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敏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美术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已然成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砖屏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建筑装饰艺术,其极高的审美价值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内涵,可以作为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种媒介。本文以江北慈城本土艺术资源——清嘉庆元年“十六幅人文画砖屏”(现收藏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为课堂主线,在带领学生品砖屏、画砖屏、悟砖屏的过程中将砖屏画面背后潜在的中华千年美德滲透进美术课堂。
关键词 美育 德育 砖屏 核心素养 本土艺术 画故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各类课程的设置需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如何在此过程中彰显育人的价值,并将德育融入其中,落实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中学美术课程亦处于这一“潮流”之中,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审美的教育,也是情感的教育、心灵的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美术教师要切实做到美育和德育的同步进行,让德育成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以美育人,立德树人,探索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之路。
笔者所处学校位于有着“江南第一古县城”之称的江北慈城。本文以“画故事——精美的砖头会‘说话”一课为例,以慈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将慈城本土艺术资源——清嘉庆元年“十六幅人文画砖屏”作为本课的主线进行教学,开启美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探索。
一、以“砖”入课堂的来由
美术教材是美术知识的载体,也是价值观与文化理念的载体。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整体性、多视角地研读,把握教材中前后课程之间的阶段性、关联性和延续性,挖掘教材中潜藏的教学资源,让美术课堂不局限于技能的提升,要将落实培育健全的人格素养作为目标。
“画故事——精美的砖头会‘说话”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故事创作的要素,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故事内容。人物画中的“魏晋画像砖”给笔者提供了思路(图1):画像砖盛行于汉代,题材丰富,既有对生活情景的展现,也有对历史典故的记述,这些叙事性的画像砖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化内容。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画中人物画赏析的方法,笔者决定以砖画作为本课内容。
二、“砖”中价值
美术作品是通过对事物外在美的描绘,表达其内在的精神内涵。若要将德育合理地渗透进美术教学,需要寻找到一种媒介——它不仅是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其内容还要能够唤起欣赏者的个人经历及体验——学生能够通过其外在形象深入思考其内在理性,感知其美学价值背后所蕴含的高尚美德。
砖屏是一种古代家具,具有遮挡、分割空间的功能。砖屏画面以繁复而不失精美的雕刻辅以诗词释文,将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底蕴的贤德故事完美呈现,具有实用属性与艺术价值。砖屏作为教学媒介,能够充分体现寓德育于美育的教学目标。
(一)砖屏——本土艺术的象征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师需要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教学情境。同时,美术课程的第四学段(八至九年级)的学习任务是“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因此,美术教师需要寻找身边的资源,把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引进美术课堂。
慈城浓缩了中华文明五千年传统文化精华,留存了种类多样的宝贵文物。艺术价值最高的当属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收藏的“十六幅人文画砖屏”(图2)。它们是清代嘉庆年间以历史人物故事为题材的浮雕砖屏,因雕刻精美、题材经典、保留完善,被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
因此,笔者将砖屏引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艺术瑰宝,激发他们对美的思考。这不仅有助于传承本土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根基,还能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关注本土的文化遗产。
(二)砖屏——德育因素的承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被检验、更新,已然成为了被世人所传承的文化精粹。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传统美德当然也包含其中,寻找和发扬优良传统美德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美术课堂中加入德育渗透,需要通过“美”引出“善”,让美德的光芒在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古代文人士大夫将“十六幅人文画砖屏”置于居所,“写经换鹅”“采菊东篱”“北海牧羊”“君子慕莲”等(图3)经典故事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将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充分展现出来,彰显着宅主人风神俊雅、德才兼备的文人品格。二百年时光荏苒,今天的学生通过鉴赏这些古朴的图像,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内涵,唤醒对中国传统美德的深刻感悟。
(三)砖屏——美术语言的呈现
道德品格的形成往往是从对事物外在美的认识开始的,美术学科中的德育渗透要以“美术”的方式展开。以美育德,就是要将美术的学科特点作为育人的主要载体。每一幅砖屏中的故事都是一个历史典故。通过欣赏和创作,学生不仅可以发现美术元素和审美意象,还能提高对视觉符号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物象造型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价值的立体式发掘
通过“画故事”的形式,借助“砖屏”这一载体,德育被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科素养得以呈现。具体来说,笔者引导学生先通过砖屏画面找出故事创作要素,再细看砖屏局部分析美术语言、探讨如何生动地表现故事,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整个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地落实了图像识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艺术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五大核心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将故事的道理逐渐内化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行为。
具体通过课堂的教学步骤来阐释:
(一)品砖屏——道德感知
人的道德感往往与他们自身的情感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些情感经历为人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依据。在审美活动中,人们以情感为基础,从外向内地引发对道德伦理的思考。课堂教学时,通过赏砖屏讲故事,营造出轻松而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砖屏画面与文字故事的对比,初步感受砖屏中所蕴含的道理并归纳出故事创作的要素,最终使学生形成对道德观念的初步感知。
1.粗看砖屏,猜故事
“一块砖可以用来做什么?”笔者先将砖的基本功能及作用进行课前铺垫,再将“会说话的砖屏”引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笔者通过把砖屏“分解—重组”(图4),从观察局部的人物、风景、环境等元素,到整体欣赏。单个人物在做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又会发生什么?组合在一起后,场景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通过这些设问,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最后,笔者揭示课题,介绍砖屏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尤其强调了它来自于我们江北慈城,让学生感受身边的艺术形式。以上过程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通过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面,理解了砖屏中的故事。
2.图文对比,找要素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系列联想之后,紧接着笔者通过问题串(表1),结合与砖屏画面相对应的文字(图5),引发学生的思考。此时,课初的个体学习转向分组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探索的方式,学生理解了“画故事”不仅需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基本创作要素,还要抓住故事中的冲突点或高光时刻。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沟通、交流探讨的能力,在探索中逐步深入进故事情节,思考如何将故事背后的美德内涵充分表达。
综上所述,通过赏砖屏和图文对比两个环节,学生归纳出了故事创作要素,落实了图像识读、审美感知的学科素养。
(二)画砖屏——道德体验
将创作要素生动地呈现于画面是“画故事”一课的难点。为此,笔者引导学生用“从面到点”观察法,对砖屏的画面构成及局部特征展开分析。
1.近观整体,解结构
砖屏中的故事是以静态画面呈现出来的,让画面具备在真实情景下事件发生的动态,是“画故事”一课最重要内容。笔者继续通过问题串(表2)引领学生深度思考砖屏的艺术构成。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碰撞,最终达成共识:传统艺术形式下的画面同样是从人物的造型、构图、空间等方面来展开的。造型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突出人物不同时期造型及身份的显著特征(图6);构图方面,除常规的几种构图形式外,还有将主人公做放大处理、人物在前景在后、景大于人的处理方式;空间方面,前后遮挡的位置关系是在二维平面中呈现出三维空间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图7)。至此,学生脑海中的创作要素已然形成一幅清晰的故事画面。
2.细探局部,学表达
“画故事”是将故事的主题及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地展现在纸面上,为了避免学生的构图形式千篇一律,笔者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砖屏画面进行深入探索,将故事生动地表达。原有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在学习了古代人物画赏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模仿,将人物的表情、动作、道具融入故事的绘制(图8),创作思维进一步扩展。
基于以上的讲解,笔者选用孙之翰“割肝救母”的故事进行微课示范。为增加视觉感与趣味性,笔者创新教学材料,巧用透明墨液制作出拓片的效果,区别于常规的“画故事”,在课程中引入传统拓印艺术形式(图9),提高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通过探究,学生对砖屏中的故事有所了解,对画面表现手法有所认识。随后,笔者带领学生对“十六幅人文画砖屏”背后所蕴含的美德进行了总结。“贤母教勤”“伯牙操琴”“圯桥授书”“北海牧羊”“君子慕莲”“倪迂洗桐”是古人对“景德”的寄托;“神童特慧”“博士传经”“东坡读砚”是古人对“仰才”的心愿;“商山四皓”“竹林七贤”“写经换鹅”“东篱采菊”“冒雪寻梅”“孤山放鹤”则是古人对“慕风”的一种愿景。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德的赞美与歌颂,领略到了“十六幅人文画砖屏”背后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
随后,笔者请学生尝试绘制董黯“汲水奉母”的故事,在绘画过程中将故事生动地表达,并用艺术的手法将传统美德内涵融入其中。
从探讨砖屏美术语言到挖掘局部的生动表达,本环节通过学习砖屏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其中美德的主题表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让学生创造性地去表现故事,落实了艺术表现的学科素养。
(三)悟砖屏——观念升华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会有特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有着育人功能的砖屏亦是如此。慈城这片沃土上孕育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如慈孝文化、科举文化、衙署文化等。而在这众多文化中,慈孝文化最为深厚而悠远。笔者示范创作的孙之翰“割肝救母”的故事,以及学生练习创作的董黯“汲水奉母”的故事,正是同学们所熟悉的慈孝文化中“孙孝子”和“董孝子”的故事。选取家乡文化题材让学生进行“画故事”训练,耳熟能详的内容使故事在学生笔下生动地呈现,并将其中的美德内涵赋予画面之中。
美术创作是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而创作题材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拓展练习中,笔者以“新二十四孝”为“画故事”主题,旨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德,通过绘画抒发情感,通过艺术将美德升华。通过成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情绪被调动、想象力被激发,在艺术表达中融入了个性,在创作实践中真正将美育与德育融为一体。
本环节引导学生以本土文化和生活中的故事作为题材进行创作,落实了艺术实践、文化理解的学科素养。
四、“砖”后延续
德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老师的鼓励与认同是学生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在评价中,笔者不仅从技法上对学生给予指导,还从题材选择、构图形式、人物造型、艺术表现等多方面进行了评估与肯定,鼓励学生通过美术的方式表达情感,培养健全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品德。
“画故事——精美的砖头会‘说话”一课以“砖屏”为媒介,通过“感悟—分析—观摩—体验—创作”的教学设計,成功地将德育渗透进了中学美术教学中。在学习本课之后,学生对家乡的文化、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民族文化自信心得到提升。在节假日,学生会自发地前往慈城古镇及保国寺等地进行更深入了解,并在美术课堂上畅谈感想与启发。通过实地参观,学生们发现不仅可以用绘画表现古人的美德故事,还可以用雕刻、陶艺、综合材料等形式,将发生在身边的美德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们在实践中,思考传统艺术于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让传统美德为现实生活赋能,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永远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小学美术教学德育融入的价值、内容和策略[J].中国教师,2022,(11):34-37.
[2]唐雅莉.浅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德育中的应用[J].智力,2021,(24):118-119.
[3]高兴琴.浅谈美术教育与德育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