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那”特征及保护策略探究

2023-02-18 13:19李杰宾春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传承保护

李杰 宾春妹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Y2022048);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内涵与创新机制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为例”(项目编号:XJGY2021019);2022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题“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Y2022039)。

作者简介:李杰(1991-),女,河南平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那”文化圈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其中广西左右江和邕江流域的“那”文化气息最为浓厚,但现面临着“那”文化体系弱化的困境。该文对“那”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概述,然后分别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3个方面探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那”特征,并为保护广西少数民族的“那”文化体系寻求出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那”文化特征,各少数民族地区谋生方式的转变是“那”文化体系弱化的主要原因,需要人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做出改变,进而寻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那”文化体系,才能让“那”文化体系源远流长。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那”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2(c)-0090-04

A Study on the "Na"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Guangxi Minority Culture

LI Jie, BIN Chunme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1, China)

Abstract: The "Na" cultural circl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with the "Na" cultural atmosphere most intense in the Zuojiang River and Yongjiang River basins in Guangxi. However, it is currently facing the dilemma of weakening the "Na" cultural system.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s of "Na" culture and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and then explores the "Na" characteristics contained in Guangxi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material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seeks a way out for protecting the "Na" cultural system of Guangxi ethnic minorities. The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in Guangxi has a strong "Na"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weakening of the "Na" cultural system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velihood methods in various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It requires people to make changes in their concepts and behaviors, and then seek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Na" cultural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make the "Na" cultural system go back to ancient times.

Key words: Guangxi; Minority culture; "Na"culture; Preservation; Cultural heritage

在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有许多以“那”或“纳”命名的村寨,这些村寨在语言和文化上有着明显的“那”文化特征,并形成了以“那”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这些村寨统一称为“那”地名圈或“那”文化圈,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广西左右江和邕江流域的“那”文化气息最为浓厚[1]。广西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居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下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资源[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多少源于“那”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哪些“那”文化特征?广西少数民族中的“那”文化体系遇到哪些发展困境?基上述问题,本文对“那”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并对保护策略进行探索,以期弘扬广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壮美广西”的建设内容和形式,彰显“壮美广西”建设的内涵和魅力。

1 概念解析

1.1 “那”文化

在少数民族的壮侗语系中,“那”一般是指“田”“水田”的意思,而“那”又通常与“秏”“ 糇”等词连用,一般为“稻田”之意,因此,学术界部分学者将“那”文化定义为稻作文化[3]。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部分学者将“那”文化的内涵扩展为与稻作相关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及观念性文化[4]。本文认为,“那”文化是中国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用不屈不挠、辛勤劳作的精神打造的,它的内容是稻作文化,内核是各族人民为了生存顺应自然、对抗艰苦生活环境的智慧和精神。

1.2 少数民族文化

从广义来讲,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具有普遍性。从狭义来讲,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能深入体现少数民族人民心理状态的精神文明,具有创新性[5-6]。总的来说,物质、精神和制度3方面的文化无一不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分类只为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

2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那”特征探究

为了更好地探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那”印记,本文采用广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概念,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3个方面探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所折射出的“那”特征。

2.1 物质文化中的“那”印记

物质文化是指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纵观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吃穿住无不体现出“那”文化的特征。在饮食文化方面,广西境内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形成以大米为主的多样化美食,例如,粽子、糍粑和米粉一直是广西少数民族节事活动中的必备美食。在广西著名节日“三月三”当天,广西各少数民族均有制作五色饭的传统,用于赶歌圩、祭祖等,寓意吉祥如意、祈祷五谷丰登。此外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和桂林米粉等更是享誉国内外的美食。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体现了各族人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敬畏自然的智慧和信仰。在制作传统服饰的染料时,广西少数民族充分利用大山里丰富的植物资源,从原生态植物中提炼染料,其中比较盛行的有靛染、树枝染、蜡染和糯米染等。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则充分体现了敬畏自然的信仰,如常用的太阳图腾寓意万物来自太阳的普照;鸟图腾则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上将鸟看做雷公电母的化身,寓意风调雨顺、万物生长;蛙图腾则是由于蛙是雷神之子,能支配降雨,这些皆是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那”印记[7]。但受工业化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少数民族服饰由工业机器批量生产[8]。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更加体现出了依“那”而居的特点,在建筑地点的选择上,他们选择依山傍水的坡地作为定居点,达到便于劳作的目的;此外山是天然的保护屏障,很好地隔绝了潮湿,达到空气流通的目的。建筑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建筑结构的设计,加上先民依“那”而居的智慧,衍生出了典型的傳统民居——“干栏”式房屋,即房屋拔地而起,下层用于圈养家畜和摆放农具,上层住人,这样的建筑结构很好地克服了山地地区平原少的地形障碍;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普遍使用土木结合的方式,一是该原材料丰富易得,二是在其观念中树木代表不断生长的含义;在民居装饰上,同样喜爱将太阳、鸟、蛙等图腾挂于屋内的墙壁上,充分体现了广西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那”信仰。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种“那”建筑遇到了传承难、建筑群大范围缩小等问题[9]。

2.2 精神文化中的“那”印记

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非物质文化,能深刻体现少数民族的精神观念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审美性,其中包括体育文化、歌舞文化和节庆文化等。有学者研究指出,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大多数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基础来源稻作农耕文化[10-11],有以农具作为表演工具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打扁担,就是由稻作劳动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体育活动,现已演变成以扁担敲打长凳的体育项目;也有以大米食品制作工具为活动工具的体育项目,如打磨秋,是利用磨秋的旋转特性,在其上置以横杆,开始时将横杆摆平,双方在横杆的两端推转磨秋,而后先由一方跃爬上横杆,落地一方用脚蹬踏地面,横杆便腾地上升,飞转不停。传统的歌舞项目更多是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祈祷,如广西北部地区的芦笙踩堂项目,由小伙子芦笙队吹奏芦笙,头戴银饰、身穿百褶裙的苗族姑娘围着芦笙队跳起踩堂舞,该项目的意义在于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南部地区的舞春牛,同样是表演性质的体育舞蹈,是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民俗游艺活动,用以祈祷一年的丰收和祥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丰富多样,甚至有围绕播种、插秧、收割等稻作过程的一系列传统节日,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至今,现以 “农具节”和“芒那节”最为隆重。农具节,原名为浴佛节,形成于明代,人们在插秧农事结束后将自家制的农产品和农具拿到集市上卖,由此发展成一个盛大的集市活动,1965年广西隆安县人民政府将其改名为农具节,此后每年农具节期间除了买卖各种农具,还会举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了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芒那节在农历六月稻禾抽穗时期举办,也是决定是否丰收的关键时期,在壮侗民族的观念中这是送来稻种的女神娅王的生日,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祈祷今年的丰收,现已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天增加了百家宴、文艺表演等活动,以庆祝即将收获的喜悦[12]。但这些精神文化受到主流观念文化的影响,至今更多只剩下形式上的表现,了解这些舞蹈项目、节庆背后“那”印记的人越来越少。

2.3 制度文化中的“那”印记

少数民族制度文化是指在生产生活、交往的需求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社会组织及其相应的制度,大多与稻作农业生产有关。土司制度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源于封建时期君主为了更好地治理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而产生的“以夷制夷”的管理制度。土司制度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抓住了少数民族地区对耕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敏感性,该制度通过委任少数民族首领为国家官员管理本土地区,取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任,并授予其土地、山林等资源,由此顺利牵制住当地“土司”,并迫使“土司”及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服从统治和管理。同时还有少数民族聚居地为维护正常的稻作和生活秩序等自发形成的“议榔”(也称“合榔”)社会组织制度,一般由一个或相邻的多个村寨组成,在保护组织内部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议榔”还衍生出了“栽岩”(又称“埋岩”)制度,旨在合理划分土地资源、维护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权益,即用竖立条状石块的形式来宣示立法,是苗族一种比较原始的制度法形式,是土地私有制出现后各户为了区分各家土地的界限,用划界类“栽岩”来区分各家的土地。据考察发现,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内发现较多此类“栽岩”。这些制度文化随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已濒临消失,难觅踪迹。

3 广西少数民族“那”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极其浓厚的“那”文化传统,但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人们谋生方式的改变,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有的“那”体系逐渐弱化[13]。

3.1 生计方式的改变导致“那”观念的淡化

以“那”文化为本的广西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大山深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使其“那”文化得以传承和保存至今。随社会的进步,为了寻求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放弃原本的生计方式,走出大山,到城市谋求更多的收入来源。由此导致原有“那”文化根基发生巨大改变,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难以传承下来,进一步导致了人们 “那”观念的淡化。

3.2 同化现象严重

广西少数民族“那”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冲击,原有的“那”文化传统被过度同化[14]。如原有的“那”语言体系逐渐淡化,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和连片古寨被现代化的独栋楼房所取代,传统的服饰和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被工业化的机器生产所取代,传统的“那”节庆文化被过度简化为流于形式的展现方式等。因此,在与主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原来依“那”而居的少数民族村寨现已与汉族村落别无二致。

3.3 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体系缺乏

广西“那”文化产生于大山深处,其传承和传播方式基本是言传身教、口口相传[15],单一的传承方式是“那”文化保持原汁原味的方式,也是导致“那”文化脆弱性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广西少数民族“那”地区寻求发展而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而新时代背景下的“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体系又尚未形成。因此,如何更好地在寻求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那”文化传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广西少数民族“那”文化的保护策略

广西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在历史的长河中言传身教、口口相传构建了以“那”为本的生计方式,形成了以“那”文化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独具特色。因此需要人们在自身上下功夫,在观念和行为上做出改变,进而寻求“那”文化持续存在和传承的途径,才能实现广西“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4.1 观念转变

一方面,“那”文化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侗语族先人们通过辛勤劳作所凝结的智慧结晶,人们需要认识到“那”文化是先人们的立身之本,不容轻易丢弃;另一方面,“那”文化所秉持和体现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仍是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因此,人们需要转变“那”文化是一种辉煌的、过去的文化的固有观念,应相信相对于被人们认为发达和先进的现代文明“那”文化所折現出来的精神观念才是人类社会的本真,应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表现出自信和自豪。

4.2 行为改变

面对主流文化和城市化的剧烈冲击,人们既不能为了坚守依“那”而生的传统生活习惯而偏安一隅,加大与主流文化的发展差距,也不能为了发展而放弃原本的价值遵守;应从日常生活的行为着手,坚持传承“那”文化的优秀传统,尽量在本族内使用本族的话语体系,为后代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传播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念,弘扬优美的歌舞文化和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节庆文化等,从而培育出滋养“那”文化的优渥土壤,营造传承“那”文化的良好环境。

4.3 寻求出路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既为“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时代,我国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区级领导发出了建设壮美广西的时代号召,这都需要“那”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持。与此同时,广西凭借自身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成旅游大省,“那”文化体系或许可以凭借自身的优秀特性、在政策支持和旅游大势下寻求出路。例如,广西隆安县已凭借自身浓厚的“那”文化特色发展了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那”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扬,是广西“那”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典型。

参考文献

[1] 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4):40-47.

[2] 宋泉.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媒介的演化——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6):141-146,155.

[3] 牟祥雷.壮族:布洛陀创世与“那文化”的传播[J].中国三峡,2010(10):28-35.

[4] 黄玉华.“那”文化词汇英译探析[J].中国翻译,2020, 41(6):138-143.

[5] 黄英.和谐社会构建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6):54-57.

[6] 于佳宾,王宇航,范喜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1):133-137.

[7] 李雷莉.广西少数民族图案纹样的“那文化”探究[J].艺术家,2021(5):142-143.

[8] 郝晓雨,刘立军.少数民族服饰现代性设计法式[J].流行色,2022(6):63-66.

[9] 罗军,程建军.现代化演进中桂西南干栏民居的探析[C]//中国建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4:334-339.

[10]何茂.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2):19-22,28.

[11]李赫.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地域分布特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S2):45-47.

[12]覃圣云.“那”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思考[J].传播与版权,2020(1):144-146.

[13]李君亮,陈艳.“那”文化的传承困境及其作为文化与技术的未来展望——兼评“那”文化的研究现状[J].广西社会科学,2017(9):224-227.

[14]吕红艳,周月美.隆安县那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的保护性开发[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2(5):69-73.

[15]李影影,刘畅.融媒时代下广西那文化形象符号传播的现代化转型初探[J].青年与社会,2019(2):248-249.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传承保护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