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2023-02-22 07:50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胶东罗家村小学刘从杰
家长 2023年34期
关键词:情景数学知识创设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胶东罗家村小学 刘从杰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多样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尤其是情景教学,不仅仅能为传统教学弊端寻找到解决的对策,还能起到全面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现状,并从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充分发挥出该模式的真正教育价值,推动全体学生的数学发展。

生动、科学的数学情景,不仅能丰富学生感知、推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内化知识,还能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该方式的应用是提升学生最终数学学习效果的直接方式。但通过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并未把握住这一教学方式,只是随意应用,导致该方式的真正价值难以发挥出来。针对这一情形,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主动探究和分析该方式,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数学情景,推动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高效率的数学学习中。

一、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现状

(一)未能改革教学理念

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情景教学也逐步走进数学课堂上,但实际上各学校取得的教学效果有所差距。究其原因,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依旧扎根于心,并未跟随教育改革而改革。在这种理念下,教师更专注于基础数学知识的输送,至于情景教学则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视,即使创设情景,也只是简单提及几句,并未体现出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是影响情景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未能体现情景内涵

目前,数学情景教学的真正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他们也逐渐开始尝试应用。但通过观察得知,部分教师由于本身并未领悟到该方式的内涵,创设的情景不够科学。教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或者是做一个很简单的游戏。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参与,但是这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好似变成了数学课堂上的一个装饰,导致数学情景只是停留于形式上,难以促进学生高效数学学习的发生。

(三)未能紧贴学生实际

数学情景一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将失去了原本的创设意义,甚至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项干扰因素。有时候,可能教师只是为了引领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却忽视了学生原本的现实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始终无法融入数学情景中。这对于学生而言,出发点是好的,却没能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隐藏了数学情景的魅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会逐渐降低,数学情景未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促进作用。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注意力不稳定决定了学生很容易在数学课堂上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进而影响最终的数学学习效果。而创设丰富、有趣的数学情景,引入各种新颖的事物,或者新颖的形式,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无意识地主动参与到情景之中。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比较集中,即使出现不集中的情形,他们也会被情景再次吸引,进而主动感知和内化相关的数学知识,最终实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并未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在学习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时比较困难,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最终的学习效率不高。而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情景,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情景的辅助下接触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不仅能加快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景

翻开数学教材,不难看出有很多数学知识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不可言说的紧密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也可以成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有力帮手。因此,教师需注重丰富生活情景的有效创设,以彰显出数学情景教学的优势。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设计与之相关的生活情景,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这样一来,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将会在生活情景的辅助下而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既能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又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生活中常见的相框,引导学生从相框这一物品认识和学习周长。第一步,直接引导:“同学们,仔细看这个相框,假如想给它加上美丽的花边,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确定花边的长度呢?”由此引导学生逐渐朝着周长靠拢。这时候,有的学生说需要量一量,此时进入第二步,继续启发:“那应该量相框的哪一部分呢?哪里才是增加花边的地方呢?”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将形成一定的认知。等到最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指出相框一周的长度,进而引入周长的知识。

(二)创设合作情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直接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只是格式化地接受和理解。实际上,这样的数学教学难以起到更高的价值,难以引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更难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小组合作则是推动学生开展有效数学探究的直接方式,教师可以创设合作情景,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具体而言,教师需结合数学知识设计数学合作任务,鼓励小组勇于合作、讨论,进而推动学生在数学合作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良好数学发展。

比如,在学习“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在这之前已经认识了小数,具有一定的经验,且该部分的内容适合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情景。第一步,主动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数学基础,依据互补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使小组内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合作中。第二步,给出小组任务,结合之前的数学学习经验,尝试探究小数的意义,并分析小数的计数单位。在合作情景的衬托下,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合作状态中并有所收获,对小数意义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问题是学生数学思考的动力源泉,直接影响着学生最终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问题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朝着数学知识开展思考、积极探究,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主动性。在设计时,教师务必要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把握好数学问题的难易程度。若问题难度较大,那么学生将无法解决,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将会得到大幅度降低,反之,将无法起到启发思考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团体操表演——因数和倍数”内容时,为了引领学生学习,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学生:“假如班里面有12名同学要参加比赛,那么他们可以怎么站队呢?分别有哪几种站队方式呢?”由此带领学生初步开展探究。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小棒进行操作和摆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接下来,教师再以该问题为基础继续追问:“那你们能写出相应的乘法式子吗?”等到学生写出式子之后,再引领学生感知因数和倍数。通过启发,而不是直接讲解,学生更容易区分和辨别这两个概念。

(四)创设游戏情景

一般来说,部分教师是直接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展开教学,整体的课堂氛围比较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小学生普遍喜欢趣味游戏,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尽可能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游戏情景,提高数学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教师需将数学知识改成游戏情景,给学生营造活力满满的游戏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趣味游戏的动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落实数学教学与趣味游戏的统一,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比如,在学习“中国的热极——认识负数”内容时,为了引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负数的良好状态中,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喜欢的小游戏——说反话。第一步,讲解本次游戏的规则,教师说出一句话,学生则需要说出与这句话相反的意思。等到听完游戏规则之后,学生纷纷产生参与的兴致。第二步,正式开始游戏,教师先说:“向东边走10 米。”当教师说出之后,学生异口同声说出:“向西走10米。”接下来,教师再继续说,为学习“负数”奠定基础。最后,再以该游戏情景为基础正式讲解负数。可能学生原本并不认识负数,但在刚刚游戏的铺垫下,很容易就能接受并理解。

(五)创设直观情景

之所以部分学生数学动力不足,是因为他们的数学思维仍旧处于比较直观的阶段,很难理解并接受那些抽象、复杂且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信息技术集丰富性、形象性、生动性为一体,可以大幅度降低抽象性,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引入手段,创设易于学生接受的直观情景,展示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直观资料。这不仅能推动学生主动感知数学知识,还能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

比如,在学习“热闹的民俗——对称”内容时,若教师直接讲解对称概念,学生则需要凭空想象,抽象性比较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此,教师可以改变思路,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对称的直观情景。具体而言,教师需提前搜索一些含有对称的图片,像蝴蝶、天安门、脸谱等等,然后一一展示。一看到这些图片,学生纷纷提起兴趣,仔细观察起来。这时候,教师再进行引导:“同学们,仔细看这些图片,是否存在什么共同的规律呢?你们有什么发现呢?”由此引导学生逐步领悟对称。然后,再以这些图片为基础,带领学生尝试总结该概念。通过这样创设对称的直观情景,学生的学习意愿得到明显提高。

(六)创设活动情景

只有学生真正经历过、运用过,他们才能真正领悟到数学知识,也就是说,要想增强学生的数学感悟,那么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灵活创设数学活动情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组织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如调查活动、社区活动等,使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正内涵。这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数学态度,对学生后面的数学发展尤为关键。

比如,在学习“爱护眼睛——统计”内容时,只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部分学生对统计图的理解只会停留在表面上,始终学不会如何绘制。对此,教师可以尝试设计调查活动:学生在课下尝试统计自己身边人的近视情况,做好记录,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本次活动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哪一部分内容,而是让学生化身为调查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所以很容易吸引到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反复学习和分析统计图,还会认识到近视眼的危害,进而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

(七)创设探究情景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的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为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改变以碎片化知识点为载体的解析式教学,搭建纵横勾连的知识结构,既是对素养立意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有力举措。基于此,教师以项目为轴心,创设一体化的探究情景,借助任务构建思维主线,打造学思并重、理实结合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从整体视角理解数学知识本质,让学习真实发生。

比如,在学习“完美的图形——圆”内容时,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甄选项目议题,即“探究自行车轮的奥秘”,形成宏观的探究情景,将圆的认识、周长、面积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围绕项目议题设置如下任务群:任务一,观察自行车轮的结构特征,思考为什么做成圆形的。任务二,车轮的周长与哪些要素相关?尝试计算车轮的周长。任务三,怎样求解车轮的面积?你能想到哪些方法。三项任务围绕同一个中心主题,环环相扣形成递进式的情景脉络,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保持连贯性,进行深入思考。在明确任务之后,教师采取合作共学的组织模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发不同认知、不同思维、不同视角的碰撞,促使学生在思辨中解决任务,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圆的性质,突出知识的探索过程,自主搭建数学知识结构,优化课堂学习体验,提升认知层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情景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培养等均有着较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主动改革自身的数学教育观,在把握情景教学方式的本质之上,结合学生实际的数学基础,积极地创设出适合学生的丰富数学情景,使学生能在多样情景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推动学生自发完成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最终促进学生在数学情景的帮助下获得更为长远的数学发展。

猜你喜欢
情景数学知识创设
情景交际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楼梯间 要小心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