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2-12-27 10:36李娜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明仁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充分性课文文本

■ 李娜(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明仁小学)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不仅决定着语文学科的教学成果,对于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果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那么想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现实。所以,教师应该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去帮助学生阅读,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收获,从在教师的指导和督促下阅读,逐渐变为自主阅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讨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教学的基本原则,以保证教学过程不出现偏差,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方向。

首先要坚持充分性原则。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是很重,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强调减负增效的情况下,他们有大量的阅读机会。但是,这里所说的“充分性”既包括阅读时间和空间上的充分性,又包括阅读收获的充分性。除了教材上的课文之外,其他的阅读材料也应该符合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及成长规律,要让学生带着阅读兴趣达到应有的阅读目标,完成阅读计划。

其次是连续性原则。小学生正处在各方面素养发展的初期,他们在阅读领域的成长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如果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他们在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养成都是较为缓慢的。而且,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得不到及时巩固,知识就会忘记。小学语文教师对此应有认识,强调阅读的连续性,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阅读,不能在学生达到某一阶段的阅读目标后就暂时放松阅读教学。

最后是系统性原则。阅读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坚持对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成果、阅读分享等环节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阅读是“吸收”,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动态化过程,并让学生了解自己从阅读中收获了哪些知识。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环节,学生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此外,系统性原则是充分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的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要求,设计出完整、科学、有效的策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活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存的问题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从这些讨论的成果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教师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只热衷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体验。结果造成小学生对阅读有太多的负面情绪。这样,充分性和连续性必然无法得到保证,也就违反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还有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对课外阅读缺乏积极指导,完全当成一项学生应该自主完成的兴趣爱好。而在当今时代,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事物非常多,学生很难长时间自主地投入到阅读中,同样难以保证阅读的连续性。还有诸如缺少应用,造成学习成果的不连续和不充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也限制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进步。通过读写结合与文本细读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的两个主要途径——读写结合与文本细读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读写结合的价值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广大同仁发现,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科学结合,可以同时促进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两个语文主要能力领域的成长,是对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重大改革。首先,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的结合较为松散,阅读的过程只是简单熟悉课文,教师很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在写作的时候,学生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应用知识。其次,学生也不会主动将写作成果和阅读对象相对比,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出现的失误。

而通过读写结合,小学生可以更深入挖掘课文,深入体验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促进小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从小学语文学科能力素养组成的角度来看,学生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积累素材,所有这些知识和素材要体现出价值,必须通过有效应用。除了口语交际的应用之外,写作是另一条基本的应用渠道。通过写作,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阅读给自身表达能力带来的变化,锻炼学生在语文领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产生更加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成果。

2.培养良好的习惯

为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首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就是要让学生阅读之后尽快应用。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比,读写结合的教学节奏更快,需要学生更加有效地应用阅读中的各种知识,对于过去并不熟悉这种模式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主动与被动两种途径,让小学生逐渐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喜欢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阅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都怀念雷锋叔叔?你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过一些人被称为“活雷锋”呢?他们的特点是什么,与雷锋叔叔的相似之处又在哪里?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待讨论充分之后,将讨论的成果写下来。此时,交流讨论这项口语交际内容成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能够让学生自然地实现读写结合。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让学生看一看自己写下的内容与课文所介绍的雷锋叔叔有哪些差别,文字上有没有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纠正学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方式不对导致阅读成效低等,由此使学生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加以改正,而其他学生也能够进行自省,进而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提高阅读能力。

3.密切读写之间的联系

密切读写之间的联系是培养小学生读写结合习惯的重要基础。比如,有的小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但是在读书之后会主动写下读后感的学生少之又少。有的学生虽然产生了比较深刻的阅读感受,但只会在头脑中停留一时,随后注意力马上就被其他的事物所分散。这是因为在小学生心中,阅读和写作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推动学生产生更加自主有效的读写结合效果,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与自己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能为自身写作能力的不断进步感到自豪。

例如,在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见到过哪些美丽的风光,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写完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彼此分析对方的作文在表达的思想情感及所使用的表达方法上有哪些优缺点,与课文相比,差距又在什么地方。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两个领域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也像课堂学习一样写下读后感,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分享出来。在分享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成果认真点评,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从而在内心对读与写加强重视,并在日常学习中体现出来。

4.拓展读写的空间

完全脱离生活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没有意义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必然是因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语言生动,逻辑清晰,情节丰富。如果希望小学生的作文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那么他们的作文就必须具备上述特点。但我们还要注意到,情感的创造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如果阅读材料不能引起小学生的生活联想,或者学生的写作不能基于自己的生活,阅读和写作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把读写的空间积极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之中。

例如,在阅读《父爱之舟》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认真思考自己与父亲的互动,感受父亲对自己的情感,与父亲开诚布公地交流,尝试阅读教师推荐的其他有关父爱的文章,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并取得很好的收获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体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生活里找寻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并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能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质量,还能让阅读和写作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建立起更为密切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读写结合对于帮助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生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文本细读的意义

除了读写结合之外,文本细读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另一条策略。实际上,读写结合所能取得的效果会受到文本细读成果的巨大影响。在详细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仔细分析语言的表达和修辞,带领学生去理解课文结构,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现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逐渐培养起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根据这一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读写结合与文本细读的主要差别及彼此之间的互补性。

通过读写结合,学生有机会及时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所以读写结合往往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收获为主,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感性体验时能够更有逻辑,质量更高。而文本细读则以理性为主,因为作者所使用的修辞和特殊表达技巧,在文章结构上的精巧构思,以及对思想和情感的有效表达,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小学生之所以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收获有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理性和感性的有效结合,所以只有读写结合与文本细读都得到有效应用,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2.阅读内容的挖掘

为了实现有效的文本细读,需要师生双方去深入挖掘和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对内容缺少理论和理性上的充分认识,所谓的“文本细读”就只能集中在少数字词上,与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鉴于小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不足,教师还要为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地探究阅读内容找到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大致印象,建立起对课文初步的理性认识,然后再去进行细读。这样学生的细读就有了方向,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对学生此后的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阅读《少年闰土》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先注意课文的题目,让学生意识到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应该是“闰土”这个人在少年时发生的故事,也许还会有作者与“闰土”的互动。在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其中的故事讲课文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进行精读,分析几个故事分别体现了“闰土”的哪些特点,以及作者对闰土的感情。最后可以让学生带着这种阅读收获,尝试描写一下自己的某位好朋友、好伙伴以及发生过的一些趣事,落脚点放在读写结合上。

3.形成探究的合力

从刚才的论述可以看出,相比于单纯的读写结合,文本细读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要求更高,学生的阅读体会更深,阅读能力的锻炼效果也更大。这也是二者要同时应用、实现互补的重要原因。不过,因为小学生有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实现有效的文本细读,对课文或其他阅读对象的探究很可能难以深入,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帮助,和学生自己的努力形成合力,以保证教学效果。这对于小学生今后自主寻找各种途径或方式来优化自己的阅读体验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有的小学生通过电视等途径已经比较了解这个故事。为了带给大家更多的阅读收获,让所有学生的探究都更加有效,教师应该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学生比较熟悉这个故事,作为各个小组的临时负责人。教师则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去,让临时负责人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提升大家的阅读体验,同时指导学生多从写作的特点和技巧等角度去思考探究这篇课文为何引人入胜。

总之,读写结合与文本细读都是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方法。但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成长需求是全方位的,仅通过一两种方法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一定还有更多方法等待大家去发现、研究和应用。希望大家都能更加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去,在优化教学效果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绩。

猜你喜欢
充分性课文文本
直接有限环的新刻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背课文的小偷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