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

2023-01-03 06:15梁兆桢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民族

梁兆桢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2014年习近平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举行会谈时首次提到“要扩大交流互鉴,增进文化认同”[1],接着指出“文化认同”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2]。文化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于中华民族起着凝神聚力、凝心聚气的作用,并统摄和感召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文化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动态、新动向和新形势,势必会对我国的文化认同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之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认同的内容构成及其阐释

文化认同强调心理的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通过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赞同和承认,实现在文化心理上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以此来区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文化认同以认同文化符号为前提,以认同文化身份为基础,其核心是文化主体对于文化价值的选择和体认。一是认同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民族成员进行民族认知和文化认知的源泉,蕴含着民族成员对于物质要素或者非物质要素的观念和态度,凝聚着民族成员的心理和精神意识,承载着大量民族共识,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国的文化符号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战争与和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精神意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象征。中国的文化符号如故宫、长城、孔子、兵马俑、丝绸、瓷器、功夫等,形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中,构成了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同时,认同文化符号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二是认同文化身份。文化身份,从其特征上看,是指某一文化所特有的特征,具体来说就是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从结构主义角度上看,文化身份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既隐含着一种带有固定特征的“身份”之含义,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成员为了寻求“自我身份认同”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文化身份具体指向了“我是谁”的核心表征,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认同文化身份意味着“我是谁”“我和谁一起”的身份确立,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文化认同的场域,构成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三是认同文化价值。文化认同的核心是文化的价值认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若以文化价值的认同作为导引,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民族成员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意蕴。文化价值的认同作为人的社会性定位,具体表征为文化个体成员对于文化特定价值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其价值认同的标准不能脱离特定的民族结构和框架,是合乎理性的一种对于文化价值的诠释和论证,为文化个体共同价值观的确立提供文化动力。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结构、性质和存在等受到文化个体的价值性肯定时,会反过来影响和形塑国家和民族的结构性表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结构性表征,与之相适应的中华民族文化亦呈现出多元一体性。正是基于这种对中华文化价值的承认、认可和赞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得以确立和巩固;正是基于这种对中华文化价值的承认、赞同和认可,中华民族才得以凝心聚力,生成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基于这种对中华文化价值的承认、赞同和认可,近代中国即使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才仍能保持国家和民族长期的团结和统一。因此,文化符号、文化身份和文化价值的认同共同构成了文化认同的内容结构,通常情况下,维持三种“认同”处于相对协调和平衡的状态,可以形成更加强大的文化认同“力”,如果三者失调乃至被破坏,则会产生文化认同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而且会危及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主要通过揆诸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发展史,揭示了文化认同“从哪里来”的首要问题;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明确了文化认同“为何重要”的核心问题;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了文化认同“怎么增强”的关键问题:标志着党中央对文化认同发展规律及其强化路径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一)习近平通过揆诸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发展史,揭示了文化认同从哪里来的首要问题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五千多年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和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样态,为文化认同的生成建构了主体性来源、奠定了深刻基础。

第一,五千多年的民族及文化交融历史,建构了文化认同的主体性来源。习近平强调,“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3],深刻表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从民族及文化的发展史维度看,中国原始版图遍布着中华民族祖先早期活动的身影,“汉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藏、羌族最先开发了青藏高原,彝、白等民族最先开发了西南地区,满、锡伯、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突厥、蒙古等民族先后开发了蒙古草原,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台湾少数民族的先民最先开发了台湾岛……”[4]4在这样的民族开发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民族发展、民族交融实践中所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汉族文化和以边疆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华民族文化样态,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各族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主体,构成了文化认同的主体性来源。

第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形塑了文化认同的主体自觉性,为文化认同的生成奠定了基础。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承认、赞同和认可的主体自觉性。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结束了古代中国相对分裂的状态。汉承秦制,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开始出现大规模迁徙,发生了大规模民族文化同化现象。历经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多元割据和宋辽金夏几个朝代的更迭发展,到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局面终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清朝末年、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曾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和破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认同工作和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正式崩塌,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得到重塑。尽管民族文化共同体在构建中充满了诸多曲折,但是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民族文化共同体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庄严地宣告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共同体正式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也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和坚强领导下,历经百年风雨沉沦和历史沧桑的洗礼后,重新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习近平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一刻也离不开文化认同。在不脱离“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认同的框架内,各个民族的人民群众有了认同本民族文化的主体选择权力,对于各个民族认同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如何认同民族文化提供了根本保障和指导向度,文化认同主体自觉性进一步得到凸显,从而为新时代文化认同的生成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综上,文化认同的生成既是基于五千年民族及文化交融、发展而形成的主体自觉,也离不开五千多年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沉淀。

(二)习近平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明确了文化认同为何重要的核心问题

习近平在2014年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6],在2019年第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又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7],从而明确了文化认同“为何重要”这一核心问题。

第一,文化认同是激发民族团结的内在动力。文化认同通过其所持有的共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来激励全体民族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进。这些文化特质,经历了长期的沉淀和磨砺,历久弥新,表现出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分分合合,但终究是没有脱离出大一统的局面,充分说明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必然会激发民族之间血浓于水的团结之情。首先,文化认同并不是简单地萌发于各族人民群众对本国和本民族文化自发的热爱,而是基于民族和民族之间相互关系(团结)基础上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自觉承认、赞同和认可。“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能正确阐释和解读其与民族团结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民族团结离不开各民族群众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且依赖于各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结构的正确认识和强烈认同。其次,民族团结的推进源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民族个体对于文化认同的精神力量。文化认同是滋养民族团结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民族个体成员一旦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就会获得推动自己不断发展的活水源泉,增强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稳定性和持久性[8]。文化认同可以开发民族的潜能,调动民族的主体力量,激发民族成员的思想活力,提高其团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团结的情感转化为行动,促进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再次,以文化认同激发民族团结,能凝聚民族智慧,走出中国特色民族团结发展之路。习近平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4]也就是说,坚持走中国特色民族团结发展道路,必须通过持续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完整,这是新时代要坚持的一项基本民族团结策略。最后,破除文化认同张力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推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出现了新特点、新态势和新局面,但也伴随着一系列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特别是由于各民族在现实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保守性、排异性和狭隘性等所衍生出的文化认同现实张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了民族团结。此外,互联网空间的民族文化矛盾、冲突等也会形成文化认同张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9]。虽然互联网等虚拟空间搭建了虚拟的沟通桥梁,为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更多便利、营造了良好语境,提高了各个民族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网络空间虚拟性、自由性与管理去中心化的存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会肆无忌惮地围绕某些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等文化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负责任且脱离现实的话语和言论,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文化认同的虚拟张力,严重影响民族之间的情感,破坏民族之间的团结。一言以蔽之,不管是文化认同的现实张力还是虚拟张力都必须加强防范、管治和破除,才能形成民族之间的“向心力”。

第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团结的基础与关键。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0]习近平运用哲学思维科学分析和论证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的相互耦合,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与关键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思想。一方面,文化认同是一种既能促进民族发展,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国家民族团结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民族文化被创造于各个民族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因此文化认同对各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化认同,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将会出现精神上“钙”的缺失,会导致民族之间的畸形发展,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坠入无尽的“精神深渊”中不能自拔。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化认同,伴随而来的将是各种民族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分崩离析。文化认同不仅指向了以文化为基础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化认同基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思想和“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通过凝聚本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本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为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连绵不绝的精神滋养,力图在思想文化层面达到各民族的统一,进而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许多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其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为典型,不仅在实践中凝聚了大量文化认同意识,而且在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中,为各民族塑造了“多元一体”的统一、美好的中华民族文化形象,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为各个民族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吸引力。

第三,增强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根本性工作。几千年来,经过民族之间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不断融合,各民族在共同开发了广袤的疆土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将增强文化认同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才能解决好新时代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系列问题。首先,将增强文化认同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根本性工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发展提供了隐形的保障,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通过增强文化认同,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将会得到较大提升,党的号召力、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伟大祖国的向心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其次,将增强文化认同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是尊重民族和历史,符合国情和人民意愿的正确选择。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认同工作,曾十几次到民族地区调研和考察,在雪域高原、荒漠戈壁,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等民族地区,亲眼见证了各族人民在精神、文化面貌上的日新月异以及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蒸蒸日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所凝聚的强大向心力,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11],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开展必须以认同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延续性与发展性为前提。再次,将增强文化认同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是把握正确的民族发展方向、符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项科学举措。将增强文化认同和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实践运用,将会进一步发挥文化认同在加强民族互爱、促进民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增强文化认同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的现实反映,也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反对民族分裂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不断深化各民族对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最终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习近平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了文化认同怎么增强的关键问题

实践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丰富和发展。作为人们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的认同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须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7]。针对文化认同怎么增强的关键问题,习近平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2],既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维,又深刻地把握了文化认同的实践指向,即要以教育为导向,坚持把文化认同与其他各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

第一,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认同。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13]并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4]从文化发展的维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认同是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有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寄托着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发展和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做贡献、谋福祉的理想与信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于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认同息息相关,意味着文化认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不懈努力,共同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使民族在文化层次上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方面,要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先进思想和道德精髓,只有吸收和内化这些精髓,才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5]。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尤其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方面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起着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必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16]。因此,要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文化认同,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又要在强化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式的文化身份,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和认同过程中的引领力,在现实互动中不断推动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融合,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实效性。

第二,以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教育与学习为文化认同从自发走向自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8]。文化认同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民族性、社会适应性和文化整合性,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的文化保障,是生发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及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实践维度。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是我国积极推进、全社会着力进行的基础性教育,是增强文化认同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实践性力量。

其一,通过学习和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在文化认同教育上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不断加强对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的认识和投入。发达国家在现代教育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以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为重要依托,以“公民意识”“国家认同”“价值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各种名目为凭借,以“科学化”“系统化”“全民化”为目标,以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公众活动、庆典活动、大众传媒等多种渠道为路径,积极探索文化认同教育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规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17]163。如新加坡一直试图通过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来消除民族隔阂,十分重视培育“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弘扬民族认同感,将国家意识放在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首位,塑造国民的心理归属和意识认同。这启示我们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要坚持教育活动的广泛性,利用一切形式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意识”,通过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和名人传记等形式进行文化认同教育。韩国在文化认同教育上面同样取得了不少优秀理论和实践成果,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在文化认同教育上,韩国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强调崇尚民族的自主性、尊重社会秩序的公益性、互助合作的协同性、正直勤奋的勤勉性、勇于责任担当的奉献性以及合理主动的效率性[17]175。这启示我们,要在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作品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文化认同教育。此外,要加大对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的相关投入。在资金层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按照比例不断加大对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的资金投入。在师资配置方面,不断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提升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在教育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加大监管投入,杜绝破坏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行为的产生。

其二,不断整合国家和民族的各种文化资源,使其适应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在增强文化认同上的发展。在教育互动中弘扬民族文化,传达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为增强文化认同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习近平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过程,需要通过比较和选择、交流和提高,不断整合国家和民族的各种文化资源,择其善者而从之,使其适应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在增强文化认同上的发展,这将极大地促进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在增强文化认同上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深入。此外,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必须站稳中华民族文化的脚跟,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5]。通过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来增强文化认同,既要十分重视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文化认同感,以此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归属和意识认同,也要坚持党中央在新时代文化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进而增强文化认同。

三、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文化认同从哪来、有何用以及怎么增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认同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武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认同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关于文化认同思想的直接专门论著,但是在理论与革命的实践中科学地揭示了文化认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深刻地阐释了文化认同的伟大历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8]295,文化认同集中表现为价值认同,具有历史的特征,每一段社会历史发展都存在着与之相应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无产阶级要想取得工人运动的胜利,进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特殊价值需求与价值目标,必须首先达到思想和价值上的高度统一,认同共有的价值目标和理想信念,才能形成统一战线,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地攻破敌人的堡垒,获得革命的胜利。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列宁十分关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问题,并将消除民族文化隔阂、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看作事关世界民族解放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实现民族解放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贡献。由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化认同的客观基础是物质文化生产,发展方向是推进精神文化的进步,目标指向是培养和形成健康的文化主体,而其核心是价值选择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包括自我身份认同、意识形态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以及生命意义确证等方面”[19]124。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认同的思想为中国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认同、革命文化认同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三大文化认同”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思想。这些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认同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认同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创新。这些重要论述紧扣历史大势、时代脉搏和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对文化认同的来源、目标定位、战略步骤、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和科学回答,对指导新的历史阶段推动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全盘否定人类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以及一切精神文化价值”作为表征,以“动摇中华文化根基,瓦解文化自信”作为目标,以“娱乐化、非主流化甚至反智化”作为手段的错误社会思潮和思想倾向,是历史唯心主义在文化上的歪曲反映,严重影响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20],意味着在文化认同上,要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自觉认同文化发展的伟大意义,并积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坚决同文化虚无主义作斗争。

首先,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依据,对文化认同主体作出了科学、客观的全新指认,是唯物史观在文化认同上的正确反映,从而明确了习近平文化认同思想的理论内涵,肯定了“三种文化”认同的重大意义,为辨识文化虚无主义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对文化认同进行了详尽凝练的全面阐发,明晰了文化认同的核心所在,肯定了文化认同的时代价值,为抵御和批判文化虚无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再次,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反击文化虚无主义的实践方向,为如何科学看待文化认同、如何增强文化认同进而与文化虚无主义作最坚决的斗争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导。最后,认真学习领悟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思想,不但能为党和人民群众的文化世界注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坚定正确的文化认同观,而且能丰富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理论资源,指引党和人民群众通过实际行动打击文化虚无主义者的嚣张气焰,根除其生存土壤,直至最终彻底清除文化虚无主义毒瘤。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认同中所蕴含的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五千年历史,作出了许多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十分切合时代发展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

首先,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条件。习近平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接着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实现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聚焦用力,汇聚起了磅礴力量。其次,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22]13坚持党对文化认同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建党百年来,文化认同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重塑和发展,逐渐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与鲜明标识。再次,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高扬了文化认同在凝心聚力方面的优秀品质,彰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以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揭示了中华民族能够坚定实现中国梦信心的重要原因。这不仅有助于人们立意志力之根,自觉地抵御不良思想和行为,避免在认同问题上东摇西摆,而且有助于人们固凝聚力之本,增强安危与共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识,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最后,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为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突破重重壁垒注入了强大动力,为中国人民战胜各种磨难、创造伟大奇迹提供了巨大能量,全面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认同的极端重要性,要以切实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使之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为解决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发展领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奠定新基础,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和行动指南。

(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新活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最深层的动力源于“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22]435。只有从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对文化认同进行最好的阐释,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激发新活力。

首先,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人类文化发展趋势的问题,即各国文化相互交流互鉴、最终实现相互认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表征上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2]46,接着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2]468。只有积极开展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贯通,才能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文化发展形态,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其次,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重要论述夯实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文化认同观蕴涵着的“义利统一”价值理念,有助于促进其他国家和民族树立正确的文化义利观,相互尊重和认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摒弃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意味着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应该主动分享自己的文化财富,在汲取其他文化精华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文化,实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转化,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时,应该遵循平等和尊重的原则,与世界上其他文化进行真正的对话,虚心学习,共同进步。再次,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文化体系的重大贡献。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3]535,“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命运共同体,愿为世界文明多样化作出大贡献”[22]450,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文化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好的历史时期,也是民族工作尤其是民族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多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的新时期。文化认同的巩固与强化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不受阶级、宗教、贫富、性别和地域的限制,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征在文化上的自觉认同,因此,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一刻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认同。通过此次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实践,充分彰显了文化认同的神圣威力和重要力量,即在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的强大凝聚力的作用下,各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朝着同一个方位、抱着同一个目标,最终战胜了疫情,为民族团结及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关于文化认同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思维误区:一是主张以文化虚无主义来重建文化认同,二是主张将文化认同与现代化相对立,三是主张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精神文化价值的态度或思想倾向,先否定后重建的思维方式显然缺乏现实基础,严重背离了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更不可能以此重建文化认同。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应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对于新的文化,应积极赋予其民族的“个性”,但是又不失全人类的“共性”,应该运用理性的、批判的理论思维对待文化认同的现代性与全球化。习近平关于文化认同的重要论述蕴含深厚的思想内涵,深刻地回答了文化认同“从哪来”“为何重要”以及“怎么增强”等重大问题,这既是人们认识、理解和对待文化认同的科学理论思维,也是人们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科学世界观的反映。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