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根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并迅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但自《意见》实施以来,我也听到一些质疑声:“作业太少知识能记牢吗?”“平时不考试高考怎么办?”身为一个从教30多年的基层教师,我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双减”之下,学生如何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至关重要。
乐趣产生的前提是孩子认知事物的环境、方法及习惯养成。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认知事物的环境、方法、习惯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我家孩子从小喜欢阅读,常常一个人捧着故事书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还会像个小演员一样给全家人表演书中的情节……在她表演时,我试着相机指导:你演的是誰?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你想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那你接下来要怎么做呢?一步步的引导、启发,让孩子在读书时积极思考,探索的乐趣也就油然而生。
“双减”之下,教师如何教
一直以来,一些教师唯恐学生“吃不饱”,总是使尽浑身解数在课堂“满堂灌”。结果可想而知,教师累得一塌糊涂,学生听得头昏脑涨。其实,只要掌握了以下几种方法,做一个“省力”高效的教师并不难。
一是结合学情,提高备课实效。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不能仅仅备教材、备教学目标,更要备学生,充分考虑每节课的“学生在哪里”“要把学生引到哪里去”。也就是说,备课一定先结合本班学生的课业水平,然后全面把握教材、深入挖掘,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是创新手段,提升课堂效率。作为一所新办的高标准、设施一流的县直公办学校,海棠路小学的智慧黑板、书法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电脑室等一应俱全。我经常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利器”,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三是精心设计作业,确保作业“质感”。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根据班级学情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提供菜单式作业供学生选择。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每天的课后服务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面批讲解和答疑辅导,对优等生进行激励表扬,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
“双减”之下,家长如何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长提出明确的教育方向及方法。家长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应尽力找准角色定位,为孩子成长提供最大支持。
一是做孩子时间的“管理者”。时间管理不仅体现在成年人身上,还体现在孩子身上。对于家长来说,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培养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吃饭的习惯,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
二是做自我修养的“践行者”。家长要掌握以下几点原则:凡事多跟孩子讲道理,听取孩子的想法,耐心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能将个人的消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如家庭矛盾、工作压力等,而要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积极上进的一面;孩子学习时家长不要当“监工”,而要当陪读,同时注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玩手机。
三是做适时夸奖的“赞美者”。家长要掌握表扬的艺术。表扬并不是越多越猛烈越好,而是在孩子做好一件事后,家长能就事论事地进行鼓励,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确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总的来说,“双减”的落地,无形中把学生、教师、家长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更好实现家校共育的办学方针,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