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3-02-22 07:5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盛学校谭鲁玉孙艺瑄
家长 2023年34期
关键词:生物探究课堂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盛学校 谭鲁玉 孙艺瑄

项目式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在该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要将知识应用于现实解决复杂问题。项目式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的一种实践模式,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打造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探索型生物课堂是未来的主要趋势,教师应将项目式学习与初中生物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参与度,指引学生亲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获得良好发展。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现已在欧洲、北美等地区被广泛采用。所谓项目式学习,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学生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再通过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旨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传统教学不同,项目式学习不要求学生机械式地识记、理解,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具体应用,项目式学习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堂体验,也使学生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知识跟经验的现实意义,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收获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各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虽然由学生完成项目,但是教师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除观察他们的课堂表现外,还要加以指导,协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二、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应用项目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摆脱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元,且充满活力与激情,进一步挖掘内在潜能,促进认知和思维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物知识体系十分丰富,学习生物的过程就是认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过程,应用项目式学习进行生物教学,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充足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空间,引导其不断探索与发现,从而吸收知识,经历问题探究和研讨,领悟并内化知识,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学生能够在项目式学习中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通过真实问题的情境感知,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二)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

项目式学习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合作、研讨、交流等方式建构知识体系,全方位梳理教材内容,获取重要信息,并通过上述方式发现理论知识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其作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需要教师革新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探寻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中学生处于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项目主题进行猜想、假设、质疑、反思、验证,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敢于批判的学习态度。经历一系列思维活动,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阶段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项目式学习在课程目标、内容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方法的引导。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还进一步调整了教学思路,完善了课程体系,是推动初中生物教学改革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的策略

(一)优化课前导入,引导学生提问

要想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应用项目式学习,就要对项目式学习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在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时候,必须明确两个关键点,第一,围绕某个引发活动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这个问题是学生发起的;第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创造一个成果用来回答或解决问题,因而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改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采取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前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每堂课的初始和开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掌控课前导入环节,梳理生物教材内容,从中挖掘生活素材,将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加强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并发现生物与生活的关联性,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专注在生物学习中,还能提前了解本堂课研究的主题,明晰学习的大致方向。

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现代人类与森林古猿的对比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异同,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对人类起源的各种猜想;紧接着,向学生介绍达尔文进化论,引导学生自发地搜集实证支持或者反对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观点。通过课前互动自然而然地引出生物教学的主题,与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有所提高,在教师的鼓励下畅所欲言,分享各自见解,比如部分学生认为森林古猿是人类祖先,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持有相反意见,并将现如今猿类动物不再进化这一客观事实作为反驳的主要论据。问题意识是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对灵活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助其找到项目式学习的切入点。在浓厚的、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各种各样的想法交融在一起,学生的灵感得以迸发出来,这样便会不间断提出各类问题,为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二)设置多元活动,调动参与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来源,由于项目式学习是自发的,因而必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主性,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教学方式有关,因为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他们旺盛的好奇心。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教学时要避免脱离教材和现实,积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参与热情。

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憋气小游戏,看谁坚持得时间最长,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质量对人身心健康的直接影响;热身活动结束之后,设计“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这样学生便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进行互动,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即尘埃粒子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升华主题,围绕“如何改善空气污染现状?”这一议题引发学生展开组内讨论,提交各组的讨论成果,从而得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具有基础性特征,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概念,还要开发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例如,在“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时,为使学生准确区分血液、血浆和血细胞,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不妨用多媒体播放血液凝固实验视频,将血液成分相对直观地展示出来。师生互动是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主要手段,项目式学习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点拨,如“为何要在实验中加入柠檬酸钠?”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资料了解柠檬酸钠的特点和功能;加入柠檬酸钠之后试管中的液体发生了分层,教师这时再让学生试着猜想各个层分别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下,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习的热情有所提升。

(三)合理规划项目方案,切身体验探究过程

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基于明确的主题和清晰的目标,在课前热身和课中互动环节,学生已经对学习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要想保证项目式学习有序推进,必须对项目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便于项目执行。项目式学习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基于现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延展课堂教学的广度,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通过结构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以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为例,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可以明确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即结合图片、视频、学习资料分析、讨论、认识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建立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使项目式学习效果更加显著,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依托情境渗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描述动物特征,并从这个角度深入分析它们对维持生态系统的作用。

多姿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学生真正融入生物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现实世界,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规划完项目方案之后,就要组织和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集中解决问题的条件。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共同合作完成学习项目,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时,学生便可以亲手制作植物叶表皮的临时装片,通过观察实验理解并描述气孔的组成和开闭原理,对蒸腾作用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而掌握绿色植物是如何进行水循环的。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实践探究的主体,教师要赋予学生更多话语权,注意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计划和项目方案不断进行调整,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尽情展示和表现,进一步发展创造性思维,使生物学习更具可能性。

(四)升华教学主题,迁移运用新知

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可以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生物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现实生活,还能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平时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全方位渗透生活教育理念,将知识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来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进而内化和吸收生物知识。生化教学主题,是项目式学习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找到联系现实的突破口。

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为例,学生需要知道不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强化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正确看待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具备批判意识与反思能力。教师可以布置课后探究任务,要求学生翻阅报刊、书籍,或者从互联网中搜集相关信息,举例说明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哪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害,并联系现实情形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分享环保建议,将项目式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维护身为公民的权益,分析和解决与生物有关的现实问题,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逐渐增强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

教学评价是项目式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同时,还要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认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校园的池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让学生借助生活材料DIY 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以此发散思维,锻炼动手能力,迁移和运用知识。为使教学评价效果更客观更真实,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当学生展示完毕,教师再进行评价,使学生可以准确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实现生物深度学习。教学评价是了解项目式学习效果的方式,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各个环节、各个维度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不断优化生物教学结构。

四、结语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应用项目式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也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广大教师要深刻解读项目式学习的内涵,掌握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从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寻项目式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初中生物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在进行生物教学时,不能单纯地灌输书本上的生物知识,而是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只有不断精进教学能力,顺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才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引领学生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生物探究课堂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