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小学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小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挑战,也将带来小学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建构。它要求我国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的耦合、在教学方法上应聚焦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整合、在教学目标上应保持素养导向和终身发展的结合,以及在教学评价中应运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结合,为小学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小学生,推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关 键 词 新课标 课堂教学 小学教师 核心素养
引用格式 苗光宇.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新样态[J].教学与管理,2023(05):1-3.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回应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业质量等几大问题,为小学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将创生新的小学课堂教学样态。小学教育既具有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启蒙性,又具有其特殊的综合性以及养成性的特点[1],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能够基于新课标建构促进小学生成长的小学课堂教学,为其生命健康成长提供有效能量。新课标的提出“建构了总体学业成就表现的学业质量”[2],同时也对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是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契机。因此,基于新课标的现实要求,我国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应具有新样态。
一、教学内容:注重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的耦合
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强调围绕核心素养,整体规划、设计不同学科的同一内容主题,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这一要求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的生活世界是整体的,分科课程对于小学儿童来说不易理解,而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注重儿童知识的整体性,有助于小学生在“整体性”学习中掌握知识,快乐学习。
帕尔默认为,“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与学生联合起来。”[3]小学教师应以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基点,注重在跨学科性的教学内容中达到自身认同与完整,要达成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要求,做“自身认同与完整”的好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跨学科性”样态。同时,新课标注重强化实践要求,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要突出以实践为导向,提升理论学习的实践品性,呈现跨学科性与实践性。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建构要做好“注重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耦合”的工作。第一,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跨学科主题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小学生“创造性地连接某一主题的多个学科知识,从多维度整合主题属性”[4]的能力。第二,课程内容要注重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进行师生交往,通过整合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的学科知识与思维模式来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通过跨学科性的师生交往,推动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珍爱生命、共同成长。第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注重以小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为基点,课程内容应具有鲜活的实践特征。第四,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小学生生活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反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使小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断地获得和“整体性”世界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真实情境实践与跨学科整体性学习中获得生命健康成长的有效能量。
二、教学方法:聚焦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整合
马克斯·范梅南认为:“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5]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看见儿童的“可能性”与“过程性”,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提出,“创设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开展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这一要求注重小学生的成长过程性,落实因材施教。因此,结合新课标要求的满足小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小学教师要加强“个别化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满足每个小学生成长与学习需求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儿童“在形成中具有生命力”。
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师“发挥新技术优势,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满足儿童个性化学习需求。伴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以及后疫情时代小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变革,要运用信息技术唤醒小学生“基于兴趣”的探究学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作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途径,让小学生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整理来联系自身生活的世界。因此,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要聚焦多元化与信息化,实现小学生“浸润式”与“全景式”的个性化学习。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建构要做好“多元化和信息化整合”的工作。第一,运用基于小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教學方法,针对每个小学生的“不同”,设计多元的、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要满足小学生的成长性与“个体生命独特性”。第二,运用参与式、启发式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案例式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与反思性学习等满足不同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小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实践行动,引导他们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第三,运用真正基于小学生兴趣学习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要结合小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体会从实践情境出发动手探究问题的乐趣,收获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唤醒小学生学习的热情。第四,结合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信息化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环节应做到自然而生动,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整合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学习。
三、教学目标:保持素养导向和终身发展的结合
新课标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注重面向未来。核心素养的内涵为新版课程标准新增内容,在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了其所培育的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欧盟研究小组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6]。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指向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内涵符合面向未来的学生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他们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育的关键期。因此,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将他们的知识学习转化为素养提升,要探究课堂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地转化为儿童的素养,是否真实地促进了儿童的成长”[7]。
同时,新课标要求“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儿童与成人是“不同世界”的个体,不能进行比较,儿童不是“小写的大人”,也不能把儿童的兴趣作为决定性和确定性的内容。因此,小学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目标能够为小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基础,为具备“可能性”与“成长性”的儿童提供充分的机会。教学目标的设置为儿童未来奠基,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与儿童终身发展的结合。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应“保持素养导向与终身发展相结合”。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不仅要关注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提升儿童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也要着眼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教学目标的素养导向和终身成长性,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小学教师要立足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来设置教学目标,“从方向目标层面探究课程与教学改革总体方向”[8],从注重知识掌握转向注重儿童“整体的人”的发展。不同学科的教學目标都应立足于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从不同侧重点发挥各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第三,要基于核心素养与儿童终身发展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强化课程的连续性。小学教师要树立教学目标最终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理念,教学目标的素养性与终身发展性能够引领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通过教学,促使小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运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结合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测评,也是对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新课标在评价中新增了学业质量标准,其能够让关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外显出来,也能够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深度。新课标也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推进评价观念、方式方法改革”,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将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立足于小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单单只注重自身教学效果的呈现,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站在儿童核心素养提升与生命成长的角度关注教育,站在儿童生命成长的角度审视课堂”[9],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儿童、尊重儿童、体认儿童,使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收获成长与进步。同时,明确课堂教学评价不以小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为标准,而在于师生双方在课堂对话、交流中能够生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建构应做到“动态性与静态性结合”,第一,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心要有学生,关注他们的进步,运用合作交流、思维探索、总结反思、作品展示等促进儿童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自主合作和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运用动态的、多方面参与的评价机制改革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知识建构,更要关注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比如可以通过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来强化过程性评价,相对全面、客观地观察小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面貌,改变单纯的静态性评价。第三,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儿童由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作为评价主体,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利用增进评价方式与评价层次的多元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联结,基于小学生生命特性遴选评价方式和手段。小学教师要在评价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出发点,与儿童成为学习共同体”[10],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慧.初等教育学学科: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1,35(05):87-91.
[2] 崔允漷.试论新课标对学习评价目标与路径的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22(07):65-70+78.
[3]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2.
[4] Klein J T.A conceptual vocabulary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J].Practising interdisciplinarity,2000:3-24.
[5]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
[6]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1):13.
[7] 车丽娜,徐继存.核心素养之于教学的价值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10):64-72.
[8] 辛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推动课程教学更新升级[J].人民教育,2022(09):27-29.
[9] 刘慧.小学课堂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7.
[10] 苗光宇.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诉求[J].教学与管理,2018(21):54-56.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