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项目化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力和执行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自然学习,健康成长。在真实情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项目化实施可坚持由架构项目化学习主题内容和催生项目化学习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自然发生,从拓宽项目化学习实施空间和总结项目化学习经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宝贵经验,最后通过实施多维评价,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关 键 词 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项目化学习 种植项目
引用格式 钱建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项目化学习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3(05):19-22.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而项目化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学生视角开展项目活动、基于本地资源挖掘活动价值、基于社会实际,聚焦本地区问题,探索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的有效路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合作与沟通等关键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然学习、健康成长。可见,项目化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念上高度一致,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考虑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根据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名义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制定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计划,落实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过程,促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提高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在活动中贯穿小结、总结、评价等,逐步实现项目化学习的目标,解决问题,完成项目。
一、架构项目化学习主题内容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面向知识世界的课程,而是遵循学生知识认知的心理逻辑、面向学生真实生活世界的课程[1]。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架构项目化学习主题内容时,要贯彻生本理念,从生活、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选择贴近自己生活实际,而且自己比较熟悉、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培养他们项目化学习中的主题意识和热情,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保障。
1.创设情境,生成项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问题从哪里来?靠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到生活中寻找、在社会上发现、去现实里探寻。为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教师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创设与此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去找寻。事先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在这看似随性的“游览”中,一组学生在学校的角落中发现了一个乱石堆,教师引导学生清理出一片不小的空地,請学生说说可以利用它来做点什么。经过大家测量、讨论,觉得还是用来种植比较合适,于是确定了研究项目,并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四季的意义》,也就是开展对春夏秋冬四季种植方面的实践研究活动。就这样,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问题驱使、挑战问题、生成项目,使学生的学习自然发生。
2.项目指引,确定主题
研究项目确定了,可新问题又来了:同学们发现这片土地的土壤板结严重,因为都是从湖底挖上来的大块青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采访询问、实验操作等多种方法找到了解决土壤问题的三大法宝:堆肥、做蚯蚓塔、自制酵素。于是同学们根据自身特长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开展实践活动,有的收集枯叶烂草来堆肥,有的相互合作动手制作蚯蚓塔,有的主动购买材料自制酵素等来解决土壤板结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就这样,学生由问题驱使自由组成研究小组,通过项目指引,确定研究主题,最后自己动手、自制器具、亲自实验,解决了土壤板结的实际问题,为项目的开展扫除了障碍、找到了方法。这样习得的知识、经验对孩子们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同时,也使得问题得到解决、主题得到架构。
二、催生项目化学习问题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关键点入手,采用启发式提问,甚至是创设情境等促使学生生成问题,由问题发掘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渴望,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升他们搜索资料、采访询问、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倾听表达等多种能力。
1.引导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后,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要进行播种,也就是开展“种子的生长”项目化学习,从选种、播种、培种到等待生长、观察记录、收割收获的漫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进行正面引导,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提问,如:“为什么我的种子种下去了不发芽?”“为什么种子长出芽后在抽叶时会出现由绿变黄的现象?”“为什么一起种下去的种子出芽有先后?”“为什么种子的生长速度不一样?”“秧苗夭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的果实没有人家的大?”等等。有了问题我们先不忙着去解决,而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围绕同类问题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寻求分类解决所有问题,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快速解决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小组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可以让小组成员两两结合,有的去网上搜索、有的进行实验,有条件的还可以实地走访,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探讨、共同协商,聚众人之力、集大家智慧一起攻坚克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个人乃至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宽项目化学习实施空间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不能为了种植而种植,要拓宽学生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空间。比如在《四季的意义》种植项目综合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争取更多的发现,获得更多的体验,解决更多的问题。
1.拓宽途径,人人参与
学生通过自行设计改良土壤的方法,解决了种子发芽、生长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最后获得了大丰收。那收获后怎么办呢,如何将收获变得更有意义?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了三种做法:留种、分享、义卖,然后把这三种做法分成三个主题来实施,留种组通过查询资料、走访老农、挑选良种、存罐储藏,为来年的活动做精心准备;分享组通过赠送、品尝、采访等活动撰写活动感想、小结,为种植项目积累经验;义卖组利用假期,走进社区,开展义卖活动,为后续活动积攒资金。通过一系列主题研究,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拓宽思路,开拓途径,全员参与、人人动手,不仅学到了课外知识,更是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2.创意设计,小组联动
在义卖这一项目活动中,学生实现了全员参与、人人动手,有的学生突发灵感,萌生了“进军商界”的創意,于是他们把这一主题研究活动从校园移植到了社区,通过召开筹备会、家长试吃活动,获取了第一手资料,然后一起商讨对策,开展拉横幅、制作海报、成立联络小组、制定行动指南、联系社区、搭建货架、分工合作等小组活动,最后完成了预定的销售目标。这一系列活动的联合开展都由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意设计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发挥了小组联动、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各自的领导力。最后每位学生都对活动进行小结,每个小组也都对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并进行了推广。
这样的项目化学习环环相扣,在学生的探索、研究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它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很好地进行了学科的融合。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义卖人员在活动前都要打好腹稿甚至是草稿,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介绍、推销,这就涉及到语文的状物描写,同时也要准备好一份英语版稿子,以备有外籍人士的光顾。另外,在讨价还价中要用到数学中的估算,甚至在活动中还要注意特定场所的利益、文化,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的要求。这样的义卖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劳技及心理等学科,不仅有知识的生活应用,有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关注,还指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人际交往、个性化表达、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基础素养的渗透。
四、总结项目化学习经验
《四季的意义》种植项目综合实践活动延伸出来的多个子活动项目都具有由浅入深的特点,而且各子项目学习内容间有一定的联系,为此,在每一个子项目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和教师总结实践活动成果、经验,为下一个子项目乃至今后的实践活动项目提供帮助和参考。
1.问题驱动,各项目承上启下
在开展项目化学习初期,由土壤板结这一问题驱动,引发“堆肥、做蚯蚓塔、自制酵素”三大研究主题,在问题解决、获得丰收后生成新问题,催生“留种、分享、义卖”三个子项目,最后在开展义卖项目化学习时又驱动出新问题,萌生“进军商界”这一主题项目,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子课题、子项目的实践活动。这样,对学生来说,在回顾、总结项目化学习内容时,不仅可以在问题的驱动下开发新的项目学习,而且也保证了下一个项目学习活动的效率;对教师来说,由学生提出的问题驱动,给项目化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践活动主题,而且各子项目之间承上启下,为下一个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实施经验,取得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2.经验总结,提升学习效果
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主题、项目实施的经验,进而推动综合实践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如在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后,有学生这样总结:“在这个春天,我们不仅研究了如何有效改良土壤,更得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当我们面临难题时,我们可以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寻求合作、勇敢尝试”。在收获后开展的留种、分享、义卖活动中学生这样总结:“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意味着更多的学习,我们渐渐地发现,学习成为了我们的需要,学习很快乐!”在“进军商界”结束后学生这样总结:“今天的活动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在义卖轮流换岗时比较乱,意见没有统一,今后要事先做好规划;二是刚开始我们都比较胆小、害羞,害怕主动出击,但是慢慢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不再害怕了,因此,我们还可以再主动些,再多承担些。”总之,学生们有的总结自身从项目化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有的总结项目化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有的总结项目化学习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等等[2]。
五、实现项目化学习多维评价
评价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随着学生对项目化学习的逐渐熟悉,教师的指导作用被慢慢淡化,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角色[3]。为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评价,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可采用多维评价,发现活动的不足之处,进而完善方案,改进方法,加强合作,提升效果。那么,在“双减”政策慢慢落地的背景下,我们教师怎样通过项目化学习来实现评价的多维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来推进项目化学习,推进学生评价改革的进程。
1.通过综合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项目化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出综合性、多元化和多样性,也就是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例如在开展义卖主题活动时,教师对小组开展的义卖活动、对在义卖活动中涉及多学科的准备工作、对在各个小组活动中涉及的体力劳动、对海报的审美设计等都要进行适当表扬及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地、健康地成长。
2.利用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了解学生的过程变化,少评价学生之间的差距,多评价学生之间的差异,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智力、能力、兴趣、爱好及思维等,只要有“出彩”的地方,就要对其进行评价,至少让每个学生在项目开展期间获得一次被评价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爱好。
3.结果评价解家长“双减”顾虑
目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结果评价仍然是教育评价的主流。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我们可以采用分级评价,把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分为4-5个等级,可以在项目的开发初期、研究中期、成果后期分别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消除学生因分数而背负的沉重心理压力,降低家长因为“双减”落地造成的心理焦虑[4]。
总而言之,项目化学习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和资源,培养了学生持续性探索问题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思考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找合适的项目化学习主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思考力、探究力和创造力,慢慢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 廖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项目式学习[J].江西教育,2021(33):8-9.
[2] 张艳红.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1(28):26-27.
[3] 叶碧欣,桑国元,王新宇.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基于混合调查的框架构建[J].上海教育科研,2021(10):23-29.
[4] 朱卫国.改革学生评价 助推“双减”落地[J].江苏教育,2022(18):1.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