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长不大的“孩子”
——论师者应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2022-12-27 19:21■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攻击性霸凌

■李 迪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意思是:圣人善于救助他人,所以天下就没有被遗弃的人;善于救助万物,所以天下就没有被废弃的无用之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做到了“常善救人”,便不会抱怨:学生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就好像一个医生,不可以抱怨:病人怎么能患这样的病?

也因此,每每网上出现家暴、行凶等事件报道,在周围人义愤填膺、同声谴责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同时想到:这些违法的人曾经都是学生啊! 他们都曾有老师。 那些行凶的人当年在校园里,肯定也属于霸凌者吧! 他们伤害过多少同学的身心? 他们的老师是否曾给予引导? 那些人内心一定是虚弱自卑的吧,否则怎会通过伤害他人、家暴亲人获得价值感? 他们曾有过怎样的经历? 他们的老师是否意识到学生的问题……

再向深处想一想,这些人也都曾经天真如一张白纸,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了霸凌者、施暴者? 如何防患于未然?

一、来自家庭教育的思考

心理学里,有一元关系、二元关系、三元关系的说法。一元关系的阶段,主要是指婴儿刚出生到6 个月大的时期, 他们处于共生期,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甚至和世界都是一体的。 渴了,有人喂水;饿了,有人喂奶;拉了,有人帮助自己收拾……这就是“全能型自恋”,他觉得自己是“神”,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如果外部世界不按自己的意愿运转,“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这便是“自恋性暴怒”。 这种人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而不能感受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是平等而独立的存在。

遗憾的是,有的人虽然后来身体长大了,而心灵还处于婴儿状态。

比如6 月的唐山施暴案里,第一个施暴的男人,他在调戏陌生女孩子遭到反抗时,便一巴掌打过去,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甚至认为:谁让女孩子不肯就范?所以自己才动手……这个男人就是典型的生活在一元关系里的人,他只能看到自己的意志,只能是自己说了算,完全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二元关系的阶段, 是婴儿6 个月之后,他们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和妈妈不是一体的。 他们开始学着说“不”,以此捍卫自己的独立性。 他们会觉得自己有两个妈妈,一个是有求必应的好妈妈,一个是不能满足自己的坏妈妈;如果妈妈的“好”多于“坏”,这个孩子便有了一个“稳定的内在客体”,我们将此称为“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

而三元关系的阶段, 是3—6 岁的儿童时期, 孩子充分意识到, 除了 “我”和“你”(妈妈),还有“他”(爸爸)。 这是一切复杂关系的源头。 如果爸爸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宽容和关爱,并能拉着孩子的小手走向外界,孩子也就学会了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会了在竞争中合作,长大便不可能成为霸凌者、施暴者。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当一个妈妈很温柔地将孩子抱起来,她其实就是在用这种方式教会孩子合作。 倘若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好的照顾,或者过分溺爱, 就会导致孩子一直处在一元关系里,动辄发生“自恋性暴怒”。

二、来自学校教育的思考

教育应该是超前的。 当一个孩子在7岁前没有进入三元关系的阶段,我们学校便要接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接力棒,一方面保护多数孩子不要受到霸凌;一方面给有霸凌倾向的学生合适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意愿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我每次带班,都会在班会课上借用有关新闻报道,和学生一起探讨反社会型人格的特点, 并且让学生思考自己和周围,好做到荀子所说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能够见善而学、见恶自察。

比如,2017 年上海29 岁的朱某杀害妻子后,在家中冷藏妻子遗体,每天还若无其事地下楼遛狗;2019 年宇芽遭受家暴;2022 年唐山烧烤店殴打事件……

面对学生的愤恨, 我适时普及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 漠视或侵犯他人、无法遵守法律、做事冲动、易激怒……同时告诉学生, 这种人在人群里所占的比例是4%。

学生惊呆了: 如果每100 个人里,就有4 个反社会型人格,那么,我们班现在50 个人,岂不是就有2 个?我说:不是这样计算的。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时候一个群体8 个人,可能有7 个人都是反社会型人格;而咱们班50 个人,可能1 个都没有呢! 同时,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如果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能不会发展为“人格障碍”,不至于酿出大错。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分辨出谁是反社会型人格呢? 我便让学生去网上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大家很快就分享了答案:

根据DSM-5 分析,如果一个18 岁以上的个体出现以下7 个症状中3 项及以上,则在临床上可能被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不能遵守社会规范,多次出现可遭拘捕的行为;

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

易冲动,事先不做计划;

易激惹,具有攻击性,重复性斗殴;

毫不顾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危;

一贯不负责任,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

无懊悔之心,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后显得毫不在乎。

不过,这个是针对18 岁以上的人。 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人在学校里可能有的特点:

1.没有规则意识,总是违反纪律。

2.违纪后毫无悔恨、内疚之意。

3.极度自恋。这里的自恋,不是爱照镜子那种自恋,而是唯我独尊。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朋友,你就要小心了。 在你和别人发生冲突后,他会不询问,直接上去揍对方。 其实他爱的根本不是你,他爱的是他自己,因为他没有是非观。 今天他为了你揍别人,明天他和你发生矛盾,也可能为了自己而伤害你。 我们要远离这种“帮亲不帮理”的人。 2022 年6 月10 日,唐山烧烤店殴打事件里,从外面进来殴打女生的第二个男人就是这样。

另外,这种人易激惹,多数文化层次低下。 据说,一个孩子只要能上3 年高中或职业中专,犯罪率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一定不要认为上学无用。

学生经过这样的讨论,对反社会型人格便有了一定的认识, 自然会慎重交友;而有反社会型人格倾向的学生,也会引起自我警惕,甚至私下里找我求助。 如果反社会型人格的人知道自己易冲动、攻击性强, 同时能通过接受教育不动辄打架斗殴,他们其实是愿意努力的。

还曾有家长看了我关于反社会型人格的班会记录后,问我: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反社会型人格倾向,怎么引导?

这种孩子缺乏同理心,是因为他们婴儿期处在一元关系里的时候,家长没有对他做到很好的回应,这需要家长、老师在学校对这种孩子多加关注。

霸凌者的内心是自卑的, 正因为自卑,所以他们想通过欺凌弱小来获得优越感。 然而,这种获得优越感的方式显然是错误的。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超越自卑的唯一途径,是将自己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 所以,我们可以在认真策划类似“自卑与超越”的主题班会后,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帮助这类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老师可以建议他们好好学习, 将来成为警察,在抓歹徒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或者从事体育类工作……

精神分析学认为,自恋、力比多和攻击性,是人类所有心理和行为背后的三种动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好惹。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认为,在好的环境中,儿童的攻击性得以整合,变为竞争获胜,或考试追求第一名等;而在坏的、剥夺性的环境中,攻击性就会变成破坏性,并以反社会的方式显示。 或者说,在坏的、剥夺性的环境中,攻击性或者向外,变成了破坏;或者向内 (用羞耻感、 罪疚感等做自我攻击),就变成了抑郁。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三、来自社会的思考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生长在一个好的环境里, 将自己的攻击性得以整合,通过考试、竞争获胜。 这也是教师和家长的努力方向。 然而现实里往往事与愿违,有的人在坏的、 剥夺性的环境中成长,怎么办? 比如,一个内心有破坏欲望的人,成年后却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或别的需要循规蹈矩的工作岗位,他如何释放自己的破坏性?

体育锻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搏击操、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 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建设保龄球馆。 保龄球就是将整整齐齐排好队的秩序, 让人一下子推翻、破坏,这种运动可以让反社会型人格等处于一元关系的人,充分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全能型自恋的“神”或“魔”的力量,有效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无论如何, 什么样的学生最终都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教师无须抱怨,只要将心胸开阔、将目光放远、将思维打开,做自己能做的, 可能你哪个不经意的动作或一句话就会改变一个人。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陪伴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如此,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常善救人,无弃人、无弃物,做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攻击性霸凌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