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2023-02-21 20:07李爱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榜样德育班级

李爱萍

摘 要:在每一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学生令班主任感到棘手和困惑,他们被称为“问题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这些“问题学生”只是处在“误入歧途”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指导和帮助。班主任教师应该想尽一切方法去帮助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以德育为核心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基于此,本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阐述针对小学“问题学生”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 “问题学生”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4.060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在思想乃至行为等方面暂时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如果教师不及时对这些学生开展德育,那么一旦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与正常学生相比,教师需要在“问题学生”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班主任而言,如果能够较好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那么就能够提高整个班级的德育效果。当前,“问题学生”的难教育、难管理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教师万万不能因这些问题而退缩,对这类学生不管不顾。如果班主任漠不关心,那么可能会导致事态变得更加严重,将对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在面对“问题学生”时,不仅需要解决知识教育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心理、道德、品性等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问题”一定程度上会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提供动力。而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够使学生受益,同时家长、教师等相关人群都会受益。下面笔者将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对小学“问题学生”的德育渗透。

一、小学“问题学生”的特点

(一)自卑感强

由于在班级中表现不佳,“问题学生”经常遭受到各个教师的批评,同时还会被其他同学排挤。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比别人差,难以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认可,从而失去了存在感,只能通过一些能够引起他人注意的行为来获取关注。事实上,即使是“问题学生”,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心中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如果对“问题学生”过分进行指责,他们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厌学情绪。

(二)是非观念模糊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负面的思想已经渗透到校园里,这些思想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不良思想及风气会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甚至开始背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例如,他们会将帮助同学打架视为“义气”,将浪费视为“潇洒”等。盡管他们在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时注重情意,但这些行为不符合学生行为规范,这些行为体现出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是非观。

(三)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意志是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身行为,以应对挑战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反应。“问题学生”常常表现出的特征是自控能力差、意志力不够坚定,在面对诱惑时,难以坚决抵制,抛弃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任性妄为,从而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

(四)求知欲弱

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都没有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畏惧困难,对学习缺乏激情,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也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糟糕,成绩也逐渐落后。同时,他们也经常遭到批判和孤立,很少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也使得他们往往将学习看成负担,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二、小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

在不同社会、家庭背景下,学生在个性上具有较大的差异。“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厌学、逃课、违纪、打架等。尽管这些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较低,但是他们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可以影响周围许多学生,经常拖累整个班集体,甚至是给学校抹黑。但是,这类学生的特点也非常鲜明,他们的精力是比较充沛的,胆子大,敢冒险,非常讲究义气。教师想教育好他们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问题学生”,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全面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采取合理的策略来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对于“问题学生”的培养,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这不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需要广大人民教师关注并积极思考的一个课题。而要想实现“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教师要弄清楚素质教育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这已经关乎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本文依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问卷,以师生访谈、心理咨询等方式展开探究。

通过认真调查,笔者发现“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其父母就离异了,随后父母双方忙于生计,长时间不在家,使得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负责照看,这一辈的老人大多比较宠溺孩子,加上不懂得教育,最终导致问题的出现。

2.父母离异后各自重组了新的家庭,这不仅使得孩子在心理上承受着非常大的负担,同时养父母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顾虑,也存在着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引发问题。

3.父母文化程度较低,道德素质不高,缺乏正确的教育手段,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

4.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孩子在家中从小就深受父母及亲人的溺爱,任由孩子发展。

三、对小学“问题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家校融合,齐抓共管渗透德育

实际上,“问题学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家庭,一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缺乏管教,即使进行管教,态度往往比较强硬,采取的方式也不够有效,结果导致孩子们在内心深处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家长作为孩子们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位指引者,要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做好育人的工作,能够及时发现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挫折和挑战,努力为他们打造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心灵世界。同时,教师应该努力建立一个家校联系平台,促进双方的交流与沟通,使家校关系保持融洽。因此,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时,我们应以“问题学生”的家庭为出发点,积极推动家校融合,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尊重、包容的环境。

过去,班主任家访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且困难重重的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网络平台的发展给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构建了较好的平台,如微信、QQ等。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轻松、迅速、有效地与孩子们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联系,从而能够实现更加有效、准确的家庭辅导。教师在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挖掘孩子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并共同探索出最佳的教育办法。此外,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更加实用、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道德教育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和QQ群来发布有价值的内容,如有趣的故事、精彩的视频等。这样一来,许多父母都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来了解和学习有益的知识,从而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家长可以阅读《父母,首先应当俯下身子》《好教育就发生在不经意间》《父母也能够做子女最佳的良师益友》等优秀作品。通过观察学习,家长能够产生深刻的感悟,进而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在“内在规律”的指导下,我们要积极探索“金点子”,以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分享和互动机制。教师和家长应当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求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方法,从而建立一种和谐、健康、良性的家庭与学校关系。通过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问题学生”的思想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转化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实践表明,如果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分歧,教育效果就会一落千丈,而如果双方能够协调配合,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毫无疑问,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相互尊重、欣赏和交流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榜样引领,潜移默化渗透德育

虽然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漫长的,但是只要坚持不懈,那么一定会有所收获。一旦教师对“问题学生”不管不顾,任由他们发展,那么问题必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正如古罗马作家塞内加说的:“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对“问题学生”的教诲同样如此。教师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成为学生心中的明灯,能够促使他们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既然榜样能够发挥出如此大的作用,那么我们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树立更多的榜样,使其能够给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榜样、在学习中认真仔细的榜样、在性格上乐观开朗的榜样,等等,通过不同的榜样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以此来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成长。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榜样的作用,班主任在寻找榜样的时候必须谨慎,认真筛查,避免把有负面影响的学生当成榜样,否则将会引起相反的效果。我们必须清楚哪些行为值得关注,哪些思想需要抛弃,哪些行为值得重视,这些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闪发光”的优点,并将这些学生转化为榜样,提高德育效果。

当遇到挑战时,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同伴开始。例如,对于日常学习比较粗心的同学,教师可以让班级中比较认真仔细的同学作为他们的榜样,而对于一些较为小气的同学,可以让那些乐于助人的同学作为他们的榜样。此外,教师可以自制标签,给予表现优异的同学一些称号,如诚信小能手、文明小天使等,使得他们能够班级中形成模范作用,进而对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产生影响。

此外,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评比、选举等活动,使得每个人都拥有成为榜样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授予荣耀奖章的方式来鼓舞学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精彩的内容、动听的歌曲、生动的场景结合到一起,并将其分享到微信群、QQ群、家庭群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使得榜样的影响力蔓延到更远的地方,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在榜样的影响下,“问题学生”会自觉地向他们学习,同时有意识地去做出改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尊重他人、勤奋努力、友善相处。对于班主任而言,应当充分发挥出榜样的作用,从而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号召力。

(三)结对帮扶,卓有成效渗透德育

通过对“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后,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学校中很少交到朋友,他们在其他同学的视角里是“另类”和“奇葩”,被大家视作无法理解的存在。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而言,他们内心是非常渴望能够交到朋友的。对此,作为教师,可以尝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向他们讲述一些交朋友的道理,并帮助他们能够尽早地找到朋友,这样就可以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从而帮助“问题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同龄人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打开心灵的大门,一旦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游戏伙伴,这些朋友就能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德育指导,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例如,笔者的班级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独来独往,很少与其他同学沟通,这也使得他在这个班级里显得非常孤僻。即使在课堂上也是一动不动,并且在下课后又总是表现出一副忧郁的样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特地寻找既聪明又勤奋的学生来与他一起学习,一直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在学业和生活中,尽力提供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同学的性格在其他外向同学的影响下越来越开朗,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勇敢发言,而且在校园之外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随着“问题学生”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变得越来越深厚,这也使得他们不仅会在行为上与同学和朋友逐渐靠拢,同时在思想上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習。总之,对于“问题学生”的德育,教师可以采用结对帮扶的方法,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带领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来一起学习和进步,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促使“问题学生”可以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当遇到“问题学生”时,不仅不能退缩,反而要迎难而上。相比较于普通学生,“问题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帮助。虽然有时候他们会觉得无助,但作为教师应该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和帮助,帮助他们摆脱“另类”“奇葩”的帽子。通过与其他学生相处,“问题学生”能够朝好的方向发展,整个班集体将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有利于形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良好氛围,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坡《问题学生这样教》,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

[2] 李雯姝《小小萤火虫追逐梦想路——问题学生教育个案研究》,《亚太教育》2022年第11期。

[3] 陈金霞《关注宽容改变——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案例》,《新一代:理论版》2019年第11期。

[4] 郑玉明《庄浪县农村中小学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探究》,《甘肃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5] 闫丽娟《完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新智慧》2022年第11期。

[6] 袁红霞《以教师的绿洲滋润学生的心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新校园》2022年第2期。

[7] 苏珏《实施幸福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研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榜样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