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英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要抓住一个关键词——“建设”。班级是有组织、有着共同意愿的、共同愿景的团队。这个团队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不仅仅指外在的文化布置,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气质,也就是内驱力。没有哪个班集体从一开始组建,就是非常优秀,充满文化气息的,这需要班主任带领班级所有学生,朝着共同的愿景共同奋斗,这个过程就是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的文化,包括外在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和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两部分。外在的班级文化建设从走进这个教室门就开始了。班级里的各个细节设计,都与班级文化相关。内在的班级文化建设则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挖掘,主要包括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活动、班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班级所体现的凝聚力,等等。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依靠班主任和老师以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也就是说,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形成一种努力向上的力量,班级开展的活动也非常有特色,师生在这个集体中会产生幸福感。
笔者以“小脚印”的教学班为例,从班级管理思想文化构建、班级环境、班级教育活动三方面,谈谈班级文化构建的三个层次。四年多来,这个“小脚印”班集体焕发勃勃生机,学生在“小脚印”班一步一脚印地努力成长,人人争做闪亮星,个个争当好少年。
“脚印是踏实的,因为每一个足印都能够映射出我们的过去。我希望在我的班级里,每个孩子都能自觉地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向上,都能凭自己的努力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成为阳光、自信、大方、勤奋的人。”班主任老师带班的理念,就是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要勇敢、坚实地走好每一步。
重视班级环境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营造班集体的软环境,其中文化标识和班级制度建设是最主要的载体。班名、课歌、学生标语、班级格言等的设计和编写,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班集体凝聚力,使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有家一样的归属感。[1]例如,“小脚印”班的班名就生动描绘出这个班级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好每一步的形象。班徽是两个左右并行的脚印,一步一脚印,踏实向前行。班级格言:人人肯学习,事事肯努力,天天有进步。号召同学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爬。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属于自己的天,你终会闪闪发光。
班级制度框架分为以小队为主的组织管理形式和以学科细分后“学习小组”为主的组织管理形式两种。采取小队竞争和个人竞争相结合的模式。班级内要建立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学生干事团队是十分关键的。在班内选举学生干事的时候,一定要选出责任感很强,热心于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以及遵守工作职责,认真负责,按时良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的,且能团结协作、引导同学积极准备各种课外活动,并争取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的同学。也只有形成一个能干的班干部团队,班级制度的管理效能才会大大提升。
班级公约,是从行动上对全班学生指导,且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小脚印”班的班级公约概括为:静——保持安静;敬——尊敬师长;净——教室整洁;竞——竞争向上。四个同音字,巧妙地把班级公约表达得很有艺术性,人人遵守班级公约,班级管理的内驱力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班级制度制约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所以班主任要努力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而教学班是校内各种活动所举办的基础单位,是师生情感交流、精神发展的心灵家园;是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实践载体,承载着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核心功能;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塑”和“他律”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块墙体会说话”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由此,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开始了有益的探索。
教室门口放置“班牌”,贴于教室外墙。班级、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一目了然,每月还会由全班同学评选每月之星和常规之星。班级格言是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选出来的,也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再配上一张全家福,成为这个班级的“名片”。
“彩板报”位于教室正后方,围绕当月主题精心设计,展示着同学们出色的作品。这是同学们展现风采的一块宝地,书法、绘画、手抄报,学生围绕主题,各显神通,都为班级文化建设出一把力。
“学习园地”位于教室后方展板的右侧,展示的是孩子们优秀的作业。能被老师选出来展示作业的同学,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奋勇向前。
“我最棒”位于教室后方展板的左侧,通过小组争星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班主任要从内心相信每个孩子都是那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条件,他们都会发光。开学初下发“心愿存折”,设置不同的星星奖项,并让多名同学保管星星贴纸。以此激励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攀登。或许你的成绩不理想,没关系,只需要在一个方向持续努力,坚持到底,照样也能成功!
“卫生角”在课堂教学右后方。干净,清洁的教学工作环境可以给教师们提供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因此,保证课堂教学清洁尤为重要。在学校教室后面设置了一个环卫角落,每日都由值日生把卫生用具整洁放置。
陶行知老师曾说过:“教学无小事,事事皆教书育人;老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小细节见大智,班长要学会运用小细节影响教育和管理孩子。校长对班级文明建设的把控到位,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2]
学生品德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历史文化的浸润,更需要活动的涵育。班主任老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各类活动,形成课程体系。活动化已经成为班级德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每一位优秀班主任都是特别擅长组织班级德育活动的能手,举办多姿多彩的活动能帮助学生找寻自我,营造分享和合作的班集体,教他们与人相处之道。
每年的国庆节,小朋友们都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和国旗合影,稚嫩的脸庞,天真的笑脸,露出自豪的笑容,这是给祖国妈妈最好的生日礼物。2020 年是我国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班内的小朋友们认真收听了由共青团中央推送的《感谢抗美援朝》为题材的云团课、班队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班队交流活动。队员们畅所欲言,介绍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抗美援朝民族英雄的光荣历史事迹,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激发了队员们热爱祖国、崇尚英雄、努力学习的热情!
在古代,儿童入校念书之前,通常还会有启蒙教师用鲜红的朱砂,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一颗红痣,叫做“开天眼”。当中的“痣”通“智”,意为启动智力,以寄托良好的期望,中小学生自此可以开始眼明心亮,爱好念书,读好书。在班级里举办入学典礼,由班主任教师为孩子们额上点上鲜红的朱砂,从而开启了中小学生的读书征程,也凝聚了对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悠悠情结。
学生要加入少先队,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入队体验营活动分为“我会系红领巾”“我会敬队礼”“我会宣誓”“我会呼号”“我会踏步”“我要申请”“争做美少年”等七个项目。在趣味的教育活动中,小朋友们不但掌握了入队小知识,也学到了入队时所需要的礼仪,小朋友们在欢乐中上学,在欢乐中体验、感受。
人人动手,互相加油,劳动比赛紧张又快乐。在叠衣服比赛中,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响,小朋友们熟练地整理校服,孩子们全神贯注、胸有成竹,将衣服很快系好拉链,折叠好帽、袖,迅速按叠衣服顺序整理好衣服,放在指定位置。
打扫比赛时,将大家分为若干组,开展清扫接力赛,比一比,哪个小队能在最短的时限里将地清扫一遍,最后取得胜利的小队成员,每人加一个星星。
劳动技术竞赛给同学们创造了一次实践锻炼、提高动手技能的好平台,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力所能及的劳动技术,在比赛中敢于挑战自我,释放创新潜力,从而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家庭亲情、家庭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敬老爱幼、贤妻良母、勤俭为家,等等,都反映着国人的家庭教育、亲人价值观。通过给爸妈写一封信、说一句悄悄话,等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亲情、沟通亲情、体验亲情,在行动中表达亲情,增进美好温馨的家庭记忆。
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主题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面向班级里的同学,引导其精神成长的重要项目,所以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重视搭建这个富有班级特色的舞台,多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的快乐。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逐渐学会怎么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启迪才智。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的灵魂所在。班级文化应当是老师与学生在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才能给予学生满足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让班级文化更好地成为班级凝聚力的黏合剂,进而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激活了学生的最大内驱力,进而建立了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它以其生动有趣鲜活的方式,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帮助孩子成长。[3]教师要引导班级学生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化班级心理氛围,使学生掌握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准则,使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在交往中教育学生学会处理好同学间、师生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待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生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在班级这个集体中,班级所呈现出来的心理氛围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整体的建设。
班主任老师还要注意,尽可能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班级成长环境,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允许孩子们有个性,存在差异。特别是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要尽量避免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班级文化共性的做法,使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积极打造富于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形成与同学共享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拥有文化的班集体,在短时间内能形成班级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班级里积极成长。这样的班级,教师、学生、家长更加认同,学生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拥有共同的愿景,能在集体中找到自信,体会校园生活的幸福,拥有自身的成长动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能促进学生个体文化和群体文化的互相渗透和交融发展,可以让班级体现出蓬勃的朝气。同时,文化育人,启智润德,也是学校德育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