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美秀
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教育界对学科作业的设计及实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外已有不少教师、学者、工作者等对学科作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探讨[1-2],包括但不局限于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评价、作业管理等方面[3-6],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作业设计准则、方法及标准。发达城市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已经对学生减负、作业设计等展开了研究,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相应研究相对落后。“双减”背景下,本文基于笔者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执教经验,结合地方教学环境特征,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梳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当前对布置课外作业的目标定位,基本可以用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成绩来概括。目标不存在问题,但一味追求巩固课堂和提高成绩,就会导致结果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教师在设计及布置课外作业时,仅运用课本或课堂知识,缺少必要的延伸与发展,不能有效囊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课外读物中的知识。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点教学科目,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本身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天然具备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特征。
片面追求提高成绩的设计目标下,就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课外作业的功利性突出,形式效果远超过实际效果。教师、学校、家长、社会都过分看重成绩结果,忽视学生自身进步发展的多面性,对个体差异性选择性忽略。
课外作业仍以理论学习为主,极大弱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前,都会对课本上的那些理论性内容本能地产生排斥。长时间排斥将导致学生个体产生厌学心理,反而降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课外作业重书面少实践,缺乏能动性、趣味性,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质量不仅要从作业数量上考量,更要从作业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展开。
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提问回答准确性等来制定课外作业的数量,甚至把课外作业当作奖惩手段。对于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减少作业的频率及数量;反之,则增加作业量。就语文学科而言,惩罚性作业大多是机械性的重复。例如,抄写诗词、课文、词汇等,这种措施往往起到反向效果,以规模化作业磨去了学生的耐心和信心,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
目前,教师课外作业设计仍是基于课内教材,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或教学经验较少的教师,因自身对课外作业设计的理解不足,只能根据课堂内容或市面上的教辅材料,布置统一化基础性作业。结果可能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无法通过课外作业获得提升,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面临较大阻碍,会产生挫败感。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形式单一,依然是以简单的习题册、练习题,以及其他文本类为主。年龄阶段决定了小学生的心智成熟度、认知水平具有特殊性,天性上对于理论、文字等的注意力、兴趣热度不能持久。当前的课外作业设计中虽然采用实践的形式越来越多,但大多还是惰性设计,未能贴合学生心理和生活实际,徒增学生和家长的烦恼。
课外作业设计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校管理、作业批改两个方面,现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病。
学校通过学期末抽查语文课外作业,且主要是针对作业文本及作文的抽查,也即其他形式的课外作业并未列入教师考评指标中。同时,对于文本类课外作业,也大多是考察作业的等级、评语,而不关心作业设计的难度、类型。此外,学校只关注教师在课外作业中的参与度,并不关心学生的参与度。这就迫使教师为了应对学校考评,尽量把精力和时间集中于列入考评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管理制度将会“抹杀”教师的积极性。
作业批改与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教师对课外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存在主体单一和评语僵化的问题。虽然现在逐步呈现家长、学生参与到课外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当中,但主体依然是教师。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或担任班主任、行政职务,限于个人精力,会影响作业的有效管理。因此,课外作业批改中仍主要以分数、等级形式,学生据此并不知道具体错误所在。同时,教师在撰写评语时,过于注重结果和实效,不能根据学生个人特点,给予进一步的指导,也未对学生的状态及行动进行后续跟踪和关注,弱化了课外作业原本可能达到的实际高度及效果。
以上从设计目标、设计质量、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教育是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为接受方,教师、学校为执行方,家庭、社会为协助方。课外作业设计的主体理应是学校和教师,以下根据上述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就学校和教师层面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优化策略。
作业,无论是课外作业还是课堂作业,其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凯洛夫认为作业的意义是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完成各种练习来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7],夸美纽斯强调作业的本质是对已有知识或技能的实际操练或反复演练的练习[8]。作业对于学生,是获得知识的工具,对于教师是传递知识的工具,而对于学校则是确保教学的工具。
但是,作业除了工具属性外,同样必须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也即育人的重要目的。杜威曾指出,只要着眼点在于外部的结果而不在于包含在达到结果的过程中的心理和道德的状况和生长,这种工作可以叫做手工的工作,而没有理由称为一种作业[9]。因此,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必须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学生通过作业,可以实现结构性、积极性的变化,可以在认知能力、实践创新、道德品行等多层次实现质变式成长。
意识到问题,或者说发现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以人躲避火灾为例,意识到火灾危害是发现问题,而躲避火灾是解决问题,当意识不到火灾危害时,再矫健的身手也为时晚矣。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意识,对于部分年长的教师更为迫切,年长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很强。但是,受限于早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接受新式教育思潮的速度可能不如年轻教师快速。因此,学校应该在不同场合,借助各种途径,强调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教师自身应努力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借鉴,提升作业设计理论水平。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修,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是作业的明确目标受众群体,但学生同时又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这就强调了在作业设计中不能忽视个体差异性。班级内的学生有共同的身心发展环境,但是其认知能力、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以及家庭环境都存在不同,综合表现为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最终导致学业水平的差异性。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时,要坚持差异理论,根据个体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尽量做到层次性和全民性相结合。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划分依据,作业设计体现一定的梯度和层次;其次,要以学生的学习习惯进一步细分,或分别设置小组、独立作业,或分别设置文字、绘图作业。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动力源泉。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通过丰富作业形式,提高作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就考验教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的洞悉程度。首先,要控制课外作业的时间,随后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实践性、趣味性腾出“地方”。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作业的时间,作业时间或数量与学习成绩不是绝对的正相关[10],特别是对于小学教育,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限度。“双减”政策强调,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时间不超过60分钟。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课外作业的形式创新不断涌现。除了各种游戏和运动,还可以有园艺、唱歌、绘画、表演、阅读、烹饪等,既包括书面表达,又锻炼了口语表达、动手操作。前提条件是,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根据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进行结构化设计,以便在最短的作业时间内,促进学生最大化的思维参与和情感投入。
学校应及时、准确、科学地制定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体系,破除唯升学率或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指标,建立囊括作业类型、作业难度、学生参与度等的综合评价体系。绝大部分改革都是由自上而下的制度、再自下而上的反馈,两者结合形成闭合循环反馈,方使得改革焕发活力与生命力。学校或教研组可定期组织优秀课外作业设计研讨会,分享语文乃至不同学科课外作业设计的试验结果、经验教训等,学校及时把各优秀作业汇总保存,为作业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建立数据库。
教师在评价学生课外作业时,应着重评价主体、方式、标准的多元化,将学生、家长也发展为评价主体,以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家校互评等替代教师单一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语文课外作业时,不以结果论,应该注重评价的过程,了解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探讨,帮助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让评价过程增添人文色彩。评价标准方面,除了分数、等级等主观数据,还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空间想象、思想态度等客观用语,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优秀部分,指出不足,肯定优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在“双减”大背景下,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存在的设计目标不合理、设计质量偏低、作业评价机制匮乏等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据此,从教师和学校层面分别提出了系列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涵盖明确全面育人目标、提升教师设计水平、加强作业层次性、提高作业趣味性、完善作业评价体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