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张子凡
摘要:高安采茶戏自诞生至今已有了数百年的历史,从人人口耳相传的劳动歌谣到如今也占有艺术一席之地的采茶曲调,采茶戏于高安自有它特殊的情怀羁绊。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发展到现代文明的今天,资金的缺少、方言的流失、地方民间剧种艺术的局限性……采茶戏也面临着传承的种种问题,在这样的窘境下,文化体制改革的到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关键词:高安采茶戏 文化体制改革 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144-02
一、文化体制改革
(一)意义及价值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体制改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其精神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然而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也显得更加突出,不仅国家的文化资源大量闲置,而且精致的文艺作品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这两个矛盾直接代表着我们能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从数量和质量来说,都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矛盾的解决只能依赖文化的高度繁荣和发展,而文化想要高度繁荣发展,就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样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遇到体制上的障碍主要表现有:一是政企不分,忽略市场机制的作用,再加上中间组织发育不良,地方保护严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日益凸显。二是未能进一步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式。如今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球化后,我们很方便的就能学习和借鉴世界不同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加快了许多,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三是未能进一步适应世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改革。这几个方面的不适应,既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紧迫性问题,又提供了我们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极好机遇。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就能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打开广阔的前景,促进我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更大发展。
二、高安采茶戏发展现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高安采茶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尴尬。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高安采茶戏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
(一)起步较晚
就中国目前的整个基层文艺团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状况来看,谁动手早、动作快、申报多,谁的成绩就大,大有“先下手为强”的势头。按理说,高安和全国各地一样,机遇同等,政策相同,只要工作到位一样出业绩。但是由于高安从国家非遗工作启动之际就没有跟上全国乃至全宜春的步伐,加上省文化厅在启动阶段整体调控失衡,导致高安等地方出现国家级项目申报“望洋兴叹”的局面,采茶戏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没能得到及时的发展。
(二)投入不多
从2004年正式进入非遗工作以来,高安的非遗工作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手保障,这是大环境下,高安采茶戏一直以来都在面临的窘境。没有足够的投入就意味着没有业绩的保障,没有业绩的保障又导致了投入的缩减,高安采茶戏也不能避免的落入这样的怪圈之中。
(三)保护断层
存活于民间的基层文艺团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障就难以自己维持生存,这是地方民间剧种艺术的局限性所导致的脆弱性,也是高安采茶戏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四)人才匮乏
从2008年开始,宜春市根据省文化厅有关通知,要求各县市挂牌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高安在人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在文化馆设立非遗保护中心,由文化馆一两名群文干部兼职,由于专业不对口,无论在采访调查、文本制作,还是在录相摄制等方面都是爱莫能助。除此之外,高安采茶戏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少,由于收入的匮乏,不少采茶戏的艺术家们转行做起了其他的行业,而年轻的朋友们也对高安采茶戏的了解和兴趣极其匮乏。
三、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的传承与保护
(一)政府重视,积极引导
基层艺术团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指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高安采茶戏这样的基层文化艺术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的问题也必将逐步得到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政府应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系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最基本的前提。
(二)开拓扶持渠道,才得根治资金之痛
基层文艺团体发展中最突出的“顽症”就是资金问题。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繁荣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基层文艺团体大多依靠自筹、赞助、单位支持、政府奖励等进行经营,可是经费大都不足。基层文艺团体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就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因此加大对基层文艺团体的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举措。但光靠政府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同时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在政府投入不能满足个体需求的时候,民营资本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除了政府支持及民间资本,我们还可以鼓励社会闲散基金以各种形式投入到基层艺术团体的建设和发展中去,无论是财力、物力或是人力投入,或是技术、建议提供以及创意支持……这些都能使得基层艺术团体得到莫大的帮助。
(三)加强文艺团体建设
加强民间文艺团体的自身建设是团体的立足之本。能否存活当然不能一味靠社会各界的支持,最本质的还是要归咎到自身的价值,一个好的文艺团体,应有好的艺术作品,有好的团队建设。例如高安锣鼓戏,在高安的历史舞台上风靡了五六百年,是高安采茶戏的艺术精髓所在,并且现在还活跃在戏剧舞台上。因此,加强对基层文艺团体的建设才是治根之措,若要加强团队自身首先要加强对基层文艺团体的成员的教育,提高文艺团体成员的基本文化素质。其次,很多基层团体的成员并非科班出身,若要提高作品水平,需要对基层文艺团体的活动和表演进行工作指导,使他们能够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然后要加强管理,团体运营规范有良好的保障才能使得内部持续正常运转。最后,有了好的成员有了好的作品,还需要一个施展的平台,良好的平台对于一个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因此政府应该多多提供文艺团体展示的平台,使得基层文艺团体的发展和建设有所依托。总而言之,基层文艺团体的自身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政府在加强引导的同时,也要提供机遇。多方努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民间文艺团体的影响力。
(四)注入新鲜血脉
随着守着传统民间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老,不少优秀的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还未来得及被大家认识就失传了。面对这种冲击,如果再不为传统文化提供新的继承人,那么传统文化必然会遭到根本性的冲击无法代代传承。因此,若要使得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注入新鲜血液必然是重中之重——一要提高基层文艺团体的待遇,让从事民间各种技艺和艺术的人员获得社会应有的地位和尊重,这样才能引起更多的重视;二要搞好宣传,是基层文艺团体产生较大的影响,继而引发青年和儿童的兴趣;三要通过学校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基层艺术团体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五)要兼顾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协调
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对促进文化繁荣十分重要。各级部门都应该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由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促进产业运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使我们更具有经济实力去保护文化遗传和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要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为支撑,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支持与推动,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