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融通,教学古典名著单元

2022-12-26 08:11黄琼蕊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周瑜串联

文|黄琼蕊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教材作为母语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单元为板块编选了古典名著。笔者结合选择的内容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从点到线,最后到面的单元教学结构,最大限度地开发古典名著单元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现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聚焦于“点”,探寻古典名著的基本特征

教材以单元设定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对于单元中所有的内容,教师并不是要平均用力,而是要精心选择一到两篇作为重点,进行主要教学,这也契合了编者设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初衷。

这个单元中的《草船借箭》节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片段。由于是节选,很多学生对于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并不了解。因此,聚焦于这一“点”,如果仅仅是从单篇的角度,去洞察作者的谋篇布局、具体写法,学生仍不能深刻理解课文。教师只有将课文放在整本名著的宏观语境之中,才能让学生与作者形成深入对话。因此,在精教“点”时,教师不妨先从语言入手。如面对周瑜的“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时,诸葛亮则笑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这里人物之“笑”就别有意蕴,对话过程中还不止“笑”过一次,其每次背后都蕴藏着不同的含义,而本次在周瑜的紧逼之下,诸葛亮“笑”着答应立下军令状,让读者看到了诸葛亮在“笑”背后的笃定和胸有成竹,更加反衬出周瑜完全被蒙在鼓里的自鸣得意。

精教于“点”,不能仅仅局限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上,否则将陷入到零散的信息之中,导致名著教学的支离破碎。教师在组织学生深入阅读和细致品味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提炼、归纳相应的阅读方法,并相机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洞察,是阅读小说的重要任务。《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处处掣肘,而三号人物鲁肃则显得过于平庸,真的如此吗?鲁肃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同属于东吴一方,为什么鲁肃不向周瑜汇报情况?教师就需要将整个事件放在“赤壁之战”和“孙刘联盟”的背景之下,才能让学生看到鲁肃的政治远见和独特眼光。

教材作为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精读能力,还可训练学生的默读、浏览、猜读等多种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和提炼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做到游刃有余地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选用适合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二、串联成“线”,形成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

教材以单元为呈现方式,因此教好单篇的“点”,才是迈出名著教学的第一步。在精教“点”的基础上,教师应将所有的“点”串联成“线”,最终构建成相应的教学体系。

这种串联,可以是从一篇向一本的串联。如教学了《草船借箭》,可向学生拓展《三国演义》原著,这已经获得了许多教师的认同,并成为大家教学时必做的事情。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学生跳出从篇到本的这一步,直接作为学习任务生硬地布置肯定不行,教师要找准实现从文到本过渡的联结点。如《草船借箭》一文中,是因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才故意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从这一点入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质疑:“那为什么不同的两方,诸葛亮和周瑜会站在同一战壕里,一起对付曹操呢?”这一质疑,就关系到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定位。周瑜这次陷害诸葛亮失败,后面他还会做些什么呢?最终他们的结局怎样呢?这样的质疑就关系到“三气周瑜”的情节。最后,“孙刘联盟”的结果怎样?三国的鼎足之势又是怎么被打破的呢?这样的质疑就关系到局势最后的结局……这些都可以成为串联课文与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资源,如果运用得当,一定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动力。

同时,串联成线,也可以借助单元内部的资源完成。教材以单元为整体,加上名著单元的独特性,这种连缀和关联性更加鲜明。因此,教师在教学某一篇课文时,就可以充分把握和考量单元中的“交流平台”“语文园地”“阅读链接”、习作等多个栏目和资源,在单元视角下进行整合教学。如作为小说,创作的根本用意在于刻画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也应该将感受人物特点作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单元篇章页中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入手,将感受人物特点作为串联和贯串整个单元的教学主线,根据每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不同位置,赋予其不同的教学价值,从而精准定位,让学生逐步了解、掌握、内化阅读古典名著小说的方法。

当然,串联而成的线条究竟有多长,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经历应该如何设置,就需要从具体的学情出发。教师只有从线的角度进行串联,才能将名著单元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三、扩展于“面”,放大古典名著的育人效能

这里的“面”,首先指向于名著阅读的知识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与名著小说相关的陈述性知识,如名著小说基本的样式和体裁特征,写作的规律和要求。然后关注每一篇小说或者课文的背景资源。任何一部作品,只有走进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探寻其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意蕴。如《红楼春趣》是《红楼梦》中的片段,教师可以相机为学生拓展与作者曹雪芹家庭背景、生平遭遇相关的资源,从而与小说中的家族兴衰史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洞察这部不朽之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主题内涵。而前面聚焦于“点”,串联成“线”,只是基础,扩展于“面”则是适度渗透的文艺理论性知识。如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阅读古典名著,该用什么方法、什么样的标准去品鉴一篇文学作品,是第三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也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要经历的阶段。这种文艺理论知识属于策略性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阅读具体文本时,及时提炼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知道以后自主阅读古典名著时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第二种“面”,则是从具体文本脱离出来,积极应对人生和世界的挑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名著所应该承载的价值所在。名著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和洗礼,是人类文化在流传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智慧的结晶。教学名著单元,教师不仅要钻进圈子里,还要跳出圈子,站在育人的对话视角,开掘其所蕴藏的为人处世之道。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积极联系自我,对照反思,引导学生从周瑜的气量狭窄中懂得做人要宽容大度的道理,向孙悟空学习敢作敢为、勇往直前的精神……总之,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身上获取营养、汲取教训,同时也可以借助名著中的故事,让学生不断明晰自我,调整和修正自我,借助名著中的真善美促进自我认知的提升。

弘扬正义、抨击丑恶,永远都是经典不变的主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名著中学会辨析、甄别,从而让学生不断成长,发挥经典名著的真正价值。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课内得法,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呵护学生的阅读经历,让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常态。

古典名著,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教学资源。教师要在尊重教材和名著本身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学情,合理选择内容、开掘价值,引领学生经历从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拓展过程,让学生在古典名著的精神、文化洗礼下,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人生经验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周瑜串联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轮滑苦与乐
基于TL431的电动汽车多节串联锂电池模拟器
直上云霄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