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民(山东: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街道百川小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加强深度学习的知识教学研究十分必要。
迈克尔·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其中知识教学的第一重境界便是传递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一门学科中经过前人验证并确定下来的知识。比如,九九乘法口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等等,这些都属于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只有掌握了显性知识,学生才能构建知识“大楼”的框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不管采用灌输式还是启发式教学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向学生传递显性知识。数学教材中包含很多相应知识,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把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显性知识传递给学生。这也构成了知识教学的第一重境界。
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的,隐性知识是对显性知识的深层次发展。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通过人的口头表达传递出来,需要自己体会和感悟。比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就是隐性知识。每个学生虽然都知道数学思维,但是具体怎样形成数学思维则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和摸索。数学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和体系,不仅包含丰富的显性知识,比如,图表、公式、概念等等,还隐含着非常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比如,数学家崇高的数学精神、仔细认真的钻研精神等等。这也是在教材章节最后安排“你知道吗?”环节的原因。比如,学习《约分》时,补充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关于“约分数”的内容。
创生知识是知识教学的最高层次,是新知识生成的过程。知识生成建立在对数学知识浓厚的兴趣之上,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不可能创生出更多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知识创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它需要学生一次次地推理、验证、假设,小学生还不具备这些能力。所以小学阶段的前瞻创生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创生的素养和意识,为初中和高中阶段做准备。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获得对知识的深度体验,并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情境教学是当前教学发展的趋势,教师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知识。
“观察物体(一)”是小学生的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让学生知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初步感知不同角度看同一个物体与所得图形存在的联系,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观察能力。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前作业,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与同伴分享。小学生思维活跃,对玩具一类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在教师任务的驱使下,学生都会慷慨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玩具,描述玩具的样子以及喜欢它的原因。虽然这部分内容不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符合知识教学第二重境界的要求,实现了挖掘隐性知识的目标。然后,教师让学生安静下来,仔细观察自己每天接触的玩具,思考从不同的位置观看是否形状一样。教师的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异口同声地说:“一样的!”学生的回答坚定而响亮。教师继续让学生玩游戏,游戏规定:如果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玩具形状一样,将带领大家开展户外活动;如果形状不一样,请学生上台给大家分享自己与玩具所发生的有趣故事。听了教师的话,学生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实践,并产生疑惑“为什么观察的玩具形状发生了变化?”最后,教师帮助学生解开谜团:因为我们观察的物体大多是不规则的,角度发生变化,形状当然会有所不同。在本节课中,教师从学生最喜欢的玩具入手,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深度体验。
学习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亲历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知识产生的原因,并对知识有全新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生成。
比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本章节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等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首先给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情境是这样设计的:“老师最近发现一件十分奇怪的现象,很多同学将还十分新鲜的水果扔进垃圾桶,这是非常浪费的。所以想了解一下你们平时都喜欢哪些水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平时常见的几种水果图片,让学生依次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经过统计,班级中总共有18 人喜欢吃苹果,12 人喜欢吃橘子,2 人喜欢吃榴莲,5 人喜欢吃香蕉。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疑问:“怎样才能更直观地展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呢?”于是引出了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然后,教师给学生演示绘制条形图的过程:第一步,根据黑板版面的大小确定条形统计图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第二步,在横轴和纵轴上平均分配条形的位置,并确定横轴和纵轴条形的长度单位。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条形统计图绘制的过程,所以课下自主绘制条形图时,可以规避绘制条形图的很多问题。
单向的知识输入往往会让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成长,树立创新思维。
“角的度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初步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可以利用量角器测量一般的角,并正确读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章节的教学重难点是量角的方法。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学生经常不清楚原点的位置以及如何正确读数。在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之后,教师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启知识的探究之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量角器的构造,介绍了量角器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量角器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一个大?哪一个小?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可以采用怎样的方式度量角的大小,从而引出量角器概念。学生纷纷展开讨论,认为可以将其画在纸上,再将纸剪下来比较大小。于是,教师引出量角器的概念,提问:量角器上一共有多少个角度?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度数的变化,进一步认识量角器。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设置问题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这时,教师可以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演示。通过演示,学生掌握了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式。问题导学是当下小学教师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式,因为它适应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正处在探索知识的关键阶段,他们对问题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兴趣,通过问题导学,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问题导学的应用。
深度学习是对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必须意识到深度学习对学生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深度体验,让学生亲历过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进行问题导学,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最终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