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 丽
统编本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强化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本质属性。教材编排的一体化,决定了单元资源的选择以及整合运用,都与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元最后的“语文园地”,往往容易被忽略,很多教师常常脱离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引领。教学中应针对各个栏目不同的定位,采取对应的策略,训练、巩固、深化学习的主题,进一步推动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各个栏目与语文要素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交流平台”栏目的原本用意,就是针对语文要素的落实方法进行梳理,但很多教师在这一栏目的教学中,容易倾向于知识的累积和灌输,只将教材提炼的方法,蜻蜓点水般地扫描一遍,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并没有形成深刻认知。鉴于此,教师就需要借助编者精选的素材以及匹配的方法,进行多维度的融合。
首先,与具体的文本融合。比如编者提出“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教师可以选择《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语段:“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习完课文,教师就可以将自主交流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从蟋蟀的具体部位以及相应的动词入手:前足—扒土;大颚—搬土;后足—踏地;后腿—推土、铺土。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作者之所以能够对蟋蟀修建住宅的劳作状态展开如此精准而翔实的描写,就在于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其次,可以与学生的具体生活进行融合。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没有与生活进行关联的语文教学,必然是没有生命的。只有与生活实践进行关联,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认知。比如编者提出“进行连续观察”“要用耳朵听、用心想”,我们不仅要对应《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枯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中描写住宅“大门”和“平台”的语句,同时要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比如在生活中,我们会怎样观察?如果始终保持同一种观察状态,将会怎样?并尝试与课文原文进行对比,感受作者运用多维感官进行观察后,使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充实、全面与形象。
通过与课文的融合,与学生生活的融合,“交流平台”中所罗列的观察方法,就不再是编者一厢情愿的解读和灌输,而是学生学习单元课文的思维共振的必然成果,更是学生的生活经历使然。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基于此,教材设置了“词句段运用”栏目。顾名思义,即以词句或者句段为抓手,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纵观教材,这一栏目中的题型和训练方向,与单元语文要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注重从基础、根基抓起,避免丧失根基,导致教学方向走偏。
比如第一道题“让动物回家”,即给不同的动物,选择不同的名称。不少教师直接将其作为一道普通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连线、朗读之后,就草草收兵。这样的教学并没有与单元语文要素“观察”相关联,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形成思维和能力的提升。虽然动物“家”的名称,很多是约定俗成的,比如“鸟巢”,但也蕴藏着内在的原因——这就可以与单元要素训练点“观察”有机融合起来。教师分别出示“鸟巢”“鱼塘”“虎穴”“牛棚”的图片,组织学生运用从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方法,对这些图片展开观察,从而让学生在直觉思维的冲击下,最终认识到:由于鸟窝是用树枝、叶片编织而成,因此称为“鸟巢”;而鱼儿都是生活在池塘里的,所以它的家也称为“鱼塘”;由于老虎身躯庞大,大多在山洞之中,常常被称为“虎穴”;牛的住所一般都是用木头搭建,且空间较大,才会被称为“牛棚”……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各种不同动物“家”的名称,同时也激活了单元学习积累的经验,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将“家”的形态特征与名称对应起来,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再比如第二道题,要求学生辨析“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中“逐渐”“最多”这两个词语,是否能够删除。乍一看,这就是一道对词语准确性理解的辨析题,只要采用对比的方式,多朗读,学生就能真正感受这两个词语在表达上的精准。但如果这样处理,就与单元训练的观察毫无关联了。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品味词语、表达精准的同时,还原课堂训练体系,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经历了连续观察之后,才能明确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逐渐”一词,使句子更加准确;作者也正是经历了动手丈量,才能写出蟋蟀住宅的深度,所以“最多”一词表达得更为准确,留下了应有的余地。
如此一来,原本对词语的辨析,放在了观察背景下,学生不仅感知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妥帖,同时也借助这一语言契机,还原了作者的观察状态,了解了观察与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日积月累”是“语文园地”中的固定栏目。从栏目名称来看,扩展积累肯定是其中第一要义,但同样也体现了单元的语文要素。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其内容层面的教学价值,同时需要与单元教学方向联系,避免教学剑走偏锋。
比如这个单元中的“日积月累”就选编了一系列与气象相关的农谚。教学时,教师除了常规性的读正确、解意思、练背诵之外,切不可忽略农谚中所蕴含的其他教学价值。
首先,这些农谚具有丰富且典型的示范性价值。在学生理解农谚意思的基础上,就能迁移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还原人们是怎样形成这些经验的。比如“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说明劳动人民观察细致,不仅关注了大雁的状态,同时将其与气温的变化整合起来。“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可见劳动人民对气温进行了持续的观察,才能形成如此丰富的内容。“二八月,乱穿衣”,是人们对于生活日常的关注……正是对生活、对自然的充分关注,人们才能在逐年累积的过程中,形成如此准确而丰富的农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劳动人民长期观察、细致观察的意识,并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梳理细致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其次,这些农谚具有丰富的训练价值。农谚本身就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对意思的理解,还是对观察的学习,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比如教学“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这一内容时,正值深秋,常常会下秋雨,学生对此会有直接的感性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将农谚与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可起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曾经发现的现象,也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谚语。
这样的教学,使“日积月累”不仅仅是积累和背诵的资源,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观察意识的载体,更是助力学生潜心自然、关注生活的重要推进器。
“语文园地”中的栏目不仅有着内容层面的训练价值,同时也与单元要素密切相关。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探寻彼此之间蕴藏的联系,搭建训练和展示的平台,彰显“语文园地”的教学价值,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