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疫病病因及治法研究

2022-12-31 01:35赵东凯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表里医家瘟疫

王 爽,高 滢,赵东凯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长春 130117)

中国古代医家对“疫”病的认识是很早的,早在《黄帝内经》[1]中就有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确地指出“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广泛的流行性。疫病之可怕在于可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中国近三千年的疫病史中,发生次数不计其数。而明清时期更是疫病暴发的高峰期,中医在与疫病对抗的实践中,使得疫病学形成,理论日趋完善,治疗体系成熟。各医家治疫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思想的碰撞中明疫病之缘由,阐治疫之方法,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疫病学经验,可谓是集中医治疫思想于大成。本文欲梳理明清时期医家对“疫”的认识,阐述其发病因素及治疗思路,力求为如今抗疫提供思路。

1 “疫”的认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疫,民皆疾也。”说明疫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普遍易感性。明清时期,对疫的认识得到突破性的进展,达到质的飞跃。吴又可《温疫论》[2]中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创造性地提出疫病的致病因素为“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首创“戾气”学说。后世医家在吴氏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治疫经验对疫病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温疫论》为代表的瘟疫学派。张介宾云:“疫气既盛,势必传染”“病无少长,率皆相似”,总结了疫病具有传染性、易感性和相似性等特点。对于其感染途径,明清医家普遍认为疫病为口、鼻而入。如袁班在《证治心传》[3]中记载:“此病邪由口、鼻吸入者多。”疫邪侵犯部位以吴又可的“邪伏膜原”广为流传,“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所谓横联膜原是也”。明代张介宾提出不同见解,认为疫邪入脑,“气通于鼻,鼻通于脑,毒入脑中则流布诸经。”而清代喻昌则认为“必先注中焦,以次分布上下。”各医家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其缘由大概为吴氏所认为的戾气可分为多种,它是致病因素的总称,感染不同的疫气,侵犯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疫病,传变规律有异。各医家所处历史时期不同,所闻、所见、所感并非同一种疫病,故见解自然不同。然而各医家都以整体观为出发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总结疫病的临床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诊疗方法,使疫病理论、防治体系愈发成熟。

2 发病因素

2.1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可分为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纵观历史,明代的疫灾分布以南多北少,其主要原因是受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4]。《巢氏病源》云:“南地暖,故太阴之时,草木不落黄,伏蛰不闭藏,杂毒因暖而生”。社会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瘟疫的频度呈上升态势[5-6]。人口密度可谓是疫灾的奠基石[7],人群密集,流动量大,疫病越容易传播。永乐二年至崇祯十六年,北京城暴发传染性疫病就达十余次。究其原因,北京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灾民聚集,且当时的北京中公共卫生设施差,大便“则停沟中,侯春而后发之,暴日中,其秽气不可近人,暴触之辄病”“又多蝇蚋,每至炎暑,几不聊生,稍霖雨,既有浸灌之患,故疟痢瘟疫,相仍不绝。”河道藏污纳垢,环境污染,酿生“疫毒”之气,成为酿疫之媒,为疫病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2.2 气候因素 自然气候的严重反常与疫病的发生、流行密切相关。如《礼记·月令》云:“孟春行秋令,则民病大疫。”明末清初,正处于“小冰河期”(1550~1850),气候异常寒冷,冷暖交替多变[8]。而此时,疫病大流行,是我国史上第二次疫病高峰期。巧合的是,第一次疫病高峰恰好与始于2 世纪后半期的寒冷期时间上相吻合。由此可以证明,气候的异常变化是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为疫病的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自然灾害 古人云“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意即自然灾害发生后必然会导致疫病。乾隆时期有相关记载:“崇祯十三年,春夏不雨,蝗蝻大作,结累渡河上,城坦如平地,麦尽食秋禾,人饥相啖,瘟疫死者枕籍,就食他乡者亦毙于道。”自然灾害中以旱、水、蝗、和饥荒最为常见,随之影响了自然、社会环境,并削弱了人体正气,使疫疠病毒利于滋生繁殖,侵犯人体,诱发瘟疫广泛流行。

2.4 战争灾害 战争对疫病的影响亦十分巨大,所谓“大兵以后,必有凶年”。清朝晚期,太平天国的战役发生后,全国各地爆发了大小规模不等的疫病[9]。如《(宣统)临安县志》[10]载:“时大兵之后,继以大疫,死亡枕籍,邑民几无孑遗。”战争带来的饥荒和疾疫比战事本身的伤亡实际数量来得更大,危害更为严重[11]。

2.5 文化因素 由于当时的普通百姓对疫病认识有限,对防疫等卫生知识的不足,使疫病的流行范围扩大。“信巫不信医,每病必召巫师迎神”是当时民众的一种普遍认知。生病后,即使是凶险的疫病,人们也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鬼神怪力上,而不是积极就医,延误了病情的治疗,加速了疾病的发展,导致疫病进一步流行。由于对疫病防治知识的缺失,害怕感染,人们对死尸往往不加掩埋,随意处理,致使更多人感染,如周扬俊所述:“因胔骼掩埋不厚,遂使大陵间积尸之气随天地之升降漂泊远近,人在气交之中,无可逃避,感之而病而死。”明清医家认识到疫病的发生是天、地、人多因素的共同结果。如刘松峰《松峰说疫》[12]中云:“瘟疫之来无方,然召之亦有其故,或人事之错乱、天时之乖违、尸气之缠染、毒气之变蒸,皆能成病”。是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的体现。

3 明清医家论治“疫”

3.1 专方论治 吴又可提出“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这是关于针对病原寻找特效药较早地认识,然受到当时医疗条件的客观限制,“不知何物之能制”而未能实现。但不同于传统的辨证论治,明清温疫学家治疗疫病时,打破陈规,以专方治疫。由于疫病的病因特殊,传变规律有迹可循,症状每多相似,故各医家在对病因、病机的整体把握上制定专方而有针对性地治疗,做到万人一方,药专力宏。如余师愚以清瘟败毒饮治疗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的疫病,他强调“不论始终,以此方为主”。陈良佐述“以上三十六般症状,解热疫也,均宜以陪赈散服之”,共列热疫三十六种症状,皆以陪赈散一方治疗。后世杨璿更名陪赈散为升降散,以升清降浊,衍生治疫十五方,对后世温热病的治疗颇具贡献意义。李炳思根据“轻清开肺舒气,芳香以醒胃辟邪”的原则制清气饮为治疫主方。专方治疫突破了传统中医辨证的论治局限,是辨病论治的体现,对疫病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及可重复性,适用于疫病的客观现实。这种突破创新的精神成为温疫学派的学术灵魂,对疫病治疗作出的最大贡献,也给后世以很大启发,现如今治疗新冠也应用这一原则。

3.2 三因论治 由于疫病的发生与天、地、人等诸多因素有关,故明清医家治疗疫病根据“三因治宜”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1)因时论治。陈良佐云“每岁自交春分,天气渐热,疫毒渐炽。四月后,天气愈热,疫毒愈炽。一交秋分,天气渐凉,疫毒得凉即解”,指出发生在春分之后、秋分之前的为热疫,用陪赈散治疗。2)因地论治。疫病受特定的地理因素影响,治疗时也应重视方土。《时病论》[13]记载:“瘴疟之证,岭南地方为多也……先宜宣窍导痰法,探吐其痰,然后辨其轻重表里为要。其轻者在表,宜用芳香化浊法加草果、槟榔;其重者在里,宜用和解兼攻法为治”。3)因人论治。《医学源流论》[14]载:“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疫病的治疗过程中亦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及年龄不同治疗有异。吴又可言:“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刘松峰亦主张治疗需根据老少虚实,病之深浅而斟酌用药。对于虚重邪轻,先补后攻;邪胜于虚则先攻后补。攻补之间,视人而定。

3.3 分期论治 对疫病分期而治的思想,在古代先贤中就以萌芽。刘松峰论述:“未病之先,已中毒气,第伏而不觉;既病之时,毒气勃发,故有变现诸恶候。汗下之后,余毒往往未尽,故有自复之患”,可见“伏而不觉”“毒气勃发”“自复之患”与现代传染病学的“潜伏期”“发作期”“恢复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吴又可亦云:“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伏邪可视为伏而未发的“潜伏期”,行邪即视为症状已表的“发作期”。当时医家对疫病的治疗多着重于诸证渐显的“发作期”,以攻邪为第一要义和疫邪“解后”的“恢复期”,此时注重“养阴”之法的应用[15]。

4 明清医家治“疫”法则

4.1 逐邪要早,重在下法 由于疫病临床表现多变,起病急骤而传变迅速,病情凶险,所以明清时期的医家提出祛邪要趁早,其目的为“乘人体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 。”吴又可指出“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客邪贵乎早逐”是吴又可针对疫病治疗创立的一大法则。根据客邪所在部位及性质,提出因势利导是治疫之本。吴又可言“邪自窍来,未有不由窍而出者”,在因势利导的思想指导下,予用汗、吐、下等法使邪气有出路。而在诸法之中尤重视下法,吴又可云“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表明了温疫病用下法有别于伤寒燥结而下,此时下法意欲给邪气以出路,尽早逐邪,疏通表里三焦气机,正所谓“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尽通”,赋予了下法新的内涵。李兆贞亦表示“早泻行其疫毒,可获再生之庆,若执迷不悟,俟各症出齐而后泻,不免有顾此失彼之忧”。故明清时期的温疫派医家提倡“下不厌早”的观点。然,下法也需辨“人之虚实、邪之深浅、势之缓急”,不可妄用。

4.2 调畅气机,贵在和法 明清医家治疗“疫”病重用和法。吴氏认为疫疠之气由口鼻侵犯人体,邪伏膜原,若邪气在膜原之间不表不里时,则汗之徒伤表气,下之徒伤胃气,药石不能达。故吴氏创达原饮疏利膜原,使邪气破溃、离膜原,或出表,或入里,伺机而动,调和气机,是谓和法的表现。和法还体现在寒温并调、补泻并用、表里双解。因时疫之邪常夹他邪,疫邪的性质多表现为“热”“毒”为主,兼夹之邪以“寒”“湿”为主,故治疗上常寒温并用,以调畅气机,汇通内外;疫病的发生常为内有正气不足,外感时疫之邪,故扶正与祛邪并治、标本兼顾;吴氏根据膜原学说创立了表里九传,即“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偏胜、表里分传……”等,表里同病时常有之,故治疗上予表里双解[15]。疫病病机复杂,病性寒热错杂,常几种治法合用,“合”即“和”,有其临床实用价值。

4.3 清热祛邪,重在解毒 戴天章在《瘟疫明辨》中指出:“时疫贵解邪热。”这是由于医家普遍认为疫病性质为温、为热,而诱发其所感的疫疠之气为毒邪。邵登瀛言“天下秽恶之气,至疫为毒极矣”。杨栗山亦言:“杂气者……乃天地间另为一种疵厉旱潦烟瘴之毒气”。因此,清热解毒在治疗中尤为重要。喻嘉言主张“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治疗三焦瘟疫,“兼以解毒”贯穿始终,开清热解毒之先河。余霖认为“疫既日毒,其火明矣”,治疗亦推崇清热解毒,并创立了清瘟败毒饮,用药方面重用石膏,提出“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16]。温疫学派基于对疫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广泛应用清热解毒之法于临床,疗效切实,为后世治疗疫病提供诊疗思路。

4.4 生津润燥,注重养阴 明清医家治疗疫病重视养阴。究其原因有二:一乃疫邪多为阳邪,易化燥伤阴,疫病后期,津液耗伤为主要病理表现;二乃疫病的治疗多为攻、为下、为清,治疗失当则易伤津耗液。吴又可提出“温疫邪热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养阴以退余热,治以清燥养荣汤。吴鞠通则治以甘寒养阴法与咸寒养阴法两大法则。刘松峰在六经治法中,亦不忘滋阴,选用玄参、麦冬、芍药等滋养阴液。“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4.5 扶助正气,预防为先 明清医家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对疫病的预防亦有不少贡献。如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指出:“凡近视此病者,不宜饥饿,虚者需服补药,宜佩安息香及麝香,则虫鬼不敢侵也[17]。”提出了接触疫病病人后,予以扶助正气的补药,以及外佩戴香囊避其浊气。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天行瘟疫,取出患者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18]。”这是高温处理患者衣物,以消灭病原的方法。而众多防疫措施中,则不得不提人痘接种术,其在明代中后期即已流行,不仅在中国广为盛行,并流传海外,为牛痘接种术奠定基础,是现代医学特异性疫苗的先驱。

5 结语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历经无数次疫病的“洗礼”,却依然繁衍生息、繁荣昌盛,得益于中医特色治疫理论、治疗方法。纵观明清医家对疫病理论的认识、临床诊治的方法,无不蕴含着开拓创新的意识与灵活变通的思维。中医学者应继承圣贤治疫的学术思想,结合当代疫病特点,用于实践,敢于创新,使中医学为人类健康福祉发挥光与热。

猜你喜欢
表里医家瘟疫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绘画中的瘟疫(上)
Bian Que
制度框架: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新维度
瘟疫算个啥
曹永华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反讽:基于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张力诗语探究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