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治理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词,校社协同是教育治理的有效路径。目前,教育治理还存在着社会部门无序介入教育导致的学校负担过重、学校亟须的社会专业教育资源无法介入、学校引入的社会教育资源无法与学校教学有机衔接等问题。基于当前教育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从体制机制变革、教育主体赋能、信息与数据平台支撑、协同课程建设与公益专业支持等维度,提出县域校社协同教育治理问题的破解之道,探讨校社协同提升县域教育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与区域经验。
关键词:县域教育治理;校社协同;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24-0009-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县域教育治理变革在推动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中起着关键作用。校社协同给推进县域教育治理注入了更多的社会活力,提升了县域教育综合治理能力,可以有效突破当前教育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力促进县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一、变革协同体制,破解学校重负低效问题
社会部门无序介入教育是导致学校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亟须在区域层面建立政社协同的教育治理体制与机制,通过部门协同、资源整合、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来协调减负。同时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体制机制,提高校社协同教育治理实效。
(一)依托三份清单,教育化治理社会事务
为有效解决社会部门名目繁杂的“进校园”项目干扰正常教育秩序、加重师生负担的问题,太仓市改变以指令性任务强制摊派给学校的传统做法,在区域层面积极推进指向需求的“清单式”政社协同高效治理体制改革,通过“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三份清单发现需求、整合资源、设计项目,形成以学校教育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治理新机制。各部门将涉及中小学校的各类工作列出需求清单,下发学校进行需求调研。教育部门根据需求清单,结合学校相关内容课程,将地方政府部门、社区、企业等的地方文化活动转化为资源清单,以项目化的形式,形成项目清单,让学校选择性参与,转化为学校的特色课程,积极发挥社会力量,整体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安排,高效融入学校教学,使之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二)依托体制改革,社会化治理学校事务
由于校社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学校需要社会协同的学生心理教育、相关法律咨询等治理项目往往缺少有关部门与社会专业力量的有效支持。这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学校、社会、家庭搭起有效的沟通桥梁,将社会、社区、企业的教育资源与学校联系起来。为了让社会、家庭有序地参与到学校各项治理中来,太仓市在学校层面创新“五会一体”体制改革,“五会”即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务监督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区工作委员会。通过这项改革,主动打开学校“围墙”,依托校家政社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各个委员会,与社区、家庭、社会联动,解决当前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的对话、沟通和协商不足,未能发挥应有的协同教育功能等问题。学校建立以委员会为核心,校长室领导,副校长统筹管理,各部门任务分担,有序对接的有效沟通机制。校长室负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与社区、企业等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络和调整;工会对接教代会;教务处对接学区工作委员会;科研处对接学术委员会;德育处对接家长委员会;总务处对接各会后勤与学生安全问题。为了提高校社合作的效率,建立由学校活动联络人、单位接待负责人、校外辅导员、现场负责人等组成的校社合作教育推进小组。活动联络人和接待负责人,共同制定活动日程、讨论活动内容;现场负责人负责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学校“五会一体体制”改革,社会与学校共同组建成一个无障碍的系统协作网络,“社、校”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协同的优势,利用广阔的教育活动空间,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
二、开展协同研修,突破校社協同治理能效瓶颈
目前许多学校纷纷打开校园围墙,探索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路径。但在对校社合作的社会人员学历和所学专业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合作人员都没有教育教学的专业背景,导致相关的合作项目教育指向的专业性不够。学校聘请校外老师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放,也导致社会人士走进课堂时授课内容随意,与学校教学内容不衔接、难度不配位等问题。为此,应开展校社协同研修,提升社会人士的教育专业能力、学校师生的社会拓展能力。
(一)提升社会教育转化能力,增强社会协同教育能效
提升社会教育转化能力可以从引入和输出两个层面进行。
一是在引社入校层面,建立校社协同研修与审议准入机制,提升社会人士的教育能力。社会组织、社会人士、家长进入学校,首先要了解学校教育的需求,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教育规律,与学校一起研讨授课内容并经过学校的审议。学校应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承担引领家长、社区的功能。可通过建立校社协同研修机制,共同确定主题,厘清教育目标,使社会化问题转变成教育主题。主讲人与学校负责老师一起提前研讨上课内容,使授课内容适切,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增强社会人士走向学校讲坛的自信与效能。
二是在校外社会教育层面,学校可借助馆校合作活动的契机助力社会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开发与课程建设。将社会上的各类场馆资源与学校教学的各门课程相结合,开展校社协同研修,促使更多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研究、开发设计与学校相关课程相适应的活动内容,制定规范化的活动程序,不断丰富各类场馆等社会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与课程,提升社会资源的教育转化能力。
(二)提升师生社会拓展能力,增强学校协同发展能效
教师协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校社协同教育治理的基石。太仓市突破传统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开展校社协同的专项培育,培养一支社会化开放型教师队伍,为职校培养一批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为普校培养一批善于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本学科课程建设与跨学科主题课程建设的教师,使面向社会发展的国家课程核心素养培育在课堂教学中落地,使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得到长效传承,使注重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课程真正走进社会。太仓市首创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县域教育治理机构,通过培养一批专业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咨询、心理健康辅导、学习方法指导、维权法律援助等指导服务,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化发展。社会化的师资培养与平台建设,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化教育效能。
三、创新信息平台打通校社开放治理多维时空
开发高效的智慧教育治理平台,是实现校社协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当前以检查考核为主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教育治理的要求。依托数据驱动、算力分析,可以感知、洞察服务对象的变化,建构服务模型,优化场景应用,从终端管理走向过程服务是数据时代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重要转变。
(一)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下的超时空协同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造教育治理信息化平台成为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太仓市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地区的信息化优势,通过建设教育治理智慧平台提高校社协同多元教育治理效能,变封闭式的教育管理为开放式的教育治理,率先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在区域层面,太仓市积极探索区域推进智慧云平台、学生学业素养提升平台、电子班牌、自媒体等治理媒介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治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泛在化,高效融合政府、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社会相关部门,实现跨时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协同教育,有效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学校层面,太仓市多所中小学通过“玻璃温室+物联网”等数智化平台开展“未来农场”校社协同教育,与太仓市农委、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开展深度合作,通过物联网连接学校的“温室基地”与现代农业园的“农业工厂”,开展跨时空的项目式、探索式、主题式学习活动,使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体验未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科学的农场管理,与农业专家交流种植体会,咨询种植问题,寻求技术指导。
(二)数据共享平台支持下的精准化协同治理
太仓市不断提档升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平台、师资综合管理平台、太仓市培训管理平台、“双元e+信息化教学平台”等各类教育治理信息平台,促进学校教育的数据化、精准化,实现教育质量全员可溯的学校师生教育发展性评价、全程留痕的学校教育调研全闭环管理、全网可视的学校教育信息全域分享,使得教育信息服务更专业、高效、透明。例如建设师资综合管理平台,师资数据信息从面向社会招聘开始,到新教师素养培训、骨干教师综合考评、名师工作室、全区教师流动调配等信息都纳入数据分析系统中。根据师资的全息信息数据,实现师资建设与治理的协同与精准推进,就区域而言做到按需设岗、精准调配,就学校而言做到学科平衡、青蓝衔接,就个人而言做到规划科学、成长留痕。建设太仓教育学生成长平台建设,从面向社会的招生信息开始,到学校的每次质量分析情况记录、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手册、学生的各项成长记录与成绩报告单、学生家庭社会背景等信息数据都进行一站式可视化管理。构建教育治理数据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机制,助力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助力社会群体参与教育治理,助力家校间的无障碍沟通,有效提高县域校社协同教育治理水平。
四、校社双向互动打通课程共建多元沟通脉络
课程建设是教育治理的核心领域,当前“双减”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提高课程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校社协同的课程建设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发挥社会实践教育优势,以满足“双减”背景下学校“5+2”课后延时服务对优质课程的需求,以及学校对跨学科的社会实践课程的刚需,使校本课程更加规范、科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引入的社会课程更具教育意义,更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
(一)校社多维合作开发提升课程品质
为突破校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太仓市从“基础与高端相结合、专业与校本相结合、地方与特色相结合”等多个维度探索校社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路径。一是基础与高端相结合的“高校—学校”合作开发课程。例如太仓市第一中学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发“脑科学+教育”课程项目、AI人工智能课程[1],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長三角研究院合作开设“无人机”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与数学、物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融合,实现相关知识的跨学科学习和运用。二是专业与校本相结合的“专业—学校”合作开发课程。社会专业团队可以提供专业性强的社会课程,以及相关专业教育的竞赛平台的竞赛指导。例如太仓市一些学校与上海米立方专业木工团队合作开发了专业化的木工坊课程,专业团队还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创客嘉年华上海站青少年创意木工大赛,引领青年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三是地方与特色相结合的“社区—学校”合作开发课程。例如太仓市港城小学与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的企业协同打造四大港口特色社区校社合作课程,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与太仓市科教新城协同打造科创特色课程,太仓市金仓湖小学与附近的电站村、东林村等协同打造新农村田园特色课程等。
(二)校社深度合作形成多元化课程共建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太仓市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校社合作课程共建模式。依托“德企之乡”德企聚集优势,经过20年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形成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职教“双元制”课程建设模式,建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课程品牌,并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阅读德企”课程,将这一品牌延伸到基础教育、特教融合教育领域,形成了校企“联席共研课程主题—基地共建课程环境—人员共研课程资源—项目共推课程实施—交流共享课程成果—优选共创技术专利”的课程共建模式。例如太仓市港城小学在学校内打造“玩创园”,在企业中开设“创意工坊”,开展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共同建设学生的实践活动课程,创造性开发“可玩、可学、可探、可创”的课程资源与学具,组织开展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为方式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数学教研组与德宝玩具公司研发团队合作开发数学实验学具,共获得7项专利,同时也带动了学校数学实验项目的深入推进。
五、设立公益平台,拓宽政社协同育人渠道
2021年,太仓市成立了“太仓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中心”。一方面,为有需求的青少年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拓宽家庭教育指导方向,凝聚家庭教育指导合力;另一方面,针对特殊群体(重点是青少年)进行社工介入服务,减少青少年问题的发生。在教育局的组织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专业化介入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之中。
(一)多维互动的家校协同育人治理创新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家庭的道德风尚、学习氛围、生活习惯、家庭关系、教育理念等,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太仓市在县域层面建立太仓市家长学校,在学校层面成立家长委员会、家教工作坊、家长学院等家庭教育组织,并通过家长学习群、家长沙龙、家教主题论坛、一日体验活动等线上线下多样化平台开展各类主题学习、家校互动活动,家长们以志愿服务、家长讲堂、家庭小实验、素质拓展、校外研学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服务中来。为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太仓市以学校德育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为主力,聘请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发展指导等专家,设立“家长成长训练营”项目,基于亲子教育理念,从改善家长教养方式、家庭亲子关系的角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提升家长的家养效能,改善亲子关系。这些举措极大提升了家长的育人素养,提高了家庭协同育人的内在活力。
(二)专业支持的校社协同公益治理创新
为创设良好的校社协同教育治理政策环境,在太仓市教育局与民政局牵头下,依托区域“社会组织、社工、社区”优质、成熟资源,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引进了“瑞恩社工”等政社协同公益创新教育项目,以项目化服务为途径,形成社工进校园、送教进社区等新型校社协同教育治理機制,探索“三社”联动助推教育发展的新方式。例如太仓市推进的“UP飞扬”项目是苏州第一家社会机构进校园项目,为太仓市中小学校提供系列教育治理服务及相关的课程与培训,给予学校教育治理的专业服务咨询,并协作学校进行微治理的创新案例研究。社工运用系统性筛查量表,从健康、能力与归属感、外显行为、心理情绪、家庭、社会等6个维度每半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筛查[2],建立学生成长跟踪档案,评估学生的风险/保护因素,在项目的学生成长专业测评中,学生的多项心理指标有了显著提升,有效解决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感。
县域教育治理方兴未艾,太仓市将继续以校社协同的创新项目为重要载体,构建起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系统,打造政社协同的县域治理特色,实现县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李广耀.政社协同提升县域教育治理水平[N].中国教师报,2022-05-11(15).
[2]全柳芳.多元共治:“家校政社”协同育人的“UP方案”[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9):40.
责任编辑:赵赟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政社协同视域下县域教育治理创新的行动研究”(DHA200386)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10-05
作者简介:严乃超,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主任,正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学与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