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婧 王捷一
摘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临思想观念和认识、培养过程和实践、政策供给和制度层面的现实阻隔,在实践中应树立“整体系统”观念,探索人才培养多元通道;注入“终身发展”内涵,完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营造“协同育人”生态,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24-0027-0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我国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教育、科技和人才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并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内涵、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积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中国方案,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一、“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蕴
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到来,技术变革正加速推进人类社会开启智能化新纪元。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成为核心,而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决定我国能否在未来战略必争领域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的关键[1]。值得强调的是,在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单一的智力测评和应试成绩为标准的选拔已经难以适应复杂社会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多元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注重各领域拔尖人才的早期发现和甄别,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志向,广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关注情感、意志、动机、兴趣、信念、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科学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开放包容的教育生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进行长期培育,其成长过程需要被关注,这样人才的成长和涌现才有广阔的基础[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可见,无论是从人才自身的成长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国家战略高度来看,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都应成为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的议题。
普通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基础性地位;而高等教育则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拓展人类知识边界、促進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任务,是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高中和大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只有加强彼此之间的有机衔接、贯通协作,设计系统性、连续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厚植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沃土,为全体学生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赋能,让有天赋、有志趣、有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现状
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各个高质量的教育子体系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接力与合力[3]。毋庸置疑,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语境中,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势必要体现不同学段之间的价值整合、功能互补及协同联动。目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以科教融合协同育人、高校开设少年班、大学-中学共建培养基地等为代表[4]。在取得相应成效的同时,各教育主体也应科学认识拔尖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和成长规律,深刻反思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践探索的有效性。
(一)思想观念和认识层面的困惑
虽然国际社会都承认存在拔尖创新人才这一事实,但是,究竟何种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即甄别拔尖创新人才的标准,尚未有普遍认可的标准答案[5]。在概念不明、内涵不清、标准模糊的情况下,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理解和培养实践就会陷入“各执其词”“各行其是”的无序状态。
“拔尖”意味着个体在某领域中有着超出一般水平的领先地位,可以尝试通过标准化心理与教育测验,如智力测验、能力测验、学绩测验等作出相应评价。“拔尖”有基于个体天赋的“拔尖”表现,也有基于个体努力的“拔尖”表现。“创新”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潜能,只要是心智正常的人,原本就是希望创新的,也是能够创新的[6],个体的创新能力是个人在后天的能力发展和团队合作中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的结果,是能够被培养并且是可塑的[7]。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确实存在着一部分天资聪慧的英才学生,他们的“聪明”特质展现在不同领域中,教育活动则肩负着对这部分天赋超常者尽早发现、科学甄别、适时引导、因材施教的重大使命;相对于天资聪慧的少数英才学生来说,给予教育对象中绝大部分天资寻常的普通学生合适的教育,让他们有机会实现基于自身个性的最大程度发展,也是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每个教育对象都具备从“可能的创新者”转变为“现实的创新者”的潜能,教育活动则承担着激活所有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动机,培养所有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责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广义上讲,理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始于个体成长早期的,贯通所有学段的,不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有必要探索专门针对少数英才学生的小规模个性化教育。
(二)培养过程和实践层面的阻滞
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中国讨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试教育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背景。有研究指出:应试教育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它对“抬升底部”卓有成效,但会比较明显地阻碍拔尖学生创造力的发展[8]。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相应讨论的时候,需要从辩证的视角全方位地看待应试教育带来的各种影响。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制度框架下,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仍然存在仅仅注重各门学科知识的总量积累而忽略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深度理解和整体知识观的建构,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排名而忽略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过于强调标准答案而忽略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等问题。“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不合理评价导向的巨大惯性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实践。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进入优质大学的“入场券”,许多学生在高强度的“反复刷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陷入了“知其然而无暇求其所以然”“知其然而无兴趣求其所以然”的困局,创新的内在动机不但未被激发,反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在高中与大学的关系中,处于基础层的高中往往需要主动对接大学的学科分类及专业设置,而大学则承担着从高中选拔合适的教育对象并对其进行专业化培养的重要责任。有学者曾把高中和大学的关系比作两个“相切而不相交”的圆,高考是其外切点[9]。如果高中和大学两者之间只能通过高考建立起人才输送与人才选拔的“弱衔接”关系,就会导致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缺乏内生动力,人才的“选拔”凌驾于“培养”之上。因此,如何跳出工具理性思维,消除短期功利意识,建立起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强衔接”关系,让所有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保护和激发,让少数英才学生有机会摆脱对于单一选拔制度的路径依赖而得到充分发展,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政策供给和制度层面的缺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局部的、技术性的事情,而是一场涉及理念、制度、方法、技术、资源等要素的系统性改革[10]。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了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目标。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这些政策的颁布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但总的来说,政策供给还未深度辐射到基础教育阶段,且缺乏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还处于学校自发实验和地方零散化项目支持的状态。由于缺乏相关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障,对于少数天资聪慧的英才学生进行更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早期甄别和培养,难免会遭受影响基础教育公平性的质疑。值得强调的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而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教育公平中应包容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味强调所谓的完全一样的公平,对个性、风格迥异的孩子来说,恰恰是最不公平的[11]。因此,有必要从国家政策和法律层面对少数英才学生的早期甄别和系统培养做出合理性与合法性规定,同时,也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而创设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社会生态和舆论环境。除政策供给之外,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理念引领、机构设置、組织实施、成效评价等方面对相关政策涉及的各种问题以及各培养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系统规划与整体改进,从而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
三、“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基础。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重要主体,高中和大学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服务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造就敢闯会创、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
(一)树立“整体系统”观念,探索人才培养多元通道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应该准确认识高中和大学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边界,在此基础上整体设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首先,高中和大学都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适性的创新素养培育,以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注重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所有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机会,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筑牢根基。其次,在广泛培养的前提下,有必要纳入高中和大学双主体,精心设计小范围、精细化、匹配度高、针对性强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方案,及早发现并甄别少数有特殊天赋和能力的超常儿童,匹配其以更加个性化的英才教育。最后,高中和大学应该致力于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协作,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联动和双向衔接。
(二)注入“终身发展”内涵,完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课程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图谱,是通向未来的桥梁[12]。“高中-大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以丰富多元的课程为载体,融合“全面+差异”的育人理念,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之间找到平衡,在人才的阶段培养与终身发展之间保持张力,在个体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之间形成融合,最终促进人的终身持续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首先,围绕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目标完善学校课程设置,更新课程理念、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实施、加强课程综合,建构指向学生多维能力提升和创新素养培育的动态开放课程体系,并通过探究式、研讨式、项目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注重学校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聚焦不同学生的兴趣、乐趣与志趣,利用高校丰富的课程资源,尝试在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满足部分学习兴趣浓厚且能力突出的资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后,注重学校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创设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呵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与潜能,因地制宜地打造最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软环境”。
(三)营造“协同育人”生态,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教育变革从来不会发生在真空之中。教育变革是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结构性变革,需要与家庭、社会、政府等外部系统全方位协同配合教育变革[13]。构建“高中-大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长效机制,需要营造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协同互动的育人生态。首先,政府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系列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发挥政策效能合力;制定相应的国家管理标准和甄别程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实施跟踪评价,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支持,推动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其次,各级各类学校应该统筹协调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所需的各方资源,各展优势、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协同育人,特别要保障升学机制的内部畅通及师资力量的精准匹配。再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长期滋养,父母要转变过分注重孩子考试成绩的认知观念,重视高质量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深远意义,构建和谐有爱的亲子关系,注重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培植孩子的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最后,社会层面要加强宣传引导,改变公众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的不合理认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永和,杨宣洋,谢涌,等.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基于教育实践的多案例循证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9):1316.
[2]张晓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由“拔尖”转向“普育”[J].中小学管理,2022(12):13.
[3]卢晓中.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与教育评价改革——兼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思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7):10.
[4]王新凤,钟秉林.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1):41-42.
[5]周彬.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困境及突破[J].全球教育展望,2023 (4):64.
[6]吴康宁.论培养“创新人”[J].教育研究,2022(12):36.
[7]翟雪松,束永红.创新能力的内涵、测量与培养——访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前主席布拉德·霍坎森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8(5):4-5.
[8]柯政,梁灿.论应试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72.
[9]余秀兰,张红霞,龚雪,等.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反思——以J中学与N大学的“准博士培养站”为个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2):67.
[10]柯政,李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与方向[J].全球教育展望,2023 (4):3.
[11]殷桂金.差异公平视角下普通高中学生分类培养的内涵与实施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22(12):26.
[12]成尚荣.实施好新课程方案,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奠基[J].人民教育,2022(20):27.
[13]杨培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4):1.
责任编辑:殷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苏教名家专项课题“普通高中生命教育课程审美化实践研究”(SJMJ/2021/11)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10-17
作者简介:王文婧,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王捷一,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