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炳祥
学习任务群都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往往是由几个同类的单元组成的一个群,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很强,与平常的单元形式不同,因此称之为“大单元”。语文“大单元”教学,其实也是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把语文教学目标、任务、学习方式等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新的单元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那么,基于“大单元”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呢?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启动需要丰富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深度剖析教学内容,注重对“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设计,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大单元”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为“大单元”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如教学《落花生》(五年级上册)一文的时候,教师把本单元的其他课文都纳入了“大单元”教学的内容中。由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属于借助于具体事物抒发作者感情的文章,在整合本单元课文特点类型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引入《白杨》《蜡烛》《粉笔》《小草》《青松》等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并梳理,说说这些文章与《白鹭》《珍珠鸟》《桂花雨》等课文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共性与个性的特点。课堂交流汇报后学生发现,《落花生》与《白杨》《粉笔》《蜡烛》《小草》《青松》等文章都具有借物喻人的特点,《珍珠鸟》《桂花雨》是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白鹭》是通过对比或者直接描写等方法来表达自己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依据单元课文特点精心选择“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促进“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然后再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生成能力与应用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得以提升。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把本单元课文都纳入到“大单元”教学范畴,并结合本单元课文设定了“大单元”教学目标:(1)梳理性阅读,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2)比较性阅读,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我国各个地区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不同。(3)拓展性阅读,搜集我国其他戏曲剧种的相关资料并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戏曲的特点。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学生们对“大单元”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大单元”的学习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点拨指导,有助于“大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
“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灵活调控,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并结合学生实际阅读情况进行具体规划,以保证“大单元”教学的顺利推进与开展。
在确定“大单元”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在不同的课型中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模式。预习课、精读课、阅读课、读写结合课、习作表达课等等,每种课型的构建模式不同,不同的课型之间是具有一定的联系的,教师依据不同课型,为不同学生匹配相应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大单元”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教师可依据课文类型对其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搜集到的《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鲧禹治水》等文章一并纳入大单元教学之中。依据神话故事特点,教师可以以群文阅读作为“大单元”教学的课型,鼓励学生阅读后思考:“神话故事是虚构的,却有非常多的受众群体,这是为什么?通过群文阅读,你发现这些神话故事共有的特点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一个神话人物是谁?为什么?”在问题引领下,学生们展开阅读,并在群文阅读中发现了神话故事中人物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发表自己对不同神话人物的感受与评价中对神话故事的特点认知走向了深度。
教师依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搜集适宜的阅读素材,充实了“大单元”教学内容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学习交流活动中,教师通过必要的提示把学生顺利引入到“大单元”教学的阅读中,促进了学生阅读共识的达成,让“大单元”教学在课堂中得以稳步实施。
对比阅读、话题辩论、情节梳理、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都属于“大单元”活动形式范畴。教师可以把诸多相关内容集中在一起,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更加丰富。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本单元内容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要想让学生习得有目的阅读的方法,仅靠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阅读这些文章,只有明确了阅读目的,学生才会选用恰当的方法阅读。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以具体的学习情境与学习活动为主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以《竹节人》一课活动“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为例,其核心任务是让六年级学生教会小朋友玩竹节人。要想教会小朋友玩竹节人,就必须对竹节人的特点与玩法有一定了解,并且自己也要具有多种玩法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设计“制作竹节人”“玩转竹节人”“分享玩竹节人”等具体活动,让“制作”“玩转”“分享”成为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使其成为学生依据不同阅读目的进行深入阅读的基础。在本单元教学中,不仅仅是这一任务需要创设情境,对于《故宫博物院》一课,教师也可以以“我带家人游故宫”“我是故宫讲解员”等进行实践活动,以为学生的有目的阅读提供条件。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依据单元课文的特点设计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成为语文能力,在真正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大单元”学习的时候,要具有创新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构建出“大单元”的教学体系,把学生自然引入到教学环节中去,以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建立学习认知蓝图。“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把相关阅读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对学生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鼓励学生展开创意实践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散文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本单元的《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与前面学过的《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这几篇课文组成“大单元”,并提出诵读、鉴赏和比较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说说这些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在“大单元”阅读教学任务的引领下,教师让学生从这些课文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内容运用有感情朗诵的方法展示出来,比一比哪位学生的诵读更有感情。教师从诵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语感等方面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从这些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性阅读,让学生比一比谁的鉴赏、感受、体会更为深刻。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把教材中具有相关特点的散文整合在一起组成“大单元”教学,并以诵读和鉴赏作为“大单元”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诵读、鉴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大单元”教学属于新兴的方式。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梳理整合,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然阅读认知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精心选择“大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大单元”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等,以提升“大单元”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