的劳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红色文化的力量,形成个人价值观。

(三)“红色+劳动”+德育实践开展

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生产等各类真实情境中发现真实问题,转化为实践活动主题,通过主动探究、服务他人、体验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是实现价值提升的重要路径。“红色+劳动”+德育实践包括课外活动和校外研学两大板块内容(图5、表1)。德育课外活动包括学校、年级或者社团组织的志愿服务、仪式教育、节日赛事等,紧跟学生、社会生活,创新活动方式和主题选择,让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育人体系中发展。研学课程包括精神谱系主题学习、传奇故事作品观赏、寻访英雄足迹等内容,在红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红色主题学习场地等开展传奇故事领悟、寻访英雄足迹等研学活动,提升学生情感认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体验-引导-升华等环节(如图6),遵循学生品德构建的心理机制,助力学生品德、价值养成。

1.课外活动-志愿服务、仪式教育、节日赛事

在新生入学教育上以“红色基因”启人,在高中生涯的起点鼓励学子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规划未来,逐梦远方。在红色经典的氛围中成长,一步一脚印,一路一芬芳。系列红色活动,以智慧浸润心灵。为纪念革命功绩、传承红色基因、歌唱伟大的党和祖国,开展 “传承红色基因,致敬建党百年”校园红歌合唱比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生在和平年代的莘莘学子,是延续精神与文明的中坚力量;献礼百年华诞,诵读中华红色经典,追今夕英雄华光。开展中华红色经典诵读比赛,诵读经典,对话圣贤,感受古今文化的力量。

2.校外研学-精神谱系、传奇故事、寻访足迹

开展“登红船,学党史,强国有我”红色研学活动,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史,观一次专题片,重温一次入团誓词、游秀美邕江”的形式,通过展开邕江沿线红色景点展播、百年党史展播、南宁发展成就史展播及党史知识竞赛、歌曲大家唱等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采用全新的组合教育方式激励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打造“百色红色研学之旅”等研学课程,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开设讲座,用红色文化浸润青年心灵。

三、成效与反思

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学生理想信念坚定、劳动技能提升、实现全面发展,育人效果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深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和劳动实践相融合的方式,给学生劳动实践的场地,实现知行合一,从而提升品德,增强实践能力。

在五育融合育人背景下,“红色+劳动”融合育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探索两者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路径、新策略,还需要不断地开展校本实践、结合实践不断反思改进。未来,学校将在融合教育的资源开发、融合教育体系、融合教育途径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不断努力前行。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普通高中“红色+劳动”融合育人研究与实践》(2022ZJY206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EB/OL](2018-09-11)[2023-04-23]. 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2] 习近平.红色教育要常学常新[EB/OL].(2019-09-17)[2021-04-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4883503077505929&wfr=spider&for=pc.

[3] 张忠华.德育课程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5(19):62-67.

(责任编辑:陈明)

猜你喜欢
时代新人红色基因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追忆红色浪漫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