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郭文君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作为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延伸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身有效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评估与信心感知。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政课教师基于对自身有效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感知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内涵。概念的解读固然受基本内涵的制约,否则概念就成为一种无边界或无所不包的异在;同时,概念的解读又要力图突破基本内涵的单一性与封闭性,善于从职业特性、使命内涵、人才培养等维度充分研判、学理分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进行外延的拓展与延伸,才可能使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把握概念内涵本质规定性基础上达到对自身使命的普遍认知并取得基本共识,进而增强办好思政课的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1]一项针对50余所地方应用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显示,“47.81%的教师认为自己存在‘职业倦怠’”[2]。职业倦怠实质是自我效能感的危机信号。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自我效能感,则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塑造灵魂都没有着落,立德树人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及目前学界尚未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单独列为命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充分研判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致力于从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的独特性、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的时代性、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的人民性三个维度来解析上述问题。
班杜拉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所需能力、技能的差异性,个体对于完成不同活动任务的自我效能也就因人、因事、因情景而异。因此,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解析不是概念的简单套用,也不是概念的天马行空,而是立于职业自身内在规定基础上的独特性解析,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产物。
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专门业务。正所谓“传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职业的社会属性内在规定了职业范围的确定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既不是从事数学、物理等理工类专业技能教学,也不是从事音乐、舞蹈、体育等艺术教学,而是特指从事具有清晰课程边界、完整课程内容、独特教学使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其职业角色层面而言,因国家、学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角色的期望与赋能转换要求而构成了“多核角色”:党和国家政策的解读者、扼守高校意识形态桥头堡的坚定爱国者、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多核角色”进行“二次分析”,厘清多重角色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系统掌握和精准认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守护者的本质角色与教书育人的核心角色[3]。就其职业任务的层面而言,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偏向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注重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强调“德”的涵养,旨在教育引导青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意味着二者在人才培养上必然表现出某些异质性。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持续不断地有效教育激励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把自己的发展融入祖国的发展,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祖国建设,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过程;就是通过文化育人、精神成人、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由“入口”(入学)时的蒙昧状态向“出口”(毕业)时的完满状态循序渐进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转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保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鲜明政治导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保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保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科学理念。基于此而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担当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根本目标;必须始终贯彻以学生获得感为使命、以学生需求为追求的主线主旨,坚持汇其所智、倾其所力、用其所情;必须统筹课内与课外、网上与网下、理论与现实、学校与社会等多重要素;必须善用国家大势、社会大潮、生活大剧中的鲜活素材、生动故事讲好“大思政课”,打造“时时、处处、人人”的全时空育人场域。基于以上论述,从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范围的确定性维度界定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自我精准释疑职业角色并肩负起大学生文化育人、精神成人、立德树人职业任务的坚定信心。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包括“自我需要(索取感)”与“被他人需要(价值感)”两方面。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人在感觉到自己“被需要”“有价值”时便会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并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由此观之,作为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众多因素中的职业需求感亦是我们理应重点考察的对象。对此,习近平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言简意赅地道明思政课教师对于“立德树人、振兴中华”的不可替代性作用。相较于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而言,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铸魂育人功能更为突出。正如清代朱舜水的《劝学》篇强调:“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学育才,为政之先务。”[4]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青年成长关键时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并存,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精致利己主义、唱衰中国、历史终结等错误思想和舆情不仅干扰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树立,也同样削弱了伴随学生成就感而生的教师成就感。鉴于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勇挑重任的使命感、沉着应对的理智感,善于依托理论大课堂,以贯通古今的大历史观讲好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以及光明宏大的未来,以融通中外的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善于依托实践大课堂,把思政课融入火热的社会实践,将思政课推进广阔的天地之中,在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中、与实践的充分互动中、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善于依托网络大课堂,实现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全面衔接、线上线下整体联通,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一体贯通,提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营造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无时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全时空育人场域。如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肩负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课程重任;才能使学生在理论的认同中改变自己、影响他人、引领未来。从这一角度而言,所谓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育人之所需,在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中坚定从教,实现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坚定信念。
如果说一个人因为“有价值”而“被需要”时会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进而形成强大的内驱力,那么,“被要求”同样是“有价值”。“被要求”的出发点在于“被要求”主体尚未到达令他人满意的状态。因而,有必要将外在标准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上升为自身素质,以便达到完满状态。换言之,潜在价值到现实价值的转变离不开条条“规矩”的有力约束。此外,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要求的严格性并不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主发展的否定和替代,而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和重视,不是无视高校思政课教师培养标准的天马行空,而是指向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质量保障运行有效度的战略举措。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要求的严格性并不是否定其他学科教师职业要求的严谨性,而是强调具体职业程度不一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严把政治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政课不仅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而且关系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从课程名称的构词角度来看,其关键词不管是“思想”还是“政治”,无不彰显课程的政治站位。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主动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面临大是大非头脑清醒、行动自觉,才能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对此,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对犯政治错误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实行‘一票否决’。”[5]第二,严把师德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引路者和铸魂者必须要把好师德建设第一关,才能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第三,严把业务关。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教师立德树人、行为世范之本,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不容易讲好,因为它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贯通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整合能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综合创新能力,也就是需要有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因此,从职业要求的严格性维度去解析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就在于研判自己的职业特性之后,将职业要求的外在规约奉为内在发展尺度,进而化为“立德树人”的坚定信念。
自我效能感的情境性特征决定了自我效能感并非一种凝固僵化、固定不变的结果,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研究应该常论常需、常讲常新。也就是说,任何时候研究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都必须与具体的时代、教学阶段相结合。
“时代”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时间标尺,“昭示着历史发展的新趋势,积淀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新信息,展示着社会前进的新风貌”[7]。每个特定的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本质特点的育人使命,因而每个时代都有打上属于自己时代烙印的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8]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源于时代之问,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也必然在解决时代之问中,在以学生需求为追求、以学生获得感为使命感、以学生价值实现助推自我价值实现中获得丰富内涵与外延。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站起来要有强健骨骼。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随着国家和社会性质的改变,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由此确立的国家发展战略,决定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成为这一时期人才培养的根本属性和基本指向”[9]。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起来要有精神支撑。改革开放结束了经济短缺的历史,改善了生活质量,但真正的富有绝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占有,而是物质殷实和精神充实,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理想信念淡化都会影响富裕的质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对人才培养反复思索后,基于教育本质和价值导向,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0]的教育指针。因而,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培养什么人”的战略选择。新时代,强起来要有政治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进入了教育新时代,铸就了新时代教育观。“新时代教育观的第一要义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本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1]所谓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让人民在教育发展改革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所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要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全面教育、和谐教育、终身教育造就“五育并举”“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通过对三个时期“立德树人”之“人”的分析发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是一以贯之的,立德树人的内涵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从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时代青年成长成人成才日益严格的要求,也体现了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职业修养、道德情怀的高标准、严要求。因此,基于“立德树人”之“人”这一维度来解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中对一以贯之的立德树人目标在新时代的坚守,是在新时代致力于时代新人一生成长,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业自信。
所谓阶段性,是指时间段或者事物发展的某一时期。人的认知理解能力、意志承载水平、理想信念追求以及身心发展的过程性决定了“立德树人”之“德”的阶段性。一个人的德行并非天然生成,德行的培养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环环相扣的过程。“德”的养成阶段覆盖了人全部的成长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12]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概念的解读必须紧扣“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必须紧密结合学生身心成长的阶段性与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性,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推进“德”的涵养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向、与实践同频。
小学阶段处于人生的“播种育苗期”,其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进行道德情感启蒙,因而教师要以图片、故事、实地参观等形象化教学以及趣味性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和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中学阶段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相较于小学阶段的懵懂状态,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论思维能力,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独立人格逐步形成,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情境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养成良好政治品格、政治素质。大学阶段处于人生的“灌浆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定性期。相较于小学、中学的体验式、情境型教学,高校则更强调探究式教学,突出在“思”与“辩”中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国内外反复对比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与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学生躬亲实践、知行合一,突破“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纯学问”教学,实现“批判的武器”向“武器的批判”的转化。如此,高校思政课才能充满底气、接住地气、灌注生气,才能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人生大课”,也才能使学生自觉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当中。由体验式教学、情境型教学再到探究式教学的转变,不仅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阶段性体现,也是思政课教师“立德”使命的阶段性体现。因而,随着思政课教师不同阶段思想问题解决而造就的学生成长幅度、社会贡献力度便成为扩大教师影响力、提升教师自我效能的重要参数。从这一维度解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对自我致力于新时代大学生“立德树人”之“德”的接力式传递与无缝对接,进而培养青年大学生以人民为师、与人民同行、为人民服务的大德的积极信念。
所谓人民性解析,其侧重点在于以何高度、以何站位研究问题,强调的是“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人民满意的标准,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才;从社会层面来讲,就是要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人;从个人层面来讲,就是培养立志成才、渴望成才的人,这个集国家要求、社会需求、个人追求为一体的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来担当。总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人民满意的教师。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13]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来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运用国家政权来实现、巩固本阶级的统治,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因此,国家的一切组织机构都要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统治阶级服务。质言之,作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1]。作为承担思政课教育教学任务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则必须肩负攸关“国之大者”的课程责任和历史使命,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以及为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培养后继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达到三个条件。第一,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需要千百万人建设和延续的事业,因此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二,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通过四位一体模式来塑造,即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通过第一课堂教师讲授、第二课堂学团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第四课堂海外研修四个课堂来培养,任何一个课堂教学都要坚持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养提升、人格健全四个着力点并重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时代新人。第三,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才。我们党立志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以上三个条件分别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三维度清晰明了地架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所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家国天下、厚植为民情怀、兼具服务能力、立志引领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需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宗旨,实事求是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在释疑解惑的理论大课堂、火热朝天的实践大课堂、情景交织的网络大课堂中激发学生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素质、开拓服务格局,进而在服务民族、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人类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影响世界、引领未来。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让党放心、让国家满意、让社会认可和让学生受益的效果。从国家层面解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为国育才使命昭示下,对培养一代代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拥有超强服务能力、立志引领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确信。
从社会层面来看,作为系统缓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供给与学生“个性”需求,落实解决一定社会发展要求与大学生实际思想水平之间张力等问题的思政课教师,满足了“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越接近社会要求就越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犹如个体需要的多样性,社会需要也是丰富多样的,主要集中于社会认同、社会动员、社会精神构建方面需求。所谓社会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目标、价值观念等方面所达成的一致认同。为了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协调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道德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个体在社会共同体中和睦相处,推动社会发展生产有序进行,就必须用一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加以引导和规范。“人们基于共同性行为规范、价值准则而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4]所谓社会动员,是社会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以社会身份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发动。从战天斗地的神话传说到可歌可泣的生动现实,从上古时期到今天,中国人民在抗击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紧迫关头,总能凭借内心强大的道德感悟力团结和凝聚起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所谓社会精神构建,是指一个社会精神风貌的构建。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物质“骨骼”,也需要精神“灵魂”,二者缺一不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唯有在精神上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社会精神的存在,使得社会号召力的发挥、社会秩序的建立获得无形却又强有力的效果。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批批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硬、服务素质高、服务格局大的大学生。质言之,作为思政教师可塑的学生“成长幅度”越大、越明显,“出口”学生与社会发展的匹配性就越强,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就越大,也就越能证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有效、教学能力高超、教学技艺精湛,也就越能激发教师潜在效能。因此,从社会需求为己任的角度解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立足社会本位站位下,对自身致力于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坚定信念。
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因和根据。作为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天职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其内在需求的满足、生命价值的彰显唯有在教书育人的广阔天地中、在孜孜不倦的倾情投入中、在学生入学水平与毕业水平的显著增幅中、在毕业生对社会贡献大小中得以有实现的可能。师生是彼此成就、相互成全的命运共同体。因此,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牢牢立足以学生需求为追求基本点,把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追求。如此,才能在艰辛、繁杂的工作中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才能把原本繁重、阵痛的教学过程变成心甘情愿、相互扶持、不断生长的过程;也才能引导学生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由“被动成长”向“自主成长”,实现以一流课程育一流人才,倒推思政课教师行为动机的强化。就青年大学生而言,其内在需求集中表现为对社会适应需要的满足、对享受需要的满足、对发展需要的满足。所谓社会适应需要的满足,即人适应社会、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反映的是人对社会所赋重任的承接力强弱。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个体作为社会“细胞”,其对社会的适应、社会关系的处理,既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法则。个人只有在服务民族、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人类的大格局中增长才干、锻炼本领,才能提高社会适应性。所谓享受需要的满足,即个体某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主要指精神上获得的快乐、幸福感体验。“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16],这种享受,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如果说物质享受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精神享受则是人之为人的升华。人作为社会性的生命,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构成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所谓发展需要的满足,即个体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需要。一种需要的满足是另一种需要的开启。人的需要是一个依次递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一如马克思所言:“需要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动性。”[17]人皆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无论是对社会适应需要的满足、对享受需要的满足还是对发展需要的满足,其归旨在于美好生活的获得。因此,在精准识别学生内在诉求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理论武装学生,让学生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通过诚意正心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既是学生成长的归路,也是思政课教师生命价值的归旨所在。从这一维度解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则是教师以学生需求为追求,以学生获得感为使命感,致力于以自我成长带动学生成才,以学生成长带动社会发展的坚定信念。
综合以上分析,所谓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效能感,概括而言就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自身立足本职工作,融合国家要求、社会需求、个人追求而与时俱进承担好立德树人,实现为党育可靠接班人、为国育合格建设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历史使命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