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开展策略研究

2023-02-19 11:36:37郭鑫
教育界·A 2023年36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开展策略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融合教育是指将普通幼儿和有特殊情况的幼儿纳入接受相同教育的环境。教师需要遵循平等、包容、合作的原则开展幼儿园融合教育,关爱特殊需要幼儿群体,积累园本融合教育经验,促使幼儿获得全员、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提高幼儿园融合教育的质量为目标,以融合教育为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浅谈融合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的积极意义、应用原则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教育;开展策略

作者简介:郭鑫(1979—),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

融合教育的内涵为将特殊需要幼儿安排到普通幼儿的受教育环境中,使特殊需要幼儿和普通幼儿在相互接触、相互交际的过程中取得成长与进步,并助力特殊需要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以融合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教育,要求教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为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此外,还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着重关注幼儿的社会领域能力发展,促进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

一、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意义

(一)关爱特殊需要幼儿群体,助其正常融入社会

特殊需要幼儿是融合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在幼儿阶段开展融合教育,能为特殊需要幼儿群体创造一个正常的人际交流和受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正常的受教育环境能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一个与普通幼儿互动的平台,双方能在共同学习与玩耍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和情感纽带,这有利于促进特殊需要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在积极、平等的教育环境中,特殊需要幼儿能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被理解,从而形成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品格。

(二)培养普通幼儿品格,促使其养成积极观念

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园活动中,普通幼儿能从特殊需要幼儿身上获得成长的体悟,从而在社会观念、人格品格、道德修养、心理健康、人际交流等方面有所进步。

具体而言,普通幼儿能在与特殊需要幼儿的交流中增强同理心和幸福感,在关怀他人的同时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此外,普通幼儿能在生活中积极帮助和陪伴特殊需要幼儿,与这一特殊群体展开互动交流,培养宽容善良的道德品质。

(三)积累融合教育经验,提高园本育人能力

从幼儿园办学经验的角度出发,开展融合教育,接纳特殊需要幼儿入园,能为教师和幼儿园积累有益的融合教育经验,这对于幼儿园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遵循平等原则开展幼儿园融合教育,意味着无论是普通幼儿还是特殊需要幼儿,在教师处均将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

教师不能搞特殊化,要追求平等,营造平等的教育环境。教师要一视同仁,使幼儿享有平等的活动机会,确保特殊需要幼儿也能参与正常的集体活动,满足学习需求。幼儿个体享有的平等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

(二)包容原则

以包容为原则开展融合教育,要求教师接纳和尊重、鼓励和肯定幼儿,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看到不同幼儿的闪光点,结合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要给予幼儿耐心和爱心,呵护幼儿成长。此外,教师还需要将这种相处理念渗透给普通幼儿,鼓励普通幼儿主动与特殊需要幼儿接触,双方共创友好和谐的活动环境。

(三)合作原则

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合作原则适用于园方、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士。多方教育角色的协同互促,能创造信息共享、经验共享、分工合作的教育闭环,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和服务。家园共育,社园联动能设计适合特殊需要幼儿发展的教育计划,满足特殊需要幼儿的多元发展需要。多元教育角色的介入还能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三、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科学把控学情,奠定融合教育基础

幼儿园融合教育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教师“单兵作战”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团队分工合作,与幼儿相互配合、动态推进的系统性教育工程。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科学把控学情,能达到上下齐心,协同合作,整体推进融合教育进程的目标,为融合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教育团队需要以学情为依托,以特殊需要幼儿的成长目标为导向,就教育任务进行科学的分工,明确教师、园内团队和家长的教育职责,初步搭建融合班级活动(每日活动、区域活动)、园内活动(节庆活动、主题教育、常规活动、评比竞技活动)和园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于一体的教育组织架构,促使融合教育获得深度落实[1]。

以“倾听彼此心声”的教学活动为例。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写下自己的烦恼,将个人感受表达出来,便于教师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疏导幼儿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此活动为幼儿跨龄参与的大型活动。在此活动举办前期,幼儿园可以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配。

1.园方管理任务:确定活动目标和主题,提供场地和资源,组织教研和准备,监督活动的落实。

2.园内辅助任务:教师合理分配公共区域布置任务、线上活动资源创设任务和活动彩排任务。

3.教师任务:相关教师负责看护本班幼儿,与家长进行沟通;在实施活动计划时观察学情,深度体察本班幼儿的心理变化。

4.家长任务:理解教育目标,积极配合园方活动;入园参观,关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這样的统筹安排,能细化幼儿园、教师、家长各层组织的任务内容,便于家园双方沟通学情,使融合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科学配置资源,因材施教,满足融合教育条件

在融合教育推进的过程中,教育团队要合理统整教育资源,挖掘优秀教育渠道,将资源均衡、科学地融入教育活动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应有作用,为融合教育争取更优质的教育条件。

科学配置教学资源,一要因地制宜,结合园内的实际办学情况和隐性教育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对内统筹分析园本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的内容和形式,对外深度挖掘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二要因材施教,结合特殊需要幼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育材料,从小材料中挖掘大价值,突出个别材料的育人实效,以此为幼儿创造深刻的活动体验,使特殊需要幼儿也能在融合教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2]。

以“室内露营”的教学活动为例。笔者结合园本教研材料和资源,在室内空间创设草地、蓝天等场景,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帐篷作为私人活动空间,并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专属玩具作为社交的工具。在活动中,笔者为幼儿组织自由活动环节,将重点放在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上。笔者向幼儿说明规则:“到别人的帐篷里去之前,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互相参观帐篷,合作开展游戏。此时,笔者注意观察特殊需要幼儿的反应,对于个别落单的幼儿,笔者上前询问原因;对于想要独处的幼儿,笔者给予他们私人活动的空间;对于想要交流但敏感胆怯的幼儿,笔者对他们进行鼓励,并帮助他们打开社交渠道。

在此活动中,小帐篷被赋予私人领地、心灵空间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交表现观察和确认他们能否突破自我防线,积极向他人敞开心扉,融入集体。教师重视小材料的大应用,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有助于发挥活动的育人实效,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

(三)创设适宜活动,动态调整,响应融合教育需求

幼儿园活动是融合教育发挥作用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做好整体活动的规划和局部活动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学情,结合活动与特殊需要幼儿的适配性动态调整活动计划,灵活开展教育,达到融合教育协同互促、共同发展的目标。

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特殊需要幼儿的个体情况制订活动计划。特殊需要幼儿的个体情况不同,活动设计所需要注意的侧重点也不同。面对情感、心理存在障碍的幼儿,教师可以创设以互动交流、培养安全感为重点的活动形式,让此类幼儿主动走出心灵舒适区,积极交友。对于身体机能存在障碍的幼儿,教师需要在设计活动形式时充分考虑此类幼儿的活动能力,创设部分简化任务或其他形式的活动任务,从而让此类幼儿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特殊需要幼儿的情绪变化,发挥引领作用,及时进行教育干预,以此增强活动的育人效果[3]。

以“宝宝运动会”的教学活动为例。笔者在创设运动会项目时充分考虑部分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部分特殊需要幼儿存在身体机能障碍,如腿脚不便、力弱等。此类幼儿不宜参与过度用力的运动项目。笔者设计“智慧闯关”“灵巧串珠”“毛毛虫钻洞”等趣味运动项目,考查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攀爬能力。这样的设计,能使特殊需要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参与感、荣誉感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运动情感态度,真实融入集体。

(四)寻求多方合力,共商策略,落实融合教育目标

幼儿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教师、家长、社会专业人士和幼儿本人的努力。教师可以寻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為幼儿创造一个接纳、尊重、开放的成长环境。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构建常态化家园共育桥梁,加强与特殊需要幼儿家长的沟通,为特殊需要幼儿争取更好的教育条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包含日常行为观察、教育支持、配合策略等多方面。家长的帮助能为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赋能。教师还可以遵循生活教育的“社会即学校”教育理念,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以此推进融合教育目标的落实[4]。

以“我是社区的一员”的教学活动为例。活动旨在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对社会生活的认同感,让幼儿感受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社会的热爱之情。为达到教育目标,笔者向家长和社区寻求支持。家长在活动中可以陪伴幼儿共同参与;社区则可以委派工作人员带队,带领幼儿体验探访孤寡老人、清洁公共区域卫生、开展安全检查等任务。特殊需要幼儿能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生活的运作模式,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进而获得积极的社会生活初体验,便于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五)建立合作机制,融爱于行,凸显融合教育特色

建立合作机制,旨在架起特殊需要幼儿与普通幼儿之间的桥梁,便于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在幼儿园的每日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守护天使”“帮扶小组”“竞技小组”等趣味活动,为幼儿创造相互交流、相互关怀的契机。此类合作机制具有人性化特征,能激发幼儿的爱人之心和友善之心,促使幼儿在关怀他人的过程中深化友谊,主动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幼儿能在融合教育中自主思考集体与个人、个体与伙伴之间的关系,培养同理心,实现心理、思想、人格的自我教育。在融合教育的作用下,普通幼儿能对社会弱势群体产生关怀之心,特殊需要幼儿则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顺利融入社会生活[5]。

以“守护天使”的教育活动为例。笔者用班级幼儿的二寸照片来制作盲盒,指导幼儿轮流抽签。在抽签和开盲盒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幼儿对自己抽签的内容进行保密,并在一周时间内注意观察守护对象的生活、情绪状态,做守护对象的“守护天使”。一周结束后,笔者让幼儿猜测自己的“守护天使”是谁。这一活动能使普通幼儿和特殊需要幼儿之间构建关怀、共情的情感联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共情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从组织教育架构、科学配置资源、创设教育活动、寻求多方合力、建立合作机制五个维度开展教育工作,能够逐步落实融合教育目标,加强普通幼儿和特殊需要幼儿之间的联系。教师要继续遵循平等、包容与合作的原则,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特殊需要幼儿走出自我、迈向社会提供自我尝试、自我探索的平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康月清.融合教育视角下特殊儿童教育初探

[J].新智慧,2022,(34):81-83.

[2]周洁.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行与思[J].名师在线,2022,(34):7-9.

[3]陈莉萍.相融共生  做有温度的教育:在Y园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思与行[J].早期教育,2022(48):50-51.

[4]洪晓敏.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模式探究:以福建省F市M园为例[J].福建教育,2022(47):14-18.

[5]周星星,曹婷婷.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幼小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J].数据,2022(11):125-127.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开展策略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未来英才(2016年15期)2017-01-12 00:31:23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8:13:36
空手道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价值与开展策略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