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 洁
教材中编选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蕴藏着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不仅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载体,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其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这种基于语文课程人文维度的目标,既不能灌输给学生,更不能将语文课程异化为德育课程。教师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在文道统一中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真正经典的文章,作者对细节的描写也是别有用心。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充分关注课文的细节内容,对课文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感知和体验。我们只有深入解读课文内容,感受细节中蕴藏的巨大资源,才能对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以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教学为例,作者对毛主席听到儿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细节刻画:比如,“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一天没说一句话”“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为什么会这样描写?这与人物所经历的事情有着密切关联,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内在活动的真实反应。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将儿子埋葬在朝鲜战场上呢?这一矛盾与冲突,就可以成为把握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形象的重要支撑。由此,学生可以充分抓住这些细节,与毛主席最后作出的决定形成强烈的碰撞和对比,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的“常人情感”和作为领导人的“伟人胸怀”。
学生在对这类课文的细节进行感知和体悟的同时,不仅品味了课文中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更深切感受到这些细节刻画的人物所展现出来的高贵品质。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策略,在于通过辨析事物之间的异同点,以更清晰、更多维的方式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于课文的解读,对比策略的实践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是推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言意兼得的重要抓手。
在五年级下册《清贫》一文中,方志敏对前来搜刮钱财的反动派说:“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如果仅仅从这句话入手,学生的感知和体悟就不会很深刻。教师不妨出示关于方志敏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方志敏在革命中的巨大功勋以及在党中的崇高地位,学生自然就能够以对比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多维解读。首先,从崇高地位与个人财产之间的巨大悬殊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舍弃金钱全心全意革命的高尚情操。其次,将方志敏对金钱的态度与国民党士兵的贪婪形成强烈对比。
由此,学生对如此坚定而崇高的革命人士,怎么能不心生敬佩之情呢?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对课文中的语句展开深入描写,将自身的情感与感受人物品质有效结合。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中指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虽然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相对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需要将这类课文中的事件、人物与学生当下的生活进行联系,让阅读更具深度,形成丰富的价值意蕴。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语言感受五位壮士宁愿选择跳崖的方式牺牲自己,也要掩护群众和转移连队。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早就没有了战争的侵袭,但类似于五位壮士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人物并不缺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当今社会中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武警战士、人民子弟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资料中人物的具体事迹和具体言行,感受他们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于五壮士的情感迁移、倾注到这些榜样身上。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些榜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任何课文的阅读,都应该与自我的状态进行联系,寻找课文内容中自己的影子,寻求内在的认知意趣。只有在课文阅读中融入了自身的认知体验,才能形成对课文的深度解读。
还以五年级下册《清贫》一课为例,作者之所以用《清贫》作为题目,蕴藏着其独特用意。教师在教学了课文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你认为方志敏究竟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这样的辩论,就是要将学生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认知,对课文中的人和事展开辨析,从而实现课文中人物与自我的比照。在比照、联系中,学生不断驱使自身的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很多学生逐步认识到,方志敏虽然在生活上是贫穷的,但在精神上却是非常富有的,他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有着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同时还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试想,如果仅仅是就课文谈课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就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那这样的课文就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依托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才能深化学生的内在感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的人物具有鲜明的特征。因此,教师可以从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入手,设计多维度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感受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
如四年级下册的长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中,先后为学生呈现了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展现了全面而立体的雨来形象:调皮活泼、聪明机智、不畏强暴、善良勇敢。为了更全面地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首先,可以借助角色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人物言行所蕴藏的心理活动和价值内涵。其次,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聚焦课文传递的信息,让学生尝试为雨来制作人物卡片,既可以直接运用源自于课文的内容和介绍雨来的信息,也可以阅读管桦的原著小说《小英雄雨来》,以拓展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认知。再次,可以开展以《英雄雨来》为题的故事会,让学生将阅读和讲述有机融合。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人物的可贵精神。
感知课文的方式是多维的,洞察的人物也应该是立体的。教师不能始终拘泥于教材课文的文字形式,还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架构多样化的认知渠道,打开学生多维的感官世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还以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例,除了紧扣课文的语言,感受五位壮士英雄壮举的方式,教师还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多维感官。比如可以播放影视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图片展览,也可以收听与五壮士有关的故事以及对生还者的采访录音……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深入解读课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学生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认知,就不再停留在肤浅、单一的层面上,而是形成了深刻的感悟。
总而言之,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承担着多维而独特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在精准解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与编者对话,明确编者编选这些课文的用意,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的环节,遴选最适切的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巧妙融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从而为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