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研究赋能 提升课程思政质效

2023-02-10 02:56翟怀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2期
关键词:教员思政政治

翟怀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石家庄 050003

0 引言

目前,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已形成广泛共识,但从现实情况看,思政引入不自然、思政内容不准确、为思政而思政等情况较为普遍。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要牢记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方法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联系起来,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行为体验与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共鸣,让知识的传授更有温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因此,授课教员必须不断提升学识素养,必须充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各自特点,才能找准思政点,达到“润物无声、如盐入水”的效果。本文尝试从原因分析入手,对提升能力提出建议,探索思政素材的挖掘、整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

1 原因分析

1.1 缺乏整体的课程观

目前,教员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多在技术层面,即较为关注在课堂教学中的什么位置(环节)能够自然加入思政元素的问题,而未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员前置课程体系,相对忽视与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联系、呼应,思政内容考虑课堂教学实施较多、考虑学员思想政治情况较少,使得有的课程思政内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成了“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

1.2 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研究

一是纵向的挖掘不深入。从目前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情况看,在专业和课程层级上尚未形成系统、稳定的素材分类体系,也尚未对各种分类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能够充分体现专业核心精神和文化内涵、切实能够影响学员思想的内容还不多。二是横向拓展联系不够。主要源于尚未形成整体的课程观。一方面尚未普遍系统地将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与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相联系,导致思政点梳理不够系统完整、未能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元素库素材挖掘过于局限于专业和课程,缺乏哲学原理、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等政治理论和通识教育方面的类别拓展,尚未关注教员人生阅历对学员产生的影响。

1.3 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掌握

专业课教员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科研,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角色是受教者而不是施教者,因此被动接受多、主动研究少。一是对重要性缺乏认识。主要是教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认识不够,导致未能予以充分关注。二是对主要内容学习不够。教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被动一方,受个人兴趣、教育内容和教育者水平影响,教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存在不系统、不深入的情况。

2 提升途径

作为课程思政的直接实施者,教员必须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2.1 要变观念

习主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因此,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将思维从专业课程中解放出来,要将专业课程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整体的课程观,才能使思政内容更加丰富、准确,更加具有植根于学员思想的生命力,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优势特点。

2.2 要重学习

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员必须要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强化学习。一是要掌握内容。要做到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教员必须首先要做好学生、接受教育,切实做到理解掌握,这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基本依据;二是要做好学情分析,主要是在学情分析时将学员近期主要开展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其他工作相关要求搞清楚,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针对性。三是要强化素养。教员要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基础上,做好政治理论学习。习主席指出:“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地讲话、写文章。”政治理论是提高政治素养、做好政治工作的基础。要关注党和国家、军队的方针政策,关心时事政治的发展变化,养成关注、思考时政问题的习惯并结合实践掌握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基本方法,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四是要提升修养。在强化理论武装基础上,教员应结合自身兴趣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古代经典书籍、文章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对通识教育知识内容的学习,不断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2.3 要重言行

课程思政相对于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两方面优势。一是情感优势。这种情感优势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学员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他们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更容易接受观点植入;另一方面是教员不同于学员管理干部,与学员之间没有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相对亲密。二是实证优势。就是思政点所阐述的现象、事件和观点,都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反馈和证明,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说教,学员的接受效果更好。

教员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优势。一是要言行一致,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学员感受到教员是在真正践行课程思政中讲到的理论和提出的要求,使学员对教员信服,进而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信服。二是要言传身教,就是除课堂讲授外,教员要通过言行向学员展示出自身的政治素质、政治修养和专业素养,通过教员人格魅力的充分展示对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4 要有情怀

情怀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4]。这种心境,承载着个人的信仰、眷恋、夙愿、激情等,是一种长期沉浸而产生的深入灵魂、深入骨髓的深沉情感,是个人情感的升华。讲情怀,就是要让教员在学员前有血有肉,避免冷漠刻板;就是要让课堂教学有温度、有灵魂。要有家国情怀,胸怀国之大者,用广阔的胸襟感染学员;要有军旅情怀,牢记职责使命,用过硬的作风引领学员;要有专业情怀,躬行实践,力学笃行,用学者的风范浸染学员。情怀来自对党和国家的拳拳之心、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对军队的忠诚和对专业的热爱,来自不断加深的个人修养。有了情怀,课程思政才是真情流露、油然而生,才是真实自然、由心而生的,而不是教条生硬、用技术方法演绎出来的,才真正有说服力而不违和。

3 具体方法

课程思政的极致,应当是教员对于思政内容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学员听得如痴如醉、会心一笑、幡然顿悟,这是一个大师的最高境界,真正在授业与传道上做到道法自然,浑然一体。如果到不了信手拈来的境界,那么我们进行课程思政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

3.1 素材挖掘

就是要对专业素材进行系统整理挖掘。首先建立系统的素材分类。专业课程的素材主要分为三大类。对专业和课程,主要包括发展历史、专业文化、人物事迹、前沿动态、未来发展等;对学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素养等;对教员,主要包括言行表现、个人阅历等。素材的分类相对稳定,但如有其它可纳入的因素类别,也应及时纳入;各分类的内容,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素材分类梳理完成后,就要对各类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由于课程内容和现实情况均在不断变化,因此挖掘整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应做到每次备课都要进行检查审视和调整完善。

3.2 了解掌握政治教育情况

如前文所述,一方面教员应当做好学生,认真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明确党和军队的路线方针政策,清楚各级的指示要求,掌握是时的思想政治情况;另一方面教员进行学情分析时要清楚是时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内容、关注重点以及学员管理单位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思政点的梳理整理,才能真正做到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3.3 梳理整理思政素材

就是要将各类素材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作有机整体,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将各类素材内容进行交叉碰撞,寻找确定课堂教学的思政点。碰撞的方法有很多,若能谙熟于心,则可直接进行思想碰撞;若不能,则可采取相应方式进行查找,如可采取列表方式,将素材内容分类详细列出,从而实现快速、全面地查找。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对本专业学员的培养标准和相关能力要求作了明确、详细的要求,可直接引用;第二,将课程教学目标和课堂授课要点列入表中;第三,结合专业特点,梳理挖掘学科专业的相关内容,如前文所述的专业文化、人物事迹、前沿动态、未来发展等;第四,教员梳理整理自己人生阅历中的重要素材,如成长经历、学习体会、经历的挑战、遇到的挫折、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认识等;第五,将梳理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列入表中,主要包括时政热点、是时进行的主要教育内容以及其它相关要求等。

其中,第一、二部分相对固定,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即可。第三、四、五部分需要在初步系统梳理基础上,随时进行丰富调整。

列表法只是列举一种基本办法,体现的是整理素材的基本思维方式,对于课程思政素材整理在方法上并无一定之规,授课教员可根据自身思维习惯、能力水平研究制定相关方法。

3.4 研究设计思政点

每一堂课思政点的挖掘,需要在全面掌握思政素材的基础上,将各类素材同课堂授课内容一一进行联系碰撞,最终确定在何处设计思政点,而后再进行思政点的具体实施方式。这种碰撞,最直接的办法是在列表中从第一类依次向下对能力素质、课程内容、专业内容、教员阅历、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采取轮询方式逐一进行联系碰撞。但这种逐一轮询方式效率较低,且易发生素材遗漏。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员将各类素材充分理解掌握、入脑入心,沉浸其中常思常想常碰撞,必会不断产生灵感火花,找准思政点并找到感性的方式融入专业教学中。

4 结束语

课程思政对于教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员必须在做好专业研究外,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科以及时事政治等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广泛涉猎、融会贯通,并在教学过程中深思考、常实践,使课程思政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自然得法,如盐入水般传道育人。

猜你喜欢
教员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