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

2023-02-22 07:50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第二实验小学吴巧贤
家长 2023年34期
关键词:知识点数学课堂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巧贤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素养导向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是必然选择,而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组织一个单元引领学生完成大单元教学,达成学习目标,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上应突出结构化特征,统整单元教材内容,通过对知识的全方位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关联性。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要以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为重心,以大单元教学落地为出发点,探寻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课程结构。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教学最早由美国学者莫里逊于20 世纪20年代末提出,他主张以月份为单元、以星期为小单元的教学方法,这是大单元教学的雏形。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大单元教学强烈的现实意义,并开始从整体教学理念出发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不难看出,大单元教学实际上是以单元为单位,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统领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一般来说,大单元教学内容以单元的形式呈现,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更强,主要由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阶段性、整体性。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与育人方式,立足整体教学理念确立大单元目标,基于大概念统筹大单元学习内容,发挥大任务的驱动作用,为学生探究和体验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其通过自主学习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

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机械式地理解和记忆,很难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比起直接讲授书本知识,更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其他人进行课堂互动,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实践证明,运用“框架”进行思考和学习,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深入、迅速地分析并解决各种问题。在教育领域,大单元教学强调凝练大概念,大概念集中体现研究的离散事实,有利于改变学生单一的思维方式,发现知识的关联性,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二)助力学生迁移学科知识

小学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的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深。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点经常以课时为单位出现,学生缺乏对知识点内在联系的认识,难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大单元教学基于结构化的生成,而结构化的生成建立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和经验,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迁移学科知识的能力。

(三)推进数学教学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给广大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推动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更新,可以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此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为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提供有力支持。大单元教学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突破原有教学的桎梏,取得预期的创新效果。

(四)助力生成学科核心素养

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落脚点,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满足他们的实际发展需求。培养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阶段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单元教学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从整体出发,结合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的统整和规划,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时对比多个章节、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内化学科知识。由于大单元教学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热情参与,自主实践,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于实际场景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应用,促使学习效果获得显著提升。这样一来,学生便会逐渐掌握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单元教材,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明确的目标为前提和基础。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提前梳理单元教材内容,认真观察、对比单元知识点,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明确大单元教学的任务,以此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与传统教学区别开来。由于教学思路不同,教师需要将不同章节、不同课时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与此同时,还要构建三维目标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维度出发确定教学方向,为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教师还必须细化大单元教学目标,对其进行阶段性设置,在分解成不同层级目标之后,以此为依据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章节“可能性”教学为例,可能性是认识概率的必要条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既要保证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备课,帮助学生创建相对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考虑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助其深入了解。首先,为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形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鉴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可能性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使学生初步了解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其次,为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拿出事先准备的2 个分别装有5 只不同颜色小球的不透明袋子,告知学生第1 个袋子中装有2 只红色、3 只绿色的小球,第2 个袋子中装有4 只红色、1 只绿色的小球,询问学生如果依次从2 个袋子中摸出1 只小球,是红色的可能性大还是绿色的可能性大?学生一边展开激烈的讨论,一边体验着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还逐步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目标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对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深刻理解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将碎片化知识进行结构化呈现,使学生可以通过大单元学习获取知识跟经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在确定好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对教学节奏和进度进行全面把控,以有效达成预期的教学成果。

(二)整合教学内容,梳理单元教学框架

大单元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明确数学学习主题、知识、技能的关联性,能够结合需求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现学习任务的重构。为了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框架,明确并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然而,部分教师并未关注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未构建完善的大单元教学框架,导致大单元教学与主题存在割裂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此,在确定好大单元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应当对单元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研究,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知识范围,将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划分,并找到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联点。

为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整合教学内容。站在宏观的角度,保证单元教学框架可以实现终极教学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站在微观的角度,保证教学框架在细节方面具有较强的层次性。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三章节“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在梳理单元教材内容之后,发现这一章节与之前“观察物体(三)”的知识点都与图形与几何有关,因而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课前导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了解几何特征,如魔方、骰子、豆腐、木箱等。这些熟知的物体带给学生亲切感,这种方式可以迁移数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也能使他们通过亲历观察、分析、对比等思维活动形成空间观念,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之后,教师可以找到教学工作的切入点,丰富学生的体悟和感受,也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三)强化课堂互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大单元教学旨在依托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从肤浅的识记、理解过渡到应用、分析和创造,这需要教师革新育人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互动、讨论、对话和交流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中深挖潜能,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身努力推动高阶思维的生成。数学学习应当是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相对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舒适和放松,进而唤醒主体意识,使其全身心参与到数学学习中,通过对大单元主题意义的解构不断内化知识,强化基础和关键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加强数学课堂上师生的深入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活跃思维,触发灵感,积累方法和经验,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常见手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启发性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进入数学深度学习,通过一问一答活跃气氛,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使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思维更具灵活性和敏捷性。

在依托问题情境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必须从单元教材出发进行问题设计。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一章节《分数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研究分数的性质为主题创设下列问题情境: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蛋糕,已知每人吃了蛋糕的2/7,请问最后还剩下多少蛋糕?小明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这样便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现实问题,使学生代入真实的场景独立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和课上学习初步掌握了分数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一共吃的蛋糕数量,即2/7+2/7+2/7=2/7×3=6/7。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分数的性质、分数乘法代表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在师生互动环节,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谈一谈各自的想法,使其在表达和阐述的过程中促进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四)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数学课堂结构

大单元教学的展开以丰富、多元、鲜活的课程资源为前提,教师平时要善于观察,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例如,将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深度融合,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打造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优化课堂结构,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主性,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强烈的应用价值,为优化数学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和声音搭建生动形象的场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专注于数学课堂上,更好地理解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以情境为线索,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单元主题,创设具有真实性、生活性、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借此要求学生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和探讨,在展示分享、评价反思等环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节《百分数(一)》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调查班级学生喜爱的书籍类型,分别计算喜爱童话故事书、科普书、文学名著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数。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依照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的不同提前将其进行分组,布置完教学任务之后,让学生“各司其职”,共同配合,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汇报学习成果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成就感与喜悦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受到浓厚学习氛围的渲染,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从同学身上获得灵感,进而涵养创新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完善数学教学体系,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重视教、轻视学的问题,强调全方位梳理整个单元的内容,从单元的角度确定教学主题,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应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大单元教学理念结合起来,优化整体规划与教学设计,积极推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美在课堂花开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