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2022-10-15 03:10李昱汝张珊珊王婧怡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儿童心理成人

李昱汝,张珊珊,王婧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天津 300222)

1 问题提出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当代社会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其基本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恋者往往具有夸大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幻想自己拥有无限的权利、共情能力缺乏等特点。[1]研究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是社会适应不良的体现,患者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压力,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和困扰。[2]人格图式理论指出儿童期的关系经历塑造了个体的个性化人际关系图式,并进而影响其人格或人格障碍的发展。[3]可见,人格障碍可能源于个体早年的不恰当人际关系经验。因此,对大学生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影响形成机制进行实证探究,对于探寻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预防措施与干预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研究指出自恋型人格障碍与个体儿童期的受虐待经历有关,[4]目前较为主流的儿童虐待分类将其分为身体虐待、性虐待、心理虐待和忽视等四种。[5]其中,心理虐待(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又被称为情感虐待,其定义是:监护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对儿童采取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如对儿童的蔑视、孤立、惊吓、忽视儿童情感需要等。[6]Goltermann 等人指出心理虐待对儿童的记忆、注意、言语、执行控制等能力发展均产生严重的损害。[7]更有研究假定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最为直接相关。[3]然而,回顾以往文献发现儿童心理虐待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研究却比较匮乏,并且结论不一。一方面,有研究发现儿童心理虐待是导致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风险因子。例如,Duval 等人研究发现,早年遭受过心理虐待的个体在成年期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率更高。[8]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显示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人格障碍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性。[9]因此,儿童心理虐待是否是导致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风险因素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此外,心理虐待的施虐者多为儿童的监护人(如父母),儿童在与其相处的过程中会形成稳定持久的情感联结,即成人依恋(adult attachment)。[10]依恋理论指出,童年期的依恋经历会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独有的内在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原本的亲子互动模式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将会影响到个体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人格特质的形成。[11,12]张文娟等人的研究显示,人格障碍与成人依恋显著相关,不良的依恋经历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13]现查阅以往文献得知,儿童期心理虐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14]而成人依恋则对B 群人格障碍(包含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15]因此,本研究假设成人依恋在心理虐待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天津市某高校学生作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598 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20 份,有效率为87.0%。其中,女生238 人,男生282 人;独生子女205 人,非独生子女315 人;城镇户籍328人,农村户籍192 人。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被试为91 人,无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被试为429人。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被试中,女生34 人,男生57 人;独生子女31 人,非独生子女60 人;城镇户籍36 人,农村户籍55 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Scale,CPMS)

本研究采用由潘辰、邓云龙等人修订的儿童心理虐待量表。[16]共23 个条目,分为5 个维度:恐吓、忽视、贬损、干涉、纵容,评分越高代表遭受过的心理虐待越严重。使用五级评分法(“0”代表“无”,“1”代表“很少”,“2”代表“有时”,“3”代表“常常”,“4”代表“总是”)。该量表在修改指导语后,用于测量大学生回顾性的(18 岁之前)儿童期心理虐待。例如:此问卷调查的是18 岁之前,你的抚养者(一般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可能对待你的行为,请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做答。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2.2.2 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

本研究采用杜江红、王华昕等人修订的成人依恋量表。[17]由18 个题目组成,包括依恋焦虑(6个题目)和依恋回避(12 个题目)两个维度。采用五级评分法,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在本研究中,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 和0.73。

2.2.3 人格障碍诊断量表(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4+)

本研究采用杨蕴萍等人修订的PDQ-4+ 量表中的自恋型分量表进行测量,[18]该分量表共10题,“1”代表“是”,“0”代表“否”。PDQ-4+ 对人格障碍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特异度,适合作为人格障碍倾向的研究工具使用,同时PDQ-4+ 与 DSM-Ⅳ中人格障碍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相对应,即阳性划界分为4 分或5 分,本研究阳性划界分取5 分。参照相关做法,[19]总分≥5 的划分为阳性记为1,不是为阴性记为0。

2.3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 处理数据。使用χ2检验计算样本中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检出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在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样本中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是否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大学生在心理虐待和成人依恋上的差异;基于前面的分析,选取在组间差异比较中差异显著的变量,对大学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儿童心理虐待和成人依恋进行相关分析,并用Hayes 编制的PROCESS宏程序对数据进行中介效应分析。[2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状况分析

在520 名大学生中,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数为91 人,阳性检出率为17.50%。χ2检验显示,大学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在户籍、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户籍:χ2=0.329,P>0.05;独生子女:χ2=1.094,P>0.05)。但在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75,P<0.05),即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男生比率明显高于女生比率。

3.2 自恋型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在心理虐待、人格依恋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和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在儿童心理虐待及其各维度、成人依恋的得分上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如表1 所示,除纵容维度外,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在心理虐待及其各维度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在依恋焦虑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而在依恋回避维度上二者无显著差异。此外,由于心理虐待量表及其各维度得分较低,故通过偏度和峰度检验对其进行正态检验。数据偏态系数(skewness)取值介于 0.97 ~ 2.43之间,峰度系数(kurtosis)取值介于 0.41 ~ 2.57之间,表明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假设,适合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表1 自恋型人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在心理虐待、成人依恋上的差异(n=520)

3.3 心理虐待、成人依恋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相关分析

基于前面的分析,选取在组间差异比较中差异显著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儿童心理虐待及其各维度与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儿童心理虐待及其各维度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表2 心理虐待、成人依恋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间的相关分析

3.4 成人依恋在心理虐待与大学生自恋人格障碍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PDQ-4+ 的诊断和分类标准,将总分≥5的划分为阳性记为1(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1),不是为阴性记为0(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0)。[19]因此,从人格障碍诊断的分类标准来看,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更适合作为二分变量。故采用PROCESS macro 对依恋焦虑在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1,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0)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20]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依恋焦虑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b=0.32,se=0.15, z=2.05,p<0.05);心理虐待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c’=0.55,se=0.21,z=2.61,p<0.01)。另外,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心理虐待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a=0.36,se=0.06,t=5.85,p<0.001)。

同时,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 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重复抽取1000 次。结果表明,依恋焦虑在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95%的置信区间为[0.01,0.27],区间不包含0,中介效应值为0.12,中介效应显著。结果表明依恋焦虑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大学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图1 中介效应模型

4 讨论

本研究以天津市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儿童心理虐待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成人依恋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首先,男生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比率明显高于女生。该发现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21,22]究其原因可能与男女性别类型相关的性别角色期望有关。[23]在传统社会中,通过性别社会化实践分工体现了生物性别差异,从而产生了“与性别相适应的”社会角色。大多数男性表现出支配、自信、竞争力和成就需要等行为特征,女性则表现出温柔、无私和养育等群体特征。[24]因此,相比于女性,男性更容易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

其次,自恋型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在儿童心理虐待和依恋焦虑水平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且心理虐待和依恋焦虑均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组在心理虐待和依恋焦虑测验中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组,说明相比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可能遭受过程度更为严重的心理虐待,并且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依恋焦虑。该发现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Ashiq 等人的研究表明,遭受过心理虐待的个体比没有遭受过心理虐待的个体更易出现人格障碍的症状,这些症状表现十分广泛,其中就包括偏执和自恋等。[25]同时,Lenkiewicz 等人也指出,焦虑型依恋是自恋和反社会人格的一个危险因素。[26]可见,童年期遭受到心理虐待以及具有较高的依恋焦虑水平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

最后,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儿童期心理虐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14]而成人依恋则对B 群人格障碍(包含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15]但对于成人依恋在心理虐待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之间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与理论假设一致,依恋焦虑在心理虐待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心理虐待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会通过成人依恋间接作用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心理虐待与人格障碍、成人依恋与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例如有研究表明相比于低依恋焦虑的大学生,高依恋焦虑的大学生所受童年创伤的程度更加严重。[14]因此,本研究结果证实了依恋焦虑在心理虐待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0%。遭受心理虐待的创伤经历会在个体未来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利的影响,其中包括认知和情绪方面,Rodman 等人指出,在大多数实验任务中,有受虐经历的儿童均表现出认知控制能力的不足,这些儿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更易出现译码偏差和负面的归因倾向。[27]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心理虐待对儿童社会性情绪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验表明遭受心理虐待的个体相比于正常儿童更易出现愤怒和消极的情绪,且他们对于负性事件缺乏适当的情绪反应。[28,29]

根据依恋理论的观点,儿童在无法正确认知监护人行为和态度的情况下,负面情绪增多,同时又缺乏适当调节情绪的能力,由此逐渐形成依恋焦虑,即在与依恋对象亲近时,表现出强烈但不满足的状态。这种不安全依恋将会导致个体形成消极的自我模型,并在成长过程中经历更多的不良社会交往体验(如与父母、同学等),进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模式,而这正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重要特征。这表明成人依恋经验在个体发展早期一旦形成消极的内部加工模型,对个体未来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心理虐待这种创伤经历使青少年形成依恋焦虑,则将会增加自恋型人格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有研究显示儿童期的情感虐待是成年后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预测因子。[3,30]本研究结果则支持了这一观点,且该观点对临床实践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有积极意义,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了思路。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被试取样代表性不足。未来研究可以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教学水平不同的院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其次,作为一项横断研究,无法考察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尽管已有回顾性的研究表明,在经历过反复和严重童年虐待的成年人中,精神病理学的发病率较高。[3]但采用纵向追踪研究可以更好地检验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时间因果关系。因此,本研未来研究可采用纵向研究考察变量间的时间因果关系。最后,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收集数据,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且研究方法单一,未来研究应综合其他信息渠道来收集数据, 如父母、教师、同伴等,同时应采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访谈法等)对被试在这些变量上的情况进行研究。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相比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可能遭受过程度更为严重的心理虐待。此外,心理虐待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会通过依恋焦虑间接作用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这说明心理虐待这种创伤经历使个体形成依恋焦虑,随后会增加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发生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儿童心理成人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养大成人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成人不自在
家长如何帮孩子摆脱表演型人格障碍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