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文 岳翠杰
基金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项目编号:SS22-A-05)。
作者简介:吴凡文(1980,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产权。
摘要: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始终处于关键、核心地位,为了进一步梳理其发展脉络,现使用CiteSpace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非遗传承人文献研究大体经历3个阶段,整体趋于稳步发展;(2)该领域研究者之间日益呈现出地域性交叉合作的研究态势;(3)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机制逐渐由单一化向动态多元化协同发展;(4)非遗传承人热点关键词归类为传承类、保护类和衍生类;(5)未来研究方向可概括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并与先进技术手段紧密结合。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将非遗传承人研究领域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更为切实的学术支持和科学参照。
关键词:CiteSpace;传承人;传承与保护;四元主体模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2(c)-0057-07
Knowledge Map of Domest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Based on CiteSpace
WU Fanwen, YUE Cuiji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8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transmitt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have always been in a key and core posi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ort out their development context, 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analysis function of CiteSpac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heri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1) the domestic literature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has generally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and the whole tends to develop steadily; (2)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regional cross-cooperation among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3)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non-genetic inheritor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simplification to dynamic diversification; (4)the hot keyword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are classified into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rivative; (5)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responding to the call of national policy and combining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Through the visual analysis of CiteSpace software, the research field of non-genetic inheritors can be presented more intuitively, providing more practical academic support and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ers.
Key words: CiteSpace; Inheritor;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Quaternary subject mod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nowledge map
“傳承人是指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直接参与制作、表演等文化活动, 并愿意将自己的高超技艺或技能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关群体。”传承人作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沿袭存在的重要文化因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非遗传承人的研究层见叠出。目前,针对国内非遗传承人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梳理分析的文献都比较少,本文通过知识图谱利用可视化技术手法为非遗传承人的研究提供动态发展规律总结,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实际的方向。
“CiteSpace是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本文选取2011—2021年国内的CSSCI期刊,对国内非遗传承人领域的关键词(Keyword)、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等基础知识结构图谱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国内非遗传承人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 非遗传承人文献基础数据分析
1.1 非遗传承人文献发文量分析
通过检索发现[1],2011—2021年的国内“传承人”文献的发文量呈现出缓慢起步、快速增长、稳步发展3个发展阶段。整体来说,非遗传承人的研究呈现出不断繁荣发展的态势。
如图1所示,2011—2015年间,这一阶段国内“传承人”文献发文量较少,平均每年发文增长量约10余篇,且初期理论和实践研究都不充分,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2015—2017年随着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引起了各界对非遗研究的关注,而与传承人相关的研究也随即迅速增长;2017—2021年传承人文献研究的发文量持续保持在平均每年85篇左右的稳定态势,伴随着研究的增多,相关的体系也正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1.2 非遗传承人文献的作者分析
在我国,研究学者之间互相合作的模式经常出现在不同领域之间,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不仅可以将研究学者的专业视角打开,也可以增加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同时跨学科的合作也能使研究成果更具影响力。
作者合作知识图谱中,每个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了作者之间的合作密度,作者之间的连线代表彼此间存在的合作关系。如图2所示,非遗传承人研究的作者彼此间存在合作连线,但合作受到地域限制,仅呈现出小区域范围之内的合作,没有达成大规模的地域性合作。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作者之间的合作仍处于分散状态,同机构之间的作者合作较为常见,小聚集成为研究学者合作的主要趋势。曾梦宇和胡艳丽形成长期合作,共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创新的管理模式[2]。李冰雪、刘铁军合作研究“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职业教育路径”[3],在后续的变化与发展中,二人又相继在不同程度上合作,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文永辉和卫力思二位研究学者合作研究“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4],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为传承人的保护问题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路。这些都是作者之间的小范围合作,在领域内取得了一些成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跨领域交叉学科研究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研究者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关研究的作者之间虽然存在合作,但仍然是“大分散,小聚集”的状况,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小,学术之间的交流有待加强,必须突破学科划分的限制,打破地域因素和学缘因素的影响,走向更大范围、更高境界的跨学科性的研究。
如表1所示,2011—2021年国内非遗传承人研究的高发文作者统计,其中中央民族大学的林继富以9篇的刊文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高产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智慧、山东大学的王云庆[5]、中央民族大学田艳、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苑利和李荣启,都是以刊文8篇的成绩成为非遗传承人相关研究领域的高发文量作者。
1.3 非遗传承人研究文献的发文机构分析
国内非遗传承人文献发文机构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科研究发展的现状,通过机构发文量的分布可以明确各机构之间的排名以及投入力量。如图3所示,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均为非遗传承人相关研究的高刊文机构,从中可以明确高校是非遗传承人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通过机构发文量还可以看出,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的研究精力较大。
传承人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作,高校可以更多地与政府、企业以及传承人自身形成协作模式,更多地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整体角度出发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与主体传承人4个元素协同培养机制的四元主体模型。如图4所示,四元主体模型是最稳定的状态,政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的政策实施者,往往起着主导作用;高校是贯彻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培养、教育非遗传承人的重要场所;企业既是国家政策的践行者,也是带动非遗传承走向稳定的重要媒介,肩负着社会责任;传承人是非遗培育机制的核心实践者,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作为其外在辅助的力量为其提供服务;因此提出以传承人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构成的四元主体模型。四者之间的两两相互关系,都会衍生出不同的特征,而“不同阶段的发展演进又是根据不同主体为主导实现的,主导主体根据实际的活动发展过程进行转变”。从图4中可以看出,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机制划分为发展初期、成长期、成熟期,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传承人培育过程的发展脉络。发展初期政府占主導位置,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到成长期可以实行政府、企业与高校主导机制,也可称其为高速成长期;到成熟期,主体传承人形成自觉发展时期;整体呈现出S曲线的发展态势。非遗传承人四元主体模型的建构可以为非遗传承人的相关研究做出更加实际的贡献[6]。
传承人培养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方的参与和支持,一个机构是不能完成这项使命的,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与主体传承人4个元素协同培养机制的四元主体模型,才能稳定、高效,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思路和新想法。
2 非遗传承人研究热点及演化进程分析
2.1 非遗传承人研究关键词及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呈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时线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每个圆点代表一个热点关键词,被引用的频率越高就代表该领域的前沿趋势,排名前几位的高频关键词为:“传承人”181次、“传承”169次、“保护”119次、“少数民族”59次、“活态传承”38次、“发展”38次、“乡村振兴”26次。
如图6所示,在关键词时线知识图谱中,传承人所涉及的共现词有传承机制、民间艺术、人口流动、非遗档案等话题,传承所涉及的共现词有文化遗产、民俗艺术、数字化、活态保护、数字技术等。非遗传承所涉及的共现词有人才培养、活态传承、创新路径、网络直播等。通过知识图谱分析[7],可以将非遗传承人相关研究的文献分为4个方向进行研究分析,即传承类、保护类、衍生类和先进技术手段。
传承类文献研究的共现词:传承机制,人才培养,活态传承等。许多研究学者针对这个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绥化学院的杨艳丽教授“对传承人培育形式提出社区教育的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天然属性,即多在农村一带起源,而社区教育培养则充分利用了这一特定天然优势”[8],如此深入地接触,有利于对传承人的培育提出更切合实际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指导。陈斌提出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协同培养机制,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处于关键位置[9]。传承人的培养更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机构建立协同培养机制,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协同思維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生动力。
保护类文献研究的共现词:非遗档案,活态保护,法律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备的活态传承特征,使得对传承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培养也成了非遗保护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档案式保护在学术界引起了较高重视,随之对于法律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也吸引众多学者投入研究。其中王燕仓提出的“分类施策,共合保护”模式,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模式,即对传承人的创新性智力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10]。苏晓红和胡晓东提出“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要以制度的构建为前提,只有实现传承人的激励与保护机制、传承人的权利保障与考核机制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活态保护,才能留住文化之脉”[11]。
衍生类文献研究的共现词:旅游开发、文创产业、民俗艺术等。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何昭丽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PSCTP模式”[12],这种模式既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发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实现了双赢局面。这一新思路也使得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和立体化;旅游开发是对形式的转换和利用,通过有效开发利用,可以使文化传承活态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温鑫淼、刘宗明、李麟等提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非遗文创产品及品牌现状进行梳理,并以湘西土家织锦文创品牌的构建为例,提供一个策略方案的参考[13]。而文创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为非遗传承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助力。
先进技术手段共现词:创新路径、网络直播,数字化等。上海戏剧学院的张敬平教授提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民族艺术种类多样,很多都不可复制,带有很强的原创性,要活态传承不易实现,但数字媒体的出现为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14]。来自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孟庆波在论文中提出了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活态传承的路径[15];朱伶杰等人在“探析非遗档案价值的基础上,对利用抖音进行非遗档案价值开发的优势进行评析[16],为非遗档案的价值实现进行主体确认和职责定位,以期为我国非遗档案的价值实现提供有益参考”。李楠提出了民间自制影像的想法,利用视频影像形式的现代传播媒介进行传承与保护。以上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和网络技术推陈出新,未来的研究将更加重视与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
综上所述,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研究的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整理和归纳出3个角度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即传承、保护与衍生,同时新兴科技的出现,学术界更加注重对技术手法的运用,将传统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并行,这有望成为该领域未来的一个趋势方向。
2.2 非遗传承人研究演化进程分析
国内非遗传承人文献关键词突现图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非遗传承人的研究发展脉络,了解研究热点的动态发展特征,使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选取前18个突现词进行展示,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早在2011年研究者就注意到了保护,并投入保护的研究中,其强度达到了6.94,因此在非遗传承人研究中与保护相关的研究,是前期的一个热点话题。2014年和2015年研究者开始对武术、中医、音乐艺术等领域进行研究,拓宽了研究视角,跨学科的交叉形式日益增多。2016年和2017年则开始对非遗项目、茶文化等话题较为关注。后来研究者逐渐转向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传统村落、文化建设和非遗文化等主题和方向,这表明我国的非遗传承人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我国非遗传承人的研究实践性在逐渐增强,并且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相连。通过关键词突现展示,文献多重点关注文化产业、文化认同、乡村振兴、民族体育等议题,有望成为非遗传承人未来的研究热点、趋势和方向。
3 结语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方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关文献进行采集与研究,通过对我国非遗传承人相关研究的文献发文量、作者及机构、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与演化进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分3个发展阶段,即缓慢起步阶段的发展初期、随着社会关注的增多进入迅速增长的成长期和目前稳步发展的成熟期。第二,作者之间只是小范围合作,而且合作关系较弱,往往局限于同校或在较近地域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范围、大规模的合作,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争取更大范围的交流与合作。第三,高校对于非遗传承人相关研究投入较大,同时高校可以更多地与政府、企业及传承人自身形成协作模式,与实践结合更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并建议传承人的培养机制逐渐从单一的组织机构向多元化组织机构发展,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主体传承人四元主体模型的传承人协同培养机制。第四,非遗传承人文献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将其总结为3大类研究,即传承类、保护类、衍生类。第五,通过文献整理及对关键词突现的分析,得出非遗传承人相关文献多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和时代要求,这也是今后非遗传承人相关研究的热点方向和演进趋势。
基于CiteSpace研究方法对我国非遺传承人研究2 000篇CSSCI期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受到中国知网数据库资源的限制,本文并未涉及国外非遗传承人相关文献研究,仅对国内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分析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的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对于那些较为新兴,但关注度不高的议题或许存在遗漏现象,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 段晓卿.2001—2020年CNKI非遗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文化遗产,2021(4):28-36.
[2] 胡艳丽,曾梦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管理研究——以黔东南侗族为例[J].民族论坛,2016(11):50-55.
[3] 李冰雪,刘铁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职业教育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21(11):50-54.
[4] 文永辉,卫力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1):14-20.
[5] 王云庆,魏会玲.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档案的重要性[J].北京档案,2012(2):11-13.
[6] 文宗川,李秋颖.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四元主体模型构建[J].高教学刊,2021(18):26-29.
[7] 陈晨,黄滢.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包装工程,2020,41(14):228-234.
[8] 杨艳丽,高文智,李丽,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区教育路径[J].成人教育,2020,40(5):47-50.
[9] 陈斌.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协同培养机制[J].唯实(现代管理),2018(1):28-31.
[10]王燕仓,黄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以苏州现状为蓝本[J].知识产权,2021(4):58-66.
[11]苏晓红,胡晓东.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的多元构建——以苗族民间文学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9-54.
[12]何昭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发展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5):149-155.
[13]温鑫淼,刘宗明,李麟.基于非遗文创的品牌构建与探究——以湘西地区土家织锦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9):55-59.
[14]张敬平.数字媒体艺术: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的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6):103-106.
[15]孟庆波.网络媒体视阈下少数民族艺术活态传承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2):79-82.
[16]朱伶杰,朱娅妮,张倩.非遗档案的价值理解与主体确认——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分析[J].档案管理,2021(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