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春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华文化既统一又多样的特征出发,反复强调发展文化要尊重民族性、突出多样性、提倡共同性,从民族平等的全局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根本政策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关键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基本维度是“五个认同”。这些思想和政策方略系统地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正确处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的一致性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正确处理政策制定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民族团结;“五个认同”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2-0066-0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所谓多元,是指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地域大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所谓一体,是指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力量。少数民族文化其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中华文化这一母体。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具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民族性,而且具有与中华民族其他文化相互影响、不断整合的兼容性。这种独特的、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应当加以改造、保护和开发。
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保存原有的传统,更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去创造新的文化,更好地去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担负着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要将这些文化与时代相结合,并不断进行创新,使之成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从而与整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融为一体。本文拟就我们党创立以来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与实践略作梳理探论。
一、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功绩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1922年7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就阐明了“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的指导方针。[1]19土地革命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将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作为基本任务,提出了帮助少数民族提高文化水平、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关措施。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一系列具有实效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政策的内容涵盖了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四个方面,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如1935年12月20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申明:各少数民族“有应用自己的言语文字”的自由。[2]1936年5月2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进一步指出:“保护回文,发展回民的文化教育,举办回民的报纸,提高国民政治文化水平。”[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紧密围绕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的主题,结合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从各根据地、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在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四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如1937年冬,中共中央发布的《目前救亡纲领》提出:“发展各民族之固有文化、协助其教育文化提高,不干涉其宗教、但应以教育方法,逐渐破除其迷信。”[1]75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民族地区解放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遵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仅动员和团结了各族群众共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而且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思想解放和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1945年10月27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提出,必须发展内蒙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恢复创办蒙汉回各种学校,救济贫困学生”,让“失学的青年就学”,并强调,在文化教育方面,“各族人民有权使用自己民族的言语文字”,力求用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和改造蒙古青年。[1]970-971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体系,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觉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积极支持保护和帮助发展的政策:一是少数民族教育方面,主要政策和措施包括:在法律上确认各民族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并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有发展当地民族教育的自主权;在财政上给予特殊安排。除了正常经费外,还在不同时期设立了专门的民族教育事业费、发展民族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给予经济上的适当补助;在少数民族学生升入各类学校时,适当降低分数和录取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进入各类学校深造;建立管理民族教育的专门机构。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中央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就设立了管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行政机构,或设专人负责掌管少数民族教育事宜。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国家还开办了各种层次的民族学校,如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师范学校、民族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民族学院、寄宿制学校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和成人教育的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二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建立了专门的民族语文工作和研究机构,同时帮助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帮助有文字的部分少数民族改进民族文字。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民族自治地方使用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机构有154个,中央和地方电台每天用21种民族语言进行广播。有民族出版社38家,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种类26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家还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处理。目前,国家已制定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彝文和傣文等文字编码字符集、键盘、字模的国家标准。在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中,正式收入了中国提交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彝文和傣文等文字编码字符集。开发出多种电子出版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成了一些少数民族文种的网站或网页,蒙古、藏、维吾尔、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软件已经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和激光照排。这就使得广大的少数民族群众,可以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三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扶持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等方面,新中国成立后都有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也正是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得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得到繁荣,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体育事业得到传承和继续。[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从少数民族文化改革发展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专门设立了针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春雨工程”项目,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2013年,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公共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支持。此外,我国还成立了文化部支持新疆、西藏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对口援疆、援藏工作会议,组织实施了一批支持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发展。二是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0多亿元扶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主要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比如,我们为少数民族转企改制的县级院团每团配送了1辆流动舞台车,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每馆配送了1辆流动图书车,有效提高了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推动少数民族公共文化、文化艺术、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如,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及“欢乐春节”“艺海流金”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倾斜力度。四是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部实施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选派了优秀文化工作者16万多名,培养基层急需紧缺的文化人才近1500名。[5]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一贯从中华文化既统一又多样的特征出发,反复强调发展文化要尊重民族性、突出多样性、提倡共同性。
1从民族平等的全局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并且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强调民族平等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主张,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根据中国“少数民族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实质”,提出了民族平等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包括:“对内求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6]752“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1]595“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6]1238“不要以为只是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很大地帮助了汉族……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7]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发展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共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安全。从这一角度看,“帮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8]毛泽东强调指出:“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习惯”,“帮助他们发展用各民族自己语言文字的文化教育。”[1]595邓小平也说:“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9]162也就是说,各民族自然地理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传统以及价值观念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文化和文化发展模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邓小平强调,无论是立足于现实还是放眼于未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要注意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迈入新世纪,党中央强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化发展,从而发挥好中华先进文化的引领、教育、感染作用。事实证明,正是在发展“本民族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各民族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多样性意味着差异,差异需要交流,交流促进发展。”[10]只有这样,本民族文化才能在良性循环中发展。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9]164他强调必须树立起开放意识、竞争观念,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要把传统文化放在现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进行清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走向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强调只有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共同繁荣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实力才能真正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才能增强。
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本政策。我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华夏为中心的五方民族分布格局,民族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即为历朝历代所重视。在民族事务治理理念上,既强调天下一统、又强调因俗而治。这种维护一统而又重视差别的治理理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从思想观念来看,先秦人认为五方之民共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出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治理理念。这种理念在此后数千年里一脉相承。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党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强调“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这是他们的政治权利”。[9]167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首先要坚持民族平等,毛泽东把民族平等放在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协调发展的高度。他始终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毛泽东认为,只有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的真正平等,才能推动民族大团结和文化大发展。邓小平进一步强调说:“所有这一切工作,都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他们赞成就做,赞成一部分就做一部分,赞成大部分就做大部分,全部赞成就全部做。”[11]104邓小平强调,要实现民族真正平等,不仅要用政策、法规保障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地位,更要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来实现真正平等。
语言文字是在民族交往中最先被关注的民族特征,因此,对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强调“要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要加强广播电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能力和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作,努力使各族群众享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11]713在这个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将坚持各民族在语言文字上一律平等作为我国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主要原则。同时,周恩来曾指出:“汉族首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其次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1]352邓小平多次强调宗教信仰自由涉及到民族政策,特别是我们中国,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问题最多。我们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我们党继承和发展的这些重要思想,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一方面,强调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另一方面,强调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防止和制止分裂分子利用宗教制造混乱,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是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关键。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和谐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实现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紧密团结和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作为密切党和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始终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工作。当前,数以百万计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活跃在民族地区和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维护中华各民族大团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毛泽东指出:“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且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干部人才,“少数民族不仅要有行政干部,要出党的书记,要有军事干部、文化教育干部,还要有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以及各方面的人才。”[11]27 1981年邓小平在新疆视察工作期间,有针对性地指出:“新疆的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11]252同时,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培养民族干部,使民族干部知识化”。[12]迈入21世纪,党将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涉及多方面的历史性任务,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强调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来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在建设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人才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为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五个认同”是搞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基本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针对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系统性地提出了“五个认同”。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描述群体而非个体的概念,共同性或共同意识是维系共同体群体性存续的关键因素。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同时培育一种56个民族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中华民族意识,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首先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习近平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还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启示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不断交流交往中,各民族共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诗经》是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总汇;《楚辞》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整理的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满族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藏族的《米拉日巴传》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传记文学作品。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为祖国文化宝库贡献了灿烂的瑰宝。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填补了中国文学史诗的空白。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三分之一。因此,可以说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根深干壮,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13]
1.正确处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发展,发展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文化创新的标志和文化活力的体现。任何文化的发展创新,都必须在继承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既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善于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文化的发展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进步,一个民族如果始终抱着自己过去传统的文化不放,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只能在扬弃与创新中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逐步摆脱不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价值取向、思维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教育,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破除迷信思想,提高科学素养,逐步养成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和普法教育,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和宗族习俗的影响,帮助少数民族群众逐步树立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的习惯,逐步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大力开展各种层次和内容的文化创建活动,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抨击消极落后的观念和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移风易俗。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各少数民族之间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团结和融合,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为少数民族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保证,真正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成为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的文化,成为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的文化,成为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的文化。
2.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少数民族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族民间艺术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了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演进,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应当注意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在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问题上,应在坚持保护和开发并举原则的基础上,将侧重点放在开发上。侧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决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放松;相反,正是出于更好地保护的目的,才要突出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位置。一种文化有无活力是该文化生存状态好坏的标志。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正是为了给一种文化注入持久的发展活力。传统是发展的基础,但保护不是停止发展。当然,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绝不是盲目的、过度的、破坏性的开发,更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而是一方面要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使传统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在发展中搞好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3.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的一致性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应当是姹紫嫣红、昂扬向上的。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都应当是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这是现代化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要求,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先进性的主要体现。为实现这一要求,还必须把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与少数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现代化建设的一致性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正确处理政策制定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既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和国家文化政策的重要内容。所以,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制定过程,需要权衡与分析的要素繁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只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和高效的机制,用制度的形式来规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各个环节,打破束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的机制障碍,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方向正确、内容实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演进的历程来看,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机制是基础。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解决它那个领域里的问题。要解决少数民族文化问题,其前提是有效地提出具体问题,并传递到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同时,改进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运行机制是核心。一项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只有当它是可执行的,可付诸实施的,才是有价值的。政策的运行,“不仅决定了政策主体规划的文化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而且还可以检验文化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程度,内容的合规律性程度和可创造性程度”,[14]改进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运行机制,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执行者的职责,只有明确权责,明确执行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政策的内容才能获得完美的现实体现。要灵活应对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是政策执行的重要生态条件。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稳定的外界环境是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G].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民族语文政策法规汇编[G].民族出版社,2006∶27.
[3]广西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135.
[4]李成武.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变迁[EB/OL].国史网,2014-11-06.
[5]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4-07-18.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文集(第6卷).1999.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39-321.
[9]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3-05-29.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2]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0.
[13]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5-257.
[14]胡惠林.文化政策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137.
【责任编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