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猛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花儿”是一种流传于我国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的歌唱形式,受到回族、汉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人民的喜爱和传唱。“花儿”的演唱超越了特定区域,也超越了特定民族,这一特点与“花儿”的实际社会功能有密切关系。“花儿”这一歌唱形式的最早的社会功能是用于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因为“花儿”多是口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和社交形式的变化使“花儿”这一演唱形式已几近绝迹。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相关文化部门对“花儿”这一传统歌唱形式进行了保护和传承,并于2006 年5 月20 日将这一传统歌唱形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9 月,“花儿”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儿”这一歌唱形式最早产生于600 年前的明朝时期,由于“花儿”多是由青年男性进行演唱,所以,“花儿”又名“少年”。歌词常用各种花儿比喻青年女子,以表达青年男子对自己心仪女孩的爱慕之情。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重视,相关文化部门于每年的农历四到六月期间西北各地举办以对唱花名为主题的专门聚会——“花儿会”。
对“花儿”这一歌唱形式的最早记录出现于明朝诗人高弘的诗句中,诗词如下:
青柳垂丝夹野塘,
农夫村女锄田忙。
轻鞭一挥芳径去,
漫闻花儿断续长。
由此可见,“花儿”这一演唱形式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之中,这使得“花儿”的歌词极其口语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不同地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对地方音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一流传于西北的歌唱形式也是如此。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势开阔,这导致西北人性格热情豪放、洒脱敦厚,这也使得西北本土的歌唱形式“花儿”音调悠扬高亢。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轮唱等形式,一人独唱的形式被称为“漫花儿”,男女对唱的形式被称为“对花儿”,三人甚至多人演唱的形式被称为“合花儿”,其演唱以男性为主。
“花儿”摆脱了区域性,这使得不同地区的“花儿”在演唱时既保留了“花儿”的完整性,又在演唱形式和风格上存在差异。流传于宁夏的“花儿”在演唱技法上多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形式,节奏自由、旋律悠扬。由于其传承以口传为主,因此其演唱较为口语化,歌词加入了较多的方言衬词和地方俚语,歌词内容非常广泛,且多把女孩子以花做喻,使得多数“花儿”的内容是描写男女情爱的。宁夏“花儿”在曲调上融入了陕北“信天游”的特点,甚至融入了伊斯兰咏颂《古兰经》的音调,风格独特,因此,又被称为回族“花儿”,其代表曲目有《黄河岸上牛喝水》《看一趟心中的尕花》《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等。
青海“花儿”产生于特定的区域,与宁夏“花儿”略有不同。青海南邻四川,这使得青海“花儿”具备巴蜀民歌的特点,在青海西部地区,流传着一种名为“河州型花儿”的山歌,此种类型的山歌有一种脍炙人口的歌唱形式——“仓啷啷令”[1],而《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就是把“仓啷啷令”融入声乐作品的一次成功尝试。“河州型花儿”的词体结构是典型的四句式,且对照工整。比如《雪白的鸽子》的歌词:
左边的黄河
右边的石崖
雪白的鸽子
水面上飞来
“花儿”这一歌唱形式在我国青海省流传最为广泛,尤其是,2006 年5 月20 日,“花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其传承与传播工作得到了青海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致力于打造本省的“花儿”品牌,创作了《雪白的鸽子》这部音乐剧。为打造这部立足于青海本土的剧目,有关部门邀请了著名作曲家赵粼老师进行创作。赵粼老师为了更好地立足本土音乐文化,呈现原汁原味的“花儿”,多次深入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并与演唱“花儿”的民间歌手进行交流,最终打造出这部具有“花儿”音乐元素的音乐剧。声乐作品《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就出自这部音乐剧。
《雪白的鸽子》这部音乐剧是以青海当地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创作的,故事内容是:住在青海湖畔的青年赵海生擅长演唱“花儿”,他的歌声打动了住在青海湖湖底的水妖——鱼儿姐姐,就在赵海生与青梅竹马的姑娘尕冬妹结婚的当天,赵海生路过青海湖,鱼儿姐姐把他拽入湖底,使他失去了性命。去世后的赵海生苦苦哀求阎王,希望阎王允许他托梦给心上的姑娘尕冬妹,告诉他在六月六的“花儿会”上再相见。在“花儿会”相见之后,尕冬妹难忍相思之苦,决定追随赵海生而去,鱼儿姐姐知道这件事后,被他们真挚的爱情故事打动,把二人化作一对雪白的鸽子,这对鸽子自由飞翔在青海湖的上空。
青海“花儿”的曲调可分为“长令”“短令”两种,“长令”旋律高亢激扬,音域跨度较大,且有较长的拖腔,速度较慢。而“短令”正好相反,音乐节奏欢快,律动性较强,且多以三拍子和二拍子为主,听觉效果相对比较紧凑[2]。《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是“河州型花儿”的代表曲目,延续了“河州型花儿”的音乐特点,多以re sol la 为主音,构成完整的音乐旋律,同时,音域跨度较大,从中央C 到嗨升C,从低音到极限音。《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采用的是2/4拍的节奏型,节奏欢快,律动性极强,是典型的“花儿短令”曲调。
《雪白的鸽子》曲式结构图
《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是一首A 徵七声民族调式的歌曲[3]。在整首作品中,A 乐段反复出现了两次,且主题相同,在演唱时,A 和A1 情感相同。由于是民族调式,这首作品的音阶以二度模进和三度模进为主,其中加入了六度大跳,使整个音乐的民族性更加鲜明。
谱例一:
这一段歌词运用了一连串的衬词(见谱例一),比如:“扑楞楞楞楞”“哗啦啦啦”“扑噜噜噜噜”等,通过运用这些衬词模仿鸽子的叫声和振翅的声音,描绘了一幅一对鸽子在空中嬉闹玩耍、自由翱翔的画面。衬词的运用突出了音乐情绪,尤其是最后的象声词“吱”的运用,把衬词和曲调相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鸽子“吱”地一下飞走时的声音,让人回味无穷[4],使整首作品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民族性。
笔者在演唱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在这首歌曲中,不同的衬词功能不一样。第一种衬词是为了保证音乐的完整性,使音乐口语化,衬词本身并没有对歌曲内容的诠释产生实际意义。第二种衬词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内容,使歌词大意更好地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在《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中,大部分衬词都是象声词,通过让听者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使歌词大意能更好地被听众理解和接受。其中,在“啊、哦、呦”等衬词上采用“花儿”演唱中的下滑音、颤音、嗖音的技巧,使《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更加具有民族色彩。其中,歌曲部分有一个拖了六小节的衬词“哎嗨”,它对于歌词内容并无实际意义,但六小节的衬词“哎嗨”的运用融入了青海“花儿”演唱技巧中的拖腔,同时,其音域在小字二组的la 上,超过了真假声结合的音高,体现了青海“花儿”的演唱特点。
笔者在得到《雪白的鸽子》的谱子后,就被这首作品的欢快的旋律和青海“花儿”特有的音乐元素所吸引。在演唱这首声乐作品的过程中,笔者在了解其创作背景和多个歌唱家的演唱诠释后,更是爱上了这首作品,笔者反复观看这些声乐演唱视频,并在美声演唱思想的引导下,结合青海“花儿”演唱形式中精巧的高声拖腔和苍音手法,将“花儿”中特有的嗖音、颤音、滑音等特有演唱风格融入歌曲演唱之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青海“花儿”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发声方法和丰富的润腔技巧[5]。同时,青海“花儿”在传唱过程中形成了高声拖腔的唱法,后又发展出了“苍音唱法”“尖音唱法”“苍尖音结合唱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尖音唱法”成为青海“花儿”的主流唱法。“尖音唱法”又被称为“真假声结合唱法”,这是一种随着音调的升高假声比例越来越高的唱法。
歌曲的开始句和结束句都采用了青海“花儿”中的高声拖腔元素,演唱时必须采用“尖音唱法”,把高音音高唱到“嗨升C”。对声乐演唱者来说,“嗨升C”是高音的极限,笔者在初次演唱这首作品时根本唱不上去,于是,笔者就试着先用假声小声唱,但是,假声唱不能使声音发虚,不能因为歌曲开始和结束部分的高音上不去而影响整首歌曲的完整性。
同时,笔者在开始演唱这首声乐作品时,存在咬字不清的现象。《雪白的鸽子》这首声乐作品的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都比较押韵,并以中国汉字“十三辙”中的“发花辙”“梭波辙”为主。笔者在练声时进行了调整,加强了中国汉字中“十三辙韵”的练习。汉字咬字中的“十三辙”是指在咬字行腔过程中把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进行归纳分类,目的是使诵说、演唱更加顺口,使歌词更加易于记忆,使演唱更加富于音乐美。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坡梭、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都要符合上面所说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如“坡梭辙”也可以叫作“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
于是,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多位老师,发现一首很好的练声曲就能解决歌者在演唱时咬字不清的问题。
练声曲:
2/4 5 4 3 2 | 1 2 3 4 | 5 4 3 2| 1 — ||
太 阳 星 辰 山 谷 河 流 喜 瞧 梅 花 雪
经过反复探索和练习后,笔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比原来更加轻松、自然了,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笔者对作品的诠释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笔者从自身的演唱实践出发,以声乐作品《雪白的鸽子》为例,浅析青海“花儿”演唱实践中的风格把握技巧,希望对声乐教学者和演唱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