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娟
(延安大学 学术期刊中心,陕西 延安 716000)
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推广的今天,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逐步进入思政教学课堂,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传统的板书教学。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进步,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全程的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在搭上“现代化快车”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问题。传统板书在思政教学活动中经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教学内容恰到好处的体现,又是落实教学要求的艺术再现。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传统板书是思政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便捷、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
传统板书是高校教师在思政课堂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精美板书的设计与书写,可以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知识框架和重难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艺术就应该创造出美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那么板书设计就是这幅画中最浓的一笔。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续其声,善教者使人续其志”。在日常思政教学中,好的板书,不仅能正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突出授课的重点和难点,概括教师的讲解,补充教师语言的不足,而且富有直观性,能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记忆,给学生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正如王松泉所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一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津梁’。”[1]这句话虽是比喻,但却生动地向我们揭示了思政课程中板书的重要价值。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恰到好处地落实教学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知识。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落实,除了通过整体感知、合作研讨、质疑提高、欣赏感悟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板书设计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精美的板书不仅能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大门,还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提示教学中心的导读图,是透视教学结构的示意表,也是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辐射源,它能使学生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高校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可特意留出一些空白的地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补充,从而调动其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提高其教学质量。
其次,精美的板书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熏陶,而且还能唤起学生欣赏体验美的热情。好的板书设计既体现在书写规范简洁、字体美观大方,又体现在布局的虚实结合和空间的合理安排上。高校教师在特定的教学内容下,可充分运用书法和图画等形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美的陶冶又能给他人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再次,精美的板书不仅能锻炼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板书设计是将“繁”化为“简”,将抽象化为具体。高校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可运用板书来归纳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信息。纵观近几年的思政考试,它们对考生掌握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高度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学会逆向思维。而获取这些能力的途径之一,往往就来源于高校教师日常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板书范例。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板书设计的示范作用,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解答此类难题。
第一,课堂信息量摄入不足。传统板书由于书写速度慢,教师一方面要保证书写时字体的美观大方,一方面还要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所需要的信息量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一些课外知识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巩固。学生课外信息量大获取打折扣的同时也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板书教学也谈课外阅读,但大多数注重的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扩展性阅读。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改进,现代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自身对整个社会问题的关注、探索与质疑,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就需要高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善于通过教学本身向四方辐射,尽可能多地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们加以补充,以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其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
第二,板书形象性明显缺失。板书设计是否具有直观形象性,是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整体的一个重要前提。所谓直观性,是针对板书的表现形式而言的。高校教师之所以把教学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就是要让学生在听的同时还能够看到,把听与看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由于传统板书只能凭借有限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缺乏新颖性,所以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起来。特别是有些高校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常常又习惯采用一套守旧的教学模式,或切入千篇一律,或情感单调乏味,整体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兴趣淡化,甚至滋生厌学情绪,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传统板书设计只体现出了简单的直观性,而忽略了板书设计的形象性,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学生主动性发挥受限。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高校教师要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就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更多探索问题的时间。由于传统的板书设计是教师自身的行为,学生只是充当了教师教学的“工具”,因而教师经常依靠学生的回答来完成自己的板书预设。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教师“满堂灌”的不利局面,使得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主体,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贯彻现代教学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除上述三点外,传统板书设计本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诸如有些板书设计无计划、无中心,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写得太多,密密麻麻,犹如满天的繁星;有时却写得太少,一堂课下来,寥寥无几,甚至看不到一字;有时写了擦,擦了写,顾此失彼;有时这句的头又接了那句的尾,甚至挤在一起;有时东写一句,西写一句,横写一行,竖写一笔,纵横交错,使人不得要领;有时还会出现错别字;写字时不注意笔顺,书写速度慢等等。因此,针对板书设计本身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板书设计的特性,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板书设计的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条理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以及计划性原则,使板书使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板书设计的优越性,使之逐渐从陈旧走向创新,实现板书与思政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以及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有效使用,高校的思政教学工作实现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多媒体主要是指感觉媒体,通常可分为视觉和听觉两种媒体。我们经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相对传统教学而言的,又称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集合体,并通过屏幕投影系统来显示教学内容的人机交互式的教学过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思政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教学效果方面,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注意力也就越集中。借助多媒体引入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因此,在思政教学中,高校教师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将教学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再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和模式。传统的板书设计存在着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背向学生、粉尘飞扬不利于师生健康这一缺点,而在多媒体教学中这一问题则得到了很好的改进。多媒体教学为高校教师做好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组织、修改和完善,从而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最大化地体现出来,以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一,传统板书书写时的示范功能逐渐消失。目前学生的书写水平,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校教师多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课,忽视了传统板书书写时的示范作用。一个字只有正确书写,才能显示其结构美;一句话只有准确表达,才能传达其深情意;一篇文章也只有把握其内容和结构,才能领会其精髓。高校教师在黑板上优美地板书,无疑是学生模仿书写时的一种最方便、最直观的示范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喜欢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从多媒体键盘上敲出来的字非常的标准,但它始终都无法同一笔一划、从笔顺到结构、从布局到谋篇的传统板书的示范效果相提并论。因此,高校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两种教学模式,以达到各取所长,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第二,人机对话取代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双向信息沟通的过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自主性,是当前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思政教学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有效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又大,一些教师往往将课堂完全交给了多媒体,简单地将学生看作是被教育的对象,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人机对话取代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大大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三,课堂信息容量过大影响学生识记能力。部分高校教师为了“满足于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感官刺激,过大的信息量使学生有深刻记忆的东西太少。利用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教师的讲课节奏明显加快,传递的信息量也成倍增长。虽然课堂内容丰富了,但上课时学生往往目不暇接。一堂课下来,留下最深印象的只是最直观的图像和影像”[2],这样的课堂虽然足够丰富,但是缺少了撼动人心的情节。也正是由于课堂教学的速度太快,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完整地记录笔记。大量的教学内容被教师事先输入到课件上,课堂上不需要书写,只是对早已输入好的内容进行解说,这样教学速度势必会加快,学生记录笔记的速度跟不上,必然会影响课后的复习。虽然课件可以让学生复制,但是单纯地看课件和自己动手记录一遍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此外,通过多媒体长时间给学生播放大量的音频和视频信息,还会造成一定的视觉和听觉疲劳,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折中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除上述三点外,多媒体教学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大多数高校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仍以初级软件PowerPoint为主,对于Flash、Author ware等一些高难度的专业软件使用甚少,这就从根源上限制了其创新性与灵活性。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们的教学活动常常又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内容上,有的课件仅仅被制作成了教科书的简化翻版;有的课件不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合理的层次结构;有的则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甚至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在形式上,有的课件只有文本信息,或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有的又只片面强调视听效果,课程内容大多被动画、视频等大量课外信息充斥;有的课件还忽视了幻灯片版式和背景颜色的搭配,文字过小过密不说,课件也显得过于鲜艳或文字和底色对比不明显,给学生观看带来视觉上的困难。因此,高校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严格遵循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原则、教学性原则、控制性原则、简约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使多媒体使用得恰到好处。在日常的思政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使之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实现多媒体与思政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3]。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为此,现代教育为实现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机制,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规模等等,也正是在这些改进之下,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以其大容量、丰富性、多样化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近几年思政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或许是因为忽视了传统板书的设计功能,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也是有利有弊,得失共存的。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应该重视传统板书。针对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技术目前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各有利弊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技术这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思政教学中,将漂亮完整的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时体验到两种不同的美感与视觉效果,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让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优化我们的教学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堂成功的课,导入是关键。在日常思政教学中,高校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为了使学生更加近距离、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影像资料和网络资源,将一些与思政有关的红色资源作品、插图以及改编的影视剧片段等,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当学生们正兴趣盎然的时候,教师再来板书标题,这样就能迅速地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所赋予的意义并使其加深印象。
在日常思政教学中,高校教师可以适当地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精彩视频给学生们欣赏,一边赏析一边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来理清结构思路。尤其是在讲解一些理论问题时,由于它的一些观点比较晦涩难懂,高校教师可先采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给学生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精彩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对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然后再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展现其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问题等,通过多媒体对教学重点的展示以及板书清晰的结构思路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有人说板书是认识的梯子、板书是想象的翅膀。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起到点明主旨的功效,笔者认为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板书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高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创作,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特征,学生也比较容易接纳”[5]的小视频,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学生看完后可适当地列举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主动融入思政教学过程中,然后再适当地在板书上留出一些空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完成板书所预设的内容。学生需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后,才能更好地填补空白。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而且还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日常思政教学中,高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巧妙地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话题,来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灵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们加以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记录学生发言中较为精彩的部分,用板书捕捉信息灵感,以便讨论完成后教师进行总体的点评。在教师点评过程中,再用板书记录重点及难点问题,这样便有助于知识的扩展和整合。
高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资源,向同学们拓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可用彩色粉笔将多媒体展示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知识点标注在黑板上,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通过板书巧妙地归纳总结,能够及时地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综上所述,传统板书和多媒体技术二者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它们的结合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有自身的基础。正如朱绍禹所说的:“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6]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计算机运用到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科技的进步也是现在大多数高校教师所青睐的教学工具。虽然目前二者在思政教学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笔者相信,只要高校教师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加以正确地使用,那么它们都将会成为思政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不管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多么的强大,它也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存在,高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但不能用它来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高校教师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正确地发挥二者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