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 仲兆仓
“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是教育格局的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提质增效,让有品质、有深度的优质学习真正发生,发挥课后服务“强基铸品”功能,把作业“瘦”下来? 这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
为了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束缚,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笔者所在的赣榆区教育局先后组织柏继荣、吴兰红、郑晓燕等名师、师德模范开展了师德巡回演讲,用身边人物的优秀事迹来带动、感染广大教师投身“双减”工作;指导教师分析、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关键在于构建高效的课堂。 我校提出了“点点清”的教学范式,要求教师在课堂40 分钟时间内落实课堂教学的知识点,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校在“助学课堂”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立新课堂”:凸显“立”字,努力实现 “立德树人”“立身之本”“立人启智”这些育人目标;强调“新”字,指向新儿童立场,指向核心素养,让学生经历体验、理解、内化、迁移的学习过程。 通过四个教学模块,即“预习质疑、自主建构、汇报交流、互助释疑”,推进任务驱动、互助探究、拓展运用,把“真学”“深学”与“乐学”落到实处,让“立新课堂”落地生根。
教学研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开展教学研究要顺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形势发展的要求,实现资源共享,这对聚力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教研到位,教学方可水到渠成。 因此,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指标就是看思维的提升。 研究删去多余的教学环节,研究去掉多余的表面形式,研究教师的指导作用, 这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高品质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提质增效的突破口。
为贯彻“双减”政策,落实“五项管理”,我校以“新儿童教育”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个性成长的晚辅活动, 形成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晚辅形态。
晚辅以“5+2”形式进行,即每周安排5天,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两课时的活动内容,以基础活动与拓展活动为主。基础活动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辅导。 教师利用晚辅时间做好反馈,加强作业面批;认真分析学情,做好提优补弱工作。拓展活动主要是学科的拓展性课程,将学科课程与“新儿童教育”五大课程群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