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双减政策”下如何开展初中英语教学

2023-01-10 21:40:58史一娜
学周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课程标准政策

史一娜

(甘肃省泾川县第二中学,甘肃泾川 744399)

“双减政策”目的在于规范校外培训工作,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与作业负担。“双减政策”一经落实,便对中小学学科教学活动带来了巨大影响,如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作业存在形式的转变等。教师要想通过认真贯彻“双减政策”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应正确认识正在发生的转变,根据转变调整教学设计方案。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促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转变

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单词、读课文、背单词、翻译课文、讲解习题是主要活动,已然形成了固定且单一的教学结构,课堂时间没有被完全充分地利用起来,学生在课下还需要利用大量课余时间巩固英语知识、完成背诵等作业任务。然而“双减政策”落实后,对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在校学习效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上述固态教学结构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结果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以上要求,这使课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催促着教师搭建趣味、灵活、丰富的教学结构[1]。

此外,传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中,部分教师对师生的主客体地位存在错误认识,将自己视为课堂主体、将学生视为客体身份,一味地向其灌输知识,使课堂教学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结构,这是造成学生压力与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因此,为贯彻“双减政策”,教师还应作出调整,改变师生主客体关系,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积极组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

(二)促使作业存在形式发生转变

课后书面作业量过多是造成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所以“双减政策”的提出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目标之一。但是,“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完善知识框架的关键渠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业不容摒弃,要想保证作业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作用,转变其存在形式是正确举措。

(三)促使教学评价机制发生转变

由于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结构与作业存在形式等初中英语教学要素均在“双减政策”下发生了转变,“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定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并且愈发趋于系统化、全面化、多元化,愈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传统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标准已然不再适用于当前环境,革新“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开展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结构、作业存在形式与教学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是以,以下关于“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开展路径的研讨,主要从课堂教学、作业体系、评价机制三方面展开。但是,教师备课实效性、课堂目标科学性、线上服务开放性、课后服务及时性,与“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与效果存在紧密联系。这在提醒教师,基于“双减政策”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对备课、目标、线上服务、课后服务进行研讨同样是重要内容。

(一)研读课程标准,提高备课实效

教师能否在“双减政策”下开展高效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取决于是否进行了高效备课,而研读课程标准是初中英语教师在“双减政策”下进行高效备课的基本条件。教师应着眼于课程标准进行备课,立足“双减政策”背景对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过程展开科学设计,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与“双减政策”要求范围内选择课外辅助教学材料,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指导,增强其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提高“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首先应对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展开深入研读,结合“双减政策”思维理解课程标准内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内容标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内容,按照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课程标准建议进行备课。比如,根据“双减政策”、基于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建议,在备课时设计任务型阅读、任务型翻译、任务型口语交际、任务型写作等活动,提高备课实效,进而在课堂以推进任务的方式开展教学,让高效备课为“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减负增效。

(二)精设课堂目标,瞄准学生素养

任何阶段的教学、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符合一条相同的规律,即“锚定目标、瞄准素养,才能学得到、提得高”。由此可见,教师应瞄准学生素养、精设课堂目标,带领学生找准“双减政策”下的学习方向,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初中英语“双减政策”下的主要教学内容[2]。那么,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内容?新课改将其划分为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四个维度。于是,精设“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四个角度着手,针对不同教学话题设计不同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培养目标,将核心素养巧妙渗透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比如,在Section B 2a-2c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中,教师应瞄准核心素养,在设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篇词汇、短语和重点句型,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目标基础上,精设“培养学生对‘追星’的正确理解与态度,使学生了解中外影视文化差异”等指向文化意识、思维品质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由此,初中生在“双减政策”下的英语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学习,实现全面发展,促进“双减政策”工作目标的达成。

(三)简化教学过程,减负课堂活动

新课程改革以来,创新便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旋律,但在创新教学方面,部分教师走上了弯路,在一些课堂教学中盲目运用与各环节主题不符的创新教学方法,增设课堂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本末倒置,不仅没有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更是为自身和学生带来了负担。所以探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简化教学过程,通过“为课堂活动减负”减轻师生负担。而这要求教师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元创新教学方法的不同应用环境形成准确把握,如微课适用于讲解英语重难点知识、情境适用于阅读理解教学、趣味图片适用于导入新课等,再合理分配不同教学方法在“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间,避免出现“某一教学方法对应的活动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的情况。对此,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时,可以将其分为6—9 环节,在每一环节分配3—8 分钟不等的时间。比如,预设3 分钟趣图导入新课、8 分钟情境自主阅读、5 分钟听力练习、6 分钟多媒体互动、3 分钟口语交际、8分钟微课答疑、5 分钟思维导图小结等活动,每一个过程都具有时间短、内容凝练的特点,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作用,学生能够在不同过程对新课主题、阅读语篇、语法难点等展开针对性学习,最终在“化整为零”的课堂减轻学习负担,在“化零为整”的总结中提高学习质量。再者,简化教学过程是初中英语搭建灵活教学结构的一种表现,能够使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结构满足“双减政策”之“转变教学结构”变化的要求。

(四)用好线上资源,拓宽教学空间

如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指出,学校应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显而易见,当学生与家长的补充学习需求能够通过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得到满足,自然能够减少对校外培训活动的参与[3]。是以,“双减政策”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以政策意见为启发,拓宽教学空间,用好线上资源,利用云班课、钉钉、慕课等在线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免费、优质的学习资源,将课堂教学所用微课资源、网络中公开的其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向学生提供对应的课后拓展学习材料,为他们在课后的自主延伸学习创造积极条件。同时,用好在线教学平台与其他社交工具如微信、QQ 等的交流功能,定期、定时地与学生展开线上互动,为他们解答在课后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让“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线上教学形成“应教尽教,有问尽解”的良好环境。

然而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双减政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需要一定时间,在当前多所初中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校与教师没有提高对“线上免费学习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学生与家长对“线上免费学习”了解甚少,依然出现了选择课外培训服务的倾向。因此,为规避此类问题,在建设、完善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免费学习服务的基础上,初中英语教师还应通过家长会、班级群通知、朋友圈等渠道,向家长与学生大力宣传线上免费学习服务,吸引他们的参与,得到他们的认同。

(五)变革作业体系,发挥促学功能

前已说明,“双减政策”促使初中英语作业存在形式发生转变,这证明了教师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应积极变革作业体系。比如,将部分书面作业转移在课堂上,使课堂成为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主阵地,利用课堂时间对部分书面作业展开批改和讲解。同时,将课后作业设计为实践形式,将书面作业转化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英语实践中放松身心、巩固知识[4]。具体来说,为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完成部分书面作业,教师可对书面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如将作业根据难度划分为三个层级,即拔高难度、中等难度、基础难度。对于基础难度与中等难度的初中英语书面作业,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根据其作业完成情况,对相应题目展开面批讲解,如随堂听力、选词填空、英汉互译等;而对于拔高难度的作业题目,如完形填空、读后续写等,为避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可以将其设计为课后书面作业,以此打造“课内外一体化”的初中英语作业体系,让“双减政策”下的书面作业量少、质高、充分发挥促学功能。

同时,遵照“双减政策”之“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要求,鉴于初中生具有强烈的人格自主意识,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课后作业时,应以开放性实践活动为主,如自选阅读、生活化写作等,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英语材料进行阅读,结合感悟深刻的生活现象进行写作。此番下来,其阅读、写作、英语思考通通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课业压力却远低于过往的英语学习,形成健康、积极的英语学习心态,促进“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和完善。

(六)完善评价机制,关注能力发展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来说,在每一次学习中都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希望和鼓励,是使他们马不停蹄地前进的前提条件,而这正是传统初中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部分教师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更习惯通过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反而忽略了对他们的鼓励和认可,以至于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影响了教学与学生培养效果。因此,“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展开,在立足评价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通过“激励性评价”完善评价机制,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情况的关注上,不仅要纠正其缺乏合理性的英语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还要表扬他们的进步和积极表现,建立“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这一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自信和希望。

(七)做优课后服务,满足学生需求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水平通常会影响学生以及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选择,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有效手段。有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学在“双减政策”下的高水平展开,可以通过满足学生多样化课后“被服务”需求实现[5]。比如,在常规教学日,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学校号召下组织“晚自习”活动,在“晚自习”活动中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帮助他们解决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词汇问题、阅读问题、语法问题、写作思路问题等。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在课后服务中设计“英语阅读角”“英语文化探索”等活动。学生多样化的英语学习需要在课后服务中被基本满足,教学空间也因课后服务的展开而再次被拓宽,让“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充满活力。

三、结语

综上,“双减政策”落地,促使初中英语教学发生转变,让“减负提质”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全新的追求。初中英语教师在“双减政策”下开展教学,应立足备课、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后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让“双减政策”全面作用于初中英语课程,让初中英语教学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课程标准政策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