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有效策略浅析

2023-01-10 21:40郭兴龙陆荣华
学周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课堂

郭兴龙,陆荣华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皇台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双减”视域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高效课堂”的要求下,教师应关注、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奠定了一节课的基调,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只有不断提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其注意力,使其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新知识学习中。否则,一旦课堂导入低效化,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制约课堂教学的开展。基于此,为了真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不断提升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艺术性。

一、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提出背景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教师常常忽视课堂导入的研究,一味地沿用单一化的课堂导入模式,难以发挥课堂导入的教育价值。而在“双减”视域下,优化课堂导入方式,提升课堂导入的艺术性,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具体来说,其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进入到新知识讲解中,学生就只能在计划的引导下被动学习。而通过课堂导入的优化和改进,可借助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新知识学习中。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导入的优化设计,实现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导入中激活了自身的思维、探究欲望等,也借助课堂导入将新旧知识有效地衔接起来,真正提升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落实了“双减”视域下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第一,课堂导入目的不明确。每一节课都具备明确的教学主题,无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导入,都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开展。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堂导入方式。但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常常存在偏离主题、教学目标的现象,使得课堂导入无法为学习的主题提供服务。如此,即便是采用了新颖的课堂导入方式,也难以达到预期的课堂导入效果。

第二,课堂导入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唯有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内心产生欲望,才能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新知识学习中。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化学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并未将学生的兴趣置于首要位置,甚至采用简单的方式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如此,无法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忽视新旧知识的连接。化学知识存在极强的系统性,教师在开展课堂导入时,必须要关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但部分教师在实施课堂导入的时候,常常是采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么,现在我们来学习……”。这种课堂导入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也没有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难以发挥课堂导入的教育价值。

第四,课堂导入时间控制不够合理。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奠定了一堂课的基调。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化学教师对课堂导入认识不够,致使其出现了课堂导入时间过短或过长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第五,课堂导入中学生参与程度低。课堂导入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课堂导入研究不够深刻,致使其在设计课堂导入时,缺乏吸引力,学生难以参与其中,制约了课堂导入的价值发挥[1]。

三、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策略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是最为直接、最为简单的课堂导入方式。与其他的课堂导入模式相比,直接导入法直击教学主题,具有极强的明确性,可促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明白新知识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通常,在直接导入中,可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氢气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就直接给学生展示了“氢气制取”的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对火焰的颜色、火焰上方烧杯内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如此一来,在直接导入中凸显了课堂学习的中心,可促使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在直接导入中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以生活为载体导入新知识

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基于新课程下“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理念,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坚持“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将生活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在熟悉的现象中逐渐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以生活为载体的课堂导入方式,可促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提炼化学概念、化学规律,也有效缩短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其对化学知识产生亲近感、熟悉感。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就给学生准备了一块生锈的铁块,引导学生猜测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化学实验。如此,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后续的教学产生了较强的期待心理。此时,教师又给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铁块生锈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铁块生锈的原因”。随后,教师再次追问“铁锈和金属铁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如此,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无法进行解释,给学生创设了认知悬念,可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三)以化学实验导入新知识

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有效组成,也是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途径。同时,化学实验还是进行课堂导入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一些简单的、趣味性的化学小实验,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思考化学小实验原理的过程中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另外,在化学实验的课堂导入中,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溶解度”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就给学生准备了少量的水、白砂糖。接着,教师直接将白砂糖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白砂糖溶解于水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结合“溶液的形成,对白砂糖溶解于水的过程进行描述,并明确溶质、溶液、溶剂三个物质;随后,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实验,学生就会发现白砂糖无法溶解于水中,并出现了晶体。此时,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则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新知识“溶解度”,使得学生明白溶液具备一定的溶解度,一旦超出溶解度,就会出现结晶的化学现象[2]。

(四)以教学情境导入新知识

建构主义者研究显示,知识建构、知识生成均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时,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出符合其“认知发展区”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课堂导入中,就借助了教学情境的导入方式: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因为缺少营养患上各种疾病的材料,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这一导入情境中,明确摄入基本的营养物质是保证人体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旦出现营养不良,就会对身高和器官发育等产生影响。之后,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生活中的饮食现状制订科学饮食计划,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五)以复习导入新知识

初中化学知识存在极强的系统性,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之上。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还应灵活借助复习旧知识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渐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与其他的教学导入模式相比,复习导入法依托于学生所学的旧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积累,可有效降低化学学习难度,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恐惧感,使得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知识学习中。例如,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堂导入中,就以生活中利用酸碱中和的实际案例,对上节课酸和碱的知识进行回顾分析,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学习中。

(六)以化学故事导入新知识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要求,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补充相应的化学故事。同时,化学故事还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契合,以其开展课堂导入,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化学课堂的吸引力,进而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新知识学习中。另外,在化学故事中也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价值,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关键,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几种常见的盐”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借助了化学故事导入法,给学生讲述了侯德榜的故事: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之后,看到我国的制碱工业比较落后,被美国公司垄断。侯德榜非常气愤,就依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塘沽建立其永利碱厂。此后,他不断改进制碱的工艺,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并提出了“侯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接着,教师结合故事内容,告诉学生这里的碱不是碱,而是一种盐,并据此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3]。

四、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导入原则分析

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初中生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认知发展能力、情感因素等,设计出与其学习需求相契合的课堂导入方式。

原则二:符合教学内容。为了提升课堂导入的艺术性,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之前,还应紧紧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针对性的课堂导入方式,确保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相契合。

原则三:具备极强的目的性。优质的课堂导入常常具备极强的目的性,使得学生在课堂导入中,能够明确本节课中将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等,进而在明确的课堂导入驱动下,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索学习中。

原则四: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优质的课堂导入并非单纯地引出新知识,而是在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之上,借助多样化的导入方式启发和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在导入的启发下,对新的化学概念、知识产生疑惑,并随即结合深度思考和学习,逐渐进入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原则五:简洁性。为了提升化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时,不仅仅要关注课堂导入的趣味性,还要坚持“简洁性”的原则,以简洁的语言、内容进行课堂导入,将课堂导入的时间控制在5—10 分钟以内,以免课堂导入时间过长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4]。

五、完善和优化课堂导入评价机制

为了真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构建一套与其相契合的导入评价模式,真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导入评价的有效性。一方面,在对课堂导入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课堂导入的使用效果,还应关注课堂导入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课堂导入设计是否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课堂导入是否衔接得当、引入自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否得当、方式是否灵活,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导入设计是否简洁、清晰、课堂导入中技术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情况等,使得课堂导入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另一方面,还应加强课堂导入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关注课堂导入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等,将其与课堂导入的结果评价整合起来。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升课堂导入评价的有效性,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促使教师在评价中明确课堂导入中存在的不足,为持续改进和完善课堂导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举足轻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教师常常忽视课堂导入的研究,致使初中化学课堂导入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唯有遵循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优化课堂导入设计,不断提升课堂导入的艺术性,才能真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化学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