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宇,刘文科,高泽正,谢伟楠,张海宇,李修洋*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经典是中医思想的载体,是中医临床治病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背景和疾病谱的改变,传统中医理论已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其内涵和临床应用亟须扩充。“三焦”理论最早由《内经》提出,经历代医家补充完善,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辨证体系。仝小林院士基于传统“三焦”理论,提出了“四焦八系”理论体系,在弥补传统中医的解剖学不足的同时,进一步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1.1 三焦的含义 “三焦”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其意义有3 个层面。一为六腑“三焦”。《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明确提出三焦为六腑之一,泻而不藏,满而不能实,有受纳、传化之用,与胃、大肠、小肠、膀胱等都是实质性的器官。二为部位“三焦”,指根据脏腑所处的部位和相应的功能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焦。《灵枢·营卫生会》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入膀胱,而渗入焉”,指明上中下三焦的分布及位置。上焦由咽至膈,布满胸中;中焦从胃中出,居上焦之下;下焦别出回肠,布及膀胱。三为经络之“三焦”,指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阐明了三焦经的循行路线及络属关系。因此,三焦广泛含义有“六腑三焦”“部位三焦”和“经络三焦”之分。
1.2 三焦形质之争 《内经》中对三焦实质的记载较为明确,然延至《难经》,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这与《内经》“有名有形”的论述不一,三焦形质争论随之出现。
1.2.1 三焦无形论 认为三焦有名无形者,多指三焦不同于一般脏腑有物质形态,且分属人体的不同部位。《难经·三十一难》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指出三焦是运行水液饮食的通路和气之终始,及其所处的人体部位,与《内经》中部位三焦的含义相同。《中藏经》对三焦的论述多达十余处,其中,《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云:“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名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形者也,亦号曰孤独之腑。”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是水液流通的通道,并根据其流通的部位分为上、中、下三部,合称三焦。后王叔和、孙思邈虽也认为三焦有名无形,但均提出了三焦按部位划分。
1.2.2 三焦有形论 各朝医家对三焦的形质抱有不同看法。如宋代陈无择提出三焦有形论,认为三焦是脂膜;明代虞抟认为三焦在“腔子”内,体有脂膜,包罗五脏六腑;明代汪昂认为三焦位于胸腹腔内;清代唐容川认为“三焦即人上下内外相联系之油膜”等。随着西学东渐,医家们受到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对三焦实质新的探索。苏云放认为三焦具有免疫防御的功能,其门户为膜原,与西医学中的淋巴系统、网状内皮系统相近[1]。张发初将在X 线下观察到的人体3 个互不相通的腔室与上中下三焦一一对应,认为胸腔属上焦,腹膜内腔属中焦,腹膜外腔属下焦[2]。陈潮祖提出了“膜腠三焦”的概念,认为三焦由膜原和腠理两个部分构成[3]。此外,还有三焦神经丛说[4]、管道说[5]、受体说[6]、微循环说[7]、离子通道说[8]等。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对三焦的认识多基于功能层面,并以此作为定义及划分的标准。现代中医分科的出现使得三焦实质的研究更为具体,并呈现出不同领域的研究特点,如有学者从内分泌角度认为三焦与脂肪组织密切相关[9],从病理学角度认为三焦由支架、胶原、细胞组成等[10],至今尚无统一定论。但共同之处在于上、中、下三焦的划分均具有相似的功能或解剖位置,如上焦与心、肺功能相关,可包括与心、肺功能相关的呼吸膜与胸膜、心包膜[11],或心丛、肺丛、胸段脊柱两侧神经丛状结构,或胸腔等[3]。
综上,“三焦”源于《内经》,虽历经“有形”“无形”之争,但其临床意义不断扩充,逐渐形成“三焦辨证”以指导临床。
1.3 三焦辨证 三焦理论源于《内经》,发于《难经》《中藏经》,但多涉及三焦的含义及功能,对三焦的临床应用方面论述较少。三焦辨证是部位三焦的延伸应用,指根据人体的空间分布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六经辨证,将三焦辨证纳入其中。书中阐述了三焦受邪后的病理状态,“如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明确提出了“上焦得通”“理中焦”“利在下焦”的治则治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三焦的部位与脏腑关联,上焦主“心肺之病”,中焦主“脾胃之病”,下焦主“肝肾之病”,阐述了三焦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及相应的治则治法,体现了三焦辨证的思想。宋代《圣济总录》对三焦的理法方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为后世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焦辨证思想以上中下三焦为纲,在此之下再细分寒、热、虚、实。明清时期,温病学发展,三焦辨证在温病学领域逐步完善。喻嘉言将三焦辨证应用于温疫,提出温疫需从上、中、下三焦分治;叶天士提出了温病在三焦的传变规律及用药原则,并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相结合。吴鞠通建立了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把三焦辨证作为温病学辨证的基本纲领。他以三焦为纲,归于脏腑,即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以确定病位,同时系统论述三焦分属脏腑的病因病机,后再定病性、病势,进而确立治法、方药。
三焦辨证不仅是温病学的辨治核心,在现代临床中对内外伤杂病的治疗均有指导意义。当病变部位有明确的上中下部位区分或分属不同的脏腑时,三焦辨证能发挥其部位辨证的优势,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疗上焦心肺疾病,用药常选清宣发散之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疗中焦脾胃疾病,用药常选运化平和之品;“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疗下焦肝肾疾病,用药常选沉降味厚之品。三焦辨证亦可应用于有明确传变规律的疾病中。如有学者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属上焦,以温心阳、益肺气为法,临床糖尿病期属中焦,以温脾阳、益中气为法,失代偿期属下焦,以温肾阳、扶元气为法[12];甲型H1N1 流感初期犯上焦肺卫,继内传中焦阳明,终至下焦肝肾,以清热解毒、宣肃肺气治法贯穿始终[13];鼠疫初期属上焦,重用“清”法;中期属中焦,见“症”用下;晚期传入下焦,驱邪同时不忘滋阴等[14]。
四焦八系理论是仝小林院士在传统三焦辨证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医藏象学和现代解剖学及生理、病理学认识提出的。其中四焦包括顶焦、上焦、中焦、下焦,把人体分为4 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相应的脏腑功能和经络体系,顶焦包括神系、髓系,上焦包括心系、肺系,中焦包括肝系、胃系,下焦包括溲系、衍系,合称四焦八系[15]。和传统三焦理论相比,四焦八系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2.1 扩充完善了传统中医对脑、髓等功能的认识 传统中医将人体按部位及功能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焦、中焦、下焦,分别对应膈以上、膈下脐上、脐下。受朴素哲学观的影响,现代解剖学中脑与髓的功能被传统中医归结于心。早在先秦时期,《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认为心是人思想、情志的载体[16];至战国时期,心学盛行,认为人的思维、精神、意识均由心主导,对中医理论起到了重要影响,如同时期的《素问·调经论》云:“心藏神”,《灵枢·大惑论》云:“心者,神之舍也。”在生理、病理上把一切精神、情志活动归结于心的病变。心的物质基础在血与脉。《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故“心主神”理论在对血脉失调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较好的疗效,但对于一些现代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欠佳。目前国内的一些中医专家也认识到“心主神明”的局限性,认为神明由脑所主,提出脑神逆乱是情志致病的基本病机,也是脏腑功能紊乱的激发病机[17];“心主神明”的实质是“脑主神明”等[18]。关于“脑主神明”,古籍中多有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描述了脑、髓的位置与走行,并以小儿生长发育与癫痫为例,说明“灵机记性在脑”。书中通窍活血汤广泛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19],方中“麝香最要紧”,现代研究表明,麝香酮可通过正常大鼠的血脑屏障快速聚集于脑组织内[20],且麝香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神经恢复[21],可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脑、髓相关。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仝小林院士认为,“五脏藏神”“心主神明”“肝调畅情志”的本质为“脑主神明”。脑控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主管人的思维、意识,称为神系;脊髓控制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主管人的感觉、运动,称为髓系。并根据解剖学位置,将两者所处的颅腔和脊髓腔单作一焦,名为顶焦。
2.2 结合中医藏象和西医生理提出“八系” 现代医学将人体器官根据功能分属于运动、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八大系统。中医有五脏六腑,对应不同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与循环系统相似;肺司呼吸,与呼吸系统相似;肝主疏泄,与内分泌系统相似;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主人体的消化功能,与消化系统相似;肾主水,肾藏精,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相似;脑控制精神、情志,与神经系统相似;髓控制感觉、运动,与运动系统相似。因此,仝小林院士提出中医的“八系”,神系、髓系、心系、肺系、肝系、胃系、溲系、衍系,并根据脏腑所在的空间部位、经络走行与“四焦”相对应[22]。
2.3 四焦八系诊疗心法 相较于《圣济总录》中以“三焦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四焦八系理论在诊疗上依据各焦各系的临床表现,提出了针对性更强的诊疗方案。
顶焦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不足和亢奋,故以刚柔辨证为总纲。神系具有主神明,司神志的生理功能,神机逆乱或神机失用是其主要发病特征[23]。抑郁症为神系柔证代表性疾病,仝小林院士认为,抑郁当从肾论治,“扶阳则阴霾自散,壮火则忧郁自除”,多以扶阳散霾为法。躁狂症为神系刚证代表性疾病,多以通腑化痰、镇心安神为法。髓系具有充养脑,主经,司运动的生理功能,易受外邪侵袭,多虚亦有实是其病理特点[24]。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为脑髓不足代表性疾病,多以填补脑髓为法。脊髓空洞症、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髓损伤为脊髓不足代表性疾病,多以益精填髓为法。髓系风湿病为髓系亢进代表性疾病,多因感受外邪为主,治以透邪为要,以驱邪扶正为主要治则。
上焦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气血瘀阻,故以气血辨证为总纲。心系具有主血脉,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以脉络瘀阻为发病基础,气机郁滞、内外合邪、阳微阴弦为主要发病特点。心因性精神障碍、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难治性心衰为心系代表性疾病,在治疗上以调畅气血为主要治则,根据具体病机,施以活血、化痰、理气等。肺系具有司呼吸、行气血、御外邪、调水道的生理功能,以易感外邪、易生瘀、易生痰饮、易藏邪为病理特征。感冒、疫病为肺系外感病代表性疾病,仝小林院士认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之黏膜亦为表,感冒当从“黏膜”行六经辨治。疫病当从“土壤”和“种子”两个层面考虑,扭转机体的偏态[25-26]。哮病、喘病、咳嗽、鼻鼽为肺系内伤类代表性疾病,其核心病机是宣肃失常,审机求因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常在宣肃肺气的基础上化痰祛瘀,流通气血。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是肺系感受外邪则反复发作的代表性疾病,需在常规辨证治疗上适时透邪,以去病根。
中焦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饮食相关的疾病,与中焦壅滞、气机升降失调密切相关,故以升降辨证为总纲。胃系具有消化吸收、精微代谢、固表御邪、升降气机的生理功能,以兼杂发病、气机不调、邪伏膜表、代谢紊乱、血不归经为主要病理特征,助运为脾胃系主要治法。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是中焦胃系代表性疾病,仝小林院士提出“态靶辨治”理论体系以指导临床诊疗[27]。仝小林院士认为,糖尿病有“脾瘅”与“消瘅”之分,并将糖尿病分为“郁、热、虚、损”四态(期),在各态下分证,并依据态、证使用相应的靶方、靶药。如“热态”痰热互结证,小陷胸汤为靶方,黄连为态靶同调药,可清痰热,畅气机[28]。呕吐、脘腹胀满、郁火内热是中焦胃系气机失调的代表性疾病,仝小林院士认为在临床治疗时应重视胃内的有形实邪(痰饮、积食等),邪去胃气通降,再适时补虚,以助运化。郁火内热者,以升阳散火为法;脾胃气虚者,以补中益气为法;湿热郁遏者,以益气升阳、清热化湿为法。消化道(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是中焦胃系感受寒湿、疫戾邪气的代表性疾病,治疗上根据临床不同疾病,适时予温中散寒、化湿清热、泄浊透邪等治疗。肝系具有调畅气机,运行精血津液,助饮食消化,调节情志的生理功能,以升降失司、土壅木郁、肝气郁结为主要病理特征。脂肪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为肝系代表性疾病。中满内热为脂肪肝核心病机,治疗上以消膏护肝、减肥降浊、活血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气、血、水运化失调是肝硬化核心病机,治疗上以活血、通络、扶正、健脾为治疗大法。自身免疫性肝病属脏腑风湿的范畴,在治疗上以复感为机,以透邪为首要治则,根据伏邪浅深及病程长短按阶段施治,扶正祛邪。
下焦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肾中精气阴阳失衡,故以阴阳辨证为总纲。开合有度是溲系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负责水液代谢中废物的排出,其发病特征主要与泌尿系统的功能障碍相关。泌尿系感染、慢性肾衰竭、尿路结石为下焦溲系的代表性疾病。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早期多以清利湿热为法,中期在清利湿热基础上补益肝肾,晚期多以补肾降火,滋阴解毒为法。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以温阳利水、清热祛湿为法。慢性肾衰竭以脾肾阳虚为本,浊、毒、瘀为标,以通络化浊,补气养血为法。对于体积较小,可促排的尿路结石以行气化瘀通络法治疗。衍系具有藏精、主生殖的生理功能,以多虚、多瘀、易感邪气为主要病理特征。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盆腔炎、阳痿、滑精为下焦衍系的代表性疾病,治疗上以滋阴填精,温补命门之火为总治则,以恢复肾中阴阳平衡。感受风寒湿邪的月经失调属“胞宫风湿病”,治疗上强调透邪散邪,并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有所侧重,经期活血逐瘀散邪,非经期扶正壮阳散邪。月经量少者以润燥为主,补充人体精血津液。围绝经期综合征以益肾填精、调补阴阳为主要治则。子宫肌瘤常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等合并出现,多由情绪郁结所致,进而痰凝血瘀,故在治疗上以开郁散结,化痰逐瘀为主要治则。盆腔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多由外感湿热邪气与痰瘀胶结下焦,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消积为主要治则。慢性盆腔炎可由急性盆腔炎转化而来。感受风寒湿邪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属于“脏腑风湿”范畴,以温经散寒透邪为主要治则,以活血通瘀为主线治疗。阳痿遗精以补肾壮阳为主要治则,同时不忘通络起痿。
传承和发展是中医药历经数千年而泉源不竭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医学术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医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四焦八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是诠释这一问题的生动示范。在科技发展进步的今天,仝小林院士借鉴西医学研究成果,认为包含脑和髓等重要脏器的“顶焦”也应为一焦,提出“四焦八系”理论,对人体生理、病理学做了系统梳理,明确了各焦各系代表疾病的治则治法,对临床遣方用药起到了指导示范作用。“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促进中医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