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器进课堂,打开音乐魅力之窗
——口风琴教学助力音乐课堂教学的分析与实践路径探究

2023-02-22 07:50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周玲丽
家长 2023年34期
关键词:风琴乐理乐器

□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 周玲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音乐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学内容逐步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乐器学习的重要意义,即有利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演奏实践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通过实践教学经验不难发现,乐器学习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熏陶学生情操的重要路径。基于此,将乐器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已然在全国各地的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口风琴凭借其经济实惠、方便携带、小巧精美又特色十足的特点备受小学音乐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青睐。不仅如此,口风琴进课堂还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跟着乐谱,简单学唱”的既定模式,让音乐学习绽放出新光彩。本文以“口风琴教学助力音乐课堂教学”为中心,详细论述了口风琴进课堂的意义与优势、教学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的实践路径,以期让学生在“玩转”口风琴的同时,享受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乐,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与综合能力的切实提升。

一、口风琴进课堂的意义与优势

(一)丰富教学内容,充实学习活动

音乐与乐器的关系密切,乐器是音乐表达最直观的方式之一。然而,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涉及乐器的教学内容并不多样,且在很大程度上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并没有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导致音乐课堂内容死板化、活动程式化,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口风琴引入音乐课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通过乐器学习提升音乐能力,感受音乐魅力。

口风琴比其他乐器更易操作,且演奏形式多样,既避免难度过高而打击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音乐节奏的了解和感知,从而达到增强乐感的目的。不仅如此,口风琴学习还能够为传统的教学设计增光添彩,当学生学习新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口风琴进行演奏,既让歌唱的方式更为丰富精彩,也让学生感受到歌唱与口风琴演奏的不同。

(二)拓宽教学路径,突破音乐难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接受系统化音乐学习的初级阶段,利用这一“黄金期”为学生打好基础尤为重要,此时教师可以将基本理论学习、技能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但这也容易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刻板印象,甚至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将口风琴教学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无形中拓宽了教学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有了口风琴的辅助,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教学来培养学生识谱、唱谱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

例如,有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乐感较弱的问题,导致他们难以准确掌握音准与节拍,仅凭教师的口头教学也难以实现突破性改变。吹奏口风琴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为深刻、具体地感受音准,从而帮助学生纠正自身音准。不仅如此,在演奏口风琴的过程中,学生还能更为深入具体地感受音乐变化、音域高低,从而提升自身的视唱水平,为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创造能力,加强协作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已经从培养“记忆型”人才转变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能力与协作精神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特质。然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思维发展往往受制于教材内容与教学安排,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也缺乏合作沟通的机会,导致其创造能力与协作精神得不到有效锻炼与提升。口风琴教学的融入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这一现状。

首先,口风琴学习给了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自由与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演奏已有的曲目,还可以运用滑音、颤音等多种技巧对曲目进行二次创作,更可以通过自由吹奏进行音乐创作尝试,这无疑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口风琴学习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依靠协作进行演奏,学生需要组成一个乐队,不能在演奏过程中只考虑自己“随心所欲”,需在配合、融入、磨合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促进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团队精神得以培养,有利于为未来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二、口风琴进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对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然而,从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中不难发现,部分教师限制了学生演奏的自由,具体表现为不允许学生随意演奏乐器、不允许学生对所学曲目在演奏中做出调整。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在维护课堂纪律,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感受乐器的乐趣与魅力,难以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该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与自由,允许学生探索乐器、音乐的魅力所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除此以外,主体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让口风琴的学习循序渐进,避免给学生带来困难。

(二)契合性原则

口风琴进课堂,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乐器的演奏技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助力音乐课堂教学质效的提高。口风琴教学与音乐课堂的传统教学活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应该喧宾夺主,挤占既定的教学活动成为学习中心。基于此,教师需要遵循契合性原则,让口风琴学习与传统教学内容相关联。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所学新知的具体特点延伸口风琴教学的具体技巧,或者让学生运用口风琴吹奏新学习的曲目。总之,口风琴的学习应该围绕音乐课堂,不能脱离教学设计而孤立存在。

(三)模式多元化原则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也存在好动、专注力不够等问题,这既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缺点。作为教育教学者,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强行逆转他们的天性,而是将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在实践过程中扬长避短。基于此,教师应该遵循模式多元化原则。具体而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学习具有创新性与科学性的教学手段,让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相配合,促进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发展。当音乐课堂打破既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时,学生才能转变刻板印象,对音乐学习生发出无尽期待。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口风琴学习还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效,都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有所发展。

三、口风琴教学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路径

(一)口风琴融入,增添歌曲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歌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学活动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明明学生在课下喜欢唱歌,可为什么在音乐课堂上却兴趣全无、反应平平呢?原因之一是部分教师在歌曲教学中习惯于采用“教唱”这一单一形式,导致学生容易对歌曲学习产生厌烦感,学习热情低下、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口风琴融入歌曲教学过程中,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让口风琴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多重感官,让学生通过口风琴演奏掌握乐曲的基本旋律,并在演奏过程中不断调整音准、情感,并在掌握歌曲后运用多种方式展开演奏。

以湘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两只老虎》演唱为例。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对很多学生而言已太过于耳熟能详,如果教师直接开展教学活动,反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歌唱兴趣。首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笔者演奏口风琴让学生进行欣赏,学生很快便发现,原本熟悉的儿歌换了一种演奏乐器竟是别样的味道,于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此点燃。不仅如此,由于口风琴演奏没有歌词,更加专注于旋律,所以学生更能够感受旋律的特点,捕捉这首音乐轻快、诙谐、幽默的特征。其次,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口风琴进行学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能够通过口风琴更为精准地掌握旋律、调整音准。最后,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两只老虎》的旋律特点与音准后,笔者又让学生进行组内配唱,让学生的歌唱能力、口风琴演奏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丰富了学生的演唱形式,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音乐学习之乐。

(二)借助口风琴,增强欣赏生动性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方法固化、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情况。究其根本,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欣赏空间,在教学实践中“师为主生为从”的教学模式既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不利于强化其审美能力,教学效率低下。口风琴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参与度,从另一种角度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最终实现化枯燥为生动的教学成果。

以湘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蜗牛》教学为例。这是一首听赏与跟唱的歌曲,歌曲旋律舒展流畅、情节质朴动人,表达了遇到困难不颓废、不气馁、乐观向上的积极精神态度。这首歌曲有一个突出特性,即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中低音区缓缓道来,有叙事性质,而第二部分音区逐渐升高,旋律宽广有力,更突出了歌曲的情感。对于这一首音乐,无论是教师用口风琴演奏给学生听,还是学生用口风琴进行演奏学习,都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背后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当学生演奏口风琴时,旋律的变化、音区的升高、节奏的转变都能给他们强烈的感受与体验,让他们通过多重感官加深对音乐特点以及音乐情感的深刻理解。

(三)利用口风琴,提高乐理时效性

乐理知识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教学活动中的难点。学生普遍认为乐理知识枯燥乏味、难度较大,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口风琴教学转变学生对乐理学习的既定思想,将传统的乐理教学融入口风琴教学活动中,使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学习口风琴的同时学习乐理知识,又能够通过乐理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口风琴演奏能力。

以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为例。在学完这首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口风琴进行吹奏。由于口风琴音节不全,无法演奏出半音旋律,但是唱歌时却可以唱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表现形式的不同,以此为切口引入乐理知识的讲解,降低学生理解与记忆的难度。再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第11课《小螺号》教学时,歌曲有一句歌词是在la音的上方存在一条“小波浪”,即波音记号,标志着由la 音很快速地进入si 音,紧接着再转换回la 音。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开门见山地讲解,那么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还有可能会很快遗忘。基于此,教师可以用口风琴进行演奏,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呈现,易于学生理解、记忆与接受。

(四)搭建表现平台,提升展示能力

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并以此收到及时的学习成果反馈。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好课前三分钟,每次选择一名学生进行口风琴表演,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延伸口风琴学习。学生表演的曲目可以是课内学到的,也可以是课外自己喜欢的音乐。其次,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口风琴吹奏比赛,并设置明确的奖励措施,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满足学生表现欲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音乐能力、口风琴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与飞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口风琴教学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已然在各地中小学校园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者,我们乐于看见音乐课堂的多样性发展,但同样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思路来指导教育教学的设计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口风琴进课堂对教学内容、教学路径、学生精神起到的积极影响,在教学设计中充分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契合性原则以及模式多元化原则,并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口风琴增强歌曲趣味性、欣赏生动性以及乐理知识学习的时效性,为学生搭建表现平台。通过这些路径让口风琴教学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让学生真正享受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乐。

猜你喜欢
风琴乐理乐器
Prophylaxis with intraocular pressure lowering medication and glaucomatous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intravitreal anti-VEGF therapy
学乐器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口风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乐器
口风琴带来快乐
我爱吹口风琴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画说乐理(七)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